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干预 超越简单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niu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一书中,将幼儿的游戏设定为三种水平:混乱失控的游戏;简单重复的游戏;有目的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案例中孩子们的興趣仅仅是:每天在“银行”取了“钱”后到各个店里去“买东西”,并且一“买”完东西就将材料到处乱放,可见案例中的中班幼儿游戏水平处于简单重复的游戏阶段,仅限于单一重复的“买卖”的游戏情节。因此教师有必要进行干预,以帮助幼儿超越简单、重复,使他们的游戏更具有挑战性。
  关注幼儿真实的游戏兴趣
  案例中教师说是基于所进行的主题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而创设了超市、宠物店、糖果店、蛋糕店等区域,但我认为,该教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幼儿的真实兴趣,并不知道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街上的哪一个商店,单纯地创设大量“买卖”的商店类游戏区反而干扰了幼儿的游戏,在面对大量的新材料时,他们不知所措、应接不暇。所以我建议,教师可以在带领幼儿参观商业街和组织讨论后,在班级内创设一块区域空间,提供简单的架子和适量的开放性材料,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自己想玩的商店游戏,为幼儿创设安全、温馨又具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区域游戏氛围。在追踪观察几次游戏后,教师一定能捕捉到孩子们的典型性游戏行为,发现大多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游戏主题。比如,孩子们可能会经常出现“买蛋糕”的行为,也可能会多次出现去宠物店参观的游戏行为。倾听孩子们的游戏对话,观察孩子们的游戏内容,我想教师一定能找到支持幼儿游戏深入发展的线索。
  有目的地调整区域环境材料
  如前所述,当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商店游戏的真实兴趣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调整区域环境材料,为幼儿有目的的商店游戏提供一个内在的结构。比如,当大多数幼儿重复出现买蛋糕过生日的游戏行为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设“蛋糕店”区域,提供关于蛋糕的道具材料、操作材料、书写材料和相关的书籍等,为幼儿蛋糕店游戏的深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当有另外一些孩子出现其他主题内容的商店游戏时,教师也可以同时为他们的商店游戏提供相应的材料支持。我的建议是,教师可以视儿童的需要,保证班级内一定的区域空间,以主题“道具箱”的形式投放和更换材料,帮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组合型的商店游戏。
  对话互动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幼儿简单、重复地游戏,可能是因为缺乏内容丰富的游戏经验所导致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建议新的情节来对游戏进行干预,帮助幼儿超越简单的“买卖”模仿行为。当幼儿出现“买卖”行为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对话提问:“你是图书管理员,图书馆里这么多人,现在怎么有空出来买东西呢?”“我刚才看见你们在搭建一座大桥,现在不是工作时间吗?”也可以以角色身份介入:“今天你们店里有啥优惠活动呢?多买能送货上门吗?”“如果没带钱,可以用手机支付吗?”我想,教师富有启发性地与幼儿进行对话,为幼儿游戏提供想法和建议,一定能促进游戏的深入发展,使游戏不断生成、更具参与性。
其他文献
“教育不间断”是我院于2003年北京非典期间提出的一个行动口号。当时,我们利用电话有计划地和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居家情况,适宜地渗透教育内容。非典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教育不间断”也成为了我院摇篮课程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寒暑假教师与幼儿“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是疫情期间我们对办院理念“永远和孩子在一起”的全面拓展。可以说,“教育不间断”是在师幼空间关系发生分离时对“永远在一起”的一种诠
【摘要】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能动学习”,“能动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第一主体,是“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能动的探究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自觉,唤醒主体思维,释放教学时空,盘活主体觉悟,优化探究过程,提升探究效能。  【关键词】能动学习 主体觉悟 探究者  钟启泉教授在《课堂转型,学校改革的核心》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能动学习”,教学应从“知识本位”的“被
【摘 要】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感受不一样的数学,获得不一样的数学理解,从而最终促使其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应该是学生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途径之一。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有效地阅读课本、课外读物和生活,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对数学的独特理解。  【关键词】数学阅读 数学视界 数学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
【摘要】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在每册教材中都有体现,主要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方式把抽象的数学语言、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与应用。  【关键词】数形结合 以形助数 以数解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然而它却令无数老师蹙眉,让无数学生头疼,它仿佛成了老师和学生们无法逾越的鸿沟。一到作文课,孩子们绞尽脑汁、抓耳挠腮仍没有半句落笔,再遭到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如此恶性循环,把学生内心的那一点仅存的写作热情都消磨殆尽。没有热情,何谈写作;没有兴趣,更何谈写好作文?难怪孩子们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我认为,作文课需要回到起点:回到学生的兴趣上,
2005年无锡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创新创优,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七彩阳光”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青少年网络文明行”的实践活动邀请“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来锡,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帮助家长和社会各界掌握挽救网瘾青少年的科学方法,引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在加大对社会网吧整治的同时,探索建立了一批社区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
10月18日至21日,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淮安市实验小学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洪流、省教科院副院长王国强、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等出席颁奖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来自江苏以及省外的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现场观摩了本次活动。  本次征文活动收到应征稿件20000余篇,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资深编辑等
对于乡村来说,教师就是文明的化身,学校就是乡村文化的引领者。伴随江苏教育的转型,我们不再用“城市目光”解读乡村教育,用“城市教材”置换乡村情感,用“追求升学”作为唯一目标。当教育现代化更新了学校的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时候,村小的一切也在转型中悄悄地嬗变。  一、变“教书人”为“读书人”  阅读应该是学校最美丽的气象,最坚实而丰厚的生长点。学校的图书配备齐全了,怎么用呢?我相信“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社会大力支持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全省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较高水平的大众化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教育公平得到较好维护,教育事业主要指标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有
[摘要]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教育改革向着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同样,小学美术课堂也在向智慧化课堂迈进。本文主要从运用pad搜索共享,学生图像识读更丰富;运用pad随拍赏析,学生美术表现更出色;运用pad聚光弹幕,学生审美判断更便捷;运用pad推荐素材,学生创意实践更深刻;运用pad链接拓展,学生文化理解更睿智五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pad使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