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

来源 :金融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本部分分析了外国对华投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现状,并探讨了中国的贸易模式。
  关键词:中国;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0-0042-05
  三、外国对华直接投资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猛增,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2010年,在中国注册的外资企业达445244家,雇佣工人5520万人,占城市职工总数的15.9%(见图5)。外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产出中所占的比重从1990年的2.3%上升到2003年的35.9%。2008年,这一比重开始下降,2010年下降到27.1%。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外资企业的建立促进了中国贸易的发展,2006年,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8.2%和59.7%,达到了峰值(见图6)。此后略有下降,2011年,外资企业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2.4%、进口总额的49.6%。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高技术出口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2—2010年,中国外资企业的高技术出口比重从79%上升到82%。同一时期,中国外商独资企业(不包括中外合资企业)的高技术出口比重从55%上升到67%。
  中国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从1985年的20亿美元增加到1080亿美元。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900亿美元,下降了12.2%。2010年之后,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重新开始增长,2010年和2011年达到1060亿美元和1160亿美元。不过,2012年,外国直接投资稍有下降,为1120亿美元(见图7)。2012年,中国香港是流入中国大陆的国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占总额的63.8%),接下来依次为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美国。
  联合国贸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还是世界上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家(仅次于美国,见图8)。到2012年底,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目的地。1979—2012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是中国香港(45.4%)、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见表3)。
  中国的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达到峰值,为54亿美元,占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10.2%。2012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为31亿美元,占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2.8%(见图9)。
  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推进国内企业发展。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走向世界”新战略,鼓励中国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到海外投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管理的传统做法是投资于相对安全但低收益的资产,比如美国国债。但这一次,中国希望有所改变。2007年9月,中国成立了中国投资公司,力图为外汇储备寻求更加有利可图的回报,并使投资多元化。中国投资公司的资金规模为2000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财富基金之一。中国政府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对国外资源的需求,比如,石油和矿石,这是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所必需的。
  五、中国的贸易模式
  改革开放使中国从一个封闭国家变成一个贸易大国。2012年,中国的商品出口从1979年的140亿美元上升到2.1万亿美元;中国的商品进口从180亿美元增加到1.7万亿美元(见表4和图10)。
  1990—2012年,中国出口和进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1%和17.1%(见图11)。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进出口增速有所下降,2012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了7.9%和4.4%。2004—2008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从320亿美元增加到2970亿美元。2009—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出现下降,降低至1580亿美元。不过,2012年,中国贸易顺差再次上升至2330亿美元,预计2013年将进一步扩大到3970亿美元。
  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仅次于美国)。201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从2000年至2012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从3.9%上升到11.5%(见图12)。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到2030年,这一指标可能进一步扩大到20%。巨额贸易顺差、大规模外国投资和大量购买外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到2012年底,中国持有外汇储备3.31万亿美元。
  (一)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2012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包括欧盟27国、美国、东盟10国和日本(见表5);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欧盟27国和中国香港;中国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欧盟27国、东盟10国和日本。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对中国香港(3060亿美元)、美国(2240亿美元)和欧盟27国(1220亿美元)维持了巨额的贸易顺差;对中国台湾(950亿美元)和朝鲜(790亿美元)则存在着巨额贸易逆差。不过,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与其贸易伙伴国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美国和欧盟27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它们分别与中国存在3150亿美元和187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中国香港的统计数据表明,它与中国大陆存在27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经济体对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的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方法不同。为了统计的目的,中国将其通过中国香港出口的商品作为中国香港的出口,而通过香港进口中国产品的许多国家,包括美国,通常把这些产品的来源地归于中国大陆。   (二)交易的商品
  数量丰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使中国在许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工业制成品在中国贸易中占有绝对比重。中国进口的大部分产品是零部件,主要用于制成品的组装,比如,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然后再用于出口。在一般情况下,与产品出口时的价值总额相比,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非常小。
  2012年,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是电机、机械(包括计算机)、编织服饰、家具和寝具等;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是机电、矿物燃料、机器和矿石等(见表6和表7)。
  (三)中国的能源需求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升了能源需求,这一需求成为决定全球能源价格的重要因素。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使用国(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只有美国的一半)。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占世界石油消费增长的一半。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从2008年到2035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30%。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消费要比美国高出70%(如果按照人均计算,中国的能源消费要比美国低一半)。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产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2011年,中国每天消费石油980万桶(1997年为390万桶)。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到2035年中国对石油的消费量将上升到每天1690万桶。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净进口量从1997年的每天63.2万桶增加到2012年的每天570万桶(见图13)。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国内石油供给量可能增加)。到2035年,预计中国每天的石油净进口量会超过1300万桶。
  (四)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尤其亚洲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国已经加入了许多地区性和双边的贸易协定。中国与东盟、智利、哥斯达黎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西兰、巴基斯坦、秘鲁和新加坡等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还与中国台湾签订了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中国正在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澳大利亚、冰岛、挪威、瑞士和南非关税同盟(包括南非、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和斯威士兰)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国还准备与印度进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2012年12月,中国与东盟10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作,开始进行“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如果能够达成协议,有可能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集团(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GX)
其他文献
一、山东省农村支付服务风险管理主要做法  2012年,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由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所主导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已经实现预期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对农村支付服务的风险管理是确保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在这方面,山东省的基本做法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鼓励创新与严控风险相协调,确保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创新  在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吉林省2006—2011年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引入脱钩偏离度概念对其中的四大产业与基准产业的脱钩状态进行了偏离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五大产业的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较为乐观,尤其以第一产业最为理想,各产业处于“脱钩四阶段”的后两个阶段;四大产业中与第一产业的脱钩偏离度大小依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工业,批发、零售、
期刊
摘 要:在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及依附于其上的各类生产要素不具有充分交易的条件,进而因缺乏合格的交易客体而使农村金融交易呈现非对称状态。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立足于满足枣庄流转土地和寿光蔬菜订单的需求,在谋求对称农村金融交易主体上寻求突破,较好顺应了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主流趋势,对破解农村金融交易困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贷;对称性交易;土地流转;订单融资  Abstract: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最近10年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政策和汇率变动趋势,并且估算了东南亚国家货币篮子中的主要货币的权重。结果显示,在东南亚国家的汇率政策调整中,人民币已经变得比美元更加重要。这主要是由东南亚国家自身的偏好决定的,而其偏好则取决于国内政治经济关系及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东南亚;汇率;偏好;实力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
期刊
摘 要:本轮美国经济衰退被认为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衰退后就业复苏迟缓,就业远未回到正常水平。建筑业就业改善迟缓拖累了整体就业复苏。尽管美国就业市场面临重大挑战,但就业增长疲弱的主因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就业问题。美联储的复苏政策是以刺激就业增长为导向的,在中短期通货膨胀预期低于长期目标值的情况下,美联储采取了较为激进的非常规政策以刺激就业增长。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2012年底这一时间段,以山东经济转型和银行业发展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银行业对经济转型的推动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探索银行业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转型的有效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银行业;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2-0074-05  一、引
期刊
摘 要: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传统的融资变现渠道是分散型的零售交易模式。某银行设计应用票据池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将点状随机的市场交易纳入理性预期统筹的范围,通过“池化”市场存量票据,打包质押,开展信贷融资业务。这种新模式创造并利用了“集约担保”与“或有担保”的理念,灵活桥接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实现了信贷市场营销关系的渠道化创新。  关键词:票据市场;集约质押;或有担保;效率激励  中图分类号:F830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汇改后中国对6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确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唯一变量,中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恶化,中国实际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0.0835%;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增加则会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贸易伙伴国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加0.138%。  关键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本部分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向及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美国;改革;结构调整;挑战  Abstract:Currently,China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
期刊
摘 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是金融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逐渐加快。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视角,结合我国特点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延伸论证,提出了适时、择机的宏观政策搭配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经验,发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无统一模式可循,必须根据国情特点渐进开放,在此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宏观审慎监管是必要的,同时还要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