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使命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hxumi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幸读了檀传宝教授的德育专著《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一书。单看如此诗意且富有想象力的书名,就立即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德育的角度讲,我认为“浪漫”是一种情怀,“自由”是一种价值追求,而“责任”则是一种使命。
  在十余年的德育实践中,笔者无疑曾目睹过许多温馨感人的教育场景,但也经常遇到一些实效性低下的德育困境——重成绩轻教化,重灌输轻体验等。那么在此状态下,面对枯燥繁杂的德育常态,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积极、浪漫而幸福的教育情怀?面对效率低下的德育现状,我们又该怎样有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试着在书中找寻答案。
  “德—美育”,让教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书中叙述了这样一个广告案例:在拥挤喧嚣的公交车里,两个青年人正在吵架:(女)“挤什么挤啊?你挤着我了!”(男)“怎么着?来劲是吧?”……这时,一位老人轻轻地说:“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广告最后在屏幕上出现了一行醒目的字:宽容是人类的美德。
  这是一则非常好的公益广告,它好就好在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人们什么是宽容,而是通过审美化的改造后,使宽容具有了“可欣赏性”,使教育具有了美感,使德育与美育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恰好符合檀传宝教授一直倡导的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观点——“德—美育”,即德育美學观。
  可是,在传统的德育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对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训练,而忽视了孩子的审美体验。这种将德育形式化、学科化、知识化的做法,必然使德育成为索然无味、效率低下、浪费青春的道德与政治的说教。长此以往,德育不仅让孩子们失去了当下价值成长的喜悦,而且使教育活动本身失去了应有的精神生活魅力,从而也进一步降低了德育为实现其教育使命的可能性。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德育,檀教授反对灌输,提倡自由德育,积极构建教育的第三标准——“美”的标准,力求达到德育内容美与“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统一”的形式美的和谐统一。他的德育美学观主要涵盖审美育德论、立美德育论和至境德育论,这“三论”层层深入,相互促进。
  在实践的基础上,檀教授又进一步提出了“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新构想。他认为,德育过程需要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审美手段的参与,因为艺术和美具有技术意义和价值功能,可以使道德教学变得活泼、生动、令人愉悦;德育需要对日常德育活动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具有美感和可欣赏性;同时,德育还要对师生关系进行审美化重构,使师生学会相互欣赏自己美和彼此美。
  的确,如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经过审美化改造可以成为“一首动听的歌”“一幅美丽的画”,那么与这首歌、这幅画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看似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德育的效果也就自然地显现出来了。
  一个好的德育必定具有审美特性,就像好的生活必定具有审美的维度一样。换句话说,一个有质量、有美感的德育,才能为教育者带来一种炽诚的德育情怀,才能给当下的孩子一个有质量的生命。
  惩罚教育,让批评传递一种教育爱
  “惩罚”一直是中国教育实践领域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不时有教师因惩罚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惩罚,人们最初只是反对“恶性体罚”,后来“变相体罚”“心理体罚”也渐渐地被纳入了禁止的范围之列,再后来又演变为反对任何形式的惩罚。于是,惩罚开始从一个中性词逐步转变为负面教学行为的标签。
  不可否认,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惩罚,都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在开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为了荣誉和自由而锻炼的心灵时,我反对一切粗暴行为。但是,惩罚是否一定都是粗暴的负面的?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是否就意味着侵犯了学生的权益呢?
  对此,檀传宝教授毫不客气地指出,“试图彻底废除任何形式的惩罚和体罚是一种非理性的做法,是错误的教育思维”。他的话道出了许多一线老师的心声。我们反对那些给学生心理造成不必要伤害的、错误的惩罚行为,而不应该反对所有的惩罚。进一步讲,如果我们不对惩罚问题进行认真清理,对惩罚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无法正常进行。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必然要有奖励和惩罚的机制。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没有惩罚,教师就只能无奈地一味恭维、奉承学生,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只能装作视而不见或者听之任之了。很难想象,在没有管的权利及其保障措施的前提下,教师如何去管学生?
  前不久,湖南娄底出现“学生上课嗑瓜子,老师自掏腰包买100斤瓜子让学生嗑个够”的尴尬,就是教师不能管、不敢管导致的窘境。显然,这样的教育不仅侵犯了教师的教育权利,而且也背离了学校教育的宗旨,实质上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当下与未来。
  檀教授强调,如何合理使用惩戒权,如何保证批评具有“教育性”,才是惩罚教育的关键。首先,要限定惩罚的指向,即惩罚一定要做到“对事不对人”,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和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次,要注意惩罚的程度,不能逾越权利的范围,教育性惩罚不能挤占法律惩罚的空间;再次,要践行程序公正,要让学生、家长参与“立法”的程序,避免居高临下的单向性的批评教育。
  说到底,无论是批评还是奖赏,都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其必须服从于一个最大的原则,那就是教育爱,一种理性的正面的超越血缘之爱的教育爱。
  生命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就一个传奇
  近来,全国多地相继发生学生自杀事件,有的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自杀,有的因情感受挫而自缢身亡,有的则因吸毒成瘾不能自拔而走上绝路……小小年纪却视生命如儿戏,一点挫折和困难就用“死”来逃避,如此轻率而决绝地对待生命,实在让人扼腕痛惜。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其实,早在许多年前檀教授就开始关注生命教育问题,并大声疾呼:敬畏生命!他分析指出,生命意义的完全丧失(对生活完全绝望)和比生命意义更大价值的保全(舍身取义)是青少年自杀悲剧频发的主要诱因。而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从而成功实现生命意义的寻找,是解决自杀问题的重要路径,也是当代教育应该最为关切的重点之一。
  信仰是人生的力量源泉,它能使人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人生信仰的确立,可以帮助青少年珍惜身体、诗化肉身和升华生命。我们要通过信仰教育来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西方一些国家中,小学阶段就开设有信仰教育等课程,反观国内,此类教育几成空白,不管学生、家长还是教育部门,都非常功利地将目光投注在成绩上,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生命教育。正是缺乏对于生命的最基本的感悟,使得有些人不把生命当回事,或杀害他人或自杀,这些随意放弃生命的悲剧是社会难以承受之重。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个传奇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及时为学生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切实提高他们的生命品质。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我们应鼓励学生去追求自己的个性与自由,不设置既定的成长轨迹,让他们快乐地生活;而广大青少年也应加强自我心理调适,从小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彻底驱散自杀阴霾,为生命成长护航。
  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是目的”。作为以人为本的“浪漫”德育,只有全面提升孩子当下及未来的生命质量,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才能真正实现高度的精神“自由”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完美结合,才能出色完成教育赋予的重要使命。
  (作者单位: 瑞安市第二实验小学
  浙江温州 325204)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教育很简单,简单到只须回答两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但教育又很不简单,因为从古到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从来没有公认的“标准答案”。  对于前一个问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决策者的角度而论,是培养“接班人”还是“公民”,探索还在进行中。就平民百姓而言,对孩子成长期望的关键词,如:分数、特长、个性、学业、品行等,每个人的选择和排序都不一样;而且,就算有了某种期望,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实验稿相比,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减弱了评价具有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等功能的一般性陈述,特别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能力;对于
摘 要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班主任的爱需要智慧和理性。面对班级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群体,班主任要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会适当地“偏爱”“厚爱”和“严爱”,用特别的爱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爱的教育;中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
《教育诗》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用文学形式写就的,反映了作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办并领导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的教育历程。此书用娴熟而幽默的文笔、充满激情地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逐渐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成为苏维埃新人的故事。其所揭示的“惩罚教育”理论至今仍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  《教育诗》中记载了一个
摘 要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武汉市J区10239名初中生和6483名高中生发现:中学生品德发展主流积极向上,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父母学历等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学校规章合理、全员育人、教师示范、德育工作相互支持、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一致对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显著正向预测效应,班级不当行为对学生品德发展存在显著负向预测效应。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澄清德育工作理念,加强德育改革,重
当王清平主编约请我在《中小学德育》杂志开设专栏时,我感到既荣幸又惶恐。对于一名一线普通老师而言,在这样一份优秀杂志系统地开设专栏,既是荣誉,更是挑战。  在最初的惊喜和慌乱后,我平静下来,眼前浮现起以往讲座现场一个又一个满含热忱的老师。他们听完我的带班经历与案例分享后,总是问道:“万老师,您有专著吗?我们想拜读,可以更细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我总是既感动又汗颜地说:“谢谢您,暂时没有,我会努力的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中学德育课程作业的创新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要素。鲁洁教授提出德育课程回归生活的理论,这种“回
摘 要 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都需要班主任特别的爱。唯有用心觀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用爱打开孩子的心锁,将爱的温暖传递给孩子,激发起成长动力。  关 键 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后进生;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3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
当前,以法治代替人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以法治国,同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追求。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无疑就是对这一世界潮流和国家意志的积极回应。但是,法治教育不只是德育课堂上的事,它还应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师生的行为自觉,体现在师生的课堂生活、管理生活和文化生活中。但在当前的学校实践中,“人治”仍大行其道;相当多的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化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品德课程中普遍存在将小组学习等同于个别学习或竞争学习的现象,难以发挥小组合作的效能。借助精准的课堂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设置必须清晰、明确、相互关联,小组学习对话序列必须平等、有价值,并保持2级音量;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借助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发挥同伴关系的价值,才能提升小组合作效能。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观察;观察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