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导致铁观音的诞生?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写入安溪史志文献的雪灾,
  一段有关“铁观音”由来的传说,
  在1725年这个时间点神秘般地重合。
  雪灾的降临和“铁观音”的诞生,两者是纯粹的巧合,还是有着本不为人知的因果联系,澳门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苏碧亮老师在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生态、健康、和谐”茶业论坛上的一篇论文,大胆地把史料和科学数据相结合,从史志研究、民间传说、气象学的角度,提出了剧雪年份诱发乌龙茶茶种变异,从而诞生了独具观音韵的“铁观音”的观点。
  本刊首次刊发全文,不代表本刊观点,只为抛砖引玉,欢迎各方专家指正。
  
  一份文献
  
  ——18世纪20年代,安溪大雪成灾
  在陈拱所编《安溪县历史上发生自然灾害大事记》中,关于18世纪20年代的气候记载如下:
  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正月大雪。3日方消。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正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积雪,四山皆白,3日方消。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正月初六日,大雪,平地积深尺余,山头数日不化。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正月大雪。
  资料引自《安溪县志》明嘉靖版、清乾隆丁丑版和《安溪县志增撰附编》。乾隆丁丑版的《安溪县志》出版时间距离18世纪20年代并不久远。古代尤为重夜,对气候的观察非常仔细。县志的记录也有相当的严肃性,史料的真实性代表了官方权威。因此这两本史志文献的记载应当有充分的可信度。
  从中可以看出,在公元1067年~2006年近千年的历史上,安溪总共只有7次大雪成灾的事件为史志记录。而在清18世纪20年代就占了4次,分别是1720年、1721年、1723年和1727年,这4年占大雪成灾年份的57%。在安溪近1000年历史上,成灾的大雪有一半多降在1720年~1727年间。在此前后,安溪在有记载的天气中,再也没有连续两年成灾的大雪。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当时连年大雪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有一个结论是肯定的:18世纪20年代上半期的安溪,处于气候突变的一个时间段,冬天时气温比往常冷得多。雪满大地,以致四山皆白,山头积雪数日不化。为了方便茶学研究,以下笔者统一将1720年~1727年称为“剧雪年份”。
  
  几种假设
  
  ——从铁观音的特征看剧雪对品种的影响
  安溪铁观音的传说有二,但无论是“王说”还是“魏说”,都把安溪铁观音的诞生时间定格在18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而这段时间正好是剧雪年份。虽然如今已经无法用具体数据来证实气候变化对当时铁观音品种的诞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品种一旦形成,就有其遗传特征,我们从逻辑上完全可以通过现代铁观音品种的特征推测古代的铁观音。
  
  特征一:铁观音叶片气孔明显小于其他乌龙茶的叶片结构,呈最小值
  
  中国著名茶学专家刘勤晋教授关于“乌龙茶品种间叶片结构的比较”中的一组数据
  笔者认为:铁观音气孔明显小于其他乌龙品种,这是受剧寒之后植物气孔明显收缩的结果。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铁观音气孔明显小于其他品种叶片的气孔,呈现出最小值40×32。其实,“40×32”这个资料在这个实验中非常突出、特别,但过去的研究者不曾特意留心它。
  
  特征二:生长对低温有要求
   同其他当家乌龙茶品种相比,安溪铁观音“好喝难栽”。专业人士分析:“相对低温使铁观音芽叶生长缓慢,有利于新稍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合成。”这说明了铁观音生长中对低温天气的特别需要。再如“树低矮”、“对土壤和小气候要求严格” 等特征,都明显不同于其他乌龙茶品种,遗憾的是没有论述铁观音茶树生长和气温关系的科学专著,但我们已经至少可以得出“铁观音和低温天气有某种联系”这一结论。
  
  特征三:口感“香高韵显,味醇鲜爽”
  
  茶业专家陈彬潘描述:“安溪铁观音的香气,有如空谷幽兰,清高隽永,灵妙鲜爽,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使人雅兴悠远,诗意盎然”。历代茶界高人对铁观音的评价,始终像是形容—位“冰雪少女”。笔者认为:香高韵显,味醇鲜爽,这些都是只有寒冷气候植物种类才能赋予人们的自然感受。
  
  特征四:观音韵时有时无
  
  安溪有一则古老的茶谚:谁人寻得观音韵,就是百岁不老人。铁观音被誉为“乌龙之王”,观音韵则被称为“王者之韵”。观音韵可遇而不可求,说明它时而存在,时而消失。铁观音新茶一般都在冰箱低温保存,再好的铁观音在常温下放久了,“韵”都会消失。这是否表明:铁观音中一些构成“观音韵”的独特成分须在低温下才能存在或者合成。离开低温环境。它们就会挥发。
  结合“剧雪年份”严寒气候的史实和铁观音上述的四点特征,笔者认为:剧雪年份,在急剧降温的严寒气候中,大批茶树被南下的寒流冻死,一些茶树要适应严寒低温气候,物种基因发生变化。因灾减产的茶农为弥补茶树不足,也时常从自然界中寻觅一些野生茶树弥补茶园,铁观音因被发现特异,茶农移植后认真栽培,从而作为一种重要的乌龙茶种诞生。最初的铁观音是抗严寒、耐低温的“冰雪尤物”。
  
  一些推断
  
  ——从“剧雪年份”对铁观音相关“谜题”的推断
  铁观音诞生的传说时间和“剧雪年份”恰好重合,这里面存在必然的联系。据考证安溪茶始于唐末,甚至可能还要早于唐末。也就是说,大自然在“剧雪年份”这场要创造茶叶新物种的实验中,安溪县范围有许多的实验对象。在众多数量的对象中因外界参数发生变化而引起一定数量变异,个别被人类发现后加以栽培。当属正常。中国有句古话: “梅花香自苦寒来”。植物在冷天越加内敛、凝聚自身的香气成分,当天气冷到一定程度时,过了临界点,或者冷的时间太长,过了一个临界点,诱使茶树体内发生新的变化。
  用这个结论去解释有关铁观音的一些现象,是否可以这
  
  样去理解——
  
  为什么铁观音细胞的气孔呈最小值?
  众所周知,物质热胀冷缩,铁观音在当初进化的过程中,处于各品种中最低气温,植物细胞的气孔收缩,由于气温持续寒冷,适应过程中它慢慢定形。因此今天铁观音的叶片细胞依然保留了当初的小气孔,最初的铁观音来自严寒天气之下的幸存之茶树。
  
  为什么铁观音好喝难种?
  
  适度的寒冷气候无法稳定地到达安溪,低温气候有不确定性。安溪属戴云山脉,境内多山丘,西北有闽中大山带为屏障,东南面临台湾海峡,又处于台湾海峡的开口处,海洋温暖湿润的气流,可以伸入内陆谷地。冬季南下的寒冷气流,长途受阻到达安溪境内,一般已是强弩之末。这强弩之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时来时不来,时长时短。对安溪铁观音的生长构成影响,所以铁观音难种,看天吃饭。
  
  为什么观音韵时有时无?
  
  观音韵就是铁观音叶片内的一些物质,在从低温向高温的外界环境中挥发,喝茶者感官可能遇到这种挥发,也可能没有遇到这种挥发,所以时有时无,难以遇求,所以用“韵”这一缥缈的词语来形容。而这种物质本身在铁观音叶片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因为有的铁观音茶树生长时或者遇到寒流,或者没有遇到寒流,从而使相关物质的生成成为未知数。
  同样,“剧雪年份”诞生铁观音的结论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近年来铁观音茶树的适宜种植地会缓慢地从西坪向感德、祥华等地北移,因为铁观音品种的本性需要低温(当然,这里不否认它也需要安溪的独特土壤)。从铁观音与低温天气息息相关这一点来判断,安溪南部的西坪气温已经偏高。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铁观音的生长线很有可能继续北移,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很快,铁观音甚至有可能因没有天然的生长气候环境而缩小生长范围。
  参考文献:陈拱《安溪县历史上发生自然灾害大事记》,刘勤晋《坚持质量个性化提升品牌竞争力——浅论铁观音的质量定位》
其他文献
茶者,借饮茶寓情、寓景,它是休闲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心灵释放的良方。如今遍地的茶艺茶馆,已经难以束缚先锋茶人的想象空间,很多人已不再追求“为茶而茶”,种种喝茶门派应运而生。  茶,可以如诗如歌、细细玩昧,也可以粗犷豪迈、不拘一格,见仁见智。它虽只是一味饮品,但承载了太多文化与民生,喝茶方式的多样化,正是人们生活情趣多元化的体现。虽然方法上不一定都认同,但编者觉得,不管怎样,喝茶甚至是玩茶,都是值得
期刊
维基百科定义,“惯性思维(Inertial thinking)”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做事情。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放到喝茶上来说,对于自身年龄增长、体质的改变、周围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可能出现或者碰到的新问题,如果还依靠过去的喝茶惯性思维,往往会给自己的健康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突破几年甚至几十年来养成的喝茶惯性思维的旧框框,打造出适合各种自我情境的健康的喝茶习惯。  那么如
期刊
上期的“百家讲茶”栏目,陈郁榕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闽南乌龙茶品种,福建乌龙茶除了闽南乌龙茶以外还有一大类,就是闽北乌龙茶。本期的“百家讲茶”,陈老师将继续为大家深入解读福建乌龙茶品种之闽北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是福建乌龙茶的一个古老茶区。东晋太元丙子年(公元376年)在福建南部的南安县丰州古镇的摩崖石刻刻有“莲花茶襟”四个字,是福建发现的最早茶事记载。而真正让福建茶叶在中国茶叶史上
期刊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最大的特点就是茶类众多。近年来,随着黑茶的崛起和福建白茶被茶客们逐渐熟识,绿、青、白、黑、红、黄六大茶类中只剩下黄茶一类,至今仍养在深闺中,鲜少有人能一睹其芳容。甚至有不少资深茶客都在遗憾,一直难有机会体验黄茶的真正魅力。  既然能成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一定有它无可替代的独特品质,可是为什么在各大茶类蓬勃发展的今天,黄茶却始终无声无息?它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卓越品质跻身六大茶类
期刊
1975年,韩国南新安海域发现一艘轰动世界的元代沉船,韩国方面经过将近10年的水下考古探索,断定沉船是中国制造的中国船,推断年代为14世纪初(公元1310年~公元1325年)。出水的陶瓷器总数达到20661件,其中龙泉系青瓷12399件、景德镇系白瓷与青白瓷5303件、钧釉系694件、陶器2305件、杂釉2306件、黑釉系列509件。  全世界著名的陶瓷学家、陆地与海底考古学家、博物馆学者、收藏家
期刊
中国茶的制作历来重视阴阳五行之道,“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脉展茶性”这一类的描绘似乎蕴含着诸多道家的精神。又有着浓厚的传统。或许,当初的炼丹与焙茶存在着莫大的关系。  最早安溪人做铁观音的时候,还用杂木烧炼的木炭焙茶,其炭相碰之时铿锵有声,密度坚硬。只是时至今日。当铁观音越来越走清香的路线时,炭焙几近绝迹。所以,茶中的炭香更多需要从武夷岩茶当中去寻找。  许多人一接触到岩茶,就觉得有一股特有的炭火
期刊
如果品茶却不懂得分辨茶的品种及其优劣,那就如同牛嚼牡丹,实在是无趣之极。而如果制茶却不能赋予每一款茶一个可以突出其特点的品名,而只用代码来代替,那就好比无睛之龙,只见其形,未见其神。制出一款好茶,若能再配上一个好品名,品之,则,必定能相得益彰,意韵更加深远。  时值暖冬时节,有幸应溪香茶业主人之邀,借前往品尝新上的秋茶之机也将其刚上市的数款风格迥异的新品逐一体验。在溪香茶业,笔者不仅为溪香茶叶绝佳
期刊
某日,被朋友约到一个名叫“天海堂”的茶庄,理由是能让我喝到与众不同的茶。好茶对于我是极有诱惑力的。故不到约定时间,我便提前到了那家茶庄,随后朋友才到,见我就笑道:“料定你要比我先到的。”  约好的人陆续来了。要在以前,我更喜欢独自一人细品。因为自从和茶打上交道后,我就觉得茶是好静的灵物,不管是生长着,还是被人存储着,茶都是在安静地酝酿着自己的滋味。后来,结识了一群好茶的朋友,时常被约到一起品茶,倒
期刊
茶师,这个职业在茶界并不陌生,但在外人看来,茶师却是一些似乎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只凭一双慧眼、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在一看二闻三品之间,就能决定一款茶的命运。乌龙茶专家、国家一级评茶师陈郁榕说:“茶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脉。”李宗垣说:“茶师是茶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优秀的茶师是如何炼成的?带着一份好奇,我们来到素有“茶师摇篮”之称的安溪,亲历了一次强强对抗的竞赛,在残酷的过程中体验茶师们成长
期刊
茶,南方之嘉木也。从商周时就作为重要的贡礼,奉于帝室贵胄的殿堂。  “南茶北酒”的戏称更显示出茶在中国民族文化上的显赫地位。  北京,五代之帝都,风生水起的中华宝地,在新时代更是引领亚洲经济的风向标。  作为一国之都,作为五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太多的传统文化都在这儿生根、繁荣、碰撞、壮大,茶也不例外。  给北京茶文化做一个概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非要有个总结性的描述,也只能说是首都城市文化集成的一个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