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复杂 一线挈领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线索?线索是把作品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分析、研究、清理和掌握记叙文的线索,既是搞清结构、把握文章故事脉络的需要,也是掌握人物性格特点、挖掘作品主题思想、领会其审美意义的必要途径和手段。线索,是文章的纲,纲举则目张;线索,是衣服的领子,挈领则袖顺;线索又是一根主干,无论是直贯结局的顺序,还是枝蔓扶苏、旁逸斜出的穿插补充,它都把情节的绿叶与鲜果一一串连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艺术精品而受人青睐。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解、分析记叙文时,往往先指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线索,正像旅游要藉导游的指点一样,其意义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线索有哪些类型呢?线索可以是物线、事线、人线、情线,也可以是时线和地线。下面分别作诠释和例示。
  物线,就是以具体的物品作为文章记叙和描述的线索。记物为主的记叙文或者以物喻人的文章,常常以物线贯穿。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现代文学史上以物喻人的代表作,全文以象征华北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的白杨树为线索,热情讴歌了他们高大伟岸、坚贞不屈、在抗日前线和敌后纵横决荡英勇顽强的伟大精神,白杨树是民族希望、民族精神的写照,意蕴深刻而鲜明。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以梅喻人,“病梅”象征被统治者肆意摧残了的各种人才,作者由病梅的艰难处境,写到决心“疗梅”以拯救人才、抖擞国威的坚强意志和果决行动,令人肃然起敬。文章句句写梅,以梅贯穿,但实际上又是句句写人,字字含情,构思巧妙。
  事线是指文章中的中心事件,是作者紧紧围绕的记叙中心,因此中心事件常常作为记叙文的主线来贯穿全文。如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以“一家三辈四口人田间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结构全文的,“劝母散步——全家散步——歧路之争——委屈儿子——依从孙子——温馨散步”,简单的事情,却一波三折,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皇帝的新装》一文以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采用事线来组织材料和结构故事,可以突出材料的集中性、典型性、统一性,体现主题思想的单一性、深刻性。
  人线,就是作品以刻画某一人物为线索。这个人物可以是主人公,也可以是非主人公。如果是主人公,则一定要是故事的见证人、叙述者或主宰者。这里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出细致的、艺术的分析和判断。鲁迅的《祝福》,以“我”的见闻为线索,而主人公则是祥林嫂,故事情节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我”见到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同她作了关于“灵魂”有无的谈话,后写第二天听到她的死讯,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接着追叙了“我”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片段,整个故事都是用“我”的见闻这个线索贯穿起来的。至于开头写“我”与鲁四老爷的见面、鲁镇年终祝福的习俗、开头与结尾的景物描写等,都是为展开情节而铺陈的特定环境,是非情节因素。但这些,也是以“我”的见闻为线索串连起来的。
  情线,通常是指一些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尤其是记叙中抒情成分很浓烈的散文,常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来贯穿全文。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记叙了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
  时线,就是以时间先后作为贯穿全文材料的线索。采用这种线索,能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勾勒得一清二楚,从时限上显示文章结构的发展性、条理性。蒲松龄的《山市》,它以时间的先后,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这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结局阶段: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还有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日》,也是以“江津号”轮船航行的时间先后作为记叙的线索,向人们展示了长江两岸迷人秀丽的风光。
  地线,是以空间地点转移作为贯穿全文材料的线索。冰心的《小橘灯》、朱自清的《绿》、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是以地点的变换来记叙的。有时候,文章在时线和地线重合。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是根据作者在雨中游泰山的行踪、时间的推移为记叙的线索,而作者的行踪即是观察点的不断变化,因此,又是以地点转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的。
  人说,记叙文的线索就是记叙文的结构顺序。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两者之间不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像有些游记性散文,线索常常根据游踪来确定,而作者的行踪变化,又总与时间的推移、空间位置的变化相一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线索和结构顺序才相重合。如上面提及的《雨中登泰山》,是以作者的登山行踪为线索的,而记游顺序也是以作者登山沿途经历的地点先后为次序的,这里的“线索”和“顺序”就成了同一内容了。
  这里还必须指明,有些记叙文还可以有两条线索,即所谓的明线和暗线。明线往往实写详写,暗线往往虚写略写。如鲁迅的《药》,明线实写的是“老栓买药——小栓吃药——茶客谈药——母亲上坟”,暗线是写夏瑜革命被杀,两线交接点是人血馒头。再如《藤野先生》,明线是以时间和空间的变换:东京——仙台——离开仙台;暗线则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了解了线索的类型后,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它呢?
  一般来说,文章的线索有两个特点:一是贯穿全文,它连接所有的材料,使材料成为一个整体;二是线索往往有明显的文字标志,而且表示线索的文字会反复出现。有时是文章的标题,有时是一个词,还有时是一个句子。
  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这些做法来抓文章的线索。看文题,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比如巴金的《灯》,就是以“灯”为线索的,由“灯”展开回忆和联想,从而将现实的感受和往昔的一些故事贯穿起来,显示出“灯”的不凡意义和价值,给人以强烈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当然,不是所有的文章标题都是文章线索,所以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文段的开头结尾,找出照应的句子,从中也能找到文章的线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从外表、言论、居室、生活习惯及思想方式,无一不是套子式的,“套子”则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还可以找找文中是否有表示时间、地点变化的词语,如果有,那多半就是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为线索了。
  了解了线索的文学写作常识,熟悉有关线索的类型和分析方法,对提高我们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务必抓紧、抓实、抓好。
其他文献
《雨霖铃》写别情,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前途暗淡的凄凉情绪。柳永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无论诗词、曲赋,都讲究意到笔不到;讲究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意境、物境,寻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致。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
期刊
宋词是突破了中国旧文学传统的一种文学形式,突破了“诗言志”的传统,突破了中国旧有伦理道德的传统。词在描写爱情之中,流露出了贤人君子最深隐的心意,具有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李泽厚先生曾指出,宋代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内在生命本身出发对生命个体的高度关照。较之以前的诗歌,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所谓生命意识是指“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即对生命的存在、人类的价值
期刊
月 夜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沈尹默的《月夜》发表于1918年1月出版的四卷一号《新青年》杂志上,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本诗的发表极大地加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觉醒的速度,可谓在新诗创作上有荜路蓝缕之功。同时,也显露出诗人渴望进取向上的精神追求。  《月夜》综合运用了写景、抒情等手法。以环境烘托为基奠,从不同的视角将人的心灵家园置身于特定的社会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正在成为现代中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工具。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必将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也同样对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现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将先进的教学思想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效地运用网络这一互动媒体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作文教学注入新的内涵。网络环境下的中学作文教学适应信息时代特点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它打破时空界限
期刊
记叙文是常见的文体,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但许多学生却写不好记叙文,平淡而短小,不知如何把文章写生动,更不知怎样使文章符合考试的评分标准。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提醒广大考生,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①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②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③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不发议论。其中第三条是作为作文的“亮点”出现的,有了
期刊
《左传》中的《曹刿论战》作为文言文传统名篇历年来为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用,并列为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  其中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几句的解释大致有两种。其一是:“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断,可是必定要合情合理。其二是“情”,实情,“必以情”,一定按实情来处理,“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处理。”  对这样的解释,我心存疑问:一、若按第一种解释,“
期刊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1534页 2005年5月 第5版)中,对“秀色可餐”的注释: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第826页 2002年1月 第1版)中,“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十分秀丽。众所周知,“秀色”指美好的景色或容貌,给人以视觉;只能观赏,但不能当饭充饥;而“美”能使人入迷,忘其饥饿。实际上,是人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通常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感官的刺激
期刊
站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登高望远,“沉沉一线穿南北”的灌输式教学早已恨水东逝,“茫茫九派流中国”的教学教法改革则如钱塘春潮滔滔汩汩而来,令人惊喜地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春气象。然而,深入正在进行中的语文课堂扪心追问:课堂改革固然催生了教学园地的万紫千红,但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五光十色之中,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规律、方法和最终归宿到底是什么?真正有价值的语文课堂又是什么样子?朱
期刊
苏教版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第六专题有一篇钱钟书的散文《论快乐》。这篇课文语言的哲理性很强,思维也很开阔,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在备课时着实费了一番脑筋,最后我把重点放在整理课文思路和鉴赏语言片断上。钱老的语言简洁幽默,深刻睿智,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多有警句,那么在课堂上应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鉴赏语言呢?我除了让学生朗读、评点之外,还设计了一道仿写练习。  课文第十三段有这么一段话:“快乐在人生
期刊
情感是个体对客体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和预期所产生的一种体验,是情绪、感情和情操的综合反映。学生的情感是构成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总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独特的色彩,绘染出这段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生历程和生动画卷。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所以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对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境,教育者的情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倾注真情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