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大问题串联阅读课堂的教学策略(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小学阅读课上“满堂问”替代了“满堂灌”,学生疲于应付老师一个又一个的提问,无暇自主阅读、潜心会文、交流共探、积词累句和自我表达。过多的提问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主动阅读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意识、习惯以及能力没有得到加强,弱化了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使得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缓慢。
  其实,在阅读课上,教师只需精问几个大问题,用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营造出一个完整统一的问题情境,就能成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以几个相关联的大问题为线索,并引导学生在“步步推进,层层剥笋”中展开学习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就能实现阅读教学的综合效益。不少教师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不失为一剂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的良药。
  所谓大问题,就是指向范围大、包容信息多的问题。我们在阅读课堂所问的大问题常常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读了这一部分(段句),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理解到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你没有想到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有别的理解或感受吗?……这样的问题不指向具体的课文内容,学生根据这样的导引方向寻求自己的理解、感悟,实际上就是在培养自身自主阅读的能力。
  阅读课上,教师在切入文本抛出大问题后,如果只是讲讲、读读、答答,很容易落入“串讲串问”的窠臼,致使课堂教学效益低下。所以,阅读数学的关键是在提出大问题之后,教师怎样以大问题为纽带和线索构建学习活动,并以学习活动连缀为课堂推进的程序。如在学习《学与问》第4小节时,可以提出这样的大问题:“请大家再看第4小节,你还能从中看出什么?有什么疑问?”再围绕这个大问题安排学习活动,并以学习活动连缀为课堂推进的程序:
  1.自读、思考、批注;
  2.讨论交流。
  (1)预设:(出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联系课文,借助字典,解释出这句古诗的意思吗?(简介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诗及意思。)
  (2)预设:“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仍然”是什么意思?沈括依然在思考些什么呢?①全体起立,结合课文展開想象并做思考的动作。②指名表演并评价:看了他的表演,你有什么想法?
  3.自由朗读第4小节,想一想:从沈括的事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板书:勤学好问,观察思考)
  连缀式的活动设计出来后,按序做扎实,就逐步完成了阅读课堂的预设目标。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从“大问题入手”以后,教师还应该采用“小问题追问”进行配合,这样的小问题直接指向具体课文内容的一个方面。但要注意的是,“小问题”并不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仍只需精选几个,用以提挈着学生更深入地自主阅读,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在进行《学与问》第2小节阅读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一部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一个大问题,用这样的方式入手目的是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的,接下来是与学生的交流:
  生1:我感受到了哥白尼喜欢提问题;
  生2:我体会到哥白尼从小就喜欢提问题;
  ……
  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那学生的阅读就是肤浅的,阅读教学就是不深入而且低效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因势利导,用更贴近课文内容的小问题进行追问、导引学生“沉下去”,做深入的自主阅读,形成较为深刻系统的理解和感悟,之后再交流,并在交流互动中实现阅读教学综合的、全面的以及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训练。
  然而,当这样的追问展开后,有的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从而形成系统感悟的时间,问题一抛,就急不可待地让一些举手的学生回答,于是,课堂又在“问——答——讲”的状态中进行着,陷入“串讲串问”教学的窠臼。
  (待续)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北凌小学】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虽然不同行,但他们互相推崇、惺惺相惜,成为一时美谈。不管是大家都看得懂的电影《摩登时代》,还是很少有人能弄懂的相对论,都代表着他们各自行业的最高水准。他们也因此成为行业精英、业界翘楚,成为了让人敬仰的伟人。虽然隔行,却不隔山,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以及他们的业绩跨越了行业的限制,成为普及人类的共同成就。  这种跨行业、跨民族、跨国界的成果,这些互相欣赏、互相钦佩的精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
期刊
从小到大,各种物品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这些物品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在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时,这些陪伴孩子们长大的物品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对这些陪伴自己成长的物品产生了浓浓的喜爱之情。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将这份喜爱写出来呢?下面就以经常陪伴孩子们的玩具为例,说一说笔者的想法。  一、透过外形描写,表现喜爱之意  写玩具的外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如何通过对外形的描述表现出学生对玩具
期刊
我是一个热爱写作的人,发表过一些文章,之前为此颇为自负,但一些同事把爱化为文字的行为却让我的骄傲迅速减少,其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侯海阳老师。  侯老师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她认真观察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心做着教育工作,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转变很快。更难能可贵的是,侯老师善于做后续工作,她把自己的做法、经验、看法等总结了出来,形成文字,这样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且
期刊
摘要: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汉语言的运用出现了较多的混乱现象,即使是“惟一”一词也有其他写法——“唯一”,多音字也常困扰着汉语使用者。针对多音字数量庞大、妨碍人际交流、影响学习工作、阻碍国家进步等一系列弊端,笔者从自己亲身经历谈起,有感而发,认为精简多音字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文章着重论述了精简多音字既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能性,并尽笔者之所能,指出了目前可以顺利精简的一大批多音字。  关键词:多音字;精
期刊
摘要:教师要像果农种果树那样开展孩子的写作教学:写作前如播种,需要埋下观察、细腻、自我、丰富、言欲等“文种”;作文时如耕耘,需要多轨道开展练习:口语训练、结合活动、迁移仿写;写完作文后如摘果,评议推广:互评互议,互改互诵,取长补短。  关键词:巧埋“文种”;多轨练习;互评互议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旨在强调写作是需要学习的,写作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学习写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教学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时必须做到:一、体现综合性。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综合,注重跨学科合作,在备课阶段不妨邀请相关学科的教师参与备课。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应鼓励学生根据活动需要,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语文教师要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活动方式的综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综合起来,协调好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二、注重综合但更应体现语文学科特色。教师要明确“跨学科的学习”和“跨
期刊
今天是孩子们小学生活的第二天,我们的生活是充实的!  一天的生活从美妙的晨诵开始,早晨,我们诵读了《专心听讲》小儿歌。这首儿歌虽然短小,但诵读这首小儿歌时我们运用了很多技巧:发现并发扬孩子的长处,能识字的孩子自己到讲台上读给大家听,竟然有好几个孩子能基本读下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请大家跟我读”“请大家看这里”,就这样开启了“小老师”模式。领诵环节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之后又有几个孩子走上讲台当
期刊
近期,笔者听了两节语文公开课:第一节是小瞿老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第二节是小周老师的散文教学研讨。说实话,两位教师都作了精心安排,从课件、导学案就可以看出,而且教学效果好,小组准备充分,内容丰富,主次有序。但是,小组分工不够明确,汇报不够简练,补充也不足。  课后评课议课,谈看法,提建议。市教研室毛元德老师针对教师们的疑惑做了解答与指导,让全体教师坚定了一个信念:语文快乐课堂应遵循“简单、根本、开
期刊
摘要:古诗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和运用的机率比较低。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形成文言阅读能力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课堂教学手段和环境多方面的限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改变现状还缺乏办法和手段。因此,我们应创设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相交融的学习语境。  关键词:文言文语境;“文”与“言”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背景:文言文教学是所有体例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方式,即
期刊
无论教育事业如何改革,小学主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将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的性质始终不变。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工作时,能否运用语言艺术来很好地管理班级,对能否开展好工作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班主任教师的语言艺术至关重要。  小学班主任教师若想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与学生拉近距离,就必须使用艺术的语言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到学校生活中,从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  一、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