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小学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新时期人才的素质。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文章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发展;素质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同时,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承担非智力因素结构系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加强“双基”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所以,数学教育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大纲、教材中所规定的數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树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实际操作到抽象概括,形成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推导结论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同时,加强培养和训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要抓住时机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时比谁算得又好又快;板演、笔算、做作业比谁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按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做。
三、引导学生多感官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会发现真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以往师讲生听灌输式的教法,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各种感官在学习中协调活动,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听、去做、去想、去说、去读、去写,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动脑,就是让学生去想,在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通过教师引而不发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通过动脑而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动手,就是让学生去做,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解题等活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议论。通过这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相互启发、加速认识过程,并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四、在教学中既要凭借经验,同时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相时而动
传统的教学,教师总是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进行,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是上好课的关键,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地组织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教学过程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如让学生看课本,不同年级段应设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一般在教师讲解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看懂例题和插图,看懂练习的形式和要求;中年级则可设置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归纳规律和运用规律;而高年级要让学生逐步地独立看书,学会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对重点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做下记号,以便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
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改进教法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行主体性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想学、会学、善学,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面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要放在引导上。可在复习题中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通分两题,然后出示例题,问:这是什么样的题目,和前面做法有什么不同,能否转化成前面计算的那样的题目,怎样转化,当学生回答完这几个提问后,方法就比较明朗了。然后要求,能计算的把它计算出来,即使比较差的学生也会计算。接着让学生两人相互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发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君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2]崔雪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年02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发展;素质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同时,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承担非智力因素结构系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加强“双基”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
数学知识是数学素质的最基础层面,也是其他一切素质的载体。所以,数学教育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使学生都能掌握好大纲、教材中所规定的數学基础知识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必须树立现代数学教学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主导者,要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的指导,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实际操作到抽象概括,形成必要的思维方式和推导结论的能力。总而言之,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注意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同时,加强培养和训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要抓住时机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时比谁算得又好又快;板演、笔算、做作业比谁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按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做。
三、引导学生多感官并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会发现真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改变以往师讲生听灌输式的教法,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各种感官在学习中协调活动,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听、去做、去想、去说、去读、去写,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动脑,就是让学生去想,在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通过教师引而不发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通过动脑而掌握知识和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动手,就是让学生去做,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解题等活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动口,就是让学生去讲、去说,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议论。通过这种探讨性的思维活动来开拓思路、相互启发、加速认识过程,并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四、在教学中既要凭借经验,同时做到根据实际情况相时而动
传统的教学,教师总是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进行,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是上好课的关键,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地组织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地教学过程能使学生较好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如让学生看课本,不同年级段应设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一般在教师讲解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看懂例题和插图,看懂练习的形式和要求;中年级则可设置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归纳规律和运用规律;而高年级要让学生逐步地独立看书,学会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对重点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做下记号,以便接受老师的启发引导。
五、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改进教法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实行主体性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适应能力,又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智能型人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导学生,让他们想学、会学、善学,使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主动发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前面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精力要放在引导上。可在复习题中安排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通分两题,然后出示例题,问:这是什么样的题目,和前面做法有什么不同,能否转化成前面计算的那样的题目,怎样转化,当学生回答完这几个提问后,方法就比较明朗了。然后要求,能计算的把它计算出来,即使比较差的学生也会计算。接着让学生两人相互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研究、发现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效果较好。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君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2]崔雪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