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技能的专门人才。目前,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结构日趋合理,专业对口日益淡化,技术型、复合型毕业生倍受亲睐,用人单位选录标准更侧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非智力因素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力图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充分论证了定向作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定向作用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224-02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它影响学习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过程没有直接相关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学习活动提供动力,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在一个人成长过程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定向、引导、调节、维持与强化的作用。从心理学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它突出了学习与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那么如何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定向,在教学上一般指确定学习的方向,是学习的推动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以及所学习的内容等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并指导目标的实现,对学生个体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非智力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学生的学习定向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教师的定向,即外力定向;二是来自学生自我的定向。其中教师是定向的外部推动力,是学习的指导和辅助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谓教书是指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育人指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1帮助学生确定明确适当的目标和方向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在职业教育中,目标定位的过高,学生会因差距过大产生挫折感,学生可望不可及,易产生无力感;目标定位过低会拉大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之间距离,到实际岗位时会被工作岗位所淘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定位。从时间上定位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也可以按学习环节划分,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具有适当难度的目标才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2 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从换位的角度进行,过激言语要慎用
表扬、批评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研究中我们体会到适度的表扬在效果上明显优于批评,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恰当的批评会让学生少走弯路,坚定学生的信念;效果最差的是对学生的状况不做任何评价。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好评价、批评与表扬的尺度,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批评,使学生能取得更高的成绩。
3 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合乎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境状态,使学生以员工的心态进行学习
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够用为出发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必须合乎具体某种工作岗位的需求,如《Java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所适应的工作岗位是初级程序员,工作任务是根据客户需要的功能编写出代码段。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学习本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学习必需的职责与团队合作机制,以员工的态度对待学习,以工作的态度对待技能训练,在工作过程中承担员工责任,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
4 加强对教学环节的掌握,及时指导学生工作过程,通过适度的竞赛、个体演示等教学方法, 调节学习进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学生愿意不愿意学习什么,能学到何种程度,主要是由学生个体所决定的。教师的责任是引导、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对学生加以关注,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及时反馈、及时强化是有效运用强化的一条基本要求。财时适度的刺击,可以学生的斗志,比如开展竞赛等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克服困难和抗挫折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就教师的外力定向与学生的内力定向作用相比较,内力定向占主要地位,只有内力定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过程,形成职业能力,因为能力只能在过程中培养,只有学生才是定向的目标和主导者。
为了进一步探讨定向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组在广泛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重点跟踪与研讨,设定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作为实验课程,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对象:成绩分别为高、中、低三个阶段的近10名学生。
实验方式:2007-2008学年下学期初每个参与研究的学生要确定了个人目标,教师要根据情况分别确定阶段目标。2007-2008学年07-08下学期期末每个参与研究的学生要对照个人目标,总结与原目标的差距。
实验结果:通过成绩分析来评定成果。(见图1)
试验结果如下:
成绩高2人:基本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在半年的实验中,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自我控制力较强,偶有放松的时候但经老师提示、督促后能尽快改进。
成绩中2人:距离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远一些,在半年的实验中,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自我控制力不够,放松的时候较多,需要老师多方提示、督促,但基本能做到改进。
成绩低5人:有1人基本达到了距离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有1差距较大,有2人没有完成,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主动性较差,自我控制力需要教师的辅助才能完成。
总体来说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智力因素是一个方面,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可缺少。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对推动学生内动力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引入到职业教育中,能较好的实现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能提高学习活动效率,规范行为,磨练意志和品格,真正适应职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高技能”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定向作用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224-02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它影响学习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非智力因素是指与认识过程没有直接相关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学习活动提供动力,解决“想不想学”的问题,在一个人成长过程非智力因素起到了定向、引导、调节、维持与强化的作用。从心理学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它突出了学习与岗位之间的无缝衔接。那么如何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定向,在教学上一般指确定学习的方向,是学习的推动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统一起来,集中于学习活动,用于记忆,想象和思维所观察的事物以及所学习的内容等方面,它能够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并指导目标的实现,对学生个体成长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非智力不如人,而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力差,学习精力不集中所造成。
学生的学习定向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教师的定向,即外力定向;二是来自学生自我的定向。其中教师是定向的外部推动力,是学习的指导和辅助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谓教书是指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育人指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完成这两方面的任务,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1帮助学生确定明确适当的目标和方向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在职业教育中,目标定位的过高,学生会因差距过大产生挫折感,学生可望不可及,易产生无力感;目标定位过低会拉大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之间距离,到实际岗位时会被工作岗位所淘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工作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定位。从时间上定位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也可以按学习环节划分,向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具有适当难度的目标才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2 对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从换位的角度进行,过激言语要慎用
表扬、批评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研究中我们体会到适度的表扬在效果上明显优于批评,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恰当的批评会让学生少走弯路,坚定学生的信念;效果最差的是对学生的状况不做任何评价。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好评价、批评与表扬的尺度,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较低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成绩,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对于成绩较好,但有些自傲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批评,使学生能取得更高的成绩。
3 采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合乎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境状态,使学生以员工的心态进行学习
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技能为主,理论知识够用为出发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必须合乎具体某种工作岗位的需求,如《Java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所适应的工作岗位是初级程序员,工作任务是根据客户需要的功能编写出代码段。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首先要学习本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学习必需的职责与团队合作机制,以员工的态度对待学习,以工作的态度对待技能训练,在工作过程中承担员工责任,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
4 加强对教学环节的掌握,及时指导学生工作过程,通过适度的竞赛、个体演示等教学方法, 调节学习进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个学生愿意不愿意学习什么,能学到何种程度,主要是由学生个体所决定的。教师的责任是引导、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对学生加以关注,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及时反馈、及时强化是有效运用强化的一条基本要求。财时适度的刺击,可以学生的斗志,比如开展竞赛等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克服困难和抗挫折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就教师的外力定向与学生的内力定向作用相比较,内力定向占主要地位,只有内力定向,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的过程,形成职业能力,因为能力只能在过程中培养,只有学生才是定向的目标和主导者。
为了进一步探讨定向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组在广泛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重点跟踪与研讨,设定了《Java程序设计基础》作为实验课程,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对象:成绩分别为高、中、低三个阶段的近10名学生。
实验方式:2007-2008学年下学期初每个参与研究的学生要确定了个人目标,教师要根据情况分别确定阶段目标。2007-2008学年07-08下学期期末每个参与研究的学生要对照个人目标,总结与原目标的差距。
实验结果:通过成绩分析来评定成果。(见图1)
试验结果如下:
成绩高2人:基本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在半年的实验中,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自我控制力较强,偶有放松的时候但经老师提示、督促后能尽快改进。
成绩中2人:距离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远一些,在半年的实验中,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自我控制力不够,放松的时候较多,需要老师多方提示、督促,但基本能做到改进。
成绩低5人:有1人基本达到了距离达到学期初所制订的个人目标,有1差距较大,有2人没有完成,本阶段的学生课堂表现主动性较差,自我控制力需要教师的辅助才能完成。
总体来说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智力因素是一个方面,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不可缺少。非智力因素的定向作用对推动学生内动力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引入到职业教育中,能较好的实现认识和行为的统一,能提高学习活动效率,规范行为,磨练意志和品格,真正适应职业工作岗位的需求,体现职业教育“高技能”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