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白话文是一脉相承的,现代的白话文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把文言文选入统编版教材,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古文,了解古文的独特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接受文言启蒙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轻松学习文言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教学策略。
一、故事“设”境,让文言文有趣起来
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把知识融入生活中,才易于被学生接受。创设与学生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语境,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世界观,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喜欢上文言文。
例如,教学文言文《守株待兔》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爱挑战的特点,从“守株待兔”这个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先让学生用白话文在2分钟之内讲完这个故事,接着,老师再讲文言文故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设置讲故事的情境,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新知识会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转化而成。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披情入文,学生兴趣盎然地融进了特定的情境中,对陌生的文言文慢慢有了熟悉的感觉,学习文言文也变得有趣起来。
二、多维比较,让文言文亲切起来
1. 以“文”比“言”、顺学而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熟悉的“推敲”的故事,就是诗人贾岛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积极思考,精心锤炼的最好例证。教学开始以古今“文”“言”对比故事,以白话文为桥梁,巧妙地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运用“文白对读策略”,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积累,让学生运用文言说话,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在语言的转换中也明确了寓意。联系学生熟悉的故事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回忆,促使学生进入阅读文本,理解信息,寻求答案。
2. 比较参读、学法指导。教学本课《守株待兔》时,要理解寓言所要阐明的“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事”,学生感悟起来有一定困难。当课文读到熟悉处,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看到种田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你打算怎么劝劝他?这样学生更加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寓意。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图文对比参读、角色比较体验参读等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明白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也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三、学“言”有法,让文言文简单起来
1. 读“言”。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始终离不开“读”这一重要的工具。读通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例如教学《守株待兔》一课,采用“以读代讲策略”,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模仿教师的范读;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读出节奏、读出味。
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字成词,单字成义。遇到不懂的生字,可运用“猜读”的方式。“猜读”就是聯系上下文猜一猜生字的意思。例如,教学“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时,学生虽然不认识“耒”这个工具,但结合插图和联系白话文,就能猜出“耒”是一种手工操作的农具。“释”字的理解也比较难,又是生字。学生联系故事的前后文,很快猜出是“放下”的意思。
2. 诵“言”。吟诵是学生亲近文言文的最有效的途径。反复吟诵,学生才能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熟读成诵。
例如:学习理解“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时,可反复引读,想象练读,再引导学生想象练说:
第二天,当别人在地里锄地时,这个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第三天,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这个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样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可耕者依然——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样围绕一个“读”字,使学生从“念字”到“韵读”到“成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韵味,积淀了语感,积累了语言。
3. 吟“言”。文言文讲究音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对音律的感受强于成人。把文言文抑扬顿挫、高亢低回的吟唱方式带进课堂,让学生自由自在快乐地吟唱起来,陌生的文言文不就成了孩子们美妙的乐词吗?
例如,在指导读懂课文《守株待兔》时,运用多种形式指导读:去掉标点读、竖着读、横着读、想象读,多种形式实现熟读成诵。接着,教师把音律引入课堂进行吟唱;指挥学生做动作,半读半唱;教师根据“平长仄短”,示范吟唱,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吟唱”不强求统一的理解标准,只要学生把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随乐吟唱即可。渐渐学生便发现,原来读文言文是这么好玩,这么有趣。
四、找寻链接点,引“言”运用起来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检验在于学法迁移。统编版教材注重课内外紧密结合,需要我们运用教材的“例子功能”发挥学生阅读课内外的“引子”作用,运用学习范本之“法”,找寻链接点,让范文“引”路。例如:《守株待兔》这一篇古文寓言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在《守株待兔》和选文《南辕北辙》之间找寻链接点,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主阅读并知道文中的乘车人错在哪里。这样,在语言文字上教学便更清晰些,学生就会学得明白、轻松。正所谓课内得法,课外运用,实现对课程资源的盘活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三小学)
一、故事“设”境,让文言文有趣起来
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把知识融入生活中,才易于被学生接受。创设与学生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语境,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世界观,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喜欢上文言文。
例如,教学文言文《守株待兔》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爱挑战的特点,从“守株待兔”这个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先让学生用白话文在2分钟之内讲完这个故事,接着,老师再讲文言文故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设置讲故事的情境,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新知识会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转化而成。这样既能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披情入文,学生兴趣盎然地融进了特定的情境中,对陌生的文言文慢慢有了熟悉的感觉,学习文言文也变得有趣起来。
二、多维比较,让文言文亲切起来
1. 以“文”比“言”、顺学而导。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熟悉的“推敲”的故事,就是诗人贾岛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积极思考,精心锤炼的最好例证。教学开始以古今“文”“言”对比故事,以白话文为桥梁,巧妙地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运用“文白对读策略”,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积累,让学生运用文言说话,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另外,在语言的转换中也明确了寓意。联系学生熟悉的故事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回忆,促使学生进入阅读文本,理解信息,寻求答案。
2. 比较参读、学法指导。教学本课《守株待兔》时,要理解寓言所要阐明的“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事”,学生感悟起来有一定困难。当课文读到熟悉处,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看到种田的人最后一无所获,你打算怎么劝劝他?这样学生更加感同身受,更容易理解寓意。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者的写作背景、图文对比参读、角色比较体验参读等学习小古文的基本方法,明白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也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三、学“言”有法,让文言文简单起来
1. 读“言”。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但始终离不开“读”这一重要的工具。读通文意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例如教学《守株待兔》一课,采用“以读代讲策略”,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从读正确到读流利,再模仿教师的范读;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到读出节奏、读出味。
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字成词,单字成义。遇到不懂的生字,可运用“猜读”的方式。“猜读”就是聯系上下文猜一猜生字的意思。例如,教学“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时,学生虽然不认识“耒”这个工具,但结合插图和联系白话文,就能猜出“耒”是一种手工操作的农具。“释”字的理解也比较难,又是生字。学生联系故事的前后文,很快猜出是“放下”的意思。
2. 诵“言”。吟诵是学生亲近文言文的最有效的途径。反复吟诵,学生才能体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熟读成诵。
例如:学习理解“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时,可反复引读,想象练读,再引导学生想象练说:
第二天,当别人在地里锄地时,这个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第三天,当别人在地里浇水施肥时,这个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样一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可耕者依然——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样围绕一个“读”字,使学生从“念字”到“韵读”到“成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韵味,积淀了语感,积累了语言。
3. 吟“言”。文言文讲究音律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儿童对音律的感受强于成人。把文言文抑扬顿挫、高亢低回的吟唱方式带进课堂,让学生自由自在快乐地吟唱起来,陌生的文言文不就成了孩子们美妙的乐词吗?
例如,在指导读懂课文《守株待兔》时,运用多种形式指导读:去掉标点读、竖着读、横着读、想象读,多种形式实现熟读成诵。接着,教师把音律引入课堂进行吟唱;指挥学生做动作,半读半唱;教师根据“平长仄短”,示范吟唱,引导学生朗读文言文。“吟唱”不强求统一的理解标准,只要学生把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随乐吟唱即可。渐渐学生便发现,原来读文言文是这么好玩,这么有趣。
四、找寻链接点,引“言”运用起来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的检验在于学法迁移。统编版教材注重课内外紧密结合,需要我们运用教材的“例子功能”发挥学生阅读课内外的“引子”作用,运用学习范本之“法”,找寻链接点,让范文“引”路。例如:《守株待兔》这一篇古文寓言作为“引子”,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在《守株待兔》和选文《南辕北辙》之间找寻链接点,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自主阅读并知道文中的乘车人错在哪里。这样,在语言文字上教学便更清晰些,学生就会学得明白、轻松。正所谓课内得法,课外运用,实现对课程资源的盘活运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