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网络语言暴力事件頻发,由于不够成熟,大学生成为了网络语言暴力的主力军,容易对社会关注事件中的当事人实施语言暴力,本文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语言暴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在给人类获取信息及互动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语言暴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在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的角色。本文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作为一种极端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形成与交际语境、交际主体以及交际规范的缺失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随着其交际语境本身的变化发展,网络语言暴力的交际主体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1.1交际语境: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和匿名性
网络为个人的语言交际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和开放的活动场域。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进行双方的语言交流,完成语言交际的目的。在这样一种极度自由、高度开放的交际语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并且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不必面对面、即时地进行言语交际,缺少了现实中“身份”与“礼貌”的禁锢,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容易选用更为夸张和低俗的词语来表现内心的愤慨,这就导致了语言暴力的产生。同时,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人们在这里进行语言交流或者发表言论时,所选择的署名往往是虚拟的ID,真实的姓名和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内是可以被隐藏的。网络的这种“匿名性”便为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网民提供了保护套,他们不必忌惮对方知晓自己的身份,在进行语言暴力活动时更畅所欲为。因此,在以自由性和匿名性为核心特征的网络社会中,网络语言暴力以不可遏制的势态在网络中频频发生,愈演愈烈。
1.2交际主体: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和多种心理机制构成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对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解读、批判的能力。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鉴别能力较弱。一方面,大学生对热点事件较为关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很少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对信息的判定往往较为主观,带有感情色彩,导致其发表的网络言论容易失实。
除了大学生的媒介素质的原因,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种种心理机制也会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如大学生的宣泄心理和从众心理。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时,他们习惯于在匿名的网络社会中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宣泄出来,而语言暴力则成为了他们情绪宣泄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指的是“指当个体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由于自身的智力、情感、直觉、意志、欲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会怀疑自己的观点、态度、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以便与多数人的倾向保持一致。” 正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在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的网络公共空间内,很容易形成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氛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这种暴力倾向的情绪感染,也不自觉地融入到这种言论场内,从而将网络语言暴力扩大化,最终形成了群体的无意识的审判和施暴。
1.3交际规范:法律规范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在逐渐成为人们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平台上,目前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于网络空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明确的法律规范去约束大学生的言语行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大学生的侥幸心理,认为在虚拟空间内使用语言暴力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被责罚,从而促使网络成为了语言暴力肆虐的舞台。当人们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内发表评论,与他人进行交际时,他们不会考虑到自己所发表的言论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的约束下,网民在进行网络言语交际时更会肆无忌惮,大量使用一些在现实中不会使用的词汇,带有强烈的攻击性,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不仅仅包括网络管理部门针对网络平台上的言论内容在监控与管理上的不到位,也包括对于网络媒体所发表的内容的把关的缺位。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对发表的言论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许多负面的、甚至带有强烈攻击性的新闻或帖子会被网站运营商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引起大学生的一轮又一轮的骂战,从而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的频繁爆发。
2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2.1媒介规范——重建网络时代的“守门人”
在新的网络时代的语境下,我们应将守门人体系建立成一个结构性的层级体系。第一层是直接处理和过滤信息的专职人员,一般由网站编辑、论坛管理员、网络新闻媒体记者、网络警察等担任。他们处于守门人体系中的最前线,处理与信息取舍、监管直接相关的事务,是守门人职能的直接执行者。第二层是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第一层守门人(除网络警察)的领导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在倡导各自网站理念的前提下对网站提供的内容进行大方向的把控,并集合底下守门人的群体力量,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提供一个和谐的网站氛围和理性讨论的平台。第三层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守门人体系中的最主要的幕后操控者,应制定相关的“守门”标准和原则并将其纳入法律范畴,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专职守门人员提供一定的“守门”依据和指引正确的“守门”方向。
2.2技术控制——建立语言暴力过滤系统
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暴力,因此其呈现在网络上的实际面貌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具体的语言文字,针对这些较为典型和明显的文字暴力,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其实现分级过滤。首先,各网站应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实行辖区化管理,对本辖区内的语言发布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利用关键词检索对一些带有暴力倾向的言论进行实时跟踪和重点监察,当不文明言论堆积到一定程度演化成暴力前能及时地进行遏制。第二,在服务器上利用专门的软件形成一个针对语言暴力的“防火墙”,设置关键性的过滤词,运用技术手段首先过滤掉部分污秽的暴力性语言,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以及其他违反法律的不良言论屏蔽在网络之外。第三,建立一个网络语言暴力的黑名单,将暴力信息源的IP地址和用户名ID纳入其中,限制进入语言暴力黑名单的人员的语言表达,并根据其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暂时封杀或永久封杀的措施。第四,带有言论平台功能的网站必须采取会员制,在注册时强调各方面个人信息的完善程度,适当增强注册难度,如采取必须通过邮件或手机验证方可通过注册的方式,以防止网络广告专职人员通过大量注册不同的ID,在论坛内发布大量同样内容的广告,对其他用户造成语言暴力。第五,加强邮件系统中对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进一步加强对于大量存在于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人人网等中的垃圾信息暴力的过滤技术能力。
2.3道德自律——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梳理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通过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提升网络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严格自律、自觉文明上网; 守好青春底线, 做守法的好网民; 筑牢思想防火墙, 做明辨的好网民。
其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通过各个渠道、各个层次的道德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判断网络中发生的事件,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语言暴力会影响与他人和谐关系的建立,对社会带来危害性的后果,培养有理性目光和批判能力的“理性网民”。
【参考文献】:
【1】 李舒慧.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辽宁:渤海大学,2013.
【2】 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邹妙.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与解决途径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
【4】 闫岩.“网络水军”——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变异性研究[J].新闻传播,2011(3).
【5】 周昕.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边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5).
【6】 张国华.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作者简介:许婷婷(1990—),女,汉族,绍兴。研究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语言暴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互联网在给人类获取信息及互动交流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语言暴力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而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体,在网络语言暴力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参与者的角色。本文试图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1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作为一种极端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形成与交际语境、交际主体以及交际规范的缺失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随着其交际语境本身的变化发展,网络语言暴力的交际主体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1.1交际语境:网络社会的自由性和匿名性
网络为个人的语言交际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和开放的活动场域。人们可以借助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进行双方的语言交流,完成语言交际的目的。在这样一种极度自由、高度开放的交际语境下,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并且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们不必面对面、即时地进行言语交际,缺少了现实中“身份”与“礼貌”的禁锢,在进行语言选择时容易选用更为夸张和低俗的词语来表现内心的愤慨,这就导致了语言暴力的产生。同时,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人们在这里进行语言交流或者发表言论时,所选择的署名往往是虚拟的ID,真实的姓名和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内是可以被隐藏的。网络的这种“匿名性”便为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网民提供了保护套,他们不必忌惮对方知晓自己的身份,在进行语言暴力活动时更畅所欲为。因此,在以自由性和匿名性为核心特征的网络社会中,网络语言暴力以不可遏制的势态在网络中频频发生,愈演愈烈。
1.2交际主体: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和多种心理机制构成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对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及其解读、批判的能力。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互联网所提供的信息鉴别能力较弱。一方面,大学生对热点事件较为关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很少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对信息的判定往往较为主观,带有感情色彩,导致其发表的网络言论容易失实。
除了大学生的媒介素质的原因,他们在网络环境中形成的种种心理机制也会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的发生,如大学生的宣泄心理和从众心理。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时,他们习惯于在匿名的网络社会中将这些负面的情绪宣泄出来,而语言暴力则成为了他们情绪宣泄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指的是“指当个体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时,由于自身的智力、情感、直觉、意志、欲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会怀疑自己的观点、态度、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方向变化,以便与多数人的倾向保持一致。” 正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在缺乏正确的舆论引导的网络公共空间内,很容易形成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氛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这种暴力倾向的情绪感染,也不自觉地融入到这种言论场内,从而将网络语言暴力扩大化,最终形成了群体的无意识的审判和施暴。
1.3交际规范:法律规范和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在逐渐成为人们第二生存空间的网络平台上,目前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于网络空间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明确的法律规范去约束大学生的言语行为,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大学生的侥幸心理,认为在虚拟空间内使用语言暴力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被责罚,从而促使网络成为了语言暴力肆虐的舞台。当人们在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内发表评论,与他人进行交际时,他们不会考虑到自己所发表的言论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的约束下,网民在进行网络言语交际时更会肆无忌惮,大量使用一些在现实中不会使用的词汇,带有强烈的攻击性,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监管体制的不完善不仅仅包括网络管理部门针对网络平台上的言论内容在监控与管理上的不到位,也包括对于网络媒体所发表的内容的把关的缺位。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对发表的言论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许多负面的、甚至带有强烈攻击性的新闻或帖子会被网站运营商放置在显眼的位置,引起大学生的一轮又一轮的骂战,从而导致网络语言暴力的频繁爆发。
2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应对策略
2.1媒介规范——重建网络时代的“守门人”
在新的网络时代的语境下,我们应将守门人体系建立成一个结构性的层级体系。第一层是直接处理和过滤信息的专职人员,一般由网站编辑、论坛管理员、网络新闻媒体记者、网络警察等担任。他们处于守门人体系中的最前线,处理与信息取舍、监管直接相关的事务,是守门人职能的直接执行者。第二层是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第一层守门人(除网络警察)的领导者,网络服务提供商应在倡导各自网站理念的前提下对网站提供的内容进行大方向的把控,并集合底下守门人的群体力量,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提供一个和谐的网站氛围和理性讨论的平台。第三层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守门人体系中的最主要的幕后操控者,应制定相关的“守门”标准和原则并将其纳入法律范畴,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专职守门人员提供一定的“守门”依据和指引正确的“守门”方向。
2.2技术控制——建立语言暴力过滤系统
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为载体实施暴力,因此其呈现在网络上的实际面貌为我们所能看到的具体的语言文字,针对这些较为典型和明显的文字暴力,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其实现分级过滤。首先,各网站应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实行辖区化管理,对本辖区内的语言发布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利用关键词检索对一些带有暴力倾向的言论进行实时跟踪和重点监察,当不文明言论堆积到一定程度演化成暴力前能及时地进行遏制。第二,在服务器上利用专门的软件形成一个针对语言暴力的“防火墙”,设置关键性的过滤词,运用技术手段首先过滤掉部分污秽的暴力性语言,将恶意攻击他人、社会或国家以及其他违反法律的不良言论屏蔽在网络之外。第三,建立一个网络语言暴力的黑名单,将暴力信息源的IP地址和用户名ID纳入其中,限制进入语言暴力黑名单的人员的语言表达,并根据其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暂时封杀或永久封杀的措施。第四,带有言论平台功能的网站必须采取会员制,在注册时强调各方面个人信息的完善程度,适当增强注册难度,如采取必须通过邮件或手机验证方可通过注册的方式,以防止网络广告专职人员通过大量注册不同的ID,在论坛内发布大量同样内容的广告,对其他用户造成语言暴力。第五,加强邮件系统中对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进一步加强对于大量存在于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人人网等中的垃圾信息暴力的过滤技术能力。
2.3道德自律——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
首先,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梳理正确的网络伦理价值观。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通过学习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 提升网络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严格自律、自觉文明上网; 守好青春底线, 做守法的好网民; 筑牢思想防火墙, 做明辨的好网民。
其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通过各个渠道、各个层次的道德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理性地判断网络中发生的事件,树立网络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语言暴力会影响与他人和谐关系的建立,对社会带来危害性的后果,培养有理性目光和批判能力的“理性网民”。
【参考文献】:
【1】 李舒慧.网络暴力语言现象探析[D].辽宁:渤海大学,2013.
【2】 李宪玲.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邹妙.行政决策中从众心理的表现、成因与解决途径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
【4】 闫岩.“网络水军”——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变异性研究[J].新闻传播,2011(3).
【5】 周昕.网络环境下的知情权边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5).
【6】 张国华.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5).
作者简介:许婷婷(1990—),女,汉族,绍兴。研究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