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热爱艺术的家庭,爸爸刘勇4岁起便开始跟随其父亲学习书画,现任智远国际品牌咨询与设计公司总裁,是国内知名的品牌策划与设计专家、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品牌讲师、资本品牌建设的倡导者,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青年创意大赛,荣获国内及国际奖项几十项。妈妈赵月,自小学习钢琴、画画、舞蹈,后转学起管理,现任4A公司大客户部总监,工作以外的时间就是尽可能多地陪伴儿子。他们的儿子盼盼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帅气、聪明、阳光,很有幽默感,妈妈常常夸赞他:幽默是种智慧。盼盼自小热爱画画,从幼儿园至今,很多作品已被儿童专业报刊选登。在这样的三口之家里,感受到最多的就是温馨与默契,爸爸对儿子说:你是我们十几年来最好的收成!妈妈对儿子说:我们会好好爱你!小孩儿坚定地说:那我就可以好好爱一切!
顺应天性,让孩子拥有属于他的童年
眼看着,儿子快要10岁了,从小到大,对于陪伴他这件事,我一直很着迷。有时很辛苦,有时也会感觉到累,但这都无法改变我对这个成长中的小生命的迷恋,和对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日子的珍惜。陪伴儿子成长的这几年,我很少听信别人甚至是朋友的建议,理由很简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一卷不一样的书。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作为妈妈,更多的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又是要一定坚持到底的。做到这点其实一点不难,只需用心即可。
在这个拼高分、拼特长、拼名校的时代,我无力改变太多,只想让儿子做着最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因为我坚信,每一个第一名,除非天才,要不然一定是牺牲了太多原本属于童年里本该有的时间与快乐。
儿子班里一大半的学生都去报名学习奥数、英语,有的孩子甚至一周三次学习奥数。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大半的学生,基本是平时在校成绩就非常突出的孩子。儿子没有随波逐流地去学习这些我认为世界上最无趣的东西,可他的成绩也依然可以稳稳当当的非常好,当然这个好,只是我认为的好,不是第一,也达不到第二。有次儿子问我:“妈妈,班里同学都去学习奥数了,我要不要也去学呢?”听完我就逗他:“我可不想把你这感性的脑袋变成理性的思想,那样你就变得没有现在好玩了。”儿子听完哈哈大笑。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学奥数、考高分、进名校呢,我养育他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这个,而只是为了让他有个健康的体魄,乐观善良的身心,在我看来,这些都高于拼高分上名校这件事。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树立坚定的自己。
珍视天赋,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不过对于儿子自己认定、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肯定会帮助他坚持到底。并且告诉他,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好好去做,不要随波逐流,但一定要付出努力。
我一直觉得儿子特别幸运,至少在兴趣这个方面。他喜欢画画,而他画得确实也非常好,无关技巧但有创意的那种好。他爷爷自小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爸爸受爷爷的影响,4岁开始学习画画与书法,坚持到现在。
我并没有意让儿子一定要自小学习画画,因为受家庭熏陶,儿子很小就表现出他对画画浓厚的兴趣,这个发现始于他对所有事物都爱细心地观察。一岁半的一天,姥姥带小人儿出去玩的时候,小人儿看到“人”这个字,就会问姥姥这是什么,姥姥耐心地告诉小小孩儿,这是个人字,后来有一天在商场里看到一个“入”字,儿子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是人。”我笑着告诉儿子,这个是入。一个星期后的晚上,儿子笑嘻嘻地站在客厅,两腿一分,跟我们说:“我现在站出来的这个字叫人!接下来儿子又把小脑袋一歪,说:这个是入!”我看到了儿子身上一些属于他的特点:一个喜欢观察的小孩!
三岁多的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看《植物大战僵尸》这本书,儿子每次在小朋友们看书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要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下各种植物大战僵尸的画面,非常的生动。爱画画,似乎就是从那会儿开始的。之后他画过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很多生动有趣的画。
但是震惊到我的,是在儿子5岁时画的一幅画,画中是下雨的场景,很多的小动物在一棵大树下躲雨,这棵大树并不是普通的大树,而是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伞撑起来的,大树下有老虎,狮子,小白兔,大公鸡,还有大象驮着小老鼠,小老鼠还帮大象撑起一把伞……整个画面温馨、生动,没有了动物之间弱肉强食,它们相互合作,互相关爱。于是,我帮他为这幅画起名《世界与和平》。儿子6岁那年,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一年,儿子一幅对环境美好期望的画也是让我爱不释手:大自然中,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开心地放着风筝,旁边好多色彩斑斓的大树上盖着各种小房子……而每次在儿子画画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就是不打扰,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看着他的表情和动作,默默地感受着。看着这个小小生命,出于我,却又独立于我,对我来讲,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我也许不能一直陪伴着儿子,但我一定是那个一直欣赏着他的人。
清晨,我下床后走到客厅,看到儿子昨晚自己画到半夜的一幅关于长征的画,有些感动,孩子在慢慢长大,而我的育儿之路,像这画里的路一样,还很长很长。育儿这件事,教育的是孩子,修行的是自己。
顺应天性,让孩子拥有属于他的童年
眼看着,儿子快要10岁了,从小到大,对于陪伴他这件事,我一直很着迷。有时很辛苦,有时也会感觉到累,但这都无法改变我对这个成长中的小生命的迷恋,和对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日子的珍惜。陪伴儿子成长的这几年,我很少听信别人甚至是朋友的建议,理由很简单: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是一卷不一样的书。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作为妈妈,更多的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又是要一定坚持到底的。做到这点其实一点不难,只需用心即可。
在这个拼高分、拼特长、拼名校的时代,我无力改变太多,只想让儿子做着最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因为我坚信,每一个第一名,除非天才,要不然一定是牺牲了太多原本属于童年里本该有的时间与快乐。
儿子班里一大半的学生都去报名学习奥数、英语,有的孩子甚至一周三次学习奥数。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大半的学生,基本是平时在校成绩就非常突出的孩子。儿子没有随波逐流地去学习这些我认为世界上最无趣的东西,可他的成绩也依然可以稳稳当当的非常好,当然这个好,只是我认为的好,不是第一,也达不到第二。有次儿子问我:“妈妈,班里同学都去学习奥数了,我要不要也去学呢?”听完我就逗他:“我可不想把你这感性的脑袋变成理性的思想,那样你就变得没有现在好玩了。”儿子听完哈哈大笑。是啊,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的儿子学奥数、考高分、进名校呢,我养育他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这个,而只是为了让他有个健康的体魄,乐观善良的身心,在我看来,这些都高于拼高分上名校这件事。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树立坚定的自己。
珍视天赋,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
不过对于儿子自己认定、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肯定会帮助他坚持到底。并且告诉他,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好好去做,不要随波逐流,但一定要付出努力。
我一直觉得儿子特别幸运,至少在兴趣这个方面。他喜欢画画,而他画得确实也非常好,无关技巧但有创意的那种好。他爷爷自小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爸爸受爷爷的影响,4岁开始学习画画与书法,坚持到现在。
我并没有意让儿子一定要自小学习画画,因为受家庭熏陶,儿子很小就表现出他对画画浓厚的兴趣,这个发现始于他对所有事物都爱细心地观察。一岁半的一天,姥姥带小人儿出去玩的时候,小人儿看到“人”这个字,就会问姥姥这是什么,姥姥耐心地告诉小小孩儿,这是个人字,后来有一天在商场里看到一个“入”字,儿子很兴奋地告诉我:“妈妈,这是人。”我笑着告诉儿子,这个是入。一个星期后的晚上,儿子笑嘻嘻地站在客厅,两腿一分,跟我们说:“我现在站出来的这个字叫人!接下来儿子又把小脑袋一歪,说:这个是入!”我看到了儿子身上一些属于他的特点:一个喜欢观察的小孩!
三岁多的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看《植物大战僵尸》这本书,儿子每次在小朋友们看书的时候,都会跟老师要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下各种植物大战僵尸的画面,非常的生动。爱画画,似乎就是从那会儿开始的。之后他画过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很多生动有趣的画。
但是震惊到我的,是在儿子5岁时画的一幅画,画中是下雨的场景,很多的小动物在一棵大树下躲雨,这棵大树并不是普通的大树,而是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小伞撑起来的,大树下有老虎,狮子,小白兔,大公鸡,还有大象驮着小老鼠,小老鼠还帮大象撑起一把伞……整个画面温馨、生动,没有了动物之间弱肉强食,它们相互合作,互相关爱。于是,我帮他为这幅画起名《世界与和平》。儿子6岁那年,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一年,儿子一幅对环境美好期望的画也是让我爱不释手:大自然中,几个可爱的小朋友在开心地放着风筝,旁边好多色彩斑斓的大树上盖着各种小房子……而每次在儿子画画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就是不打扰,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看着他的表情和动作,默默地感受着。看着这个小小生命,出于我,却又独立于我,对我来讲,所有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我也许不能一直陪伴着儿子,但我一定是那个一直欣赏着他的人。
清晨,我下床后走到客厅,看到儿子昨晚自己画到半夜的一幅关于长征的画,有些感动,孩子在慢慢长大,而我的育儿之路,像这画里的路一样,还很长很长。育儿这件事,教育的是孩子,修行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