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一座热爱的城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8388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琳琳: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新北方》记者、主持人。“琳琳跑两会”已经连续播出12年,以琳琳为符号打造的人物板块《我在沈阳,琳琳有约》,已专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艺术家瞿广慈等500多位嘉宾。曾担任全国首家“零点书店”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亲子故事书《给太阳讲故事》《太阳大冒险》。
  赵雷创作的歌曲《成都》在2014年火了,大街小巷傳唱,不管是大街上骑着三轮车卖唱片的小贩,还是KTV里声嘶力竭的年轻人,甚至是某人的手机音乐彩铃,处处都有“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的旋律,让你情不自禁就跟着哼唱起来。看来,能火的歌都有个相似之处,就是不管你五音全不全,都能跟着哼哼,这就是所谓的朗朗上口吧。
  赵雷并不是成都人,但是他特别喜欢这座城市,成都因此成为他热爱的第二故乡,歌里有玉林路的小酒馆,更有成都慢悠悠又极具人情味的生活气息,这首歌是他写给成都的情书。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写一首《沈阳》,肯定不是这悠扬的风格,每座城市的气质都不同,而且人很奇怪,也许你无比羡慕别的城市,但你最挂念的一定是生你养你的这座城。没办法,水土决定了基因,基因决定了你的口味。
  我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一路的成长从未离开过这座城市。因为热爱这座城,而热爱这座城里的故事与人。
  儿时的沈阳,还不像现在这样繁华,但是却有着东北最淳朴的风貌。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都住在筒子楼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邻居送去,孩子们放了学也都在院子里玩,谁家有困难了,不用说,每个人都会伸把手。那是我记忆中,关于沈阳最温馨的回忆。外地人都说沈阳的冬天有多冷,但我觉得,无论何时,沈阳都是座特别热乎的城市。
  很幸运,长大后的我,依然在沈阳这座城市里学习和工作,感受着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姐妹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我们用四年的时间,吃遍了学校周边的美食。在那个没有网购的年代,几个年轻的姑娘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全都贡献给了中街、太原街,如今回想起来,这绝对是青春难忘的记忆。
  2007年我参加了央视全国电视主持人大赛,和来自全国的5000多名选手一起在北京比赛。几个月下来,我这个沈阳人成功地把赛友的口音都统一成了东北话,每次看到他们听我说东北话都跟看小品似的,乐得前仰后合,我还纳闷:我也没说啥啊?这么好笑吗?后来,我看了“沈阳三剑客”班宇的书,终于知道为啥外地人觉得东北话搞笑,因为东北人说话有特点,能用一个词表达清楚的绝不磨叽,而且东北话还特别生动,很多词一说出来就会让你觉得有画面感。至今有很多意思,我都找不到能够代替的词语,就觉得换成别的词就没有了生命力。这场大赛,对我而言,收获的不仅是那个铜奖的奖杯,还有把沈阳人的幽默、开朗、豁达成功地传染给了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在北京比赛待了几个月,和酒店的大师傅混熟了,他偷偷跟我说:“酒店的菜吃腻了,你想吃啥告诉我,我给你做小灶。”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酸菜”,大师傅果然言出必行,给我整了一锅酸菜,可是吃到嘴里我咋总觉得没有家里那个味儿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水土决定的,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是想家了……
  沈阳的发展,我记得沈阳的三号桥拆除后迎来的首个早高峰,我记得青年大街上的五里河体育场拆迁的样子,我记得世博园是如何一点一滴建造起来的。在我的镜头里,这二十年间,记录了太多沈阳城的变迁,我很幸运地成为这座城市成长的记录者。
  我爱的沈阳如斯,那么,外地人眼中的沈阳又是什么样呢?这三年我专访过500多位外地名人,香港作家张小娴、台湾作家刘墉、主持人敬一丹、北京故宫前院长单霁翔等文化名流,也有六小龄童、刘若英、刘雯、于和伟、肖央、岳云鹏、李雪琴等明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在他们眼中,我看到另一个侧面的沈阳。那是国际化的、时尚的、温情的、不断发展中的沈阳。
  沈阳的硬件在不断升级,同时,软件也在迭代更新。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我想,来到这里你一定会感受到沈阳人的精神风貌。那是不管认不认识,都会让你觉得亲切的热乎劲儿,那是仗义出手、敢说敢管的正义感,那也是每一个小家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努力打拼的样子。
  工作之余,我也在坚持写作,已经出版了两套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辽宁省妇联的亲子阅读推广大使,我在很多场合跟家长们分享过亲子阅读的经验。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家长们求知迫切,我很高兴,我们这代父母比上一代人更懂得学习先进的育儿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成长。我想,这是沈阳未来的希望,等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会继续深爱这座城,建设这座城。那时的他们,会如何分享关于沈阳的记忆呢?我们一起期待吧。
  关于沈阳的记忆,就如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我们共同的记忆中一定有无比难忘的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沈阳这座城市的节奏,但是沈阳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采访过数不胜数的医务工作者,送他们一批又一批奔赴疫情最前线,也采访过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看到他们没日没夜地组织大家做核酸检测。这些身影,我想是沈阳最动人的样子。因为每一个沈阳人的坚守,如今的沈阳,每个角落都活力满满,熙熙攘攘的人声车流奏响了城市之音。你会深深地为这座城市感到自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热爱的城,有人生于斯长于斯,有人远走他乡却心系故乡,有人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再回来,但这座城一定扎根在你心里,永生难忘。
  我热爱的这座城,她有悠久的历史和浓浓的人情;我热爱的这座城,她有我爱的事业和温暖的家人;我热爱的这座城,她有自己的个性和包容的胸襟。热爱一座城市,那就扎根在这里,活在当下,憧憬于未来……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我们家养过许多小动物:赞赞1岁半左右时,我从花鸟市场上买回来了几条小金鱼。第一次看到摇头摆尾,游来游去“动”的鱼,她目不转睛。  我让赞赞把小手伸出来,捞起鱼放在她手心。金鱼不停地弹跳,嘴巴一张一合,水溅在女儿脸上。从此,画报上画得再逼真的鱼,赞赞总说这是“假的”。因为她碰过“真”的。  我们家还养过一只鸡。可是那只毛茸茸的小鸡仔不吃不喝,不到3天就“呜呼”了。赞赞着实为此“痛苦”了一番。连续几天
期刊
邻居家老马的儿子从一出生就成了我们楼里的“小明星”,老马给他起名叫“乐乐”。他不但长得惹人喜爱,而且特别爱笑,我们总能看到他乐颠颠儿的小身影。偶尔听见他说一两句充满童趣的稚语,大家都会被逗得前仰后合。   但好景不长,随着乐乐上学,老马一家的笑声也少了,听说乐乐在学习上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聪明劲儿,一向对儿子期望值很高的老马连喊“头痛”。   这天,我去老马家收电费,一进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劲儿:老马坐在
期刊
1994年9月6日(10个月29天)  快满 11个月的小通通已经像个大孩子了,能听懂很多话,自己还会说不少东西,如妈妈、爸爸、奶奶、姐姐、再见、电灯等等。还能跟大人、大孩子玩。经常放开手独自站立一会儿,看来快会走路了。音乐声一起,他就激动得又是跳又是叫,又是踮脚尖又是挺肚子,显得异常兴奋。在学步车里已完全进退自如。有趣的是,还经常要给妈妈喂奶瓶,非让我吃不可。他还常常把手上的玩具等往床底下塞,再
期刊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大部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是能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看待孩子的发展和进步的。一位在特殊教育方面非常成功的朋友曾经很有感触地谈到:如果每一个家长和教师能像对待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幼儿那样对待稍大的孩子就好了,特别是对待上学读书的孩子!是的,当孩子牙牙学语时,把“妈妈”叫成“嫫嫫”,做父母的会欣喜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会叫妈妈了!”并会得意地为外人翻译:嫫嫫就是妈妈的意思。没有一个家长担
期刊
一旦升格为“爸爸妈妈”,得到的不仅是“恭喜”,还有许多要学习的新功课,以便扮演好现代父母的角色。   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几乎是每对父母都想学好的课题。   做父母的到底要给孩子什么东西?一般说,吃穿住等物质上的供应是父母很注重的,然而有的父母忙于这些,而无暇再兼顾孩子其他需要。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时间”,因为时间是无价之宝,过了就无法再挽回;给孩子“安全感”,因为这会影响他一生的人格发展;给孩
期刊
天色微微亮的时候,小松鼠们跳跳蹦蹦地上学去了。  上课了。老松鼠带着学生们来到森林里,它指着一个圆圆的、粗壮的老树桩,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套一个的圆圈代表什么吗?”  “不知道。”小松鼠们都摇了摇头。  “这叫‘年轮’。”老松鼠解释说,“这些树,每长1岁,就会在肚子里画一个圈。我们只要数一数有多少个圈,就知道它有多少岁了!”  “我来数!我来数!”  小松鼠们争先恐后围着大树桩,认真地数起
期刊
婴儿是大多数传染病的易感者,这是由于他们身体内免疫机能发育不健全,缺乏对疾病的抵抗力。半岁以内的婴儿从母体内获得了先天免疫力,可以暂时对疾病产生抵抗力。半岁以后,他们体内的先天免疫力逐渐消失,易感染疾病,并且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很高。因此,父母必须具有传染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及时采取措施,才能使婴儿的身体健康不受到传染病的影响。  传染病由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他人,从
期刊
1.小猕猴一聪见小象甩着长长的鼻子,用从鼻子里喷出来的水洗澡,惊叹得直拍巴掌。  2.小象洗过澡,又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喷着玩了起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射出的水变成了一座座彩虹桥。一聪看得更是羡慕不已。  3.小象玩饿了,就用它那长长的鼻子一勾,把一大把金黄的香蕉提起来,送进嘴里,惬意地嚼了起来。  4.一聪 看着小象那一连串娴熟的动作,忍不住摸摸自己的鼻子,对小象说:“要是我也有一个像你那样的鼻子,
期刊
小溪边生长着许多树。其中有一棵茂密的大松树,树下有一片青青的绿草。树上的树洞里住着松鼠爸爸、松鼠妈妈和它们的3个孩子。松鼠用松树的种子当食物,松树用松鼠的粪便当肥料。小溪、小草、松鼠和松树,它们互相呵护着,过着快乐的生活。  一天,松鼠爸爸和妈妈出去了。来了一些人。他们拉起大锯就锯大松树。大松树嘎巴巴地倒下了。随着一阵剧烈的震动,正在熟睡的3只小松鼠被掀出了树洞,重重地摔在了大石头上,死了。  松
期刊
果园里,各种各样的果子都熟了,有的被人们摘下来,装满筐运走了;有的落在地上,稀稀拉拉的。小青豆和红羽毛来到果园,辨认着各种水果的形状和名称,欣赏着这斑斓的景色。  一只老鼠走过这里,挑了几个地上的果子,吃饱了,抹抹嘴走了。  一只小野猪走过这里,不挑不拣,贪婪地吃着地上的果子,坏的、烂的,都进了肚子。  小猴、刺猬、丛林猫,一个个都是随地捡起果子就吃,吃饱了就去玩耍。  这时候,一个脸上有黑色斑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