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本身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中是否需要设置情境,以及设置怎样的情境,以怎样的形式呈现,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来决定,这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走入了误区,引发了笔者对走出这些误区的思考。
一、走出教学过程形式化的误区
在教学中,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该用则用,不应夸大其作用,更不能把它变成形式化的枷锁。
情境的创设可借助媒体,但不能过分依赖媒体。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创设情境的形式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的确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但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情境而情境,否则就违背了情境创设的本意。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设计有助于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这样创设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概念的实例,可以是蕴涵一定规律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也可以是蕴涵一定价值观念的社会现象。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刺激性的背景信息,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引发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和探究的思维意识,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供学生讨论,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都有话讲;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加强监控和指导,避免操作中因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情境创设必须体现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教师在注重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上,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上,放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切忌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一味追求形式的新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做法。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以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教材,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此为基础来适当地提出问题,切忌提问的随意性。课堂情境的设置,不能也不应一成不变。因为同样的情境,运用于不同的学生,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即使常用的教学情境也要适时进行再加工,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
二、走出教学素材成人化的误区
教学素材首先要引起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为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的情境,教师应对教学素材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教案构思上多下工夫,恰当地引入这些内容为教学服务。所选取的素材应与儿童而不是成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尽量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去体会和感悟知识,以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避免成人化倾向。其次,根据教育适应自然原则,选取教学素材时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按儿童心理逻辑顺序来组织素材,使该年龄层次的学生不至于感到过于生疏。最后,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所蕴涵的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思考,经过“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即“跳一跳,够得着”。
三、走出教学组织活动化的误区
教学应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境界。真实的课堂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激动人心,更多的是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反思教学组织活动化的误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存在心态问题,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师,心里只装着自己并急于表现自己,一味追求在形式上翻新。因此,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首先应保持自然、平和、稳定的心态,选择符合教材的基本规定、教学目标和编排意图的情境方式,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其次,组织活动时应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参与性与深度体验性,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适当时间和空间,使活动体验与意义构建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设计活动情境时,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顾及,选准时机,策略得当。要特别注意为后进生着想,创设后进生有机会参与的活动情境,实现人人动手、动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走出教学场景虚拟化的误区
使用虚拟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感受虚拟、学会假设、学会想象的一种直接的途径。把握运用虚拟的“度”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切忌因虚拟过度而变成了虚假。
含表演色彩的情境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场景、有角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特别高。这种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但必须在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准备不充分,就会耽误授课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无论是提供具体活动场景的情境还是提供学习资源的情境,真实性都是创设情境的前提,即使是虚拟情境,情境中的背景信息也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主观编造的与现实情境相悖的情境。生活中的很多情境无法照搬到课堂中来,只能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时还原生活情境,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实事,避免所有的情境要素都虚拟化。而且,“虚拟”不等于“虚假”,否则就会走入误区。
五、走出教学环境场景化的误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各自所依赖的物理环境和心理背景也有所差异。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有利于沟通教学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处理好环境与情境需求的关系,符合适应性原则。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高低等情况创设合适的场景,切忌牵强,赶时髦。只有创设与学生发展和当前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场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次,应注意不同特点的背景音乐对认知过程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平和音乐对认知过程有促进作用。相反,激烈音乐对认知过程有消极影响。再次,教室物理环境的布置应适当。如课桌椅和讲台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灯光、室温可以进行调节,挂图、墙报、花草、工艺品、墙壁的颜色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教室的实物布置不应干扰学生的视线,要有利于每个学生都接受到教师提供的信息;当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时,课堂的实物布置应该方便(如课桌排列成环形)而不是阻碍(如课桌纵向排列)这种讨论。最后,应切记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会感染学生;教师的教学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激起学生改变心理状态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将创设情境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关心、信任、理解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以饱满的情感建构和谐的心灵场景。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情是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互动。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用情用心去投入,情景就会自然升格为情境,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就会得到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应走出学科教师重“情景”、轻“情境”的认识误区,实施情景融入情境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任何情境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情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化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它更应富有理性,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情境不在形、不在新,有情有趣、有心有效,就行!(摘自《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一、走出教学过程形式化的误区
在教学中,不是每节课都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应从实际出发,该用则用,不应夸大其作用,更不能把它变成形式化的枷锁。
情境的创设可借助媒体,但不能过分依赖媒体。形式必须服务于内容,创设情境的形式要紧扣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的确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之一,但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情境而情境,否则就违背了情境创设的本意。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设计有助于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这样创设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概念的实例,可以是蕴涵一定规律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也可以是蕴涵一定价值观念的社会现象。情境的创设和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刺激性的背景信息,激发好奇心和发现欲,引发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和探究的思维意识,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供学生讨论,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都有话讲;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加强监控和指导,避免操作中因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情境创设必须体现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教师在注重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上,放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上,放在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切忌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一味追求形式的新穎,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的做法。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以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观点来看待教材,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此为基础来适当地提出问题,切忌提问的随意性。课堂情境的设置,不能也不应一成不变。因为同样的情境,运用于不同的学生,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即使常用的教学情境也要适时进行再加工,赋予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
二、走出教学素材成人化的误区
教学素材首先要引起学习者的动机和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为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的情境,教师应对教学素材展开丰富的联想,在教案构思上多下工夫,恰当地引入这些内容为教学服务。所选取的素材应与儿童而不是成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尽量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去体会和感悟知识,以利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从而避免成人化倾向。其次,根据教育适应自然原则,选取教学素材时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按儿童心理逻辑顺序来组织素材,使该年龄层次的学生不至于感到过于生疏。最后,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所蕴涵的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使学生需要经过努力思考,经过“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即“跳一跳,够得着”。
三、走出教学组织活动化的误区
教学应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境界。真实的课堂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激动人心,更多的是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反思教学组织活动化的误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存在心态问题,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的教师,心里只装着自己并急于表现自己,一味追求在形式上翻新。因此,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首先应保持自然、平和、稳定的心态,选择符合教材的基本规定、教学目标和编排意图的情境方式,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其次,组织活动时应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参与性与深度体验性,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适当时间和空间,使活动体验与意义构建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设计活动情境时,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顾及,选准时机,策略得当。要特别注意为后进生着想,创设后进生有机会参与的活动情境,实现人人动手、动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走出教学场景虚拟化的误区
使用虚拟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感受虚拟、学会假设、学会想象的一种直接的途径。把握运用虚拟的“度”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切忌因虚拟过度而变成了虚假。
含表演色彩的情境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场景、有角色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特别高。这种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但必须在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否则,准备不充分,就会耽误授课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无论是提供具体活动场景的情境还是提供学习资源的情境,真实性都是创设情境的前提,即使是虚拟情境,情境中的背景信息也应符合现实生活场景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应该是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主观编造的与现实情境相悖的情境。生活中的很多情境无法照搬到课堂中来,只能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时还原生活情境,要尽可能多地利用实物、实事,避免所有的情境要素都虚拟化。而且,“虚拟”不等于“虚假”,否则就会走入误区。
五、走出教学环境场景化的误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教学环境。师生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不同,各自所依赖的物理环境和心理背景也有所差异。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有利于沟通教学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心理相容和情感交流;有利于克服和消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处理好环境与情境需求的关系,符合适应性原则。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能力高低等情况创设合适的场景,切忌牵强,赶时髦。只有创设与学生发展和当前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场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次,应注意不同特点的背景音乐对认知过程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平和音乐对认知过程有促进作用。相反,激烈音乐对认知过程有消极影响。再次,教室物理环境的布置应适当。如课桌椅和讲台可以按不同的方式排列,灯光、室温可以进行调节,挂图、墙报、花草、工艺品、墙壁的颜色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教室的实物布置不应干扰学生的视线,要有利于每个学生都接受到教师提供的信息;当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时,课堂的实物布置应该方便(如课桌排列成环形)而不是阻碍(如课桌纵向排列)这种讨论。最后,应切记课堂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会感染学生;教师的教学组织、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激起学生改变心理状态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将创设情境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关心、信任、理解学生,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建立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以饱满的情感建构和谐的心灵场景。情境不仅包含场景,而且内含情感。情是在境中的教学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互动。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用情用心去投入,情景就会自然升格为情境,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就会得到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应走出学科教师重“情景”、轻“情境”的认识误区,实施情景融入情境的教学策略。
事实上,任何情境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情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化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它更应富有理性,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情境不在形、不在新,有情有趣、有心有效,就行!(摘自《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责任编辑 邓园生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