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渡过漫长的学习生涯有积极影响。如果把孩子的学习生涯比作一幢高楼,那么小学阶段就是这幢高楼的地基,如果地基打不牢,那么不管这座大楼多么高都不会牢固。小学教育一共六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属于初级阶段,属于幼小衔接阶段;三四年级属于中级阶段;而五六年级属于高级阶段,面临小升初的任务。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学入学阶段抓起。一二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初始阶段,正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试想,如果在小学一二年级孩子就养成了一身坏学习习惯,如,不准时完成作业、拖拖拉拉、马虎大意,等等,则势必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我通过对多位优秀学生的跟踪调研发现,这些学生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不一定非常突出,但他们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调研结果启示我们,在小学一二年级时,我们不必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不管考多么好的成绩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因为家长催孩子、逼孩子太紧,而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反感。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是很难改变的。坏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而好的习惯则会使人终身受益。拥有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一定不会差到哪里;相反,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即使在某一阶段孩子的成绩不错,但可能这样的状况并不能持续下去。因此,在小学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学习这幢高楼的“地基”呢?
一、把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消解在萌芽状态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次”对于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甚至得到默许,那么,我们要想再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可能就会难上加难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几天,然而要纠正这种已经养成的习惯时可能需要几个月。有吸烟经历的家长,对这个感受应该很深。当我们第一次吸烟时,如果没有人及时制止我们,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如此下去,很快就会染上烟瘾。而当我们试图戒烟时,则相当困难,如果没有相当大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一个染上烟瘾的人则是很难戒掉的,并且在戒烟过程中人会感到非常痛苦。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坏习惯一定要发现苗头立即制止,否则,后患无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误区。比如,一位家长就说,孩子明明知道一种行为是坏的习惯,可他就是改不了,还偏偏去做,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反思自己在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一位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就会说,如果你能及时完成作业,我们就带你去游乐场玩。但孩子心里这样想,反正我又不想去游乐场玩,所以我就可以不及时完成作业了。这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面对坏习惯,他们之所以不急着去改正,是因为在家长不正确的行为影响下,他们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安慰自己。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犯以下两种错误:一是试图通过奖赏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让孩子从中汲取教训,反而让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再犯错,无非是得不到奖赏而已。二是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放弃原则。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充满痛苦,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坚持原则,“体谅”孩子的痛苦,偶尔放过孩子一次,那么,前期的努力就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在孩子习惯的养成方面,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次也不例外”的原则,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将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注入情感,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时感觉非常痛苦,而有些孩子却感到非常轻松。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呢?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注入了情感和欣赏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如果我们严厉斥责和惩罚,则效果可能并不是特别好。过去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又一次,我试着改变策略,我对同学们说:“连续听了半小时的课,同学们的确有些累了,老师也该让你们休息休息了。但现在我们还有一道习题没有完成,我相信大家能很快地把它做好,现在开始做,做完了大家就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对于做得又快又对的同学,老师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瓜。”由于我懂得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抚和欣赏,因此,为了能够让老师摸摸自己的脑袋瓜,他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最后的那道习题。教育是一门艺术,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更需要艺术。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欣赏,没有人愿意接收批评和斥责。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孩子的这种心理,从孩子的这种心理出发,恰当地运用正强化法,认同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动力,让孩子积极地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因此在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就轻松了,并不会感到特别痛苦。可以说,情感和欣赏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样做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一味地批评和责罚。比如,如果孩子粗心的坏习惯总是改不掉,那么我们不妨表扬一下孩子在学习中的细心表现,“与以前相比,现在你细心多了,看,这次就没有忘记在得数后边加上单位”。
总之,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涯很重要。我们要特别在孩子刚刚入学时就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重视孩子的每一个“第一次”,将坏的不良学习习惯消解在“第一次”,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第一次”的良好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倾入我们的情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从而从内心积极地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把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消解在萌芽状态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次”对于孩子不良习惯的纠正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的错误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甚至得到默许,那么,我们要想再纠正这种不良习惯可能就会难上加难了。一个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几天,然而要纠正这种已经养成的习惯时可能需要几个月。有吸烟经历的家长,对这个感受应该很深。当我们第一次吸烟时,如果没有人及时制止我们,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如此下去,很快就会染上烟瘾。而当我们试图戒烟时,则相当困难,如果没有相当大的意志力和自控力,一个染上烟瘾的人则是很难戒掉的,并且在戒烟过程中人会感到非常痛苦。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坏习惯一定要发现苗头立即制止,否则,后患无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误区。比如,一位家长就说,孩子明明知道一种行为是坏的习惯,可他就是改不了,还偏偏去做,这让家长很是头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反思自己在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一位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就会说,如果你能及时完成作业,我们就带你去游乐场玩。但孩子心里这样想,反正我又不想去游乐场玩,所以我就可以不及时完成作业了。这个孩子说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面对坏习惯,他们之所以不急着去改正,是因为在家长不正确的行为影响下,他们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安慰自己。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犯以下两种错误:一是试图通过奖赏制止孩子的错误行为。因为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让孩子从中汲取教训,反而让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再犯错,无非是得不到奖赏而已。二是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放弃原则。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中充满痛苦,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坚持原则,“体谅”孩子的痛苦,偶尔放过孩子一次,那么,前期的努力就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在孩子习惯的养成方面,我们一定要坚持“一次也不例外”的原则,让孩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将坏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注入情感,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在多年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的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时感觉非常痛苦,而有些孩子却感到非常轻松。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呢?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注入了情感和欣赏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个别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如果我们严厉斥责和惩罚,则效果可能并不是特别好。过去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又一次,我试着改变策略,我对同学们说:“连续听了半小时的课,同学们的确有些累了,老师也该让你们休息休息了。但现在我们还有一道习题没有完成,我相信大家能很快地把它做好,现在开始做,做完了大家就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对于做得又快又对的同学,老师会摸摸他的小脑袋瓜。”由于我懂得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抚和欣赏,因此,为了能够让老师摸摸自己的脑袋瓜,他们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最后的那道习题。教育是一门艺术,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更需要艺术。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欣赏,没有人愿意接收批评和斥责。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孩子的这种心理,从孩子的这种心理出发,恰当地运用正强化法,认同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动力,让孩子积极地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改正不良习惯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因此在改正不良习惯的过程中就轻松了,并不会感到特别痛苦。可以说,情感和欣赏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样做的效果要远远胜过一味地批评和责罚。比如,如果孩子粗心的坏习惯总是改不掉,那么我们不妨表扬一下孩子在学习中的细心表现,“与以前相比,现在你细心多了,看,这次就没有忘记在得数后边加上单位”。
总之,孩子的良好习惯对于未来的学习生涯很重要。我们要特别在孩子刚刚入学时就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特别重视孩子的每一个“第一次”,将坏的不良学习习惯消解在“第一次”,多鼓励和支持孩子“第一次”的良好习惯,在教育过程中,倾入我们的情感,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从而从内心积极地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