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需要心理学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_jl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95
  
  做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我不断的致力于自我教育,我才能去教育别人,教育我的学生,教育我的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增加教师的幸福感
  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我们要努力去掉自以为是,去掉偏执,去掉优越感,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平和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教育。记得六年前,刚从中学来到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心里是排斥小学生的,觉得他们太吵太闹,不喜欢他们嘴勤爱告状,不喜欢他们手勤爱做小动作,更失望的是我讲的累乎乎的,他们交来错题一大堆,总不和我在一个频道上。曾有一段时间我很不爱进教室,爱发火,学生有一点点错误,我都要大喊大叫的训斥。这样我痛苦,孩子们也痛苦。后来康老师找我谈心,让我试试她在传统文化中学到的——每天进教室前,在心里默默的说我爱我的学生,一开始我也只是机械的说着,可慢慢的发现,孩子们有好多可爱和感动我的地方,他们给予我的是尊重和敬畏,还有信任,其实打动我更多的是他们对我的宽容,刚刚批评了他们,他们就会很快的忘记,又来老师老师的叫着。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思想教育”。我和我的学生是在互相教育和学习。后来,我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为点小事就发火,眼里能揉进一粒粒沙子,这都源于我经常对自己进行向上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感受更多的幸福。
  二、了解、关注学生的心理
  有一首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曾把这首诗的朗诵设置成我的手机铃声,提醒自己在面对儿子和我的学生的时候,放缓我的语速,降低我的标准,放低我的期望,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静等花开。
  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我班转来了一位女生,她妈妈很坦率的告诉我,她的孩子是因为写字慢,作业完成不了,老被老师批评,不想上学,已经在家休学一年学期了,刚听了她妈妈给我介绍的情况,我很着急,很担心,很嫌弃,怕她影响我的成绩,可当我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孩子才五年级,就已经厌学,心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创伤,换了学校就是想要换环境,有所改变,如果我还像以前的老师那样去逼她,嫌弃她,她转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何况成绩只是一时的,而伤害往往是永恒的。就这样我又多了一只蜗牛,她抵触老师,我就先让她的同桌关注他上课做练习的情况,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再去看她的做练习,只要看到她在写着,我就会在她身边说“对,很好,写快点就更好”。就这样在低标准的要求下,她的变化多了,字迹工整了,速度也快了,笑脸也多了,期中考试开家长会,她妈妈对女儿的成绩很满意,但是妈妈说的更多的是女儿的笑脸多了,话也多了,爱上学了,同学对她好,老师也对她好。看着她往好的方向转变,她有良好的成长比我收获一个好的名次还让我高兴!我们老师要花精力去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对爱,对尊重,对安全感的需要,这样会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面的沟通。
  最近听台湾作家刘墉谈他的成长经历,说他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喜欢画画,他每年都参加画画比赛,却从来都没得过奖,可是老师还依然让他去参加。他上中学时的作文也写的不太好,但是后来刘墉成为了著名的作家,画家,他提到成年后,他常常暗自感谢他小时候的老师,没有拿他是否得奖和作文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的绘画和写作才能,让他自由的发展。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信任学生,多给学生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学生挖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和自然积累的自信。所以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任重而道远。
  三、课堂教学管理同样需要心理学
  课堂上,我用亲切、明朗的语言去表扬赞美我的学生;我用鼓励的目光,善意的微笑去激励我的学生。我是阳光的!孩子们是阳光的!
  课堂上我很少停下来专门处理一个孩子的问题,是不想破坏这节课的完整性,我会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或者是行为,让他意识到他的问题存在。
  课堂上做练习题的时候,我会及时的提醒学生正确的写法,比如计算面积的时候,我会及时的告诉他们面积的单位要带平方,而不说不要忘了带平方,我怕学生听见“不要”两个字。我很少拿正确的和错误的进行比对来学习正确的知识。我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妈妈让孩子去买酱油,出门的时候妈妈不断的重复强调不要买醋,不要买醋,买酱油,结果孩子偏偏买的是醋。生活中是这样,教育中肯定也會有的。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暂的,你强调错的,反而他把错的加深了印象。在教育中也需要简单,不要给学生多余的信息干扰他,问题简单化。我们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们老师在说话的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激励。
  作为教师的我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自我教育,努力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良好的性格。当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其他文献
摘要:以高考备战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学习,是高中學习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语文作文教学高中语文重要组成,作文写作是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能力的检测手段,作文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试金石。因此,本文针对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顺势而为开展教学,纲举目张增强实用性,锦上添花追求创新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3     新的一周开始啦。可是,周一的作业上交情况让我很不满意,其中有一名叫王晓瑞(化名)的学生,可谓是屡教不改,已经很多次在周一没有上交周末作业了。上课的时候,我叫他站起来,狠狠地批评道:“王晓瑞,你上周末的作业又没有上交,你真是个老爷呢......”话还没有说完,王晓瑞突然涨红了脸,朝我怒吼道:“你算老几!凭什么这样说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5     三年级的孩子,虽说在一两年级已经接触了英语,但是这个阶段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爱上英语,当然包括爱上说英语,而不再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做个哑巴英语学习者。所以,口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当时是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畅所欲言A,B,C,成了现在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数学思想方法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尤其是一年级数学教师,要着重向同学们灌输数学思想,为学生的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教师在课堂中在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公式、解题方法时,可以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一些基础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且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一年级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2020)-189     《花盆里的花仙子》由丁立梅老师所作,本篇散文主要是记叙了张星同学在新来的女教师的教育引导下由一个不学无术的坏学生转变成了思想积极进取的学生的故事。采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质疑”,通过多向互动,在对话与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课堂充满生气。而有的预设性内容过于关注技巧,忽略了人文性。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必要性。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空间,根据学生阅读学情,给他们推荐课外读物。  关键词:课外阅读;作文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6     阅读和作
期刊
摘要:在学习发展的各个阶段里,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视的,首先是因为数学学习本身比较困难,它要求一定的天赋和能力。另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是讨厌数学,所以从一年级数学开始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也正是因为这些现状的存在,使得当今对于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甚至从一年级课堂就有了严格的要求,而且一年级是学生开启自身学习时代的第一步,必须各方面都要学好何况是数学这一较难的科
期刊
摘要:高中体育课堂作为锻炼学生体质的重要平台,新课程改革对高中体育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从现在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建立有效体育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5     引言  就目前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来看,
期刊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目标是“引领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通俗地说,课程游戏化就是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些,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在课程游戏化改革的进程中,我园扎实走好课程資源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步,注重课程游戏化环境建设,将游戏精神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努力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10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教到现在已有十年时间了!大学期间乃至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压根都没想过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那时只要父母一提到女孩子还是选择当老师好,既轻松又能照顾家,我就感觉无比厌烦。不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什么成见,而是那么多年的读书生涯让我不愿毕业后整天手拿教科书,站在三尺讲台上,迎来又送走一波又一波调皮捣蛋的学生,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