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中让学生深入知识的本质,经历知识形成全过程,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技能,锻炼思维。
数学思维问题质疑操作一、以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智慧的开端,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在听在记,整个教学中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表面看起来讲解了许多知识点,教师与学生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学生却完全被排斥于教学之外,学生只是在机械地记忆公式与定理,整个教学只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不仅可以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探究,在探究中加深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探究中暴露思维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围绕着三角形内角和是什么度这一问题来展开主体探究。在学生通过剪切、拼接、测量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认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一个大三角形剪切成两个小三角形,将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大三角形,在剪切前后与拼接前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许多学生认为剪切前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剪切后三角形内角和是90度;拼接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拼接后的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思考与操作,让学生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激起了学生情感与心理上的巨大波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自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来,完成主动的知识构建,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在质疑中启发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提问以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如此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平等学习意识,将学生从桎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
2.相机诱导启发,让学生会问。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受自身基础知识与生活经验的限制,并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以帮助学生能够透过纷繁的表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展开更有深度的探究活动。
三、在操作中锻炼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层次的研究,而是要发挥数学学科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手脑并用。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先出示学生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看学生会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以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切入点展开复习导入,以相机导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运用课前教师所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各小组展开了积极的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各小组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小组说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角剪下来放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说将平行四边形从中间剪开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总结得出拼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有的小学生也提出为什么将平行四边形沿任意一条线剪开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呢?这样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只有沿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展开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在学生亲自的动手操作与层层深入的思考中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是机械地来记忆这个公式,而是能够深入本质的理解,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
[2]秦永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程教育研究,2015,(32).
[3]王亚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理导航,2016,(03)
数学思维问题质疑操作一、以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智慧的开端,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在听在记,整个教学中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表面看起来讲解了许多知识点,教师与学生都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学生却完全被排斥于教学之外,学生只是在机械地记忆公式与定理,整个教学只是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不仅可以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学生的主体探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以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积极的思维探究,在探究中加深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在探究中暴露思维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围绕着三角形内角和是什么度这一问题来展开主体探究。在学生通过剪切、拼接、测量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认知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一个大三角形剪切成两个小三角形,将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大三角形,在剪切前后与拼接前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许多学生认为剪切前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剪切后三角形内角和是90度;拼接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拼接后的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展开思考与操作,让学生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激起了学生情感与心理上的巨大波动,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自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来,完成主动的知识构建,让学生在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在质疑中启发学生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提问以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问。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如此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平等学习意识,将学生从桎梏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
2.相机诱导启发,让学生会问。小学生并没有形成较强的学习意识,受自身基础知识与生活经验的限制,并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只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以帮助学生能够透过纷繁的表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样学生才能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展开更有深度的探究活动。
三、在操作中锻炼学生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论层次的研究,而是要发挥数学学科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手脑并用。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先出示学生所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看学生会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以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为切入点展开复习导入,以相机导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运用课前教师所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探究热情高涨,各小组展开了积极的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各小组来展示自己的成果,有的小组说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角剪下来放到另一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的小组说将平行四边形从中间剪开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总结得出拼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有的小学生也提出为什么将平行四边形沿任意一条线剪开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呢?这样学生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只有沿平行四边形的高线展开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在学生亲自的动手操作与层层深入的思考中就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是机械地来记忆这个公式,而是能够深入本质的理解,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柯.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
[2]秦永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课程教育研究,2015,(32).
[3]王亚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理导航,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