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95
做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我不断的致力于自我教育,我才能去教育别人,教育我的学生,教育我的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增加教师的幸福感
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我们要努力去掉自以为是,去掉偏执,去掉优越感,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平和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教育。记得六年前,刚从中学来到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心里是排斥小学生的,觉得他们太吵太闹,不喜欢他们嘴勤爱告状,不喜欢他们手勤爱做小动作,更失望的是我讲的累乎乎的,他们交来错题一大堆,总不和我在一个频道上。曾有一段时间我很不爱进教室,爱发火,学生有一点点错误,我都要大喊大叫的训斥。这样我痛苦,孩子们也痛苦。后来康老师找我谈心,让我试试她在传统文化中学到的——每天进教室前,在心里默默的说我爱我的学生,一开始我也只是机械的说着,可慢慢的发现,孩子们有好多可爱和感动我的地方,他们给予我的是尊重和敬畏,还有信任,其实打动我更多的是他们对我的宽容,刚刚批评了他们,他们就会很快的忘记,又来老师老师的叫着。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思想教育”。我和我的学生是在互相教育和学习。后来,我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为点小事就发火,眼里能揉进一粒粒沙子,这都源于我经常对自己进行向上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感受更多的幸福。
二、了解、关注学生的心理
有一首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曾把这首诗的朗诵设置成我的手机铃声,提醒自己在面对儿子和我的学生的时候,放缓我的语速,降低我的标准,放低我的期望,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静等花开。
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我班转来了一位女生,她妈妈很坦率的告诉我,她的孩子是因为写字慢,作业完成不了,老被老师批评,不想上学,已经在家休学一年学期了,刚听了她妈妈给我介绍的情况,我很着急,很担心,很嫌弃,怕她影响我的成绩,可当我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孩子才五年级,就已经厌学,心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创伤,换了学校就是想要换环境,有所改变,如果我还像以前的老师那样去逼她,嫌弃她,她转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何况成绩只是一时的,而伤害往往是永恒的。就这样我又多了一只蜗牛,她抵触老师,我就先让她的同桌关注他上课做练习的情况,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再去看她的做练习,只要看到她在写着,我就会在她身边说“对,很好,写快点就更好”。就这样在低标准的要求下,她的变化多了,字迹工整了,速度也快了,笑脸也多了,期中考试开家长会,她妈妈对女儿的成绩很满意,但是妈妈说的更多的是女儿的笑脸多了,话也多了,爱上学了,同学对她好,老师也对她好。看着她往好的方向转变,她有良好的成长比我收获一个好的名次还让我高兴!我们老师要花精力去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对爱,对尊重,对安全感的需要,这样会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面的沟通。
最近听台湾作家刘墉谈他的成长经历,说他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喜欢画画,他每年都参加画画比赛,却从来都没得过奖,可是老师还依然让他去参加。他上中学时的作文也写的不太好,但是后来刘墉成为了著名的作家,画家,他提到成年后,他常常暗自感谢他小时候的老师,没有拿他是否得奖和作文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的绘画和写作才能,让他自由的发展。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信任学生,多给学生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学生挖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和自然积累的自信。所以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任重而道远。
三、课堂教学管理同样需要心理学
课堂上,我用亲切、明朗的语言去表扬赞美我的学生;我用鼓励的目光,善意的微笑去激励我的学生。我是阳光的!孩子们是阳光的!
课堂上我很少停下来专门处理一个孩子的问题,是不想破坏这节课的完整性,我会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或者是行为,让他意识到他的问题存在。
课堂上做练习题的时候,我会及时的提醒学生正确的写法,比如计算面积的时候,我会及时的告诉他们面积的单位要带平方,而不说不要忘了带平方,我怕学生听见“不要”两个字。我很少拿正确的和错误的进行比对来学习正确的知识。我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妈妈让孩子去买酱油,出门的时候妈妈不断的重复强调不要买醋,不要买醋,买酱油,结果孩子偏偏买的是醋。生活中是这样,教育中肯定也會有的。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暂的,你强调错的,反而他把错的加深了印象。在教育中也需要简单,不要给学生多余的信息干扰他,问题简单化。我们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们老师在说话的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激励。
作为教师的我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自我教育,努力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良好的性格。当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做为一名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我不断的致力于自我教育,我才能去教育别人,教育我的学生,教育我的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增加教师的幸福感
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我们要努力去掉自以为是,去掉偏执,去掉优越感,不断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平和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教育。记得六年前,刚从中学来到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心里是排斥小学生的,觉得他们太吵太闹,不喜欢他们嘴勤爱告状,不喜欢他们手勤爱做小动作,更失望的是我讲的累乎乎的,他们交来错题一大堆,总不和我在一个频道上。曾有一段时间我很不爱进教室,爱发火,学生有一点点错误,我都要大喊大叫的训斥。这样我痛苦,孩子们也痛苦。后来康老师找我谈心,让我试试她在传统文化中学到的——每天进教室前,在心里默默的说我爱我的学生,一开始我也只是机械的说着,可慢慢的发现,孩子们有好多可爱和感动我的地方,他们给予我的是尊重和敬畏,还有信任,其实打动我更多的是他们对我的宽容,刚刚批评了他们,他们就会很快的忘记,又来老师老师的叫着。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思想教育”。我和我的学生是在互相教育和学习。后来,我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为点小事就发火,眼里能揉进一粒粒沙子,这都源于我经常对自己进行向上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感受更多的幸福。
二、了解、关注学生的心理
有一首诗——牵着蜗牛去散步。我曾把这首诗的朗诵设置成我的手机铃声,提醒自己在面对儿子和我的学生的时候,放缓我的语速,降低我的标准,放低我的期望,多一些等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静等花开。
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我班转来了一位女生,她妈妈很坦率的告诉我,她的孩子是因为写字慢,作业完成不了,老被老师批评,不想上学,已经在家休学一年学期了,刚听了她妈妈给我介绍的情况,我很着急,很担心,很嫌弃,怕她影响我的成绩,可当我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孩子才五年级,就已经厌学,心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创伤,换了学校就是想要换环境,有所改变,如果我还像以前的老师那样去逼她,嫌弃她,她转学的意义就不大了,何况成绩只是一时的,而伤害往往是永恒的。就这样我又多了一只蜗牛,她抵触老师,我就先让她的同桌关注他上课做练习的情况,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再去看她的做练习,只要看到她在写着,我就会在她身边说“对,很好,写快点就更好”。就这样在低标准的要求下,她的变化多了,字迹工整了,速度也快了,笑脸也多了,期中考试开家长会,她妈妈对女儿的成绩很满意,但是妈妈说的更多的是女儿的笑脸多了,话也多了,爱上学了,同学对她好,老师也对她好。看着她往好的方向转变,她有良好的成长比我收获一个好的名次还让我高兴!我们老师要花精力去了解学生,关注他们对爱,对尊重,对安全感的需要,这样会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生活等方面的沟通。
最近听台湾作家刘墉谈他的成长经历,说他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喜欢画画,他每年都参加画画比赛,却从来都没得过奖,可是老师还依然让他去参加。他上中学时的作文也写的不太好,但是后来刘墉成为了著名的作家,画家,他提到成年后,他常常暗自感谢他小时候的老师,没有拿他是否得奖和作文成绩的好坏来衡量他的绘画和写作才能,让他自由的发展。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信任学生,多给学生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学生挖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让学生拥有稳定的心理和自然积累的自信。所以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任重而道远。
三、课堂教学管理同样需要心理学
课堂上,我用亲切、明朗的语言去表扬赞美我的学生;我用鼓励的目光,善意的微笑去激励我的学生。我是阳光的!孩子们是阳光的!
课堂上我很少停下来专门处理一个孩子的问题,是不想破坏这节课的完整性,我会用眼神或简短的语言,或者是行为,让他意识到他的问题存在。
课堂上做练习题的时候,我会及时的提醒学生正确的写法,比如计算面积的时候,我会及时的告诉他们面积的单位要带平方,而不说不要忘了带平方,我怕学生听见“不要”两个字。我很少拿正确的和错误的进行比对来学习正确的知识。我曾看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妈妈让孩子去买酱油,出门的时候妈妈不断的重复强调不要买醋,不要买醋,买酱油,结果孩子偏偏买的是醋。生活中是这样,教育中肯定也會有的。孩子的集中注意的时间很短暂的,你强调错的,反而他把错的加深了印象。在教育中也需要简单,不要给学生多余的信息干扰他,问题简单化。我们老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我们老师在说话的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激励。
作为教师的我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积极心理暗示,自我教育,努力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塑造良好的性格。当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