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最具价值的教育》。这篇文章中提到,“最具价值的教育便是要让肉体、灵魂、公民和国家了解他们和谐生活的所有可能。三个基本好处可以确定教育的目标:第一,通过健康、性格、智慧和科技控制生活;第二,通过友谊、自然、文学和艺术来享受生活;第三,通过历史、科学、宗教和哲学理解生活。”这样看来,在学校开设的每一门学科,对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作用,这些作用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推进的。那么如何利用数学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关键词:数学教育;综合素质
首先,要想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得明确: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综合素质。有人把它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主要包括:(1)道德品质;(2)公民素养;(3)学习能力;(4)交流与合作能力;(5)运动与健康;(6)审美与表现。简单地我们可以分为:情商和智商。
情商,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较高情商的人:
1.拥有自我意识
2.心理承受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3.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世界
4.能够揣测他人动机心理
5.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6.能够对事情问题做出判断
自信而不自满,很乐观,很幽默,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做事不怕难,心里承受能力强,能应对大多数的问题。
那么智商是什么呢?智商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目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的心中才有了目标,行动才会有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数学学科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在情商和智商两者之间,又关键在于做好情商教育。
我会把一个班集体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某种手段达到:组与组之间产生强烈的竞争,而组内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氛围。在我看来,这样的数学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一个社团。在这个社团中,学生们会遇见各种情境。而我的秘诀就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情境或创造某种情境,以达到某种教育目的。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要在我与学生们整个交往的过程中,让他们充分信任我。我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我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们好。说实话,我现在也确实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只有放下个人功利,才能做到“有耐心,不急躁”,才能学会欣赏这些带刺的“玫瑰”;只有发自内心得爱他们,才会去了解每一个孩子,找到对应的教学方法。(提到“孩子”二字,我就想起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的一篇文章。作者说:请拒绝把“学生”说成“孩子”,我非常赞同!因为,当他们进入小学阶段后,就必须要学会慢慢长大和独立,要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我现在不再叫他们孩子了,而是同学。)
有了信任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情境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了,我把它称为情境教学法。
学生是在一个班集体里生活、学习的,所以他们一定会遇到被人误解的时候,得到表扬、众人羡慕、沾沾自喜的时候,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不懂不会的时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情境。
要想利用好情境教育法,就必须要做到合理、及时。
有些数学老师会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常把一些事情交给班主任去做或寄托于班主任。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第一,你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二,你无法与学生建立起情感。无法做到这两点,对你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为什么说要合理呢?比如,我们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时候会让学生体验挫败感,但这时又不能让他失去自信;要让他学会换位思考,识别并顾及他人的情绪,但又不能让他失去自我;在孩子感到难受、委屈时,我们要允许孩子合理地宣泄,让他产生认同感,但又不能太过,等等,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能否用好情境教育法,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心。如果有心的话,处处皆可做教育。
情境教育法,更多地用于情商教育。那么智商呢?在数学方面,我们说的智商,一般是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好数学。我的方法是让数学变得简单而有趣,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教学时,我会做到如下几点:
一、一定要抓住数学的本质。本质的东西很少,所以学起来就容易。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在初学时,就让学生理解本质: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就是这样的,否则他们会排斥,不易接受。
二、把知识点归类、总结,把繁琐的知识条理化、简单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知识间形成一个知识链或归类模型化。
三、在教新知时,善于从学生已知的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善于找到生活原型。
五、复杂的问题想办法让它变得简单。
我最喜欢用“画图”法。因为,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所以从小学低段,我们就要开始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
六、让不同的人在数学课上获得不同方面的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
我认为只要学生认真去做这件事了,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就没有他们学不会的(当然是指智力正常的学生)。所以我常会鼓励他们大膽地想!怎么想就怎么做,不要怕犯错。学生就会跟着一句:失败乃成功之母!
七、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多说、多讲,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
八、让课堂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课,不应只出现在语文课上,数学课也可以。我们要让自己变得幽默些,感情饱满一些。
我相信,只要你明确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数学教育;综合素质
首先,要想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得明确:当今社会需要学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综合素质。有人把它大致分为六个方面,主要包括:(1)道德品质;(2)公民素养;(3)学习能力;(4)交流与合作能力;(5)运动与健康;(6)审美与表现。简单地我们可以分为:情商和智商。
情商,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总的来讲,人与人之间的情商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别,更多与后天的培养息息相关(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它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相对应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层次上下定义,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绪的部分变为可以控制情绪,从而增强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戈尔曼和其他研究者认为,这种智力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较高情商的人:
1.拥有自我意识
2.心理承受能力强,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3.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世界
4.能够揣测他人动机心理
5.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6.能够对事情问题做出判断
自信而不自满,很乐观,很幽默,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做事不怕难,心里承受能力强,能应对大多数的问题。
那么智商是什么呢?智商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目前认为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的心中才有了目标,行动才会有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数学学科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数学课堂。在情商和智商两者之间,又关键在于做好情商教育。
我会把一个班集体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某种手段达到:组与组之间产生强烈的竞争,而组内之间形成合作共赢的氛围。在我看来,这样的数学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一个社团。在这个社团中,学生们会遇见各种情境。而我的秘诀就在于充分利用各种情境或创造某种情境,以达到某种教育目的。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我要在我与学生们整个交往的过程中,让他们充分信任我。我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我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我是发自内心的为他们好。说实话,我现在也确实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只有放下个人功利,才能做到“有耐心,不急躁”,才能学会欣赏这些带刺的“玫瑰”;只有发自内心得爱他们,才会去了解每一个孩子,找到对应的教学方法。(提到“孩子”二字,我就想起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的一篇文章。作者说:请拒绝把“学生”说成“孩子”,我非常赞同!因为,当他们进入小学阶段后,就必须要学会慢慢长大和独立,要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所以我现在不再叫他们孩子了,而是同学。)
有了信任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情境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了,我把它称为情境教学法。
学生是在一个班集体里生活、学习的,所以他们一定会遇到被人误解的时候,得到表扬、众人羡慕、沾沾自喜的时候,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不懂不会的时候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情境。
要想利用好情境教育法,就必须要做到合理、及时。
有些数学老师会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常把一些事情交给班主任去做或寄托于班主任。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第一,你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二,你无法与学生建立起情感。无法做到这两点,对你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为什么说要合理呢?比如,我们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时候会让学生体验挫败感,但这时又不能让他失去自信;要让他学会换位思考,识别并顾及他人的情绪,但又不能让他失去自我;在孩子感到难受、委屈时,我们要允许孩子合理地宣泄,让他产生认同感,但又不能太过,等等,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能否用好情境教育法,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心。如果有心的话,处处皆可做教育。
情境教育法,更多地用于情商教育。那么智商呢?在数学方面,我们说的智商,一般是指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好数学。我的方法是让数学变得简单而有趣,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教学时,我会做到如下几点:
一、一定要抓住数学的本质。本质的东西很少,所以学起来就容易。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在初学时,就让学生理解本质: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就是这样的,否则他们会排斥,不易接受。
二、把知识点归类、总结,把繁琐的知识条理化、简单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知识间形成一个知识链或归类模型化。
三、在教新知时,善于从学生已知的入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善于找到生活原型。
五、复杂的问题想办法让它变得简单。
我最喜欢用“画图”法。因为,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所以从小学低段,我们就要开始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
六、让不同的人在数学课上获得不同方面的成功体验,树立自信心。
我认为只要学生认真去做这件事了,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就没有他们学不会的(当然是指智力正常的学生)。所以我常会鼓励他们大膽地想!怎么想就怎么做,不要怕犯错。学生就会跟着一句:失败乃成功之母!
七、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多说、多讲,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
八、让课堂生动有趣。
生动有趣的课,不应只出现在语文课上,数学课也可以。我们要让自己变得幽默些,感情饱满一些。
我相信,只要你明确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就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