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蜗牛去散步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职二十几年来,第一次碰到自闭症的孩子。
  他有一个帅气的名字——祺。人长得相当清秀,细皮嫩肉,尤其两只眼睛比常人更圆溜,更闪亮,但是经常飘忽不定。
  上课时,我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专注看黑板或电脑屏幕,总会大声说:“小朋友,眼睛、眼睛在哪里?”孩子们的嘴巴应道:“眼睛、眼睛在这里!”所有的目光立马集中了过来。
  觉察出祺的异样,是在开学后两三天。每次他坚持不到五分钟,脑袋就耷拉下去,要嘛望着桌面,要嘛藏进抽屉里,不知在忙乎什么。我发现后悄悄走进细瞧,咦,也没玩什么,有时扯着书包的拉链头玩,有时玩铅笔,玩橡皮擦。更让你吃惊的是,有时什么也不玩,十个手指头搁在大腿上麻花辫一样绞来绞去。你提醒他:“要看黑板。”“快读书。”他恍然从梦中惊醒,顺着你的话意欢快地说:“好吧,我看黑板。”“好吧,我读书。”可是,过不了十分钟,又回到原来状态。一节课就这样反反复复。全班五十几号人,总让我手忙脚乱,焦头烂额的,说实在话,落下他是经常的事。虽然他坐在第一张桌子。
  有次订正练习册,订正过关的小朋友早早都回家了,只留下几个滞后的孩子。小朋友们安静地排队等候,我一个接一个快速地复改。
  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来不及回家了!”我抬头望去——祺,背着书包站在过道痛苦地焦躁地扭着身子。我走过去,耐心地安慰他:“等你练习册订正好了,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他反而闭上眼睛,嚎啕大哭:“我要妈妈!我要找妈妈!”我一时无策,适逢他奶奶接送,赶紧递上练习册:“带回去订正吧。他还没适应。”
  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新生,他的角色转换还没适应,给他时间吧。我的脑海里忽然不合时宜地冒出一句非常诗意的话:“牵着蜗牛去散步!”
  但现实却很骨感。
  教一年级孩子识字写字,非常艰难,认识田字格,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还有每个生字正确的笔画笔顺,甚至要兼顾字体的均衡美观。每上一节课,孩子一个一个检查,一个一个手把手握笔写字,累得我的腰都直不起来。
  但祺在写字课上的表现让我满意,可能他比较喜欢写字,或许写字比听课更有趣味。写字前,我们都会一起说:“头抬高,身子正,腰板直,脚放平。”有的小朋友撑不了多久就东倒西歪了,祺总是坐得挺直,写得认真。当我夸奖他:“啊,写得真棒!”他马上接口说:“我真棒!”后来,我发现每次我夸奖他时,他总是顺着我的话回应:“我真认真。”“我坐得好。”“我有进步。”他这种自我认可的意识比别的孩子更强烈。
  我安排一个能干、伶俐、热心肠的小女孩与他陪坐陪读,随时提醒他、督促他、帮助他。虽然他永远落在班级最后一个,但他总是笑眯眯的。即使考不及格,二十分,三十分,他拿到考卷会说:“哦,我没考好!”每次我用橡皮擦使劲地擦干净他没写好的生字,他会说:“哦,我没写好!”“好,我重新写!”他的语气轻松自然,偶尔还伴随着欢快的声调。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失败,没有伤心,没有难堪,甚至是懊丧。
  由于上课专注力极其缺乏,他的成绩让老师和他的家人非常揪心。他奶奶放学接他时,如果见到我留他下来订正作业,就痛心疾首地怨叹:“哎,我一个月两三千元不去上班,专门辞职带你,还考不好。明明在家教你教得好好的,什么都会做,怎么来学校又不会啦?真拿你没办法!”喋喋不休的奶奶让我怀疑祺的智商,因为做题时,他会把题目上的字当成答案,一字不漏地工工整整地照搬到下面的括号里,根本不理解题意。但他有个优点,从来不空着题目,每道题都填得满满的,只是文不对题。
  期中考后,我抽空陪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题,居然发现他也认识了许多字,竟然也能完整地读完一道题,一个句子,能准确地写下答案,比我想象的好多了。
  我记得,教師节那天,祺的妈妈带着他,他手上紧紧地攥着两朵花,拘谨地走到我的面前。他的妈妈不停地催促:“说呀,说呀,怎么说?刚才你不是说得好好的呀?”妈妈急得额头都冒出汗了。而祺一脸笑意,眼睛迅速瞥了我一眼,马上垂下眼皮缩到他妈妈胸前。我明白了,笑眯眯地说:“来,跟老师说什么?不着急,想一想,怎么说?”他想了好久好久,久到我都要放弃的时候,他忽然转脸飞快地瞄了我一眼,说:“老、老——师,教师节快乐!”“啊,真棒!”我向他竖起大拇指,“谢谢你!”他马上接口说:“我真棒!”妈妈再次催他:“花呢?花呢?”他腼腆地把花递给我,又像含羞草一样迅疾缩回妈妈怀里。
  他妈妈充满歉意地告诉我,祺出生两岁多,发现他不仅说话迟,还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反应、交流。带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出检查结果:自闭症。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妈妈的眼眶都泛红了,喃喃自语:“我会努力的!我会努力的!”
  我忽然心生愧意,我和他的家人一直指责他不认真,不好学,却无法坐下来安安静静地陪他,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读,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地认读,等待他思考,等待他写下正确的答案。因为我们大人们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我们过于焦虑急躁,缺乏足够的宽容,渴望一只小小的蜗牛能和兔子并肩奔跑。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他可能是一只懒散的蜗牛,或者是一只稍有瑕疵的蜗牛,老师们,爸爸妈妈们,如果我们放慢步伐,蹲下身子,注视他,等待他,陪伴他,总有一天,他也会爬到自己的彼岸,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其他文献
周末的上午,迎着蒙蒙细雨,我们几位文友来到荷步村赏荷。荷塘位于荷步小学的斜对面,地点幽雅、静谧。每年,我都会来这里观赏荷花。这一片怡人的莲荷让我每每牵挂惦念,魂牵梦绕。面对荷塘,隔离车马喧嚣的三尺红尘,仿佛踏入超凡脱俗的境界,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和舒展。  雨中的荷塘边,几乎没有其他的游人。绵密细腻的雨丝如烟似雾,微风过后,白茫茫一片笼罩在天地之间。远处,列队迎迓的莲荷映入眼帘,绿盖叠翠、白粉相衔,
期刊
老街香港路石牌坊下面,有一块立着的介绍这条老街情况的牌子,上面说这里有现代作家杨骚的故居。这座故居的正门在香港路90号,这是一处典型的闽南“竹竿厝”,后院的小巷连接另一条老街龙眼营。后院朝北另一处小院开了个边门,从香港路二巷出入。杨骚出生在这里,住了18年,一直到赴日本东京留学。从日本回来后,又住了几个月。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此时。  1985年,一个非常晴朗的初秋日子。天空透明得让人想到什么叫一
期刊
福建省诏安县靠海的梅岭镇,有一个美丽的岛屿叫城洲岛。据说,那是一座无人居住的生态海岛,美丽的不得了。这个岛屿自从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海洋公园后,更是声名鹊起,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周日,天气晴朗,正是出游好时候,同事们相约一起去游览城洲岛。  我们坐在船上,向着美丽的岛屿前进。帅哥美女们一脸愉悦,笑容灿烂。在船上,远远看到的城洲岛,她彷如一只巨龟,在万顷碧波中闭目养神,好似在养精蓄锐等待远道而来
期刊
当年,在人市路与新华东路的交叉处是一个不小的三叉路口,非常“闹热”,这就是本地人称为 “巷口头” 的地方。  寻找老鼠尾巴  正对着叉口的是一家牛肉店,学校布置“除四害”的时候,父亲曾带我来这里找过老鼠尾巴。因为老师说一条老鼠尾巴可以抵一火柴盒苍蝇,我们的任务是:要么交三火柴盒苍蝇,要么交三条老鼠尾巴。我回家后向父亲说了这事,父亲认为牛肉店是吸引老鼠的地方,可能找得到老鼠尾巴,这样我就可以少打些苍
期刊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美人蕉聚在一起盛放。  这却不是头一回感受徐志摩在日记《西湖记》里说的“数大了似乎按照着一种自然律,自然的会有一种特别的排列,一种特别的节奏,一种特殊的式样,激动我们审美的本能,激发我们审美的情绪。”他把西湖的芦荻与花坞的竹林,都归类于数大的美,“那不是智力可以分析的,至少不是我们的智力可以分析。”  当我看见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既怕强风又惧霜冻的美人蕉,在这寒风吹拂的
期刊
地处平和大山深处的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今日的家乡不再是从前那个贫穷落后和脏乱差的模样,她变美了、变富了、变年轻了,充满朝气、活力和魅力。今年国庆节回老家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千,意犹未尽。  山村也闹堵车  我的老家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土楼中的“美女楼”、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就坐落在蕉路村。国庆节不想远行,不想给景区“添堵”。10月2日早,我选择从漳州回
期刊
唐朝年间,有个陕州人叫张玄靖, 科举考试后进入朝廷做官。由于他依附当时朝中权臣慕容宝节,和慕容宝节走得非常亲近,官慢慢做大了,从左卫仓曹升到了监察御史。刚刚到御史台为官,张玄靖显得比较低调和谦虚,一律称呼当时年长和比自己官阶高的同事为“兄长”,待人也非常恭敬。時间慢慢一长,他自恃有慕容宝节作后台,自己又升官至殿中御史,就开始没把同事放在眼里了,再也不称呼年长的同事为“兄长”,改为直呼他人名字。后来
期刊
提起中国历史,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三国时代了,三国时代之所以深入人心,和小说《三国演义》产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情节有极大的虚构成份,不可当正史来读。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三国史话》一书,对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三国史进行了权威性的阐释,高屋建瓴、抽丝剥茧,把历史真相逐一还原;其中的一些独道见解,让我们看到了史学大师眼光的独特之处。  作者首先归纳出了后汉
期刊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值得回忆的老师,会时常想起,时常动容。文学名家们妙笔生花,追忆师恩师情,讲述他们与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和深厚的情谊。  王蒙感激不已的老师,是启蒙老师华霞菱。王蒙在《华老师,你在哪儿》一文中写到:二年级时平生第一次造句,用“因为”造了一个长句,受到华老师的激赏,并在班上念了这个句子,王蒙因此爱上了写作。只是,王蒙在后来的写字课上忘了带文具,按规矩
期刊
访亲的时间段一般会集中在春节和农闲期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终身大事,事关传宗接代,实在非同小可。因此,在我的故乡扬泰地区以及苏北一带,男女间婚嫁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访亲,访对方贫富,访脾气秉性,访兄弟姊妹,访祖宗八代。  男女到一定的年龄,媒人往往就会不请自来,向你提亲说媒。说有些职业媒人巧舌如簧,是一点也不假的,他们有时能把丑的说美,死的说活。对方明明有缺陷,也会被媒人说成朵花。所以,媒人的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