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首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诸多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这样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的确,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云冈石窟可谓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髓,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作为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首次由一個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诸多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山石窟寺,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整座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雕像形象生动。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云冈石窟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早期的石窟,即第16~20窟,也被称为昙曜五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奉旨在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出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由此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在艺术风格上,昙曜不仅继承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还吸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石窟的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5座石窟的主尊佛像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5位皇帝的形象,象征着礼帝为佛的思想。其中,第16窟佛像衣饰十分特殊,又被称为领带佛。他对应的帝王——文成帝拓跋溶濬,正是下令开凿云冈石窟的皇帝。而云冈石窟最出名的佛像——第20窟的露天大佛,雕刻的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硅。佛像高约14米,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神情肃穆。大佛的身躯微微前倾,似乎在向到访之人轻声诉说佛学的深意。气势恢弘之余,又添了平易近人、慈悲为怀。
孝文帝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俨然是划分中、晚期石窟的一道分水岭。迁都以前的孝文时期(471~494年),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国力雄厚,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集聚平城,汲取、融合不同的艺术风格,雕凿出繁华精美的大窟大像,云冈石窟由此进入鼎盛阶段。中期洞窟的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还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其中第13窟中的弥勒菩萨,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所造的最后一尊佛像。与昙曜五窟的交脚菩萨类似,这尊菩萨的右臂下也有出于力学考虑设计的支撑。不同的是,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古希腊立柱,而是一个雕刻细腻、衣饰华丽的中国力士,这也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
北魏迁都洛阳后,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此时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5年(524年)。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约有200余座。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造像出现清新典雅的“秀骨清像”艺术形象。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朝代的更迭与历史的浸润过后,云冈石窟愈显厚重与深沉。如今,驻足跟前,那古老的梵音仿佛穿越1500多年的光阴,仍在耳畔萦绕。
1.观光:山西省地势较高,较临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每年5月到10月,气候较为舒适,适合前往参观。
2.交通: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可搭乘火车、汽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抵达大同,再前往景区。景区内部交通方式一般为步行。
3.美食:参观完毕后,可返回大同市内解决餐饮问题。如色香味俱全的大同刀削面以及添加了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的浑源凉粉等。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这样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的确,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云冈石窟可谓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髓,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作为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首次由一個民族用一个朝代雕凿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历史、建筑、音乐等诸多领域,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山石窟寺,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今十里河)北岸。整座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艺术精湛,雕像形象生动。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云冈石窟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
早期的石窟,即第16~20窟,也被称为昙曜五窟。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奉旨在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出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由此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在艺术风格上,昙曜不仅继承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还吸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石窟的主要造像为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5座石窟的主尊佛像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5位皇帝的形象,象征着礼帝为佛的思想。其中,第16窟佛像衣饰十分特殊,又被称为领带佛。他对应的帝王——文成帝拓跋溶濬,正是下令开凿云冈石窟的皇帝。而云冈石窟最出名的佛像——第20窟的露天大佛,雕刻的是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硅。佛像高约14米,两肩宽厚,袈裟右袒,面形丰圆,神情肃穆。大佛的身躯微微前倾,似乎在向到访之人轻声诉说佛学的深意。气势恢弘之余,又添了平易近人、慈悲为怀。
孝文帝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俨然是划分中、晚期石窟的一道分水岭。迁都以前的孝文时期(471~494年),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国力雄厚,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集聚平城,汲取、融合不同的艺术风格,雕凿出繁华精美的大窟大像,云冈石窟由此进入鼎盛阶段。中期洞窟的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还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其中第13窟中的弥勒菩萨,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所造的最后一尊佛像。与昙曜五窟的交脚菩萨类似,这尊菩萨的右臂下也有出于力学考虑设计的支撑。不同的是,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古希腊立柱,而是一个雕刻细腻、衣饰华丽的中国力士,这也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
北魏迁都洛阳后,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此时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5年(524年)。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约有200余座。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造像出现清新典雅的“秀骨清像”艺术形象。
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朝代的更迭与历史的浸润过后,云冈石窟愈显厚重与深沉。如今,驻足跟前,那古老的梵音仿佛穿越1500多年的光阴,仍在耳畔萦绕。
1.观光:山西省地势较高,较临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每年5月到10月,气候较为舒适,适合前往参观。
2.交通: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可搭乘火车、汽车或飞机等交通工具抵达大同,再前往景区。景区内部交通方式一般为步行。
3.美食:参观完毕后,可返回大同市内解决餐饮问题。如色香味俱全的大同刀削面以及添加了莲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的浑源凉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