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理工科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各行其是,二者的割裂引发德育教育质量差,是综合素质培养资源的极大浪费。论文分析了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中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以实现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教育;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统一实现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社会教化等多种功能,因此高校教育应当完成对大学生的全面教育,不仅要完成学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更要完成具有引导性的心理情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由政工工作完成,高等教育仍以培养“学科式”专业人才为主导,尤其是理工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活动注重科学理论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的传递,相对而言对道德品质教育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各行其是,二者的割裂使大学生认为思想教育就是纯粹的说教,感到枯燥无聊甚至反感,难以实现科学观和道德观的统一。事实上专业科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甚至抛开,造成了综合素质培养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高校教育的目的
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由此可见,蔡元培对于教育目的定位有两个基点,一是培养人的能力,二是实现人的人格。只有能力和人格二者兼备的人才是“完全之人”。就目前的教育来说,能力培养是是技能教育,人格培养则是指道德教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因此,蔡元培便明确提出实行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所谓“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理念上,蔡元培的大学观仍然得到广泛认可,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教育界熟知其理论,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无法达到能力与人格的共同培养的理想结果,还在科学知识的飞速传播中摸索切实可靠的方案。
曾连续20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雷克·博克在他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提出,大学的目标应当包括:运用母语准确而优雅地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素,全球化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避免过分专业化带来的视野狭隘的倾向,也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应该需要思考:我们大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的实际成效,特别是大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提高大学教育的成效,我们该如何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教育传统的优势,如何对国外经验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我国教育模式中还有哪些师生的潜力可以挖掘?
二、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教学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堪称世界之最,而成效果却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标,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科学理论知识及科研技能突出,人文素养却严重匮乏。
从理论体系上看,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完整的教育体系。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对大学德育的目标有明确地表述。我国的德育教育有着较为完整的、明确的内容体系,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旨,并包含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述,通过讲述来让学生明白道德观的意义和人格的内涵;评价方法则以卷面考试的成绩为核心尺度,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但是,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实际上出现了大学生道德层面上知与行相背离的低效现象。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反思与研究,综合各种观点,我国大学德育教育与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理想教育只重视远大目标的树立,严重脱离实际的社会生活,脱离大学生的现实思想。过于高大上、至善化的人格及道德,毕竟难以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2)教育内容宽泛,缺乏具体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地碱口号,缺乏可行性的行为指导,只要求学生思想上要达到某种层次,而未告知日常的行为准则。
(3)教育方法呆板,缺少新意。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教师讲述,机械地灌输,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教学流于形式,停留在对学生的外在强化灌输,却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客观道德体验。
(4)思想评价方法缺乏科学的方法。德育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模式,不能反映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拿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思想的核心尺度,卷面分数成为学生评优评先、能否畢业的主要依据,学生真实的道德素质及个人修养却得不到体现和重视。
总而言之,我国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认识与实践脱节的现实情况,已造成大学生知行的背离和迷茫,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进行改革,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的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要齐头并进,相互融合。要探索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建好队伍,用好教材,抓好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更要有强烈的爱国理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事实上,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和教学体系中存在丰沛道德修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人才。下面就笔者所教授的《生物质能工程》课程谈几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为国奉献精神的培养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每年全球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十倍,生物质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在进行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章节的课程讲解中,我向同学们介绍能源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关注;同时,通过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介绍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讲解,使他们为祖国的地大物博而自豪,也看到我国能源发展的希望,树立国家强盛的信心,也认识到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存在的困难,培养他们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二)立德立身,明礼诚信精神的培养
当今世界面临着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带来的两大难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等少数化石能源消费大国以本国经济安全为由,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减排义务,而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业的遗失者,却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承诺面试的碳减排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宝库。在能源与环境章节的知识讲解中,就结合了当前全球碳排的时政介绍,通过我国在世界碳减排行动的高风亮节,使同学们看到我国立德立身,明礼诚信的大国风范,并以此要求自己。
(三)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沼气为核心的农业生态工程是我国对世界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的贡献。在沼气工程技术章节的课程教学中,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并追溯可持续发展的起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以及庄子的学说中,中国就已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天、地、人并立,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引发同学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和讨论,树立合作共羸的团体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帮助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爱校爱专业精神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
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动力很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对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来自于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和自豪。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教授中,结合我校取得的成就来讲解。看到一本本专业书籍文献上熟悉的老师的名字,知道一项项正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由自己的老师研发,同学们学习兴致蓬勃,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的热情也就激发了起来。
四、结语
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仅有高智商和专业知识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强大的抗挫折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合作精神等理念与素质需要同步培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正视的实际问题。如何在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所有的专业课教师也都重视起来,发掘有效的教学和引导方法,真正实现育人而非制器。
参考文献:
[1] 郝秉鍵.蔡元培的“大学观”,人民网学习时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6161.htm
[2] 德雷克·博克[美]著, 侯定凯,梁典,陈琼琼 译.回归大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教政[1995]11号
作者简介:黄黎,1972.11,女,汉,河南省信阳市,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教育;思想道德;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统一实现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学术研究、社会教化等多种功能,因此高校教育应当完成对大学生的全面教育,不仅要完成学术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更要完成具有引导性的心理情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由政工工作完成,高等教育仍以培养“学科式”专业人才为主导,尤其是理工学科专业,课堂教学活动注重科学理论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的传递,相对而言对道德品质教育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模式导致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各行其是,二者的割裂使大学生认为思想教育就是纯粹的说教,感到枯燥无聊甚至反感,难以实现科学观和道德观的统一。事实上专业科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甚至抛开,造成了综合素质培养资源的极大浪费。
一、高校教育的目的
我国教育学家蔡元培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由此可见,蔡元培对于教育目的定位有两个基点,一是培养人的能力,二是实现人的人格。只有能力和人格二者兼备的人才是“完全之人”。就目前的教育来说,能力培养是是技能教育,人格培养则是指道德教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因此,蔡元培便明确提出实行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所谓“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理念上,蔡元培的大学观仍然得到广泛认可,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教育界熟知其理论,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无法达到能力与人格的共同培养的理想结果,还在科学知识的飞速传播中摸索切实可靠的方案。
曾连续20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德雷克·博克在他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提出,大学的目标应当包括:运用母语准确而优雅地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方法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素,全球化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避免过分专业化带来的视野狭隘的倾向,也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应该需要思考:我们大学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评价高等教育的实际成效,特别是大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提高大学教育的成效,我们该如何继承与发扬我国几千年教育传统的优势,如何对国外经验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我国教育模式中还有哪些师生的潜力可以挖掘?
二、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教学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堪称世界之最,而成效果却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标,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科学理论知识及科研技能突出,人文素养却严重匮乏。
从理论体系上看,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完整的教育体系。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对大学德育的目标有明确地表述。我国的德育教育有着较为完整的、明确的内容体系,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旨,并包含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述,通过讲述来让学生明白道德观的意义和人格的内涵;评价方法则以卷面考试的成绩为核心尺度,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但是,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中实际上出现了大学生道德层面上知与行相背离的低效现象。对此许多学者进行了反思与研究,综合各种观点,我国大学德育教育与实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理想教育只重视远大目标的树立,严重脱离实际的社会生活,脱离大学生的现实思想。过于高大上、至善化的人格及道德,毕竟难以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2)教育内容宽泛,缺乏具体的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地碱口号,缺乏可行性的行为指导,只要求学生思想上要达到某种层次,而未告知日常的行为准则。
(3)教育方法呆板,缺少新意。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教师讲述,机械地灌输,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教学流于形式,停留在对学生的外在强化灌输,却忽视了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客观道德体验。
(4)思想评价方法缺乏科学的方法。德育评价仍采用卷面考试模式,不能反映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拿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思想的核心尺度,卷面分数成为学生评优评先、能否畢业的主要依据,学生真实的道德素质及个人修养却得不到体现和重视。
总而言之,我国大学思想道德教育中认识与实践脱节的现实情况,已造成大学生知行的背离和迷茫,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进行改革,采用新型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的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要齐头并进,相互融合。要探索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建好队伍,用好教材,抓好教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更要有强烈的爱国理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事实上,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和教学体系中存在丰沛道德修养教育资源,如果能够结合专业知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人才。下面就笔者所教授的《生物质能工程》课程谈几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为国奉献精神的培养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每年全球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是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十倍,生物质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资源。在进行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章节的课程讲解中,我向同学们介绍能源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国家能源安全的关注;同时,通过丰富的图文音像资料介绍我国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讲解,使他们为祖国的地大物博而自豪,也看到我国能源发展的希望,树立国家强盛的信心,也认识到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存在的困难,培养他们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二)立德立身,明礼诚信精神的培养
当今世界面临着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大规模使用带来的两大难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美国等少数化石能源消费大国以本国经济安全为由,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碳减排义务,而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业的遗失者,却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承诺面试的碳减排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宝库。在能源与环境章节的知识讲解中,就结合了当前全球碳排的时政介绍,通过我国在世界碳减排行动的高风亮节,使同学们看到我国立德立身,明礼诚信的大国风范,并以此要求自己。
(三)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沼气为核心的农业生态工程是我国对世界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的贡献。在沼气工程技术章节的课程教学中,我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并追溯可持续发展的起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以及庄子的学说中,中国就已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即天、地、人并立,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引发同学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和讨论,树立合作共羸的团体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帮助同学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爱校爱专业精神的培养,激发学习热情
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动力很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对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来自于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和自豪。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生物质能转换技术教授中,结合我校取得的成就来讲解。看到一本本专业书籍文献上熟悉的老师的名字,知道一项项正在学习科学技术是由自己的老师研发,同学们学习兴致蓬勃,自豪感油然而生,学习的热情也就激发了起来。
四、结语
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仅有高智商和专业知识的学生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强大的抗挫折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合作精神等理念与素质需要同步培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正视的实际问题。如何在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需要所有的专业课教师也都重视起来,发掘有效的教学和引导方法,真正实现育人而非制器。
参考文献:
[1] 郝秉鍵.蔡元培的“大学观”,人民网学习时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6161.htm
[2] 德雷克·博克[美]著, 侯定凯,梁典,陈琼琼 译.回归大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关于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教政[1995]11号
作者简介:黄黎,1972.11,女,汉,河南省信阳市,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博士,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