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强化法人意识,强调医院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责任,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本文主要从“卫生材料费”这个科目入手,浅谈通过采取集中竞价方式,控制其购进成本;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实施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核控制等方面来合理控制卫生材料支出,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制;卫生材料;支出
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取得收入,合理控制支出;准确进行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严格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根据本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文件,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医疗费用、医保费用、服务成本、服务效率等运行情况的实时、全程、智能化监管,提升监管能力。
在目前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使用的收费卫生材料同基本药品一样,实行零差率销售,即按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产生利润,所以只能通过降低医疗业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加结余。支出控制是醫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支出控制也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中心”的支出构成及控制卫生材料支出的重要性
“中心”的支出是指其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其中,主要是医疗支出。医疗支出,即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
医疗支出是“中心”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卫生材料支出又是医疗业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心”业务量呈正相关,对“中心”的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日趋提高,“中心”的业务量、业务种类在逐渐增多,使用所需的卫生材料的数量与品种(特别是专科门诊)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各“中心”中,大部分卫生材料因不能单独收费而成为“中心”的成本,从医院“不含药品收入的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支出占比”这一关键性指标来看,在分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缩小分子,如何合理控制材料费用是医疗费用下降的关键环节。
二、控制卫生材料支出的具体措施
(一)采取集中竞价方式,控制购进成本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根据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等,以政府为主导,借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体系,依托组织建立集中采购工作平台开展卫生材料的集中招标采购,增加询价的能力,使产品的供应更集约化,增加供应商和产品的资质审核能力,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平台和统一监管。
(二)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实施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对卫生材料的采购、管理、分配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供应,避免以往物资管理的粗放分散。通过计划采购、定额供应,变成本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合理分工、相互制约,使卫生材料消耗成本有效降低,从而降低“中心”的总体成本,最终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1.实行采购预算控制。对于卫生材料成本核算的控制,需要进行预算管理。通过物资管理信息软件统计出上年度每个月的卫生材料支出以及该支出占医疗收入的比例,进行分析,去除不必要的支出,再作为本年当月的支出及比例,每月汇总统计后可得本年度的卫生材料支出预算及控制比例。
2.加强采购审批控制。制定严格的新产品审批制度.完善进购物品审核机制,从需求上进行把控。由申请科室填报“申购单”,提出引进新产品的必要性,“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其使用的需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论证后方可准入。审核各科室卫生材料的日实际使用量,及时补充已使用的可收费卫生材料,由各科室负责人定期申请采购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并由各科室负责人签字领取。
3.确定最佳库存定额。根据各种物资的日均需要量和周转天数制定其库存定额,设置上、下限作为积压和临缺报示的依据,结合各科室的申领请购单,形成每月卫生材料的采购计划,报经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购,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对于一些采购量大、周转快的卫生材料,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要以最优惠的价格、完好的品质进购。
4.严格业务流程控制。库管人员应规范卫生材料的管理流程,完善入库、出库单据,通过系统对出入库物资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实现出入库、库存的实时精确管理。按卫生材料种类、型号合理分区放置管理,若因保管不当发生的盘亏、失效和损坏,追究库管人员的责任。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管物和管账分工明确、相互分离。每月末对各类卫生材料进行盘点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库存物资账实相符,为年末清查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5.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对科室的医用卫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科室使用效益分析、医用耗材分别占医疗成本、医疗收入的比重、各类分析对比图等),对使用量和业务量变化较大的科室,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可实行“二级库”管理,监控材料的领用与消耗情况,完善中心内物资层级管理,有效控制医疗材料管理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调节卫生材料的领用和消耗,及时发现呆滞或即将过期物品,便于科室进行材料成本控制。
6.实现卫生材料采购、流通、使用等各环节全过程跟踪记录,整条信息链清晰、完整,提供统计、分析、汇总、查询功能。“中心”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掌握卫生材料的库存量、使用状况,也可以及时监控卫生材料的有效期及批号等,避免卫生材料因失效不能使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核控制
1.卫生材料的成本控制,应落实到各个使用科室。卫生材料一经仓库发出,即列入相应领取科室的材料支出成本。在各“中心”中,卫生材料使用“大户”通常是常规使用的注射器、检验科的试剂、中医科的理疗材料、口腔科的高值材料等,应加强其定额管理,实行重点管理和监控。如:对输液器、放射科使用的胶片,均可采用均次消耗比的成本控制方法,即按照一定时期内的标化工作量与均次消耗量的乘积,测算得出标准消耗量,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消耗量对比就是损耗,损耗率就是损耗与标准消耗量的比值,然后查找损耗原因,制定下一时期的标准,减少浪费。
2.在“中心”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时,将各科室的卫生材料消耗占比这一控制指标,纳入绩效考核KPI体系,计入绩效考核财务维度结果,直接影响科室人员绩效发放,使各科室增强节约成本意识,科学、合理、高效地控制好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比如:“中心”核定检验卫生材料消耗占比<16%.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科室绩效:核定针推伤中医医生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为<8%.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个人奖励性绩效(不包括领用冷疗贴、隔物灸贴等理疗材料费);核定口腔科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为<21%,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科室绩效(包括医生和护士)(卫生材料包括外送定制义齿、库房领用各项消耗性材料以及麻醉用药品,不包括低值易耗品)。
参考文献:
[1]梁云霞.如何健全和落实医院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2]杨建慧.浅议我国医院卫生耗材分级分类管理[J].财会研究.2016(9).
[3]刘杉,关兵.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
作者简介:
钟晔,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控制;卫生材料;支出
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真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取得收入,合理控制支出;准确进行会计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严格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根据本市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相关文件,要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医疗费用、医保费用、服务成本、服务效率等运行情况的实时、全程、智能化监管,提升监管能力。
在目前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使用的收费卫生材料同基本药品一样,实行零差率销售,即按进价销售,不再加价产生利润,所以只能通过降低医疗业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才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加结余。支出控制是醫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支出控制也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中心”的支出构成及控制卫生材料支出的重要性
“中心”的支出是指其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他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资产、资金耗费和损失。其中,主要是医疗支出。医疗支出,即在开展医疗服务及其辅助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耗用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提取医疗风险基金和其他费用。
医疗支出是“中心”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卫生材料支出又是医疗业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心”业务量呈正相关,对“中心”的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日趋提高,“中心”的业务量、业务种类在逐渐增多,使用所需的卫生材料的数量与品种(特别是专科门诊)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各“中心”中,大部分卫生材料因不能单独收费而成为“中心”的成本,从医院“不含药品收入的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支出占比”这一关键性指标来看,在分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缩小分子,如何合理控制材料费用是医疗费用下降的关键环节。
二、控制卫生材料支出的具体措施
(一)采取集中竞价方式,控制购进成本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根据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等,以政府为主导,借鉴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体系,依托组织建立集中采购工作平台开展卫生材料的集中招标采购,增加询价的能力,使产品的供应更集约化,增加供应商和产品的资质审核能力,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平台和统一监管。
(二)运用物资管理系统,实施卫生材料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对卫生材料的采购、管理、分配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统一供应,避免以往物资管理的粗放分散。通过计划采购、定额供应,变成本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合理分工、相互制约,使卫生材料消耗成本有效降低,从而降低“中心”的总体成本,最终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
1.实行采购预算控制。对于卫生材料成本核算的控制,需要进行预算管理。通过物资管理信息软件统计出上年度每个月的卫生材料支出以及该支出占医疗收入的比例,进行分析,去除不必要的支出,再作为本年当月的支出及比例,每月汇总统计后可得本年度的卫生材料支出预算及控制比例。
2.加强采购审批控制。制定严格的新产品审批制度.完善进购物品审核机制,从需求上进行把控。由申请科室填报“申购单”,提出引进新产品的必要性,“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其使用的需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论证后方可准入。审核各科室卫生材料的日实际使用量,及时补充已使用的可收费卫生材料,由各科室负责人定期申请采购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并由各科室负责人签字领取。
3.确定最佳库存定额。根据各种物资的日均需要量和周转天数制定其库存定额,设置上、下限作为积压和临缺报示的依据,结合各科室的申领请购单,形成每月卫生材料的采购计划,报经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购,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对于一些采购量大、周转快的卫生材料,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要以最优惠的价格、完好的品质进购。
4.严格业务流程控制。库管人员应规范卫生材料的管理流程,完善入库、出库单据,通过系统对出入库物资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实现出入库、库存的实时精确管理。按卫生材料种类、型号合理分区放置管理,若因保管不当发生的盘亏、失效和损坏,追究库管人员的责任。并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度,管物和管账分工明确、相互分离。每月末对各类卫生材料进行盘点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库存物资账实相符,为年末清查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5.通过物资管理系统对科室的医用卫生材料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科室使用效益分析、医用耗材分别占医疗成本、医疗收入的比重、各类分析对比图等),对使用量和业务量变化较大的科室,进一步分析、找出原因。可实行“二级库”管理,监控材料的领用与消耗情况,完善中心内物资层级管理,有效控制医疗材料管理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等现象:调节卫生材料的领用和消耗,及时发现呆滞或即将过期物品,便于科室进行材料成本控制。
6.实现卫生材料采购、流通、使用等各环节全过程跟踪记录,整条信息链清晰、完整,提供统计、分析、汇总、查询功能。“中心”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掌握卫生材料的库存量、使用状况,也可以及时监控卫生材料的有效期及批号等,避免卫生材料因失效不能使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加强科室成本核算,实施绩效考核控制
1.卫生材料的成本控制,应落实到各个使用科室。卫生材料一经仓库发出,即列入相应领取科室的材料支出成本。在各“中心”中,卫生材料使用“大户”通常是常规使用的注射器、检验科的试剂、中医科的理疗材料、口腔科的高值材料等,应加强其定额管理,实行重点管理和监控。如:对输液器、放射科使用的胶片,均可采用均次消耗比的成本控制方法,即按照一定时期内的标化工作量与均次消耗量的乘积,测算得出标准消耗量,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消耗量对比就是损耗,损耗率就是损耗与标准消耗量的比值,然后查找损耗原因,制定下一时期的标准,减少浪费。
2.在“中心”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时,将各科室的卫生材料消耗占比这一控制指标,纳入绩效考核KPI体系,计入绩效考核财务维度结果,直接影响科室人员绩效发放,使各科室增强节约成本意识,科学、合理、高效地控制好卫生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比如:“中心”核定检验卫生材料消耗占比<16%.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科室绩效:核定针推伤中医医生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为<8%.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个人奖励性绩效(不包括领用冷疗贴、隔物灸贴等理疗材料费);核定口腔科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为<21%,超过比例按超过卫生材料费用50%予以扣除科室绩效(包括医生和护士)(卫生材料包括外送定制义齿、库房领用各项消耗性材料以及麻醉用药品,不包括低值易耗品)。
参考文献:
[1]梁云霞.如何健全和落实医院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2]杨建慧.浅议我国医院卫生耗材分级分类管理[J].财会研究.2016(9).
[3]刘杉,关兵.医院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
作者简介:
钟晔,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