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品读赏析,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
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应该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读中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情感的感染。
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第三遍读,让学生吟诵品析,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同时要求学生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果真,学生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引起了学生情感上共鸣。可见,这样细细地品读赏析,不仅体现语言文字的语感生成的过程,也是情感的积极表现。
二、浮想联翩,诱发语言文字的生成
语言文字是与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浮想联翩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渠道。课文中的有些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须让学生沿着文章的思路,感情的脉搏,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如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边看美丽的荷花图边欣赏本段的配乐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和着配乐朗读录音,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朗读的内容浮现出荷花各种各样的姿态。这时,学生已被脑海里千姿百态的荷花所吸引,表情陶醉了。可见,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不仅要眼看口读,还要耳听脑想,努力再现文本所表达的情境,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造成丰富的情感生成,以诱发语言文字的生成。
三、揣摩比较,增强语言文字的感觉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除了引领学生对优美的、活泼的语言文字进行品读品味外,必要的地方还应该去“咬文嚼字”,对文字要细细地去揣摩比较,这是品味文章意义,体会文章情趣,领会作品思想的必要步骤。只有对文字的揣摩比较,才能让学生对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词、重点句段有深刻地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提高语感能力。
如《 惊弓之鸟》一课中有“大雁拼命地直往上飞”这样一句,教师可问学生,如果将其“拼命、直”去掉,改为“大雁往上飞”,可以吗?讨论后,对语言文字敏锐的学生便会从“拼命、直”这两个词里感悟到大雁因害怕、想逃生的本能而使它使出浑身的劲儿,才拼命地往高处飞,所以不能去掉。从揣摩比较中,学生很容易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挖掘出其中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还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感觉。
四、積累语言,积淀语言文字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文字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表达语言文字。学习语文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让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积淀丰富的语言文字。
如教学《五彩池》《第一场雪》等写景的课文时,除了让学生品读外,还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写下来,养成一边读书一边记录的好习惯。在课外,我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妙的词句和课外书中好的语句,并摘抄下来,与同学互相交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还把作品中美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了。
五、开展实践,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堂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文本所展现的内容毕竟有限,如何拓展文本呢?《新课标》里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是说,应该让学生走出文本,把文本读活,活化地进行训练。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新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如学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我让学生成立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调查小组,看看本区的环境状况,并收集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同时向大家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的思想真实地融入生活中,还开发了语言资源,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语言文字的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说:“抓住语言文字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真实地体现出来。”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应该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好的文章应该尽量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读中促进语言文字的训练。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理解得深刻并受到了情感的感染。
如教学《第一场雪》时,我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整体感知,了解大意;第二遍读,理解内容;第三遍读,让学生吟诵品析,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同时要求学生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果真,学生读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引起了学生情感上共鸣。可见,这样细细地品读赏析,不仅体现语言文字的语感生成的过程,也是情感的积极表现。
二、浮想联翩,诱发语言文字的生成
语言文字是与想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浮想联翩是获得语感的重要渠道。课文中的有些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这些词在文中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须让学生沿着文章的思路,感情的脉搏,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加深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重点词的理解。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如教学《荷花》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边看美丽的荷花图边欣赏本段的配乐朗读录音,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和着配乐朗读录音,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朗读的内容浮现出荷花各种各样的姿态。这时,学生已被脑海里千姿百态的荷花所吸引,表情陶醉了。可见,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不仅要眼看口读,还要耳听脑想,努力再现文本所表达的情境,才能深刻领会其内涵,体验其情味,造成丰富的情感生成,以诱发语言文字的生成。
三、揣摩比较,增强语言文字的感觉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除了引领学生对优美的、活泼的语言文字进行品读品味外,必要的地方还应该去“咬文嚼字”,对文字要细细地去揣摩比较,这是品味文章意义,体会文章情趣,领会作品思想的必要步骤。只有对文字的揣摩比较,才能让学生对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词、重点句段有深刻地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提高语感能力。
如《 惊弓之鸟》一课中有“大雁拼命地直往上飞”这样一句,教师可问学生,如果将其“拼命、直”去掉,改为“大雁往上飞”,可以吗?讨论后,对语言文字敏锐的学生便会从“拼命、直”这两个词里感悟到大雁因害怕、想逃生的本能而使它使出浑身的劲儿,才拼命地往高处飞,所以不能去掉。从揣摩比较中,学生很容易揣摩出课文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挖掘出其中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还增强了语言文字的感觉。
四、積累语言,积淀语言文字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语言。学习语言文字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文字、表达语言文字。学习语文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让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积淀丰富的语言文字。
如教学《五彩池》《第一场雪》等写景的课文时,除了让学生品读外,还让学生把好词好句抄写下来,养成一边读书一边记录的好习惯。在课外,我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妙的词句和课外书中好的语句,并摘抄下来,与同学互相交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还把作品中美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了。
五、开展实践,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堂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文本所展现的内容毕竟有限,如何拓展文本呢?《新课标》里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直接迅速地领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是说,应该让学生走出文本,把文本读活,活化地进行训练。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新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形式,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如学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我让学生成立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调查小组,看看本区的环境状况,并收集资料,写成调查报告,同时向大家宣传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让学生的思想真实地融入生活中,还开发了语言资源,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语言文字的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正如朱作仁教授所说:“抓住语言文字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真实地体现出来。”只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就一定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