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实施和落实,课本剧编演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该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审美教育备受重视和关注,对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也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新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并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课本剧编演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有效的促进审美教育目的的达成,推动小学生更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的审美教育[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审美教育;探究
引言
课本剧编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更深入的感知语文学习中的美,对审美教育的开展有起着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为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课本剧编演,并将审美教育有效的融入到课本剧编演中,让知识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目标能够高效的达成[2]。
1、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的审美教育概述
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为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指将审美教育合理的渗透和融入到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借助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更真实的感悟和理解语文之美,进而有效的加强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如今审美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课本剧编演这一有效路径,积极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发展,进而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的高效发展。
2、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审美教育本就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鉴于审美教育的普遍性特征,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具有渗透。而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则是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美的完整认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渗透和开展审美教育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语文文学作品有自身的审美属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其中大部分都是文化名家、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具有传承意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立意上还是在语言艺术方面都各有造诣,文学作品这种自带的审美属性为小学语文的美育教育提供了直接素材;其次,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包括散文、小说、寓言、古诗词、现代诗歌、童话、戏剧剧本、书信等,题材同样多种多样,这对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提供了先导基础作用,为语文教师开展课本剧编演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素材配备;最后,小学生对美有较纯粹的感知,他们在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尚不成熟,对美的感受一般是直接的、单纯的,也就更能体会语文学习与剧本表演中的纯粹之美。虽然小学生对美的感知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但是其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尽管稍显幼稚却独有创意,这对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编演实践.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3、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强化阅读感知,突出人格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被改编为课本剧的课文,或者其本身是戏剧体裁,或者其具有故事冲突、鲜明人物等戏剧元素。因此具有多个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波折婉转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张力的课文是进行课本剧改编的首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美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德教育,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欣赏人物的品德之美,并身体力行践行这些美德真谛。
教师要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只有学生对课文足够熟悉、理解足够深刻,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本改编,在表演中展现人物情感。如实践性很强的课文《丑公主》本身就是戏剧体裁,因而学生在改编方面不需多费工夫,更能够将剧本中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这部剧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美与丑,懂得心灵美的重要性,并体会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两人的美好品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体会两人的对话情节,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美德,由此才能把这种高贵的美传递到表演中去,感染人心。
3.2推进剧演创新,体现表演美
课本剧的表演需要学生们的相互合作,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展现和推动剧情。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对表演的故事内容都已然知晓,因此学生的表演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在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时,教师要懂得适时创新,为课本剧的表演增加亮点,才能夠给人以新奇的享受,同时要不断探索课本剧改编的广阔空间。课本剧表演的道具要尽可能的完备,虽然无法做到和真正的戏剧舞台相提并论,但是也不能草草了事。比如《晏子使楚》这些文章被改编成课本剧后,要尽力地模仿古代人的装饰,王、官员、侍卫、使臣等人物姿态要合乎身份。对一些轻松有趣的课本剧故事,也可以加入反串、舞蹈、魔术等元素,让课本剧表演更加精彩、富有美感。
3.3创设媒体情境,显示艺术美
课本剧的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做好课本剧编演的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对艺术的尊重。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多媒体设备来完善表演工作,比如《毽子里的铜钱》涉及了小巷里的山薯摊等场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肖像图片来展示在白板上,模拟具体的故事情境。再者,还可以利用音乐来渲染故事背景、深化艺术形象,如《和氏献璧》改编为课本剧时,可以采取悲壮、忧伤的旋律来突出卞和的悲伤之情。图片、音乐之美都是学生审美的一部分,所以在课本剧编演中,教师和学生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力求让课本剧的编演更加有声有色,起到审美教化的重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践和改进,完善班级课本剧编演的模式与程序,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和对美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深化学生的审美素养[3]。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编演中的审美教育[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7,12(11):112-113.
[2]曹晓婵.小学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审美教育探索[J].课外语文,2018,12(30,12-116.
[3]王建英.课本剧的编演中的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9,10(17):98,9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审美教育;探究
引言
课本剧编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课本剧表演,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更深入的感知语文学习中的美,对审美教育的开展有起着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为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设计课本剧编演,并将审美教育有效的融入到课本剧编演中,让知识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目标能够高效的达成[2]。
1、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的审美教育概述
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为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路径,简单来说就是指将审美教育合理的渗透和融入到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借助表演这一形式,让学生更真实的感悟和理解语文之美,进而有效的加强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如今审美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好课本剧编演这一有效路径,积极组织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审美教育的有效发展,进而更好的推进小学语文的高效发展。
2、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审美教育本就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鉴于审美教育的普遍性特征,其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具有渗透。而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则是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对美的完整认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渗透和开展审美教育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语文文学作品有自身的审美属性。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其中大部分都是文化名家、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具有传承意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立意上还是在语言艺术方面都各有造诣,文学作品这种自带的审美属性为小学语文的美育教育提供了直接素材;其次,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包括散文、小说、寓言、古诗词、现代诗歌、童话、戏剧剧本、书信等,题材同样多种多样,这对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提供了先导基础作用,为语文教师开展课本剧编演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素材配备;最后,小学生对美有较纯粹的感知,他们在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尚不成熟,对美的感受一般是直接的、单纯的,也就更能体会语文学习与剧本表演中的纯粹之美。虽然小学生对美的感知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但是其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尽管稍显幼稚却独有创意,这对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编演实践.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3、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中审美教育的有效策略
3.1强化阅读感知,突出人格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被改编为课本剧的课文,或者其本身是戏剧体裁,或者其具有故事冲突、鲜明人物等戏剧元素。因此具有多个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波折婉转的故事情节以及故事张力的课文是进行课本剧改编的首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美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美德教育,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欣赏人物的品德之美,并身体力行践行这些美德真谛。
教师要做好阅读教学工作,只有学生对课文足够熟悉、理解足够深刻,才能更好地开展文本改编,在表演中展现人物情感。如实践性很强的课文《丑公主》本身就是戏剧体裁,因而学生在改编方面不需多费工夫,更能够将剧本中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这部剧主要是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美与丑,懂得心灵美的重要性,并体会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两人的美好品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体会两人的对话情节,通过小组讨论与合作探究等方式,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美德,由此才能把这种高贵的美传递到表演中去,感染人心。
3.2推进剧演创新,体现表演美
课本剧的表演需要学生们的相互合作,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展现和推动剧情。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对表演的故事内容都已然知晓,因此学生的表演才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在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时,教师要懂得适时创新,为课本剧的表演增加亮点,才能夠给人以新奇的享受,同时要不断探索课本剧改编的广阔空间。课本剧表演的道具要尽可能的完备,虽然无法做到和真正的戏剧舞台相提并论,但是也不能草草了事。比如《晏子使楚》这些文章被改编成课本剧后,要尽力地模仿古代人的装饰,王、官员、侍卫、使臣等人物姿态要合乎身份。对一些轻松有趣的课本剧故事,也可以加入反串、舞蹈、魔术等元素,让课本剧表演更加精彩、富有美感。
3.3创设媒体情境,显示艺术美
课本剧的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做好课本剧编演的教学工作同样也是对艺术的尊重。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多媒体设备来完善表演工作,比如《毽子里的铜钱》涉及了小巷里的山薯摊等场景,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肖像图片来展示在白板上,模拟具体的故事情境。再者,还可以利用音乐来渲染故事背景、深化艺术形象,如《和氏献璧》改编为课本剧时,可以采取悲壮、忧伤的旋律来突出卞和的悲伤之情。图片、音乐之美都是学生审美的一部分,所以在课本剧编演中,教师和学生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力求让课本剧的编演更加有声有色,起到审美教化的重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审美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实践和改进,完善班级课本剧编演的模式与程序,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和对美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深化学生的审美素养[3]。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编演中的审美教育[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7,12(11):112-113.
[2]曹晓婵.小学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审美教育探索[J].课外语文,2018,12(30,12-116.
[3]王建英.课本剧的编演中的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9,10(17):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