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风水理论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的美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中国山水画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一种典型的中国传统美术形式,本文通过对风水与中国山水画中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中国山水画与风水之间的关系、风水理论在山水文化中的体现以及风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实例,旨在促进现代社会对中国山水画更为广泛的认知和挖掘。
关键词: 风水;中国山水画;关系;体现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193-01
引言
风水理论在“五四”运动之后,乃至现代社会的很多人,都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虽然其发起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但是其理论内容集合了地质地理学、建筑学、伦理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美学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郁的文化特点和典型的艺术形式也备受人们的喜爱,对风水与中国山水画中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山水画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尽管在中国的历史上,风水理论一直是一种世俗之说,但是却备受一些文人雅士的追捧,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末期,动土兴屋都必须要看风水,住宅是一个家庭的聚合之地,同时也需要阴阳之气的协调,人们在家庭观念中对于风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风水理论中自然环境最佳的协调状态。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文人志士无力改变社会的现状,便寄情于江南秀美的山水之中,用另一种形式来抒发自己对祖国河山的关爱、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趣,中国早期的山水画由此产生。六朝时期宗教盛行,达官贵人都崇信人在逝去以后还在另一世界中生活,因而在生前都为自己选择景色宜人之地作为自己故去之后的“生活場所”,风水理论盛行起来。自唐宋开始,风水理论因为地区的差异而逐渐演化为两个派别,以江西为主的形势派重视山峦的形势,寻龙捉脉、查砂观水是其主要形式,而以福建为主的宗庙派则以占星卜卦为主,二者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自五代时期,风水理论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很多的高官在建设官邸园林时也要借鉴风水理论,而这些建筑的设计都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呈现,便将风水理论融合到绘画形式中,山水理论与绘画的融合是社会风序良俗的衍生物。在宋代时期,风水理论与中国山水画的意识合流逐渐成形,道教在宋代广受推崇,宋徽宗对道教以及艺术的喜爱,将注重写实的绘画理念呈现在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中,因而越来越多的具有山水理论的写实派山水画作品被创作出来,促成了中国山水画与风水理论的全面结合。[1]
二、风水理论在山水文化中的体现
(一)生机至上。
风水理论,重视阴阳、五行以及八卦等哲学思想,但是其本质目的还是对生命精神的追求,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将世界的万物都归结与“气”的存在,而中国山水画主张因气生韵,以气象融合、宣泄流畅为最佳的绘画创作状态,气韵不呆滞而体现山水画的生命之美、生机之美。
(二)山水环抱的和谐观。
风水理论中的位置宜居或者不宜居便是指这一位置的穴位能不能形成山水合抱之势,山水之间相互呼应、主次分明,能够形成“生气”的聚合,适宜人的生活,这与中国山水画的意旨也是一致的,在中国的山水画空间布局中,也要讲究景物之间的和谐布局,主次分明、开合有致,气势之间不能相互冲撞,山的气势要稳,而水的气势又不能将水的气势冲乱,二者在气势上不能够形成矛盾,形成矛盾便为不和谐,便不能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和风格。
(三)以形取神。
风水理论中强调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而风水师也根据其理论将山概括为“圆、直、曲、尖、方”这几种基本的形态,不同的山势形状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官,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气韵风格,中国山水画中为了体现气韵之上的协调,使整体的画面给人呈现不同却又格调一致的视觉感受,进行山行的创作时,也要重视其相互形状之间的协调。
(四)宜室宜居的山水观。
中国古代民居多采用木质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从生活角度而言,水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古人认为距离水较近的地方,人们生活取水较为方便,且不至于造成重大的火灾等事故,因而人生性就有亲水性,风水理论中认为有山有水的地方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中国的山水画也多表现,人在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酣畅与自然,讲究整个画面结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融合,风水理论再次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中得到印证。[2]
三、风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实例——《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典型作品,同时也是一幅将自然环境,利用笔墨纸砚浑然天成呈现给世人的一幅巨作,在整幅作品之中,将起伏的重峦叠嶂、逶迤的山坡、曲折浩渺的河水、错落有致的林木以及若隐若现的村落,都通过平移的方式在画面中进行呈现,其整体的画面布局,虚实转换,以及光线的透视应用都体现出其内在的祥和、和谐之气,作者将富春江两岸高耸插云的山峰进行平缓圆润的处理,即营造了整体平和的画面氛围,同时又将连绵不绝的山脉与环水之间进行应用,形成山水相得益彰的清逸虚灵的境界。[3]
结论:风水理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是古人的智慧与自然融合的精神产物,中国山水画将其风水之“气”、风水之“合”应用到其画面的呈现中,为观者呈现气韵天成的画面感,使风水理论得以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延续,实现了风水理论与中国山水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望森,徐青.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J].学术界,2015,(4):147-152.
[2] 宋晓景.中国山水画中的“主旋律”创作[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5,(11):13-14.
[3] 廖敬新.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8):98-99.
关键词: 风水;中国山水画;关系;体现
【中图分类号】 G61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193-01
引言
风水理论在“五四”运动之后,乃至现代社会的很多人,都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产物,虽然其发起于中国的封建社会,但是其理论内容集合了地质地理学、建筑学、伦理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美学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极具研究价值。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郁的文化特点和典型的艺术形式也备受人们的喜爱,对风水与中国山水画中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山水画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尽管在中国的历史上,风水理论一直是一种世俗之说,但是却备受一些文人雅士的追捧,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末期,动土兴屋都必须要看风水,住宅是一个家庭的聚合之地,同时也需要阴阳之气的协调,人们在家庭观念中对于风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风水理论中自然环境最佳的协调状态。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文人志士无力改变社会的现状,便寄情于江南秀美的山水之中,用另一种形式来抒发自己对祖国河山的关爱、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情趣,中国早期的山水画由此产生。六朝时期宗教盛行,达官贵人都崇信人在逝去以后还在另一世界中生活,因而在生前都为自己选择景色宜人之地作为自己故去之后的“生活場所”,风水理论盛行起来。自唐宋开始,风水理论因为地区的差异而逐渐演化为两个派别,以江西为主的形势派重视山峦的形势,寻龙捉脉、查砂观水是其主要形式,而以福建为主的宗庙派则以占星卜卦为主,二者之间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自五代时期,风水理论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很多的高官在建设官邸园林时也要借鉴风水理论,而这些建筑的设计都要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呈现,便将风水理论融合到绘画形式中,山水理论与绘画的融合是社会风序良俗的衍生物。在宋代时期,风水理论与中国山水画的意识合流逐渐成形,道教在宋代广受推崇,宋徽宗对道教以及艺术的喜爱,将注重写实的绘画理念呈现在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中,因而越来越多的具有山水理论的写实派山水画作品被创作出来,促成了中国山水画与风水理论的全面结合。[1]
二、风水理论在山水文化中的体现
(一)生机至上。
风水理论,重视阴阳、五行以及八卦等哲学思想,但是其本质目的还是对生命精神的追求,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将世界的万物都归结与“气”的存在,而中国山水画主张因气生韵,以气象融合、宣泄流畅为最佳的绘画创作状态,气韵不呆滞而体现山水画的生命之美、生机之美。
(二)山水环抱的和谐观。
风水理论中的位置宜居或者不宜居便是指这一位置的穴位能不能形成山水合抱之势,山水之间相互呼应、主次分明,能够形成“生气”的聚合,适宜人的生活,这与中国山水画的意旨也是一致的,在中国的山水画空间布局中,也要讲究景物之间的和谐布局,主次分明、开合有致,气势之间不能相互冲撞,山的气势要稳,而水的气势又不能将水的气势冲乱,二者在气势上不能够形成矛盾,形成矛盾便为不和谐,便不能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和风格。
(三)以形取神。
风水理论中强调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而风水师也根据其理论将山概括为“圆、直、曲、尖、方”这几种基本的形态,不同的山势形状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官,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气韵风格,中国山水画中为了体现气韵之上的协调,使整体的画面给人呈现不同却又格调一致的视觉感受,进行山行的创作时,也要重视其相互形状之间的协调。
(四)宜室宜居的山水观。
中国古代民居多采用木质作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从生活角度而言,水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古人认为距离水较近的地方,人们生活取水较为方便,且不至于造成重大的火灾等事故,因而人生性就有亲水性,风水理论中认为有山有水的地方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中国的山水画也多表现,人在寄情于山水之间的酣畅与自然,讲究整个画面结构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融合,风水理论再次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理念中得到印证。[2]
三、风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应用实例——《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典型作品,同时也是一幅将自然环境,利用笔墨纸砚浑然天成呈现给世人的一幅巨作,在整幅作品之中,将起伏的重峦叠嶂、逶迤的山坡、曲折浩渺的河水、错落有致的林木以及若隐若现的村落,都通过平移的方式在画面中进行呈现,其整体的画面布局,虚实转换,以及光线的透视应用都体现出其内在的祥和、和谐之气,作者将富春江两岸高耸插云的山峰进行平缓圆润的处理,即营造了整体平和的画面氛围,同时又将连绵不绝的山脉与环水之间进行应用,形成山水相得益彰的清逸虚灵的境界。[3]
结论:风水理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是古人的智慧与自然融合的精神产物,中国山水画将其风水之“气”、风水之“合”应用到其画面的呈现中,为观者呈现气韵天成的画面感,使风水理论得以在艺术表现形式中延续,实现了风水理论与中国山水画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望森,徐青.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J].学术界,2015,(4):147-152.
[2] 宋晓景.中国山水画中的“主旋律”创作[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5,(11):13-14.
[3] 廖敬新.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