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铁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来说,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在施工质量方面要求十分严格然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众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从源头开始,首先从人的质量意识开始抓起,每一步工序都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补救,对未出现的问题应防患于未然,抓好每一个质量关,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质量。
【关键词】铁路工程;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力于提高工程质量。顾客以及国家建设质量保证标准对于铁路桥梁的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包括安全性能、可靠性等等。而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质量控制设计建造中的整个过程、多个方位,只有从各个方面进行质量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铁路桥梁中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1.1原材料方面的具体问题
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混泥土质量,进而会影响到道桥工程质量,这是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对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实际应用来讲,原材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铁路道桥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方面主要在质量与技术性能上存在问题和隐患,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桥梁施工建设成本,选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技术性能不达标产品,使混凝土项目整体出现质量与技术隐患,难于保障道桥施工综合性和重点的要求,并会产生道桥施工的实际问题。
1.2施工工艺控制方面的问题
铁路桥梁处于多种环境共同作用下,施工所采取的工艺,耐久性技术措施各不相同,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加强工艺试验,从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筑、养护全过程的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消除各种质量隐患。
1.3温度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方面,水泥水化热出现放热量超标、放热速度过快、放热峰值过高等问题,这会引发水化热整个过程温度的积累,造成道桥混凝土部位产生温度阶梯和温度裂缝,影响道桥混凝土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另一方面,道桥施工现场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特殊天气,导致道桥混凝土出现迅速失水、降温,出现表面干缩加剧、温度阶梯扩大等问题,导致结构产生干缩、温度裂缝,进而影响桥梁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
2、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培养施工参与者对于质量的意识
在桥梁工程施工前,为了让全体参与人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全员质量意识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意识必须贯穿于每道工序,每项任务以及每项工作中,因此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每个人的心中充满质量意识的思想观念,将施工质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加强学习施工质量管理的知识。为了明确培训的意义,在每次完成培训后都要认真负责,全员参加培训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禁止参与任何施工作业项目,直到考核通过方可参与施工。
2.2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2.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其品种多样,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合理验收,保证它的强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全性。
2.2.2矿物掺和料
矿物掺和料应为性能稳定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
2.2.3骨料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应选用料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骨料中的砂石、含泥量、有害物质等对混凝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控制砂石的粒径和级配,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2.4水
水应优先选用无杂质的天然水,不得采用海水。
2.2.5外加剂
外加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和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应选用品质稳定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产品。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施工中具体的性能要求科学选取外加剂,避免杂质过多的现象发生。
2.3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3.1拌合
当选择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后,同时经过实验室配合比设计以及现场取样实验后,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避免漏配、误配、少配等现象,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另外,在拌合前,还需要对最终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同时,混凝土的拌合与温度、空气湿度等有一定的关系,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等,控制水灰比、骨料用量等,适当的加入外加剂。
2.3.2运输
在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一般选择搅拌罐车、手推车等水平运输,提升架、混凝土输送泵等垂直运输。
2.3.4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对混凝土工程整体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浇筑阶段,首先需要严格的控制送料时间,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送料工作;其次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检测的方式主要是现场逐车测量,确保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应根据工艺需求充分考虑分层厚度、浇筑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和功率的振捣器,做到充分振捣,不过振,不漏振。另外,需要做好混凝土色彩匹配工作,经过两次色彩匹配合格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对每一个分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2.4控制温度应力
铁路桥梁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一般是采用C50或C50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的难题之一是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结构物内部,称之为温度自应力;另一种是发生在结构体系内,称之为温度次应力
高标号混凝土的温度自应力十分明显现阶段,新的水泥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kg,但均未规定其上限值 高标号的混凝土一般是用高标号的水泥配置而成,而高标号水泥为了得到高强度,水泥生产商家往往将水泥磨的很细,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影响十分重大。
(1)水泥细度过大,水泥早期会产生大量且集中的水化热,一般说来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尺寸没有铁路上部桥梁结构尺寸大,但也时常有长宽均大于5米的桥墩和基础,水泥细度过大将导致水泥加速水化过程,早期水化热过大且过分集中,进而使混凝土结构易于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2)水泥细度过大,初凝阶段泌水增多,使得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縮变形趋大,更易产生收缩裂缝同时,水泥颗粒愈细,所需的水量也愈大,导致水泥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的几率也跟着增大,混凝土更容易开裂因此,在高标号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所选用的水泥必须是既能达到所需强度,本身比表面积又不宜过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可靠,进而保证由高标号混凝土浇筑的构件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不同种类的水泥,在其耐久性、水化热和抗渗性方面有较大不同,在选择水泥种类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具体环境和使用要求,做出合理选择与此同时,在骨料的选择方面,还应重视去除骨料表面的有害杂质等。
2.5混凝土的养护
科学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又一重要措施,很多混凝土构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养护尤其对混凝土裂缝控制,养护是重点混凝土初凝之后,自身水分流失较为严重,而水分流失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且会造成混凝土表层麻面等病害因此,混凝土的养护,需要认真对待目前业内对混凝土的养护大多采用热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方式。所谓热养护,则是利用热源产生的热能,以某种方式,将其热量传递给需养护的混凝土构件,并控制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相对湿度,利用这种热湿环境进行的养护;所谓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采用洒水、覆盖等方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热养护的养护时间较短、能迅速提高强度,但是投人相对较大;自然养护的操作较简便,成本也较低,但养护所需的时间较长。
结束语
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关系着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工程。铁路桥梁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为了实现百年安全使用目标,应加强对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质量控制,完善作业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桥梁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成和.铁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李家喜.铁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与大体积混凝土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06:234-235.
[3]朱茂.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J].门窗,2014,07:357.
【关键词】铁路工程;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
引言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致力于提高工程质量。顾客以及国家建设质量保证标准对于铁路桥梁的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包括安全性能、可靠性等等。而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这些要求的实现。质量控制设计建造中的整个过程、多个方位,只有从各个方面进行质量的控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1、铁路桥梁中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1.1原材料方面的具体问题
原材料质量直接决定混泥土质量,进而会影响到道桥工程质量,这是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对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实际应用来讲,原材料是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铁路道桥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方面主要在质量与技术性能上存在问题和隐患,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桥梁施工建设成本,选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技术性能不达标产品,使混凝土项目整体出现质量与技术隐患,难于保障道桥施工综合性和重点的要求,并会产生道桥施工的实际问题。
1.2施工工艺控制方面的问题
铁路桥梁处于多种环境共同作用下,施工所采取的工艺,耐久性技术措施各不相同,应严格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加强工艺试验,从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筑、养护全过程的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消除各种质量隐患。
1.3温度方面的具体问题
一方面,水泥水化热出现放热量超标、放热速度过快、放热峰值过高等问题,这会引发水化热整个过程温度的积累,造成道桥混凝土部位产生温度阶梯和温度裂缝,影响道桥混凝土结构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另一方面,道桥施工现场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特殊天气,导致道桥混凝土出现迅速失水、降温,出现表面干缩加剧、温度阶梯扩大等问题,导致结构产生干缩、温度裂缝,进而影响桥梁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
2、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培养施工参与者对于质量的意识
在桥梁工程施工前,为了让全体参与人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全员质量意识培训。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意识必须贯穿于每道工序,每项任务以及每项工作中,因此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每个人的心中充满质量意识的思想观念,将施工质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并加强学习施工质量管理的知识。为了明确培训的意义,在每次完成培训后都要认真负责,全员参加培训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禁止参与任何施工作业项目,直到考核通过方可参与施工。
2.2桥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2.1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其品种多样,对混凝土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应对其进行合理验收,保证它的强度、凝结时间以及安全性。
2.2.2矿物掺和料
矿物掺和料应为性能稳定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
2.2.3骨料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应选用料形良好、质地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骨料中的砂石、含泥量、有害物质等对混凝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控制砂石的粒径和级配,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2.4水
水应优先选用无杂质的天然水,不得采用海水。
2.2.5外加剂
外加剂与水泥及矿物掺和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应选用品质稳定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产品。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施工中具体的性能要求科学选取外加剂,避免杂质过多的现象发生。
2.3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3.1拌合
当选择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后,同时经过实验室配合比设计以及现场取样实验后,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避免漏配、误配、少配等现象,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另外,在拌合前,还需要对最终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同时,混凝土的拌合与温度、空气湿度等有一定的关系,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等,控制水灰比、骨料用量等,适当的加入外加剂。
2.3.2运输
在施工现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根据实际需要,一般选择搅拌罐车、手推车等水平运输,提升架、混凝土输送泵等垂直运输。
2.3.4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对混凝土工程整体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浇筑阶段,首先需要严格的控制送料时间,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送料工作;其次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检测的方式主要是现场逐车测量,确保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如果采用分层浇筑方式,应根据工艺需求充分考虑分层厚度、浇筑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和功率的振捣器,做到充分振捣,不过振,不漏振。另外,需要做好混凝土色彩匹配工作,经过两次色彩匹配合格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对每一个分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2.4控制温度应力
铁路桥梁对混凝土的要求较高,一般是采用C50或C50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的难题之一是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结构物内部,称之为温度自应力;另一种是发生在结构体系内,称之为温度次应力
高标号混凝土的温度自应力十分明显现阶段,新的水泥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要求,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kg,但均未规定其上限值 高标号的混凝土一般是用高标号的水泥配置而成,而高标号水泥为了得到高强度,水泥生产商家往往将水泥磨的很细,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质量,尤其是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影响十分重大。
(1)水泥细度过大,水泥早期会产生大量且集中的水化热,一般说来铁路桥梁下部结构尺寸没有铁路上部桥梁结构尺寸大,但也时常有长宽均大于5米的桥墩和基础,水泥细度过大将导致水泥加速水化过程,早期水化热过大且过分集中,进而使混凝土结构易于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2)水泥细度过大,初凝阶段泌水增多,使得混凝土早期干燥收縮变形趋大,更易产生收缩裂缝同时,水泥颗粒愈细,所需的水量也愈大,导致水泥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的几率也跟着增大,混凝土更容易开裂因此,在高标号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所选用的水泥必须是既能达到所需强度,本身比表面积又不宜过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标号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可靠,进而保证由高标号混凝土浇筑的构件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不同种类的水泥,在其耐久性、水化热和抗渗性方面有较大不同,在选择水泥种类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具体环境和使用要求,做出合理选择与此同时,在骨料的选择方面,还应重视去除骨料表面的有害杂质等。
2.5混凝土的养护
科学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又一重要措施,很多混凝土构件产生各种各样的病害,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养护尤其对混凝土裂缝控制,养护是重点混凝土初凝之后,自身水分流失较为严重,而水分流失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而且会造成混凝土表层麻面等病害因此,混凝土的养护,需要认真对待目前业内对混凝土的养护大多采用热养护和自然养护两种方式。所谓热养护,则是利用热源产生的热能,以某种方式,将其热量传递给需养护的混凝土构件,并控制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相对湿度,利用这种热湿环境进行的养护;所谓自然养护,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采用洒水、覆盖等方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热养护的养护时间较短、能迅速提高强度,但是投人相对较大;自然养护的操作较简便,成本也较低,但养护所需的时间较长。
结束语
桥梁的施工建设质量关系着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工程。铁路桥梁一般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为了实现百年安全使用目标,应加强对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质量控制,完善作业中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桥梁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刘成和.铁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2]李家喜.铁路桥梁施工质量管理与大体积混凝土控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06:234-235.
[3]朱茂.铁路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几点策略探究[J].门窗,2014,0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