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而信其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学生喜欢自己,教师首先要富有个性化的教学吸引他们,其次要做到时时事事尊重他们;用爱呵护他们;要随时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要适时的引导,耐心教诲;教育他们扬长避短,积极向上,正确体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个性化 尊重 欣赏 呵护
  
  学生通常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往往喜欢她所教的学科,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要让学生亲其师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独特的个性化教学
  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用活波开朗的个性,风趣幽默的语言,夸张的举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引入必须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二、尊重学生,扬长避短
  人常说:“要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学会尊重别人。”师生之间也一样,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生理有缺陷、成绩不良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闪光点,值得大家去学习。
  记得那是我在毕业实习的时候,我带的是三年级的语文课。每天上课,总有一个眼睛斜视的男同学老是低着头,从来不回答问题,更不用说举手发言了。于是我从私下了解到这位同学成绩不良,曾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和老师的讥讽,从此以后就不再回答问题了,被老师点名也是低垂着头,闭口而立,但他歌唱得好。一次上古诗课,我设了一个环节,让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曲调把诗词唱出来,然后看哪个小组唱得好。果然他们小组唱得挺好,我对他进行了评价赞赏,进而顺水推舟,让他一个人进行演唱,他开始脸红了,我让全班的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他望着我期待的眼神,站直身子,放声歌唱。真棒,我望着他,露出赞许的眼光,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此,这位同学在我的课堂上思维活跃,成绩也有很大的进步。这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学会欣赏,适当引导
  欣赏是阳光,每一棵向日葵都会因此而绽开笑脸;欣赏是雨露,每一株幼苗都会因此而更加茁壮。把你满含爱的欣赏播洒给每一个学生,你收获到的将是满满的快乐。
  刘科是一个非常好动的学生,上课总是爱做小动作,课后喜欢搞恶作剧,成绩一般。可我发现这个孩子聪明活波,课堂发言见解独到,极富创造力,而且组织能力又强。借此,我经常鼓励他努力学习,对其取得的进步及时肯定,并推选他当班长。从此,他有了很大的改变,成绩不断的上升,和同学打成一片。虽然其他学科的老师一再告诉我刘科的“劣迹”,可他在我的课堂上一直都是课堂活跃分子,还能调动全班同学学习,学习很认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只不过顽皮点罢了。我告诉他:你的调皮很招人爱,但如果过度的话就惹人厌了,你不想成为一个让老师讨厌的学生吧。从此,他依然调皮,却不讨厌,而且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呢!
  四、用爱呵护,耐心教导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于漪曾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要树立“仁爱”理念,不抛弃,不放弃,以爱的胸怀呵护、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诚相待,耐心教育,引领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五、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全方面地发展。
  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关键是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并在实践中应用,才能真正贯彻素質教育的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做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培养他们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学困生不歧视,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巧妙及时的给予鼓励,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了。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数学教学要标新立异,改变观念,注重能力培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求异情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思、多问、多变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开发智能,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创新 求异 发散 思维能力  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
【摘要】评价是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该文论述了做评价时的若干原则、并提供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做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从而使课堂评价获得更好的实施。  【关键词】评价原则 形成性评价 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变化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做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
摘要:作者针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地理 探究性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中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地理课程改革中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转换,这一切都得传统地理教学模式遭遇重大挑战。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地理课程教学模式,因其理念新
摘要:本文正对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难题的能力较弱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点反思,制订了“抓中间,带两头”良策。就如何运用“ 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轻松解题作探究。通过“以数解形”、“以形助数” 帮助学生轻松解题,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  关键词:反思、良策、妙想、探究、提高    “代数繁,几何难”不能成为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的包袱。而现实学习中的学生确实存在遇到难题,特别是遇到几何难题的现象:有相
【摘 要】故事是人皆喜欢的,尤其对幼儿来说,选择从故事入手培养幼儿素质和能力,是适应幼儿的成长需要、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家长 讲故事 快乐成长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基础教育,每个幼儿成长与发展的速度、需要、兴趣,学习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幼儿具有各异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家庭的影响,每个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亦不同。因
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而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认为要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德育贯穿教学始终,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辩证的进行语文德育渗透和示范导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指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语文怎么教,语文教什么?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 有 这样阐述:“语文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语文教师的精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头绪越复杂,教师的精力分配便越分散。语文教学要跟着潮流走,于是每当一个新的说法提出来,教师便要兢兢业业地去钻研这些新概念,去体现这些新精神。这么一来,课堂中那些事倍功半的教学活动多了起来,那些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起来,从而挤掉了学生对课文本身的诵读、理解、揣摩和语言文字的训
【摘 要】“花季少女见网友,不幸遇害”“少年见网友不成反遭劫”类似这样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屡见不鲜。受害人往往是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年。报道中的主人公高高兴兴地去见网友,却落得身心都受到巨大伤害。现在,全社会都在关心青少年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的问题。教育部在这次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时也把“慎交网友”写进了行为规范。有的老师、家长甚至把上网、交网友视作洪水猛兽。那么高中生是如何看待网络交友
[摘要] 随着新课程新课标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巳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如何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正成为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活动讨论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关键词] 新课改;活动讨论法;思想政治;应用价值    常言道:教无定法,教需有法,教要得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