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的课程标准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作为教学目标,突出了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初中语文课堂古诗阅读,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初步欣赏古诗词呢?我在教学中运用“诗词阅读三品教学法”,即品出一首歌、一幅画、一种情怀。通过用“三品教学法”为突破口,学生学习有章可循,有模式可以操作,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古诗阅读难点现状分析:
初中生由于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传媒社会,流行词汇和网络词汇成为潮流,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学生难以理解古代先贤的情感及志向,对诗歌的意象和蕴含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以“三品教学法”为突破口,老师轻松点拨,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以七年级上册《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谈谈用“三品教学法”对古诗进行赏析的方法。
一品:要学生品出诗是一首歌。
高效课堂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品出诗是一首歌。
二品:要学生品出诗是一幅画。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运用联想和想象,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思考后,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诗歌内容在黑板创作一幅画,把诗所描绘的画面展示出来。
展示:运用学习小组的智慧和力量把画作完成。
学生根据诗中的描绘,画出了这样一幅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花木丛中,旭日照在高树的梢头,古寺掩映在高林丛中,参天的大树底下掩映着一排禅房,气氛宁静。 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在黑板作画。印证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三品:要学生品出诗歌所抒发的一种情怀。
一首诗歌,从遣词造句到营造画面,从选择物象到融情于景,无不深深打上作者的情感烙印,所以在品读诗歌时要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下面所列古诗文常见感情,希望同学们注意体会。
感情基调:迷恋、忧愁、愁苦、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压抑、沉郁、欢快、风趣、平淡。
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通过老师作具体示例要求,学生分析就比较规范,达到要求。
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师:这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最为生动传神的是哪些字?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生:“曲径通幽”既写出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幽静,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经过艰苦的爬涉就会达到美好的境界。”
生:不要怀疑这弯弯曲曲的小路是否能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更不要否定“曲径通幽”创造的人生价值,或许这正是“曲径通幽”美的所在,避开世俗的烦扰,表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句描写山色空明景色秀丽,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清澈的潭水中倒影山景,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观赏山光水色,触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思。
师:好,就“曲径通幽”这个意境,请同学们再说说包含什么人生哲理?
生:人生弯弯曲曲犹如那望不到尽头的小路,通往仕途的路尽管诱惑重重,但作者宁可放弃那看似华丽其实污浊的官场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生:“曲径通幽”也正是诗人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态度,“幽”在这曲径之中,“美”在这回转之间,“曲径通幽”是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式。
生:古人说“人生弯弯曲曲水”,确实,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喜欢平坦笔直的大道,但却忽略了小路那端的美丽风景。
生: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笔直平坦的大道固然风景宜人,但弯弯曲曲的小路更能使你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
师:好,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了这首诗富含的人生哲理,其实,通过思考发现哲理,正是同学们“曲径通幽”探索的结果。
师:综合全诗意境,这首诗还表现一种怎么样的情怀?
生: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胸襟。
生:“潭影空人心”则是正面写诗人在这特定环境之下的感受。这山光水色使人杂念顿消,心纯若空,一个“空”字充满“禅悟”的味道,恰好写出了诗人在看了僧人们那清静无扰的生活之后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隐世之感。
师:常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的画面,给世人揭示了一条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胸怀。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努力克服,一定会实现美好的理想。
师小结:同学们,摆在我们人生道路前面的一条是笔直的大道,一条是弯曲的小路。其实小路的那端更精彩、更迷人,那里有成功的鲜花等着我们,那里有赞许的目光在期待着我们,小路的那端,不正是风景幽美的地方吗?
阅读古诗文,重在老师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重在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 “三品教学法”对古诗进行赏析的方法,让学生很快定好了学习目标,找到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学习的快乐,领略到了古诗文所展示给我们的魅力。
古诗阅读难点现状分析:
初中生由于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传媒社会,流行词汇和网络词汇成为潮流,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学生难以理解古代先贤的情感及志向,对诗歌的意象和蕴含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在古诗文教学中,以“三品教学法”为突破口,老师轻松点拨,学生学习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以七年级上册《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谈谈用“三品教学法”对古诗进行赏析的方法。
一品:要学生品出诗是一首歌。
高效课堂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品出诗是一首歌。
二品:要学生品出诗是一幅画。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在熟读的基础上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运用联想和想象,说一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认真思考后,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诗歌内容在黑板创作一幅画,把诗所描绘的画面展示出来。
展示:运用学习小组的智慧和力量把画作完成。
学生根据诗中的描绘,画出了这样一幅画: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花木丛中,旭日照在高树的梢头,古寺掩映在高林丛中,参天的大树底下掩映着一排禅房,气氛宁静。 学生根据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在黑板作画。印证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三品:要学生品出诗歌所抒发的一种情怀。
一首诗歌,从遣词造句到营造画面,从选择物象到融情于景,无不深深打上作者的情感烙印,所以在品读诗歌时要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下面所列古诗文常见感情,希望同学们注意体会。
感情基调:迷恋、忧愁、愁苦、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压抑、沉郁、欢快、风趣、平淡。
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通过老师作具体示例要求,学生分析就比较规范,达到要求。
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写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师:这一联历来为人们称道,最为生动传神的是哪些字?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生:“曲径通幽”既写出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幽静,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经过艰苦的爬涉就会达到美好的境界。”
生:不要怀疑这弯弯曲曲的小路是否能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更不要否定“曲径通幽”创造的人生价值,或许这正是“曲径通幽”美的所在,避开世俗的烦扰,表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句描写山色空明景色秀丽,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清澈的潭水中倒影山景,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观赏山光水色,触发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思。
师:好,就“曲径通幽”这个意境,请同学们再说说包含什么人生哲理?
生:人生弯弯曲曲犹如那望不到尽头的小路,通往仕途的路尽管诱惑重重,但作者宁可放弃那看似华丽其实污浊的官场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生:“曲径通幽”也正是诗人面对生活,面对人生的态度,“幽”在这曲径之中,“美”在这回转之间,“曲径通幽”是人们处理问题常采用的态度和方式。
生:古人说“人生弯弯曲曲水”,确实,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喜欢平坦笔直的大道,但却忽略了小路那端的美丽风景。
生: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笔直平坦的大道固然风景宜人,但弯弯曲曲的小路更能使你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
师:好,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了这首诗富含的人生哲理,其实,通过思考发现哲理,正是同学们“曲径通幽”探索的结果。
师:综合全诗意境,这首诗还表现一种怎么样的情怀?
生: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景物的幽静,表现了作者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胸襟。
生:“潭影空人心”则是正面写诗人在这特定环境之下的感受。这山光水色使人杂念顿消,心纯若空,一个“空”字充满“禅悟”的味道,恰好写出了诗人在看了僧人们那清静无扰的生活之后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强烈的隐世之感。
师:常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的画面,给世人揭示了一条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淡泊名利的胸怀。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努力克服,一定会实现美好的理想。
师小结:同学们,摆在我们人生道路前面的一条是笔直的大道,一条是弯曲的小路。其实小路的那端更精彩、更迷人,那里有成功的鲜花等着我们,那里有赞许的目光在期待着我们,小路的那端,不正是风景幽美的地方吗?
阅读古诗文,重在老师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重在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 “三品教学法”对古诗进行赏析的方法,让学生很快定好了学习目标,找到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学习的快乐,领略到了古诗文所展示给我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