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我国高校的自主创业教育问题,自主创业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高校自主创业当今面临的现状、自主创业实施的必要性、高校实施自主创业的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业 素质教育 创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进入大学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面临着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如何解决就业难这一难题,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对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提倡高校学生敢于创业,为自己的将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增长。
一、自主创业与素质教育
自主创业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体现。人才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能力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而能力便是素质的反应。
创业实质就是素质的体现,杨芳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人才,在学生中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创业素质教育。高校开展的自主创业计划一方面是应付学生的就业压力,而更重要的是深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相比较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这表明美国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迫于压力之时做出的反应,而是一种常态应对。因此中国有必要将创业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
自主创业也是素质教育主体能力提高的一种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主体便是高校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求学生有创新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可能依旧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是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是良好心理素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自主创业无疑增强了学生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将创业的精神和能力迁移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使其在将来的人生中一帆风顺。
二、高校自主创业所面临的现状
(一)创业观念落后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观念是迫于我国就业形势提出的,起步较美国和西欧国家是比较晚的,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认识尚未成熟。
创业教育在高校中仅仅作为一门业余教育举行,并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之中,也未构建合理的创业模式,这就使得创业教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学校仅仅依靠讲座和报告来宣传创业教育,例如每年的“挑战杯”比赛,涉及面还是局限于部分有能力的高校,新出的成果多局限于论文形式,并没有锻炼学生真正的创新精神,更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观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思想的转变才是最根本的转变,许多学生针对自主创业多有不了解,依然认为毕业后有份稳定的工作是唯一的出路。学校的老套路线迎接新生、培养人才,并未很好的做到善后工作,针对创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育之中。中国青年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似乎成为唯一的高等教育出路,绝大多数青年求职前仅有的经历就是升学,并没有受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已取得大学文凭的青年心理脆弱,抵制自主创业。家长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意识在孩子思想中灌输大学就业并非创业的思想,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二)打铁自身不硬
对于势在必行的自主创业政策,高校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对此很盲目,而有的仅仅对此保有新鲜感。针对国家出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仅有7.9%的学生对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关注,很清楚”,44.3%的学生“偶尔关注”,14.2%的学生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其次,45.8%的学生对于创业“曾经想过,没有准备”。这表明,学生潜意识里并没有自主创业的概念,何来实践。在创业者应具备的几项关键素质上,学生的表现更是不尽人意。在“领导能力”上,有74.3%表现得不自信;在“团队协作”上,仅有17%的同学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在“创新能力”上。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有80.5%以上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具备创新素质。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质疑,高校专业教育过于单一,使得学生知识水平不全面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创业,相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而言仅有课堂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受人生阅历影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学生心理脆弱无法承受压力,仅有创业的热情而没有创业的能力,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俗话说:“打铁自身硬”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坚韧的心理,创业必然流于口头形式。
(三)创业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缺乏自主创业教育的老师。创业教育的落实需要老师的引导,在高校中资深的教授一般都是纯理论学家,而创业教育则需要于资深社会经历的专家;创业教育没有体系的教材,更没有可鉴的经验,如何开展教学成为头疼的事情,使得许多老师知难而退。这点与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首先高校鼓励并选派部分老师从事创业教育的实践,许多教授都有过自主创业的阅历,使得他们对这一领域有深刻的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学校不断吸引社会上的成功范例兼任自主创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教学或讲座像是,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得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勇气。
其次高校中没有设置体系的自主创业教育课程。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和人生观。完备的创业体系课程涵盖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自主创业没有被纳入到正常的学科之中,高校向来以基础专业学科为重,这与创业学科的开放性是格格不入的。而自主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更是不健全的。创业的实践体系可以使学生融入到社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能力。学校开展创业的教育的实践工作一般是讲座,仅仅通过社团形式吸引学生眼球,这些显然是不足够的,这种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直接影响而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即使有的学生有心创业,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依旧很多,譬如资金的问题,创业并非纸上谈兵,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而国家设立的创业基金、各地政府成立的创业基金以及高校设立的基金利用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创业流产。
三、高校实施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自主创业教育是解决高校毕业就业困难的方法
2009年两会中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毕业出路。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30万,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大学生就业也因此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历经9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高校育逐步显露出“就业危机”。过去的天之骄子,在今天经济的浪涛中几乎沦为弱势群体。
面对现实,大学生不能只等待就业机会,而应该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高校盲目扩招、过度就业、就业体制老化无疑均加剧了毫无社会经验的毕业生的困难。在美国,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已经累计创办了上万家公司,雇用了数百万人,创造出数千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一方面通过自主创业可以现实的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不拖累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增强国家的实力尽一份力量。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自主创业教育,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通过自主创业使得求职的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社会分担就业压力,让更多的无业者有着落。
(二)自主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就是国力的象征。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中心,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实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依靠人力的生产方式势必要被淘汰,新型的生产方式有赖于有创新理念的人才。那么高校的出路就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样自主创业教育就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现。什么是“素质教育”?第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二,强调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三,强调充分开发智慧潜能。第四,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简单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的全面人才,而自主创业就是学生创新的体现。通过自主创业学生锻炼了自己并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当今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创业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仅仅让其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素质。通过自主创业开发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融入了社会。从这个层面上讲,自主创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别称,二者息息相关、同质异名。
四、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观念,使得学生固步于毕业等待就业中。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创业指导部门,宣传自主创业,摒除旧的“金饭碗”等就业思想。创业教育的困难就是在于价值取向上,认为创业的学生没有资深的家庭背景就无从谈起,这种功利的创业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人力资源的教育在于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因此应该着眼于创新人才的需求这一基本价值取向。自主创业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二)建立自主创业的完备教学体系
我国自主创业教育之所以落后,没有完备的教学体系是主要原因。完备的教学体系包括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课程体系。
师资是课程实现的关键,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该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课堂教学老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增强老师自身的素质。也可给予老师优厚的条件,让其去社会亲身实践,体验创业,以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此外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聘一批有学术底蕴的企业家、管理家等社会成功人士担任教师,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他们创业,指导他们,为其量身定做一些合适的项目。
自主创业教育要纳入到高校的正常课程中,必然要求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借鉴有成功经验的大学学习,特写是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自主创业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有自己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适当拓宽,融合其他学科,作为一门具有针对性的教程。并开设实践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创业的快乐。
(三)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自主创业教育的前提,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的。政府应该为高校自主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保护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提供创业基金。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开张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2005年的另一项统计则表明,创业企业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到2007年,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这一事实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没有优势可言,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打破了有关政策的制约,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
学校更要利用良好的校园坏境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教育。为从事这项教育的老师提供丰厚的条件、设立创业基金、树立创业典型。为学生开创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条件,例如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商业街,鼓励学生开网店,为学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信誉担保。学生一旦准备着手,学校马上指定教师对其帮助、指导。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新国,等.培养的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战略意义[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8.
[2]刘华.大学生自主创业纵横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l2.
[3]郝咏梅,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187—188.
[4]刘穿石. 创业能力心理学[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海龙.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 天津大学.2004, 6.
作者简介:
1.王荣优.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2号烟台大学校团委
2. 秦 娟.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9级研究生
关键词 自主创业 素质教育 创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水平逐年提高,进入大学受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就面临着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如何解决就业难这一难题,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对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提倡高校学生敢于创业,为自己的将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带动就业增长。
一、自主创业与素质教育
自主创业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也是当今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体现。人才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更新,人们认识到能力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重要,而能力便是素质的反应。
创业实质就是素质的体现,杨芳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人才,在学生中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创业素质教育。高校开展的自主创业计划一方面是应付学生的就业压力,而更重要的是深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高等教育相比较美国的创业教育,起步晚。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这表明美国开展创业教育并非迫于压力之时做出的反应,而是一种常态应对。因此中国有必要将创业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
自主创业也是素质教育主体能力提高的一种体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校学生的素质,这个主体便是高校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求学生有创新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创新,那么我们可能依旧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学生拥有的创新素质,是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是良好心理素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自主创业无疑增强了学生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正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自强自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将创业的精神和能力迁移到各项社会活动中去,使其在将来的人生中一帆风顺。
二、高校自主创业所面临的现状
(一)创业观念落后
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观念是迫于我国就业形势提出的,起步较美国和西欧国家是比较晚的,对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认识尚未成熟。
创业教育在高校中仅仅作为一门业余教育举行,并未纳入到正常的教学之中,也未构建合理的创业模式,这就使得创业教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遇。学校仅仅依靠讲座和报告来宣传创业教育,例如每年的“挑战杯”比赛,涉及面还是局限于部分有能力的高校,新出的成果多局限于论文形式,并没有锻炼学生真正的创新精神,更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观念的落后是最可怕的落后,思想的转变才是最根本的转变,许多学生针对自主创业多有不了解,依然认为毕业后有份稳定的工作是唯一的出路。学校的老套路线迎接新生、培养人才,并未很好的做到善后工作,针对创业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将其纳入到正常的教育之中。中国青年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似乎成为唯一的高等教育出路,绝大多数青年求职前仅有的经历就是升学,并没有受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而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已取得大学文凭的青年心理脆弱,抵制自主创业。家长的传统的思维模式,有意识在孩子思想中灌输大学就业并非创业的思想,这些都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二)打铁自身不硬
对于势在必行的自主创业政策,高校许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对此很盲目,而有的仅仅对此保有新鲜感。针对国家出台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对高校学生进行调查,仅有7.9%的学生对相关政策、法规“经常关注,很清楚”,44.3%的学生“偶尔关注”,14.2%的学生对此“一点也不知道”。其次,45.8%的学生对于创业“曾经想过,没有准备”。这表明,学生潜意识里并没有自主创业的概念,何来实践。在创业者应具备的几项关键素质上,学生的表现更是不尽人意。在“领导能力”上,有74.3%表现得不自信;在“团队协作”上,仅有17%的同学觉得自己表现不错;在“创新能力”上。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较强。有80.5%以上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具备创新素质。这表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质疑,高校专业教育过于单一,使得学生知识水平不全面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创业,相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而言仅有课堂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受人生阅历影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学生心理脆弱无法承受压力,仅有创业的热情而没有创业的能力,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发展。俗话说:“打铁自身硬”没有良好的知识积淀、坚韧的心理,创业必然流于口头形式。
(三)创业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缺乏自主创业教育的老师。创业教育的落实需要老师的引导,在高校中资深的教授一般都是纯理论学家,而创业教育则需要于资深社会经历的专家;创业教育没有体系的教材,更没有可鉴的经验,如何开展教学成为头疼的事情,使得许多老师知难而退。这点与美国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首先高校鼓励并选派部分老师从事创业教育的实践,许多教授都有过自主创业的阅历,使得他们对这一领域有深刻的体会,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其次学校不断吸引社会上的成功范例兼任自主创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短期教学或讲座像是,这样既节约了资金,又使得学生有了自主创业的勇气。
其次高校中没有设置体系的自主创业教育课程。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择业和人生观。完备的创业体系课程涵盖理论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自主创业没有被纳入到正常的学科之中,高校向来以基础专业学科为重,这与创业学科的开放性是格格不入的。而自主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更是不健全的。创业的实践体系可以使学生融入到社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能力。学校开展创业的教育的实践工作一般是讲座,仅仅通过社团形式吸引学生眼球,这些显然是不足够的,这种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直接影响而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即使有的学生有心创业,但面临的现实困难依旧很多,譬如资金的问题,创业并非纸上谈兵,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而国家设立的创业基金、各地政府成立的创业基金以及高校设立的基金利用不足,导致许多学生创业流产。
三、高校实施自主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自主创业教育是解决高校毕业就业困难的方法
2009年两会中讨论最激烈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毕业出路。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突破630万,这是个可怕的数字,大学生就业也因此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历经9年的高速增长,我国高校育逐步显露出“就业危机”。过去的天之骄子,在今天经济的浪涛中几乎沦为弱势群体。
面对现实,大学生不能只等待就业机会,而应该积极的投入到自主创业中去。高校盲目扩招、过度就业、就业体制老化无疑均加剧了毫无社会经验的毕业生的困难。在美国,199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已经累计创办了上万家公司,雇用了数百万人,创造出数千亿美元的销售业绩。一方面通过自主创业可以现实的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不拖累社会;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增强国家的实力尽一份力量。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自主创业教育,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通过自主创业使得求职的学生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社会分担就业压力,让更多的无业者有着落。
(二)自主创业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就是国力的象征。高校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中心,人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实力。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传统依靠人力的生产方式势必要被淘汰,新型的生产方式有赖于有创新理念的人才。那么高校的出路就是培养高素质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这样自主创业教育就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体现。什么是“素质教育”?第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二,强调素质教育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三,强调充分开发智慧潜能。第四,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简单的说素质教育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创新人才。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一个优良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的全面人才,而自主创业就是学生创新的体现。通过自主创业学生锻炼了自己并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课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素质。当今高校素质教育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创业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不仅仅让其就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素质。通过自主创业开发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开发了他们的潜能,使得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融入了社会。从这个层面上讲,自主创业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别称,二者息息相关、同质异名。
四、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观念,使得学生固步于毕业等待就业中。学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创业指导部门,宣传自主创业,摒除旧的“金饭碗”等就业思想。创业教育的困难就是在于价值取向上,认为创业的学生没有资深的家庭背景就无从谈起,这种功利的创业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人力资源的教育在于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因此应该着眼于创新人才的需求这一基本价值取向。自主创业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二)建立自主创业的完备教学体系
我国自主创业教育之所以落后,没有完备的教学体系是主要原因。完备的教学体系包括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课程体系。
师资是课程实现的关键,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该选聘一批责任心强的课堂教学老师,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增强老师自身的素质。也可给予老师优厚的条件,让其去社会亲身实践,体验创业,以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此外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聘一批有学术底蕴的企业家、管理家等社会成功人士担任教师,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他们创业,指导他们,为其量身定做一些合适的项目。
自主创业教育要纳入到高校的正常课程中,必然要求有一个完善的教育课程。高校可以借鉴有成功经验的大学学习,特写是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自主创业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善有自己特色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适当拓宽,融合其他学科,作为一门具有针对性的教程。并开设实践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创业的快乐。
(三)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自主创业教育的前提,是社会各方力量共同营造的。政府应该为高校自主创业教育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制定保护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规,提供创业基金。据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显示,全国97家开张比较早的学生企业,赢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2005年的另一项统计则表明,创业企业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到2007年,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这一事实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没有优势可言,政府应该鼓励大学生创业,打破了有关政策的制约,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成本。
学校更要利用良好的校园坏境鼓励支持自主创业教育。为从事这项教育的老师提供丰厚的条件、设立创业基金、树立创业典型。为学生开创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条件,例如鼓励学生加入校内商业街,鼓励学生开网店,为学生的公司提供资金和信誉担保。学生一旦准备着手,学校马上指定教师对其帮助、指导。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新国,等.培养的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战略意义[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8.
[2]刘华.大学生自主创业纵横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l2.
[3]郝咏梅,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187—188.
[4]刘穿石. 创业能力心理学[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王海龙.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 天津大学.2004, 6.
作者简介:
1.王荣优.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2号烟台大学校团委
2. 秦 娟.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9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