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很多课堂保留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课堂枯燥、呆板、缺乏活力等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在课堂上如何扮演角色,如何使课堂具有活力的建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新课标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一
教学中,我们一般把课堂定义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或是育人的主渠道。目前,很多课堂教学还保留复习、新课、作业三段式的传统模式,课堂枯燥、呆板、死气沉沉、缺乏活力,那么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去哪了”呢?
老师还在占用3/4以上的时间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自我表演吗?还是认为自己就是权威,自己所讲的就是标准答案,不考虑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做法或想法,甚至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吗?还在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思想尊严,发号施令,压制学生的思想,扭曲学生的性格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人在曹营心在汉”地想着课外的是是非非?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娱自乐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更有甚者还在大声喧嚣,影响他人?或是在鼾声如雷中“津津有味”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二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人”就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某种程度上,这种意识或是学习习惯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的。老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放下“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的传统观念,而是将教学过程看做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各种和谐的方式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如何扮演主人翁的角色呢?
首先,排除干扰。这里所说的干扰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外部干扰,一个是内部的干扰。排除外部干扰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干扰是无法阻止的,那么最有效的排除对策就是培养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内部干扰来自于主观的情绪活动,这种干扰比外部干扰更严重,这就要求学生调整好心态,把一切与课堂当前活动无关的外界事物都抛开,集中注意力。
其次,建立自信,培养兴趣。要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要建立学习自信,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进而对优缺点加以利用,取长补短,放大缩小地改变,找到学习中的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上定义兴趣为“使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课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大大刺激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老师提供的各种情景兴趣(如化学课堂上有趣的化学实验、与生活相连的化学常识、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等)转化为个人兴趣,进而养成长期有效的学习习惯。
最后,确立目标,循序渐进。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课上,学生应该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可以参照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确立,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给自己下达一定的任务,做到有事可做,不断提高,循序渐进。
三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呢?
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中以引导为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以生为本”则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灵丹妙药”。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思想表达是民主的。教师不应将自己看做是管理者、说教者,而要扮演“介绍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二是因材施教,任务驱动。学生智力和理解能力不可能一致,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课堂上,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具体就是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将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去思考、去研究,使得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施行此方法时,首先让学生有一个目标,然后老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让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大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心。”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就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其处于快乐的情境之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清晰地解释了其中的道理。课堂中引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有多种,现以高中化学课堂为例:1.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化学实验以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和变幻莫测的实验结果,以及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的积极参与,能够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直接兴趣。2.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可能与化学物质或化学原理有关,从生活实例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往往感受最强烈,最容易激发探索欲望,引发好奇心,提高学习主动性。3.优化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富有极大的渲染力。教学中,教师采用比喻、拟人、顺口溜、谚语等方式,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把听课当做一种享受。语言情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让课堂更具活力。
总之,学生的能力是你无法估量的,他们的潜能蓄势待发,只有遇到适合的条件,它才会喷涌而出。教育者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给他们提供一方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尽情挥洒。
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她会因你我的积极参与而美丽动人……我们只有齐心协力,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能获得一个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梁志君.例谈化学教学语言魅力对化学课堂效益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10(6):178-179.
[2]高孝美.化学兴趣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王寿兵.试探化学教学中的激趣方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74-76.
[4]徐桂兰.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新课标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
一
教学中,我们一般把课堂定义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或是育人的主渠道。目前,很多课堂教学还保留复习、新课、作业三段式的传统模式,课堂枯燥、呆板、死气沉沉、缺乏活力,那么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去哪了”呢?
老师还在占用3/4以上的时间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地自我表演吗?还是认为自己就是权威,自己所讲的就是标准答案,不考虑学生对于问题的不同做法或想法,甚至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吗?还在不顾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思想尊严,发号施令,压制学生的思想,扭曲学生的性格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人在曹营心在汉”地想着课外的是是非非?或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娱自乐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更有甚者还在大声喧嚣,影响他人?或是在鼾声如雷中“津津有味”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中一段非常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二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主人”就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某种程度上,这种意识或是学习习惯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的。老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放下“以教师为中心,师生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的传统观念,而是将教学过程看做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各种和谐的方式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如何扮演主人翁的角色呢?
首先,排除干扰。这里所说的干扰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外部干扰,一个是内部的干扰。排除外部干扰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干扰是无法阻止的,那么最有效的排除对策就是培养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内部干扰来自于主观的情绪活动,这种干扰比外部干扰更严重,这就要求学生调整好心态,把一切与课堂当前活动无关的外界事物都抛开,集中注意力。
其次,建立自信,培养兴趣。要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要建立学习自信,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进而对优缺点加以利用,取长补短,放大缩小地改变,找到学习中的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上定义兴趣为“使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课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大大刺激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学生可以将课堂上老师提供的各种情景兴趣(如化学课堂上有趣的化学实验、与生活相连的化学常识、教师独特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作业设计等)转化为个人兴趣,进而养成长期有效的学习习惯。
最后,确立目标,循序渐进。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课上,学生应该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可以参照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确立,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学习,给自己下达一定的任务,做到有事可做,不断提高,循序渐进。
三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如何发挥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呢?
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中以引导为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以生为本”则是改善师生关系的“灵丹妙药”。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思想表达是民主的。教师不应将自己看做是管理者、说教者,而要扮演“介绍者”、“引导者”的角色,这样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以平和的心态面对。
二是因材施教,任务驱动。学生智力和理解能力不可能一致,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课堂上,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因材施教,具体就是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可以将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分别布置不同的任务,使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去思考、去研究,使得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施行此方法时,首先让学生有一个目标,然后老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让学生在往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大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利用各种渠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任何责任心。”在课堂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就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其处于快乐的情境之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清晰地解释了其中的道理。课堂中引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有多种,现以高中化学课堂为例:1.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化学实验以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和变幻莫测的实验结果,以及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的积极参与,能够引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直接兴趣。2.创设学习情境。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可能与化学物质或化学原理有关,从生活实例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件往往感受最强烈,最容易激发探索欲望,引发好奇心,提高学习主动性。3.优化教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富有极大的渲染力。教学中,教师采用比喻、拟人、顺口溜、谚语等方式,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学生把听课当做一种享受。语言情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让课堂更具活力。
总之,学生的能力是你无法估量的,他们的潜能蓄势待发,只有遇到适合的条件,它才会喷涌而出。教育者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给他们提供一方展示他们才能的舞台,让他们能够尽情挥洒。
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她会因你我的积极参与而美丽动人……我们只有齐心协力,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能获得一个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梁志君.例谈化学教学语言魅力对化学课堂效益的促进作用[J].考试周刊,2010(6):178-179.
[2]高孝美.化学兴趣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王寿兵.试探化学教学中的激趣方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5):74-76.
[4]徐桂兰.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