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较好的方式是把讲读课文和朗读训练融合在一起。
一、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主题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情的熏陶,这样才能有感情朗读。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各的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妈妈对小壁虎的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小壁虎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却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了尾巴,是多么惊喜啊!“叫”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高兴的语气。这样指导,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在讲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该如何读才能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如《司马光》中的“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边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指导朗读训练的过程如下,(1)看图,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课文是怎么写的?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大)(2)这个句子还写了这口大水缸怎么样?你认为哪个字很重要?为什么? (满。水缸大,装的水又满,小朋友掉下去才有危险)那么,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3)练习朗读,注意把“大”和“满”读得重一点。这样,学生懂得了怎么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并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学法指导。
三、借助提示语进行朗读训练
提醒学生注意并揣摩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你们想错了》写到国民党士兵与方志敏的对话。一个士兵作出种种丑态后对方志敏“威吓地吼道”,而方志敏面对威吓,却是“淡淡地说”。读方志敏的话,可以这样指导:(1)这里的“淡淡”是什么意思?方志敏淡淡地说了什么话,读一读。(2)面对敌人的威吓和吼叫,他为什么只是“淡淡地说”? (3)方志敏的这些话是“淡淡地说”的,该怎么读?这样经常有意识地选择课文中一些典型句段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逐渐形成能力。
四、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变换提问角度以问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变换提问的角度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指导朗读过程如下:(1)这句话写西沙群岛的什么? (海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读一读)。(2)你觉得这句话的哪个词最能表现这里海水的特点? (五光十色)课文怎样具体写海水的五光十色?读一读。(3)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的确异常美丽,我们在读这几个词的时候语调要一高一低,试着读一读好吗?像这样,多遍朗读课文同一内容时,每读一遍提问的角度不同,训练的目的各异,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及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逐步提高。
一、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主题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情的熏陶,这样才能有感情朗读。如《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感到孩子不懂得自己尾巴有再生的能力,不用借,同时别人的尾巴都各有各的用处,是不能借给他的,心里疼爱小壁虎,所以笑着说。读时语速要放慢,充满感情地读出妈妈对小壁虎的关心、疼爱。“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地叫起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小壁虎为什么“高兴地叫起来”?因为他历尽艰辛却没借到尾巴,这时候一转身发现自己又有了尾巴,是多么惊喜啊!“叫”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语速稍快。“新尾巴”要读重音,读出为自己尾巴有再生能力而高兴的语气。这样指导,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朗读训练。
二、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在讲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中心句,中心词,该如何读才能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如《司马光》中的“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边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指导朗读训练的过程如下,(1)看图,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课文是怎么写的?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大)(2)这个句子还写了这口大水缸怎么样?你认为哪个字很重要?为什么? (满。水缸大,装的水又满,小朋友掉下去才有危险)那么,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个字? (3)练习朗读,注意把“大”和“满”读得重一点。这样,学生懂得了怎么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并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学法指导。
三、借助提示语进行朗读训练
提醒学生注意并揣摩描写人物语言的提示语,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你们想错了》写到国民党士兵与方志敏的对话。一个士兵作出种种丑态后对方志敏“威吓地吼道”,而方志敏面对威吓,却是“淡淡地说”。读方志敏的话,可以这样指导:(1)这里的“淡淡”是什么意思?方志敏淡淡地说了什么话,读一读。(2)面对敌人的威吓和吼叫,他为什么只是“淡淡地说”? (3)方志敏的这些话是“淡淡地说”的,该怎么读?这样经常有意识地选择课文中一些典型句段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就能逐渐形成能力。
四、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
变换提问角度以问促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重要的方法之一。变换提问的角度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指导朗读过程如下:(1)这句话写西沙群岛的什么? (海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读一读)。(2)你觉得这句话的哪个词最能表现这里海水的特点? (五光十色)课文怎样具体写海水的五光十色?读一读。(3)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的确异常美丽,我们在读这几个词的时候语调要一高一低,试着读一读好吗?像这样,多遍朗读课文同一内容时,每读一遍提问的角度不同,训练的目的各异,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更浓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及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