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设计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含义,进而指出其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为例,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力、明确课程的思政核心目标、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和重构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以期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主体;核心目标;教学设计;课程评价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指出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同向同行,以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在育人节奏上同频共振、形成强大合力。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简单而言,课程思政就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课程思政即是为落实这一任务而进行的一次触及根本的课程改革。
  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现实中,绝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专注于专业理论知識和技能的传授,在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忽视了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理所当然地把德育工作推给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老师。甚至有的专业课教师把课程内容单纯理解成学科知识,把学生纯粹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存在,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课程价值取向,势必导致课程目标与学习要求的分离。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二元对立,淡化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削弱了课程系统知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陶冶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专业课教师都有必要追溯课程育人本义,反思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化对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承载的育人功能的认识,回归课程育人本源。
  三、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力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全面推行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积极性,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说,“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专业课教师的深度参与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德育能力的教师团队,并充分发挥其思政育人的自觉意识及其主体能力,才能确保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落地开花。
  (二)明确课程的思政核心目标
  与忽视课程思政相反,很多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容易进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思政目标过多、过于宽泛,其结果就是导致思政教学点过于分散、定位不准。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有一个明确的思政核心目标,这样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思政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定位蕴含思政元素的专业知识点。以《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型、特征、价值、分布与保护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相关基础知识,对世界遗产与旅游、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于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的思政核心目标最终可以确定为责任意识,即学生通过学习,在充分认识到中国的世界遗产价值的基础上,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提升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责任意识。课程思政核心目标确定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思考,深入挖掘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结合点,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过程之中,真正实现“虽不湿衣,时时有润”的德育效果。
  (三)创新课程教学设计
  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思政核心目标,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创新教学设计,探索课程思政元素的载体和教学方法,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基于《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遵循“思政”与“专业”相长原则,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明确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使课程思政有迹可循、有据可查。结合十九大以来国家有关传统文化、环境保护、旅游扶贫、乡村振兴等新的发展指导思想,以学生关注的、鲜活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借鉴蓝图技巧的方法,提炼课程思政元素,绘制包括审美、敬畏、认同、传承、保护等诸多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地图,以课堂为出发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做延伸性学习或相关研究。改革创新课程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为导向,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微课因为其短小精悍而受到当今教育界追捧,将其应用到《中国的世界遗产》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有利于解决本课程知识庞杂与课堂教学学时有限的矛盾。通过翻转课堂,师生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亲和力,让学生增加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课程内容在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的体现,不仅可以对本校的学生开展教育,更可以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课程思政的魅力。
  (四)重构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体系
  学生是课程思政的对象,课程思政的效果达成与否,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等方面予以评价。①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堂表现是课程思政效果最直观的体现,如果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厌学的现象,则说明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不尽人意。②学生的课后作业。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比较关注的遗产问题,如典型的世界遗产保护案例或世界遗产破坏性事件等,在案例研讨中融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从而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③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紧紧围绕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个人态度,以及对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理解,设计通俗、简练、科学的调查问卷,动态监测学生对中国的遗产事业认同态度的发展倾向。从课程评价角度出发,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即能够通过客观的评价结果来反映目标的达成情况。
  参考文献:
  [1]刘玉斌.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0(8):55-58.
  [2]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No.354No.355(Z1):56-61.
  [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020-06/06
  [4]王博.全人教育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
  (本文为辽宁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研究成果)。
  (辽宁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话语权降低,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减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等。通过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建立思政课网络平台、增强思政课教师话语表达能力等途径可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话语权。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话语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然而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却存在劳动教育的重任遭到轻视、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恰当、教育者没有以身示范和情感教育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劳动教育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来探讨解决方法,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劳动教育;措施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存
期刊
2019年11月27日,习主席在全军院校长集训的讲话,为军事院校的改革发展,尤其是发展军事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加强武警院校课堂融入思政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进行。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军校学员必修的科学文化基础课程,授课面广,思
期刊
摘要:教学机智是秘书专业教师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能够让教师在非常态的教学环境中处变不惊,迅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棘手问题,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教学机智是优质教学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教学机智的培养策略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广博的文化素养、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强化教学反思能力。  关键词:秘书专业;教师;教学机智;重要性;培养策略  随着中国社
期刊
一、对话文本,看图说话,抓关键词理解课文  师:自由大声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出描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动作词。)  师:(出示课件:课文中的插图)按顺序观察这幅图,看看青蛙妈妈的动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之后是怎么做的。  生: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  师:这小石子扔进河里后,河水会起什么变化呢?观察一下插图,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水
期刊
摘要:双创教育实践能力、平台建设是“双高”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体系、学生管理制度等领域的冲突、双创导师队伍不足、全真的创业实践环境缺乏等问题,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双高”院校背景下电商双创实践平台建设方案,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成效颇丰。  关键词:双高建设;电商双创;能力提升;平台建设  一、当前“双创”教育实践当前的主要问题  (一)“双创”教育实
期刊
摘要: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不仅对教学有重要意义,更关乎到国家和民族信仰。为了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选择,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的实效性,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建议,以山工院2018级机电学院工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工科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中更为关注工科热点和科技内容,以及与自身环境相关的内容。可通过提高任课教师知识的高度和广度、改变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内涵的概述,从大局出发全面分析了高校实施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的意义。同时结合现阶段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现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完善策略。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讨,可以为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内涵;意义;问题;完善对策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推动与鼓励之下,各高校创业创业活动的发展日益蓬勃,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大大提高。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仅是对管理者的考验,也是一场人才的选拨。本文主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中的管理过程进行探索研究,并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
期刊
摘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上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建立在课程思政以及思政课程这二者的基础上,阐述了课程思政以及思政课程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且从教学应用范围、师资力量以及教学途径这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才能促使“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