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第一生命力。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教师就要用心感悟教材,真心关爱学生,用心欣赏学生,用心理解、宽容学生,耐心等待。
关键词:心 感悟 感染 欣赏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08-01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第一生命力。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教好这门学科,就必须用心感悟。
1 用心感悟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用心感悟。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在用心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它更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把握住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到“想象”这一思维方式的神奇,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自觉性。所以我打破原来按“思考·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把每次擦亮火柴看到的景象一一板书出来的教学方法。改用熟悉课文后,就从最后两段入手,提纲挈领地统揽全文,学生想象。这样更对得起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2 用心感染、带动学生
2.1 身體力行起到榜样作用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只有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要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空洞的说教往往效果甚微,身教胜言教,打铁还须自身硬,因为学生对于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教师格外尊敬,最看不起的就是一知半解,所以老师要不断地用各方面的新知识充实自己,学好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营养,感受知识的力量。让学生从自己身上看到学习的重要,知识的魅力,再让他们学习知识就不会是空话了。学生爱读书学习了,成绩自然提高了。
2.2 用心欣赏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带动起学生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我问学生你从竺可桢爷爷身上受到哪些启发,想对他说些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他工作认真,负责,做事要求严格,对人亲切,要向他学习等等。可是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想让他休息,他太累了。因为他在散步时还想着工作。对于他的回答我们能说错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从人性出发,有一颗善良、细致的心,不是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吗?因此,我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我的欣赏让同学们受到启发,更积极的发言,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习氛围浓厚。再如三年级学生作文淡而无味,层次混乱,颠三倒四,不知所云。满纸错别字,如沙子般扎眼,读起来别扭极了。有一次我唠叨完毕之后,一个教师笑说着:“换一个思维角度怎么样?是不是自己的标准有问题,把眼光放低些,考虑考虑学生的阅历与程度,说不定比咱当年还强呢?”我一楞,在以后的批语中,我试着不再用应付和挑剔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而是兴致勃勃地欣赏,果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学生展现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想象和才华,描绘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从学生作文之中,我不但看到了学生的才智,而且学到了想都想不到的知识。我给学生欣赏性批语越来越多,极大鼓舞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好,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我在学生中的威望日渐上升,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在对学生的欣赏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欣赏。学生就会尊敬你、信服你。只要我们多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用心理解、宽容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只有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你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在你眼中的种种所谓“不可饶恕”的事。当学生大汗淋漓地跑到教室门口喊声“报告”而遭到斥责时,那张欲言又止的嘴在告诉我们—— 他需要理解;当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你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顿臭骂并说要通知家长时,那个冲出办公室大门的倔强的背影在告诉我们—— 他需要理解;当他由一个聪明上进的优等生变成一个懒散松懈的后进生时,他那双无助、忧伤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正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要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他们才会信任你,拥护你。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愿望的火花熄灭。”顽童们经常会犯错,那些老师心目中的优秀生也同样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对待犯错的学生,与其责备惩罚,不如宽容一下,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改正身上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向完美靠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做人。
3 耐心等待
一位名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能否挖掘出这座深埋地下的宝库中的财富,关键就看挖掘者的耐心和毅力了。每一个人民教师,充当的就是挖掘者的角色。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上二年级的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一至十这几个数字,其它字词都不认识更不会写。上课时,他总会发出不同的怪声,做各种怪异的动作来扰乱课堂纪律。开始时,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纠正他,教育他,但效果不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从那以后,我改变教育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认识拼音,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只能认几个单韵母,声母按顺序能读不能写。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和他谈话了解到他对拼音没兴趣,不想学。这时我又发现他很想给同学们发作业本,于是我就先教他认识全班同学的名字,选他当科代表。一个星期他就认识了全班同学名字了,经过我耐心的辅导,一个月后这些名字他也全能写了。因为是科代表,有责任在身,他就想学习更多的字词。我再教他拼音,告诉他拼音的用途,他很快就学会看拼音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用拼音来学习更多的生字新词。又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了其他同学。由此可见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挖掘出每一座宝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总之,教师只有用心感悟,用心感染、带动每一个学生,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心 感悟 感染 欣赏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208-01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第一生命力。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教好这门学科,就必须用心感悟。
1 用心感悟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用心感悟。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感知,再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具体解读。在用心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它更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把握住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到“想象”这一思维方式的神奇,培养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自觉性。所以我打破原来按“思考·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把每次擦亮火柴看到的景象一一板书出来的教学方法。改用熟悉课文后,就从最后两段入手,提纲挈领地统揽全文,学生想象。这样更对得起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编者的良苦用心。
2 用心感染、带动学生
2.1 身體力行起到榜样作用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只有身体力行去影响学生,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要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精神、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空洞的说教往往效果甚微,身教胜言教,打铁还须自身硬,因为学生对于精通专业、学识渊博的教师格外尊敬,最看不起的就是一知半解,所以老师要不断地用各方面的新知识充实自己,学好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严谨的教学态度、先进的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营养,感受知识的力量。让学生从自己身上看到学习的重要,知识的魅力,再让他们学习知识就不会是空话了。学生爱读书学习了,成绩自然提高了。
2.2 用心欣赏学生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带动起学生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们。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我问学生你从竺可桢爷爷身上受到哪些启发,想对他说些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他工作认真,负责,做事要求严格,对人亲切,要向他学习等等。可是有一个学生却说我想让他休息,他太累了。因为他在散步时还想着工作。对于他的回答我们能说错吗?当然不能,因为他从人性出发,有一颗善良、细致的心,不是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吗?因此,我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我的欣赏让同学们受到启发,更积极的发言,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习氛围浓厚。再如三年级学生作文淡而无味,层次混乱,颠三倒四,不知所云。满纸错别字,如沙子般扎眼,读起来别扭极了。有一次我唠叨完毕之后,一个教师笑说着:“换一个思维角度怎么样?是不是自己的标准有问题,把眼光放低些,考虑考虑学生的阅历与程度,说不定比咱当年还强呢?”我一楞,在以后的批语中,我试着不再用应付和挑剔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作文,而是兴致勃勃地欣赏,果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学生展现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想象和才华,描绘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从学生作文之中,我不但看到了学生的才智,而且学到了想都想不到的知识。我给学生欣赏性批语越来越多,极大鼓舞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越来越好,在之后的日子里,我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我在学生中的威望日渐上升,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在对学生的欣赏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欣赏。学生就会尊敬你、信服你。只要我们多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用心理解、宽容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只有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你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在你眼中的种种所谓“不可饶恕”的事。当学生大汗淋漓地跑到教室门口喊声“报告”而遭到斥责时,那张欲言又止的嘴在告诉我们—— 他需要理解;当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你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顿臭骂并说要通知家长时,那个冲出办公室大门的倔强的背影在告诉我们—— 他需要理解;当他由一个聪明上进的优等生变成一个懒散松懈的后进生时,他那双无助、忧伤的眼神分明告诉你:他正承载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要把自己当作是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引导他们。他们才会信任你,拥护你。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愿望的火花熄灭。”顽童们经常会犯错,那些老师心目中的优秀生也同样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对待犯错的学生,与其责备惩罚,不如宽容一下,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改正身上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向完美靠拢。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做人。
3 耐心等待
一位名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能否挖掘出这座深埋地下的宝库中的财富,关键就看挖掘者的耐心和毅力了。每一个人民教师,充当的就是挖掘者的角色。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上二年级的他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一至十这几个数字,其它字词都不认识更不会写。上课时,他总会发出不同的怪声,做各种怪异的动作来扰乱课堂纪律。开始时,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纠正他,教育他,但效果不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从那以后,我改变教育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认识拼音,可是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只能认几个单韵母,声母按顺序能读不能写。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和他谈话了解到他对拼音没兴趣,不想学。这时我又发现他很想给同学们发作业本,于是我就先教他认识全班同学的名字,选他当科代表。一个星期他就认识了全班同学名字了,经过我耐心的辅导,一个月后这些名字他也全能写了。因为是科代表,有责任在身,他就想学习更多的字词。我再教他拼音,告诉他拼音的用途,他很快就学会看拼音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的鼓励他,支持他,帮助他用拼音来学习更多的生字新词。又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了其他同学。由此可见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毅力,就一定可以挖掘出每一座宝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夺目的光芒。
总之,教师只有用心感悟,用心感染、带动每一个学生,耐心等待学生的进步,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