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AIG危机原因之考
美国政府严辞拒绝世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为避免破产的救援请求,几天后却委托其经济事务上的代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了高达85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救援AIG而不是雷曼兄弟,面临即将开始的选民投票选举新总统的共和党布什当局,不惜动用纳税人的巨额财富,违背美国一直标榜的世界上最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价值理念,个中原因浅显而深刻。
(一)AIG何以陷入困境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AIG的风险不由保险主业产生,旗下保险部门至今运营良好,其在美国销售的保险产品由美国联邦储备存款和保险委员会担保,即便未在担保之列的领域,其它保险公司如大都会人寿公司、美国政府员工保险公司也有接手之力。AIG的问题在于它的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即贷款保险业务把AIG陷于危机之中。总额4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是一种信用衍生品——信贷违约掉期(CDS)销售额就达到了62万亿美元。CDS是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类似于保险合同,CDS购买者要对某一时期债权人的信贷风险进行担保,债权人向此购买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旦债权人的贷款出现违约现象,CDS的购买者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抵押债券实现的高额利润远远高于房屋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以及汽车保险业务,追求高额投资收益的AIG为这类证券的担保金额达到了总计4000亿美元。AIG作为主要贷款保险承保方,一旦破产,加上场外交易产品的流动性不是很好,大量购买CDS产品的金融机构难以找到下家接手而遭受巨大损失。AIG旗下这家出售CDS金融衍生产品的子公司,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遭受了18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
而包括标准普尔、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将AIG信用下调与股价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同时,AIG保险人的资信下调及可能的破产,CDS合同本身价值迅速下跌,当交易对手即购买方早已将这些保险合同作为证券资产抵押出去融资情况下,需要付出更多的现金和抵押品才能维持目前的交易。这样以来,就触发了所谓的系统风险。
重重危机之下,9月袭击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造成巨大损失,潜在的巨额索赔可能对AIG保险业务尤其是财产险的经营情况雪上加霜。
(二)美国政府何以援手
根据美联储的声明,“如果放任AIG破产,对于已经非常脆弱的金融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极大提高市场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削减美国家庭财富,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危害”。
比较AIG和雷曼兄弟的不同业务特点,有助于理解美国不同处理态度的深层原因。AIG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进行多元化、跨国经营的金融集团,旗下经营财产险、人身险、退休金业务、金融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不同业务均具有独立法人身份。AIG的财产险、人身险等业务关系到美国各个商业领域,与全球几乎所有主要银行有交易活动,几乎相当于美国政府在保险领域的“一只手”。可以说,AIG影响的大多数是美国自己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影响较多的其实是境外投资者,而非美国本土。雷曼的客户都是机构投资者,AIG除了与大量金融机构交易外,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
担心AIG崩溃会给各个市场造成沉重打击,从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非常安全的货币基金、到华尔街银行使用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再到那些为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无一能逃过冲击。AIG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意味着其触角已经遍及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可能准确预见其崩溃可能造成的影响,唯一清楚的一点就是那很可能是一场灾难,触发前文所说的系统风险。
基于此,美国财务部及美联储或许达成共识,不是为了救AIG而救AIG,而是通过让AIG不倒闭,既能化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还避免了降息。
二、AIG保险危机应对举措
(一)退保风波
世界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之际,AIG破产危机严重打击了投保人信心,旗下保险业务面临已经发端但前途未知的退保压力。囿于信息难寻,AIG美国本土退保情况不明,但友邦和美亚的业务应该算是AIG美国之外业务中的优质资产,近期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根据香港文汇报报道,AIG向华尔街申请过桥贷款时,新加坡就有1200人到AIG全资附属的美国友邦保险(AIA)的办公室门外排队,要求退保。“有人为了终止2个总值10万新加坡元的计划,特地告假一天前去等候。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不论终止计划会带来多少损失,只想取回金钱。在台北AIG占95%股权的南山人寿,数百人排队要求终止合约”。曾经伴随资本市场股市暴涨而规模大增的与股市紧密关联的投资连接型产品,也遭遇滑铁卢,AIG旗下的友邦香港(AIA)出现大量退单个案,公司挤满要求退保、转单或查询人士。其中“1570份退保申请中,半数是投资连接保单”。中国大陆的友邦保险于动荡之中却相对平稳,“公司目前运作一切正常,除了正常的退保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退保事件。”
分析下来,中国境内外友邦公司的不同退保境遇,与各地销售的产品属性不同直接相差。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友邦保险销售的人寿产品,以投连、万能等投资型产品为主,而其在内地销售的主要为传统的储蓄、保障型保险产品。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表现颓废,导致与资本市场、股市收益紧密关联的投资型产品收益下降,客户容易退保,传统保障型产品受资本市场影响小,市场波动不大,自在情理之中。
(二)积极应对化解风险
首先,AIG实施多元化经营,出问题的主要是出售CDS产品的子公司,即便AIG控股公司被迫申请破产和法庭保护,其它子公司仍将不受打扰地继续正常运作,不会影响保险子公司的偿付能力,不会中断保险业务的正常业务尤其是理赔业务。
其次,AIG从事的传统保险业务一直都是中等的成长型业务,最近几年里为了追求成长性,为大量的金融产品提供保险,包括风险极高的CDS和次级债产品。但是其中国大陆子公司销售的主打产品,没有跟风2007、2008年外资保险公司一度热销的投连、万能型保险产品,仍然主打贴近中国保险市场根本特点的长期储蓄和保障型产品。产品本身的自我风险屏蔽作用,使得公司的保险业务远离后来可能的大规模退保风潮。
第三,娴熟的市场公关能力和成熟的危机处理技能,从容应对市场信息传递可能带来的不得影响。既然次贷危机的问题诱因是信用和心理出了问题,AIG中国子公司对症下药,及时发布公司信息,稳定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有效化解了市场的疑问。
三、AIG困境对中国保险业的教训启示
细究AIG从繁荣走上破产危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第一,过于迷信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
品的功能与效益贡献。激烈外部竞争和金融衍生品创新的一片繁荣市场中,囿于传统业务的增长乏力,未能恪守风险防范至上的企业铁律,经营目标的投机性迅速膨胀,过分专著于金融市场纷繁复杂金融衍生品的业务增长和利润贡献,过于迷信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对各种可能的假设,加之市场盲动、市场主体群体心理躁动的外部影响,AIG竞争动作走形,终于走上次贷的危险境地。
第二,包括保险业务在内的多元化经营存在双刃剑效应,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AIG主业仍然是保险,但是保险追求的是稳健、安全、强制等行业特性,而金融衍生品的立足点就是于大风险处创造大利润,不同业务领域之间风险理念不同。同时,分业经营最大的优势是风险隔离,不同行业的业务风险不值直接相互传导。但由于AIG混业综合经营,不同子行业的风险很容易在内部子公司间传导,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客户或消费者对非保险业务的恐慌心理,极容易殃及保险业务。因此,需要企业集团内部拥有强有力的管控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各业务子公司之间建立起完善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承保理赔的风险管理,转移至资金运用上。因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从收到的保费里拿出钱来投资,投在不同的资产上,所谓的钱生钱。而现在投资环节出了差错,已经累及保险主业。
第三,信用评级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市场对信用评级过于依赖。信用评级公司非先知,观点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过度依赖信用评级导致对投资者、交易对手信心的放大作用。成也评级、败也评级,顺风时,公司股价节节上升;逆风时,评级对形势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个级别的评级下调,单单信用违约交换一项,就可能给AIG带来额外的133亿美元额外成本或损失”。如果进一步的评级下调发生,而引发客户取消合约风潮,可能直接动摇本身稳定的核心保险业务,完成了从投资风险到系统风险的衍变。AIG是全球保险行业的业界翘楚,在美国则是“保险行业的通用电气”,其龙头老大的地位多年来无人能够撼动,一旦信用评级被进一步调低,可能会导致新一轮保险行业及相关债券的评级下调。
四、结语
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也使国际保险业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AIG危机本质上仍然属于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也主要局限在华尔街,外部表现还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心理疑惑和信心不足的问题,尚未传递至实体经济危机范畴。但是,今后如果美国经济继续疲软,金融危机很可能蔓延至实体经济,使得消费、企业活动、进出口活动等出现灾难,对金融领域的打击也会从投资银行发散至商业银行。
综观中国保险业,目前尚未放开投资海外金融衍生品的限制,QDII的步伐尚不大,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危机蕴含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保险业必须深刻认识现代金融风险跨国境、跨行业传递的特征,认识海内外投资蕴藏的风险,建立反应灵活、覆盖全面的监管体系,强化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业务高速发展之后的软着陆以及保险投资和保险经营的稳健性。
(作者单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美国政府严辞拒绝世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为避免破产的救援请求,几天后却委托其经济事务上的代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了高达850亿美元的巨额贷款。救援AIG而不是雷曼兄弟,面临即将开始的选民投票选举新总统的共和党布什当局,不惜动用纳税人的巨额财富,违背美国一直标榜的世界上最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的价值理念,个中原因浅显而深刻。
(一)AIG何以陷入困境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AIG的风险不由保险主业产生,旗下保险部门至今运营良好,其在美国销售的保险产品由美国联邦储备存款和保险委员会担保,即便未在担保之列的领域,其它保险公司如大都会人寿公司、美国政府员工保险公司也有接手之力。AIG的问题在于它的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即贷款保险业务把AIG陷于危机之中。总额4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发展最为迅猛的是一种信用衍生品——信贷违约掉期(CDS)销售额就达到了62万亿美元。CDS是一种转移交易方定息产品信贷风险的掉期安排,类似于保险合同,CDS购买者要对某一时期债权人的信贷风险进行担保,债权人向此购买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一旦债权人的贷款出现违约现象,CDS的购买者将补偿债权人的损失。由于泡沫经济时期抵押债券实现的高额利润远远高于房屋保险业务、人寿保险业务以及汽车保险业务,追求高额投资收益的AIG为这类证券的担保金额达到了总计4000亿美元。AIG作为主要贷款保险承保方,一旦破产,加上场外交易产品的流动性不是很好,大量购买CDS产品的金融机构难以找到下家接手而遭受巨大损失。AIG旗下这家出售CDS金融衍生产品的子公司,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遭受了18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AIG不得不追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导致公司财务吃紧。
而包括标准普尔、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将AIG信用下调与股价持续承压下挫,使得AIG本已虚弱的财务状况更加恶化。同时,AIG保险人的资信下调及可能的破产,CDS合同本身价值迅速下跌,当交易对手即购买方早已将这些保险合同作为证券资产抵押出去融资情况下,需要付出更多的现金和抵押品才能维持目前的交易。这样以来,就触发了所谓的系统风险。
重重危机之下,9月袭击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造成巨大损失,潜在的巨额索赔可能对AIG保险业务尤其是财产险的经营情况雪上加霜。
(二)美国政府何以援手
根据美联储的声明,“如果放任AIG破产,对于已经非常脆弱的金融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极大提高市场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削减美国家庭财富,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性危害”。
比较AIG和雷曼兄弟的不同业务特点,有助于理解美国不同处理态度的深层原因。AIG是一家以保险为主业、进行多元化、跨国经营的金融集团,旗下经营财产险、人身险、退休金业务、金融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不同业务均具有独立法人身份。AIG的财产险、人身险等业务关系到美国各个商业领域,与全球几乎所有主要银行有交易活动,几乎相当于美国政府在保险领域的“一只手”。可以说,AIG影响的大多数是美国自己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影响较多的其实是境外投资者,而非美国本土。雷曼的客户都是机构投资者,AIG除了与大量金融机构交易外,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关系也非常密切。
担心AIG崩溃会给各个市场造成沉重打击,从散户投资者持有的非常安全的货币基金、到华尔街银行使用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再到那些为企业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无一能逃过冲击。AIG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意味着其触角已经遍及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因此不可能准确预见其崩溃可能造成的影响,唯一清楚的一点就是那很可能是一场灾难,触发前文所说的系统风险。
基于此,美国财务部及美联储或许达成共识,不是为了救AIG而救AIG,而是通过让AIG不倒闭,既能化解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同时还避免了降息。
二、AIG保险危机应对举措
(一)退保风波
世界金融市场风声鹤唳之际,AIG破产危机严重打击了投保人信心,旗下保险业务面临已经发端但前途未知的退保压力。囿于信息难寻,AIG美国本土退保情况不明,但友邦和美亚的业务应该算是AIG美国之外业务中的优质资产,近期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根据香港文汇报报道,AIG向华尔街申请过桥贷款时,新加坡就有1200人到AIG全资附属的美国友邦保险(AIA)的办公室门外排队,要求退保。“有人为了终止2个总值10万新加坡元的计划,特地告假一天前去等候。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不论终止计划会带来多少损失,只想取回金钱。在台北AIG占95%股权的南山人寿,数百人排队要求终止合约”。曾经伴随资本市场股市暴涨而规模大增的与股市紧密关联的投资连接型产品,也遭遇滑铁卢,AIG旗下的友邦香港(AIA)出现大量退单个案,公司挤满要求退保、转单或查询人士。其中“1570份退保申请中,半数是投资连接保单”。中国大陆的友邦保险于动荡之中却相对平稳,“公司目前运作一切正常,除了正常的退保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退保事件。”
分析下来,中国境内外友邦公司的不同退保境遇,与各地销售的产品属性不同直接相差。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友邦保险销售的人寿产品,以投连、万能等投资型产品为主,而其在内地销售的主要为传统的储蓄、保障型保险产品。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表现颓废,导致与资本市场、股市收益紧密关联的投资型产品收益下降,客户容易退保,传统保障型产品受资本市场影响小,市场波动不大,自在情理之中。
(二)积极应对化解风险
首先,AIG实施多元化经营,出问题的主要是出售CDS产品的子公司,即便AIG控股公司被迫申请破产和法庭保护,其它子公司仍将不受打扰地继续正常运作,不会影响保险子公司的偿付能力,不会中断保险业务的正常业务尤其是理赔业务。
其次,AIG从事的传统保险业务一直都是中等的成长型业务,最近几年里为了追求成长性,为大量的金融产品提供保险,包括风险极高的CDS和次级债产品。但是其中国大陆子公司销售的主打产品,没有跟风2007、2008年外资保险公司一度热销的投连、万能型保险产品,仍然主打贴近中国保险市场根本特点的长期储蓄和保障型产品。产品本身的自我风险屏蔽作用,使得公司的保险业务远离后来可能的大规模退保风潮。
第三,娴熟的市场公关能力和成熟的危机处理技能,从容应对市场信息传递可能带来的不得影响。既然次贷危机的问题诱因是信用和心理出了问题,AIG中国子公司对症下药,及时发布公司信息,稳定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有效化解了市场的疑问。
三、AIG困境对中国保险业的教训启示
细究AIG从繁荣走上破产危机,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第一,过于迷信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
品的功能与效益贡献。激烈外部竞争和金融衍生品创新的一片繁荣市场中,囿于传统业务的增长乏力,未能恪守风险防范至上的企业铁律,经营目标的投机性迅速膨胀,过分专著于金融市场纷繁复杂金融衍生品的业务增长和利润贡献,过于迷信数学模型的科学性和对各种可能的假设,加之市场盲动、市场主体群体心理躁动的外部影响,AIG竞争动作走形,终于走上次贷的危险境地。
第二,包括保险业务在内的多元化经营存在双刃剑效应,导致风险管理难度加大。AIG主业仍然是保险,但是保险追求的是稳健、安全、强制等行业特性,而金融衍生品的立足点就是于大风险处创造大利润,不同业务领域之间风险理念不同。同时,分业经营最大的优势是风险隔离,不同行业的业务风险不值直接相互传导。但由于AIG混业综合经营,不同子行业的风险很容易在内部子公司间传导,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客户或消费者对非保险业务的恐慌心理,极容易殃及保险业务。因此,需要企业集团内部拥有强有力的管控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各业务子公司之间建立起完善的防范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把承保理赔的风险管理,转移至资金运用上。因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从收到的保费里拿出钱来投资,投在不同的资产上,所谓的钱生钱。而现在投资环节出了差错,已经累及保险主业。
第三,信用评级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市场对信用评级过于依赖。信用评级公司非先知,观点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过度依赖信用评级导致对投资者、交易对手信心的放大作用。成也评级、败也评级,顺风时,公司股价节节上升;逆风时,评级对形势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个级别的评级下调,单单信用违约交换一项,就可能给AIG带来额外的133亿美元额外成本或损失”。如果进一步的评级下调发生,而引发客户取消合约风潮,可能直接动摇本身稳定的核心保险业务,完成了从投资风险到系统风险的衍变。AIG是全球保险行业的业界翘楚,在美国则是“保险行业的通用电气”,其龙头老大的地位多年来无人能够撼动,一旦信用评级被进一步调低,可能会导致新一轮保险行业及相关债券的评级下调。
四、结语
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动荡,也使国际保险业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AIG危机本质上仍然属于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也主要局限在华尔街,外部表现还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心理疑惑和信心不足的问题,尚未传递至实体经济危机范畴。但是,今后如果美国经济继续疲软,金融危机很可能蔓延至实体经济,使得消费、企业活动、进出口活动等出现灾难,对金融领域的打击也会从投资银行发散至商业银行。
综观中国保险业,目前尚未放开投资海外金融衍生品的限制,QDII的步伐尚不大,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危机蕴含的风险不容忽视。中国保险业必须深刻认识现代金融风险跨国境、跨行业传递的特征,认识海内外投资蕴藏的风险,建立反应灵活、覆盖全面的监管体系,强化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业务高速发展之后的软着陆以及保险投资和保险经营的稳健性。
(作者单位: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