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不仅为新时期教师的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还对如何评价小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也需要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要掌握好三要素,并采取具体措施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文章以发展的眼光为出发点,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有效评价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作出简要阐述,以期达到整体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性评价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不仅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如何评价小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目的。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经历,笔者认为,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必要性
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内因,教师、家长等都是外因。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说教师的外部评价是外因的话,那么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内因,所以教师应该实现从评价学生到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转变,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让他们能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恰当的评价,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活动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突出发展性,在体育常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状况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最新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要求为学生建立的“体质健康卡片”就包含了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各种成绩记录,其目的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后,及时记录学生体格、身体机能等相关信息,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这样的信息,并进行直观的对比,发现学生方方面面的变化,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变化,并引导学生继续努力,追求进步。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课标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终身体育观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价,不能局限在学生的运动成绩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标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依靠几次运动能力的考查来完成,还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教师的爱,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看到希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以客观、鼓舞性的评价,使其有成就感,产生信心、增强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就经常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客观、公正并饱含深情的激励性的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明显增强。
三、教师应把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三要素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三要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一)进行学生自评
进行学生自评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体育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完成一个动作很难做到统一,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动作方法,从而达到健康锻炼的效果,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体育能力很重要,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因为,教师指导下的体育学习过程,就应该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再认识→再评价”的发展性过程。
(二)进行学生互评
说到“学生互评”,五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体育课》中讲到一个叫涅利的小朋友,他的体质差、个子小,但在同学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到了高高的横木顶的平台。可见同学之间的鼓励在很多时候往往比教师的表扬更有效。
进行学生互评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而自以为是,或者害怕练习而不参加锻炼的现象,这时,学生间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认清自身体育能力的不足,树立进一步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持续发展体育能力的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参加体育锻炼是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保持持续发展体育能力的动力,也是学生的一种乐趣。通过学生互评,说出自己的感受,道出成功后的喜悦。从同学之间的差距出发,说出别人的长处,自己如何向同学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进行教师评价
进行教师评价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应转变评价观念,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鼓励和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层层推进的教学过程中持续进步,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评价学生,真正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四、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体育能力的措施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让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应全面
为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进行这样的改变: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如学生体能,可以采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及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可以采用以定性评定为主的方法。具体评价分布可以为:体能、运动能力占30%,学习态度占10%,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占20%,自我评价占10%,组内评价占20%,运动技能评价占10%。通过客观、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以起到激励作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树立持续性学习的自信心。除了教师评价外,同时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还要动员家长提供评价建议作为参考,真正体现出评價方式的多样化、民主化和一体化。
(三)注重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依据不能只看运动成绩的好坏,而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锻炼情况的全部过程,既要看最后的结果,也要注重运动进步的幅度,同时建立好个人健康成长记录。也就是说,终结性评价告诉学生的是结果,而过程性评价展示给学生的是发展历程,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确保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势必要加强和优化评价这个环节,全面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继而有效推进学生体育能力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能力;发展性评价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面实施,不仅为教师的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如何评价小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目的。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经历,笔者认为,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必要性
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内因,教师、家长等都是外因。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说教师的外部评价是外因的话,那么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是内因,所以教师应该实现从评价学生到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转变,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让他们能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进行恰当的评价,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达到教学活动最高境界——无为而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突出发展性,在体育常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状况的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最新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要求为学生建立的“体质健康卡片”就包含了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的各种成绩记录,其目的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后,及时记录学生体格、身体机能等相关信息,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这样的信息,并进行直观的对比,发现学生方方面面的变化,使教师、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变化,并引导学生继续努力,追求进步。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要求
小学体育教学的新课标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也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终身体育观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的体育学习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价,不能局限在学生的运动成绩上,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新课标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依靠几次运动能力的考查来完成,还包括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体育能力,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作用。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教师的爱,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看到希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以客观、鼓舞性的评价,使其有成就感,产生信心、增强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就经常恰到好处地给予学生客观、公正并饱含深情的激励性的评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明显增强。
三、教师应把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三要素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三要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一)进行学生自评
进行学生自评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学生在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体育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完成一个动作很难做到统一,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动作方法,从而达到健康锻炼的效果,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体育能力很重要,只有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一步的学习。因为,教师指导下的体育学习过程,就应该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再认识→再评价”的发展性过程。
(二)进行学生互评
说到“学生互评”,五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的《体育课》中讲到一个叫涅利的小朋友,他的体质差、个子小,但在同学的鼓励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爬到了高高的横木顶的平台。可见同学之间的鼓励在很多时候往往比教师的表扬更有效。
进行学生互评是促使学生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而自以为是,或者害怕练习而不参加锻炼的现象,这时,学生间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认清自身体育能力的不足,树立进一步参加体育锻炼、保持持续发展体育能力的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参加体育锻炼是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保持持续发展体育能力的动力,也是学生的一种乐趣。通过学生互评,说出自己的感受,道出成功后的喜悦。从同学之间的差距出发,说出别人的长处,自己如何向同学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进行教师评价
进行教师评价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教师,应转变评价观念,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鼓励和给予肯定。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层层推进的教学过程中持续进步,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做好这项工作,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评价学生,真正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四、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体育能力的措施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让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应全面
为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方法进行这样的改变: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如学生体能,可以采用定量评定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及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定可以采用以定性评定为主的方法。具体评价分布可以为:体能、运动能力占30%,学习态度占10%,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占20%,自我评价占10%,组内评价占20%,运动技能评价占10%。通过客观、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二)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以起到激励作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树立持续性学习的自信心。除了教师评价外,同时开展自评、互评、小组评,还要动员家长提供评价建议作为参考,真正体现出评價方式的多样化、民主化和一体化。
(三)注重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依据不能只看运动成绩的好坏,而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以及课后锻炼情况的全部过程,既要看最后的结果,也要注重运动进步的幅度,同时建立好个人健康成长记录。也就是说,终结性评价告诉学生的是结果,而过程性评价展示给学生的是发展历程,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体育能力。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确保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势必要加强和优化评价这个环节,全面发挥其优势和作用,继而有效推进学生体育能力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