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固定(PFN)和髓外固定(DHS)治疗老龄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治疗组PFN(A组)和对照组DHS(B组)各40例,分别采用PFNA和DHS内固定术治疗法,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优良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DFNA治疗;DHS治疗;对比分析;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看,往往还伴随着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各种内科疾病。尽早手术治疗,恢复患肢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高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为上策。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DHS)
内固定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0例,平均7 1.8±12.5岁,就诊时间伤后30分钟至13天,平均6.5±6天,绝大部分患者均系日常生活中跌伤、摔伤所致,少部分系车祸等意外伤害。其中男性病例45例,女性病例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PFNA内固定术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骨折按AO分型[1]:A1型7例,A2型28例,A3型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9例、支气管炎14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行DHS内固定术治疗,男性病例为23例,女性病例为17例,左侧患者22例,右侧18例, A1型9例,A2型27例,A3型4例,其中合并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支气管炎11例、糖尿病6例。统计学显示P>0.05,两组病例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均按术前常规准备,检查实验室、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骨密度、X片或CT检查,术前手术风险评估,术前详尽医患沟通,充分进行围手术期准备。两组病人均可采用术前胫骨结节骨牵引重量5-8kg进行复位,手术时间在伤后一周左右为宜。两组患者均平卧骨科手术牵引床上,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手术。治疗组PFNA内固定术,选取粗隆顶点上方纵行切口3-5cm,进针点为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外侧,前1/3和后2/3交界处进针,插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行导针正确插入髓腔后,沿导针行近端充分扩髓后插入主钉;C臂透视主钉位置合适,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导针正位在股骨颈纵轴中线和下1/3之间为佳,侧位在股骨颈中央为佳,测量长度至股骨头关节面下1cm为宜,安装螺旋刀片,松牵引锁定螺旋刀片。安装远端瞄准器,锁定远端锁钉,安装好尾帽。对照组DHS内固定术,取股外侧切口,自股骨粗隆顶点向远端行长约10~15 cm切口,自股外侧肌止点1.5 cm左右“L”形切开,显现出近端股骨,于粗隆下2~3 cm135度角进针。向股骨头内打入加压螺钉导引针,C臂X线机监控下调节位置,测量长度,扩髓后旋入加压螺钉,再置入侧方钢板,螺钉固定。冲洗、止血、安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 两组病例术后均常用规对症、支持及抗凝、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病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前3天外科规换药,每天一次,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第2天即可鼓励患者开始无痛功能锻炼,可行踝、膝、髋屈伸及翻身活动,1周后可坐立及抬腿活动,2-3周后可在家人保护下行患肢非负重活动。8周后根据X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
1.3观察指标
患者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优良率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金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一般情况比较
2.2 优良率比较
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治疗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72.5%(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 2优良率比较
3.讨论
老龄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恢复患肢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原则为稳固骨折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3]。目前临床应用于内固定的器材主要有动力髋螺钉DHS、抗旋转髓内钉PFNA。PFNA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髓内固定方式,具有稳定支撑和抗旋转的双重作用;通过与DHS手术对比分析发现,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下地活动时间早等优点。由于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时间相对延后,特别是不稳定型骨折(A2.2-A2.3型),术中尽可能做到复位良好,术后负重不能过早,否则有断钉断板的风险,本组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疗效差者均系过早负重致钉、板断裂所致。所以我们认为术后康复要点是早活动,晚负重。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早期下地活动,术后定期复查X片,严格监测骨折愈合情况,患肢适时负重,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能够相应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下地行走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有利患者的髋关节恢复与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荣中威.等译.骨科内固定.人民出版社[J],2010(366)
[2] [7]刘百峰,等.PFNA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l13一l14.
[3]周植森,等.股骨近端骨折应用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128-130.
关键词:老龄患者;股骨近端骨折;DFNA治疗;DHS治疗;对比分析;
股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看,往往还伴随着严重的骨质疏松和各种内科疾病。尽早手术治疗,恢复患肢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高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为上策。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DHS)
内固定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0例,平均7 1.8±12.5岁,就诊时间伤后30分钟至13天,平均6.5±6天,绝大部分患者均系日常生活中跌伤、摔伤所致,少部分系车祸等意外伤害。其中男性病例45例,女性病例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PFNA内固定术患者为治疗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骨折按AO分型[1]:A1型7例,A2型28例,A3型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11例、高血压9例、支气管炎14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行DHS内固定术治疗,男性病例为23例,女性病例为17例,左侧患者22例,右侧18例, A1型9例,A2型27例,A3型4例,其中合并冠心病9例、高血压10例、支气管炎11例、糖尿病6例。统计学显示P>0.05,两组病例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均按术前常规准备,检查实验室、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骨密度、X片或CT检查,术前手术风险评估,术前详尽医患沟通,充分进行围手术期准备。两组病人均可采用术前胫骨结节骨牵引重量5-8kg进行复位,手术时间在伤后一周左右为宜。两组患者均平卧骨科手术牵引床上,牵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复位满意后手术。治疗组PFNA内固定术,选取粗隆顶点上方纵行切口3-5cm,进针点为大转子顶点或稍偏外侧,前1/3和后2/3交界处进针,插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行导针正确插入髓腔后,沿导针行近端充分扩髓后插入主钉;C臂透视主钉位置合适,向股骨颈内钻入导针,导针正位在股骨颈纵轴中线和下1/3之间为佳,侧位在股骨颈中央为佳,测量长度至股骨头关节面下1cm为宜,安装螺旋刀片,松牵引锁定螺旋刀片。安装远端瞄准器,锁定远端锁钉,安装好尾帽。对照组DHS内固定术,取股外侧切口,自股骨粗隆顶点向远端行长约10~15 cm切口,自股外侧肌止点1.5 cm左右“L”形切开,显现出近端股骨,于粗隆下2~3 cm135度角进针。向股骨头内打入加压螺钉导引针,C臂X线机监控下调节位置,测量长度,扩髓后旋入加压螺钉,再置入侧方钢板,螺钉固定。冲洗、止血、安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 两组病例术后均常用规对症、支持及抗凝、抗骨质疏松治疗,根据病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前3天外科规换药,每天一次,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术后第2天即可鼓励患者开始无痛功能锻炼,可行踝、膝、髋屈伸及翻身活动,1周后可坐立及抬腿活动,2-3周后可在家人保护下行患肢非负重活动。8周后根据X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负重。
1.3观察指标
患者下地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优良率等。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金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比较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一般情况比较
2.2 优良率比较
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治疗组优良率为90.0%,对照组72.5%(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 2优良率比较
3.讨论
老龄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目的恢复患肢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原则为稳固骨折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3]。目前临床应用于内固定的器材主要有动力髋螺钉DHS、抗旋转髓内钉PFNA。PFNA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的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髓内固定方式,具有稳定支撑和抗旋转的双重作用;通过与DHS手术对比分析发现,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下地活动时间早等优点。由于老年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时间相对延后,特别是不稳定型骨折(A2.2-A2.3型),术中尽可能做到复位良好,术后负重不能过早,否则有断钉断板的风险,本组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疗效差者均系过早负重致钉、板断裂所致。所以我们认为术后康复要点是早活动,晚负重。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早期下地活动,术后定期复查X片,严格监测骨折愈合情况,患肢适时负重,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PFNA治疗,能够相应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下地行走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有利患者的髋关节恢复与治疗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荣中威.等译.骨科内固定.人民出版社[J],2010(366)
[2] [7]刘百峰,等.PFNA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l13一l14.
[3]周植森,等.股骨近端骨折应用DHS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