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文是范例,课文是“引子”,在教学中要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在阅读教学中要搭建从“篇”到“本”的桥梁。如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对改编后的选文与原著的语言,以增强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识,补充原著中的人物事迹还原人物形象,定期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检查阅读效果,帮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原著,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真正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篇带全本”。
关键词:阅读素养;选文;原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54-02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格外重视引导读书,“专治”目前教学中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语文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而课文也就成为激发阅读兴趣、习得阅读方法的重要载体。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淬炼的人类文明的精华。选自经典原著的课文,对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够的,选文应成为撬动经典作品阅读的杠杆。课文是范例,课文是“引子”,教学中应依托选文引导学生读原著,使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可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通常会怎么做呢?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原著的有关资料,这些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资料,学生抄写下来,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在课堂上泛泛而谈,这在课堂上完全是流于形式的环节。课后再布置阅读原著。如果课上没有充分发挥选文的作用,学生对原著就没有更深的了解,没有阅读的兴趣,更没有阅读的方向与方法。教师这样教学导致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单一,对作品情节的设置了解粗浅,对作品的语言形式缺乏感受力,对选文的学习始终停留在表层上。没有将选文融入整本书的教学视角,甚至会造成学生断章取义。那么如何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搭建从“篇”到“本”的桥梁呢?下面以《三顾茅庐》一课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选文和原著的勾连。
一、悬念——激起阅读期待
作家在作品创作中常常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使故事有了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地读下去。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受篇幅的限制,也受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制约,是不能完整地呈现原著的恢宏气势和曲折情节的。我们教师要将文本与原著相比较,挖掘其删减部分的教学价值,巧妙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原著的阅读期待。
《三顾茅庐》一课,详细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的经过,之前“二请”仅一笔带过。刘备前两次请诸葛亮出山均以失败告终,这是第三次去请诸葛亮的因。因为这个“因”,“三请”中人物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细节才有了合理性,所以这“三请”诸葛亮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不能简单地割裂的,这个“因”值得我们深究。在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前,文中这样写道:“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张飞的“嚷”是他耿直鲁莽个性的反映,更是对自己的主公大哥多次纡尊降贵的不满,是对三兄弟屡次碰壁的愤怒。而这些内容集中在前“二请”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发问:“张飞为什么会这样嚷?”并出示了原著中前两次请诸葛亮出山时描写天气的句子:“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并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三兄弟前两次去拜访诸葛亮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样借助原著展开想象,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师卖个关子:“他们遇到的困难远不止天气的恶劣,还存在很多人为的障碍。想了解这些,我们可走进《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巧妙。如果将原著中的有关内容全盘端出,学生便失去了作为读者的好奇心;若不给点“甜头”,教学中对这些故事背景只字不提,学生就会意兴阑珊。这样的设计,说一半藏一半,“欲说还休”,设下了悬念,学生自然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也就架起了从“篇”到“本”的桥梁。
二、比对——感悟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是成就经典的重要原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或朴素自然,或含蓄隽永,或清新绚丽,或严谨简洁。学生学会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才能提高对文学语言的审美力、鉴赏力。《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对原著语段进行了改编,使之更为通俗易懂,却无法很好地保留原著“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辞约意丰,耐人寻味;文采飞扬,富有音乐性;半文半白,多样统一”的语言特色。有了课文和原文的区别,“比对”就成了重要的教学视角。我们要寻找“比对”点,引领学生感悟作品的语言特色。
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段文字看似在描写隆中优美的景色,实则巧妙地衬托出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特点。这种环境衬托的写法在小说中经常用到,《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光在《三顾茅庐》这一回中描写卧龙冈的景色就还有兩处:①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②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比较阅读后发现,这两处环境描写同样也衬托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语言也更耐人寻味。在课堂上出示原著中的这两处语言,引导学生比对,感受第一句的简约美、第二句的节奏美。相机总结引导:“其实不管是简洁的还是具体的,富有节奏的还是优美抒情的,都写出了卧龙冈的美和奇,都衬托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描写同一事物,作者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同学们今后阅读原著时要留心作者精妙的语言,多加品味。”
我相信,在教学中深挖选文和原著语言上的差异处,不断进行选文和原文语言的比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会增强品味语言的意识,更深刻地感受原著语言的张力,课外的阅读也会更有实效性。 三、还原——丰盈人物形象
文学就是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三国演义》一书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学文编著的《文学原理》中这样写道:“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扣紧灵魂才能制服小说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更为有效的解读。”但仅从《三顾茅庐》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来品析人物,得到的结论显然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
课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恭敬,这一部分内容占了课文很大的比重。虽然详尽,虽然重要,但语言浅显,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理解体悟并没有难度。教师围绕“恭”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悉心品读语段,学生能很快抓住关键词语“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半晌功夫”“一个时辰”,在头脑中建立刘备尊重人才的形象。但很显然,这一层次的人物形象只是平面的。如果结合原著中刘备的身份地位来体会,这一份“恭敬”便非同一般了。于是教师适时追问:“如果是普通人这样恭敬都不易,更何况是刘备!你们知道刘备的身份吗?平时别人是怎么对他的?”学生在课前对原著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二来。教师再进行总结:“文中刘备是大汉皇叔、一方诸侯,已是名闻天下,连曹操也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个。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平头百姓。而且刘备当时已有47岁,而诸葛亮却只有27岁,刘备能做到如此恭敬,真是令人叹服。”联系原著,全方位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这样选文和原著的勾连,也正是把文章“读厚”的过程。
《三顾茅庐》一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孤立地解读这句话,得到的只是字面的意思,对人物的认识也仅仅是“贴标签”。此时,应结合原著,还原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大败夏侯淳、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等事件。将人物置身大背景中,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勾连起来,这样在头脑中建立的人物形象才能更立体、客观。课堂上的这些拓展,也对学生阅读原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拓展——检验阅读成效
课堂上实现选文与原著的勾连,并不是“一篇带全本”阅读教学的结束,还需要课外的拓展,其也是课堂上“勾连”策略成效的检验。课外拓展首先体现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外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它已成为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这一堂课后留给学生两个阶段的阅读作业,首先是阅读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学生的新鲜感还未消散,所以趁热打铁引导其阅读选文中主角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小说曲折的情节。除了这项短期的作业以外,还给学生布置了一段时间的阅读作业:在这个名著阅读月,让我们阅读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一个月后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的意义在于,可以满足经历饱满、想要分享的人的欲望,也可以为灵感枯竭、心灵迟钝的人引来活水。读书本身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可是“输出”更为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输出”的学习方式比“输入”的学习方式更受他们的欢迎。当我们能够将所看到的书以各种方式去“输出”,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升华。 “输出”方式众多,读书交流会是一种最为简便可行的方式。可以在学生读原著后,设计一节部编版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课,教师可以讲授相关作品的读书常识、阅读方法。这些方法让阅讀从个人行为变为集体行为,变为公开的活动。这样的拓展,是课堂的延伸。从一篇文章到几个相关故事,再到整本书,循着学生的阅读规律,能够逐步实现从“篇”到“本”的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拓展语文新路径,追寻价值最大化——群文类学课堂教学特点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11):1-3.
[2]戴 燕.由一篇课文到一本书——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谈名著节选改编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9):109.
关键词:阅读素养;选文;原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2-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2-0054-02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格外重视引导读书,“专治”目前教学中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语文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而课文也就成为激发阅读兴趣、习得阅读方法的重要载体。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淬炼的人类文明的精华。选自经典原著的课文,对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够的,选文应成为撬动经典作品阅读的杠杆。课文是范例,课文是“引子”,教学中应依托选文引导学生读原著,使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
可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通常会怎么做呢?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原著的有关资料,这些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资料,学生抄写下来,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在课堂上泛泛而谈,这在课堂上完全是流于形式的环节。课后再布置阅读原著。如果课上没有充分发挥选文的作用,学生对原著就没有更深的了解,没有阅读的兴趣,更没有阅读的方向与方法。教师这样教学导致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单一,对作品情节的设置了解粗浅,对作品的语言形式缺乏感受力,对选文的学习始终停留在表层上。没有将选文融入整本书的教学视角,甚至会造成学生断章取义。那么如何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搭建从“篇”到“本”的桥梁呢?下面以《三顾茅庐》一课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选文和原著的勾连。
一、悬念——激起阅读期待
作家在作品创作中常常通过情节的巧妙设置,使故事有了悬念,让读者欲罢不能地读下去。而我们教材中的选文,受篇幅的限制,也受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制约,是不能完整地呈现原著的恢宏气势和曲折情节的。我们教师要将文本与原著相比较,挖掘其删减部分的教学价值,巧妙地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对原著的阅读期待。
《三顾茅庐》一课,详细记叙了刘备第三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的经过,之前“二请”仅一笔带过。刘备前两次请诸葛亮出山均以失败告终,这是第三次去请诸葛亮的因。因为这个“因”,“三请”中人物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细节才有了合理性,所以这“三请”诸葛亮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不能简单地割裂的,这个“因”值得我们深究。在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前,文中这样写道:“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张飞的“嚷”是他耿直鲁莽个性的反映,更是对自己的主公大哥多次纡尊降贵的不满,是对三兄弟屡次碰壁的愤怒。而这些内容集中在前“二请”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师在课堂上发问:“张飞为什么会这样嚷?”并出示了原著中前两次请诸葛亮出山时描写天气的句子:“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并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他们三兄弟前两次去拜访诸葛亮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样借助原著展开想象,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教学进行到这里,教师卖个关子:“他们遇到的困难远不止天气的恶劣,还存在很多人为的障碍。想了解这些,我们可走进《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这样的设计不可谓不巧妙。如果将原著中的有关内容全盘端出,学生便失去了作为读者的好奇心;若不给点“甜头”,教学中对这些故事背景只字不提,学生就会意兴阑珊。这样的设计,说一半藏一半,“欲说还休”,设下了悬念,学生自然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也就架起了从“篇”到“本”的桥梁。
二、比对——感悟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是成就经典的重要原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或朴素自然,或含蓄隽永,或清新绚丽,或严谨简洁。学生学会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才能提高对文学语言的审美力、鉴赏力。《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对原著语段进行了改编,使之更为通俗易懂,却无法很好地保留原著“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辞约意丰,耐人寻味;文采飞扬,富有音乐性;半文半白,多样统一”的语言特色。有了课文和原文的区别,“比对”就成了重要的教学视角。我们要寻找“比对”点,引领学生感悟作品的语言特色。
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语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这段文字看似在描写隆中优美的景色,实则巧妙地衬托出诸葛亮这个人物的特点。这种环境衬托的写法在小说中经常用到,《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光在《三顾茅庐》这一回中描写卧龙冈的景色就还有兩处:①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②遂上马,行数里,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比较阅读后发现,这两处环境描写同样也衬托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语言也更耐人寻味。在课堂上出示原著中的这两处语言,引导学生比对,感受第一句的简约美、第二句的节奏美。相机总结引导:“其实不管是简洁的还是具体的,富有节奏的还是优美抒情的,都写出了卧龙冈的美和奇,都衬托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描写同一事物,作者运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同学们今后阅读原著时要留心作者精妙的语言,多加品味。”
我相信,在教学中深挖选文和原著语言上的差异处,不断进行选文和原文语言的比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会增强品味语言的意识,更深刻地感受原著语言的张力,课外的阅读也会更有实效性。 三、还原——丰盈人物形象
文学就是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三国演义》一书中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学文编著的《文学原理》中这样写道:“在小说中,人物是灵魂,只有扣紧灵魂才能制服小说庞大有力的文本,产生更为有效的解读。”但仅从《三顾茅庐》这一篇文章一个故事来品析人物,得到的结论显然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
课文中细致地描写了刘备“三请”诸葛亮的动作、神态,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恭敬,这一部分内容占了课文很大的比重。虽然详尽,虽然重要,但语言浅显,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理解体悟并没有难度。教师围绕“恭”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悉心品读语段,学生能很快抓住关键词语“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半晌功夫”“一个时辰”,在头脑中建立刘备尊重人才的形象。但很显然,这一层次的人物形象只是平面的。如果结合原著中刘备的身份地位来体会,这一份“恭敬”便非同一般了。于是教师适时追问:“如果是普通人这样恭敬都不易,更何况是刘备!你们知道刘备的身份吗?平时别人是怎么对他的?”学生在课前对原著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二来。教师再进行总结:“文中刘备是大汉皇叔、一方诸侯,已是名闻天下,连曹操也说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个。而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平头百姓。而且刘备当时已有47岁,而诸葛亮却只有27岁,刘备能做到如此恭敬,真是令人叹服。”联系原著,全方位地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这样选文和原著的勾连,也正是把文章“读厚”的过程。
《三顾茅庐》一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孤立地解读这句话,得到的只是字面的意思,对人物的认识也仅仅是“贴标签”。此时,应结合原著,还原诸葛亮出山后辅佐刘备大败夏侯淳、火烧新野、七擒孟获、空城计、草船借箭等事件。将人物置身大背景中,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勾连起来,这样在头脑中建立的人物形象才能更立体、客观。课堂上的这些拓展,也对学生阅读原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拓展——检验阅读成效
课堂上实现选文与原著的勾连,并不是“一篇带全本”阅读教学的结束,还需要课外的拓展,其也是课堂上“勾连”策略成效的检验。课外拓展首先体现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外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它已成为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这一堂课后留给学生两个阶段的阅读作业,首先是阅读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学生的新鲜感还未消散,所以趁热打铁引导其阅读选文中主角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鲜明的形象、小说曲折的情节。除了这项短期的作业以外,还给学生布置了一段时间的阅读作业:在这个名著阅读月,让我们阅读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一个月后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的意义在于,可以满足经历饱满、想要分享的人的欲望,也可以为灵感枯竭、心灵迟钝的人引来活水。读书本身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可是“输出”更为重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输出”的学习方式比“输入”的学习方式更受他们的欢迎。当我们能够将所看到的书以各种方式去“输出”,本身就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升华。 “输出”方式众多,读书交流会是一种最为简便可行的方式。可以在学生读原著后,设计一节部编版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课,教师可以讲授相关作品的读书常识、阅读方法。这些方法让阅讀从个人行为变为集体行为,变为公开的活动。这样的拓展,是课堂的延伸。从一篇文章到几个相关故事,再到整本书,循着学生的阅读规律,能够逐步实现从“篇”到“本”的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拓展语文新路径,追寻价值最大化——群文类学课堂教学特点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8(11):1-3.
[2]戴 燕.由一篇课文到一本书——以《三打白骨精》为例谈名著节选改编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