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而译者在获得原作的语义和文体信息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译入语的写作手法来进行二度创作难免会使原作的风格有所偏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无论从内容,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功能上都背离了原文,是什么使得这一“不信”的译文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译文之一呢?本文认为是译者的社会责任所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严复;社会责任
一、引言
许钧先生在其《“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提出的“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查明建和田雨在其合作《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提到,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本文试从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体现的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其发生翻译偏移实为其社会责任之所系。
二、译者主体性
翻译活动是基于原作的艺术的再创造,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这一创作个性无疑要受到再创作的主体-译者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语言功底等基本素质的制约。
1、 翻译文本的选择
翻译原作的选择倾向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一个合格的译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意图,爱好,风格来精心选择原作,而他对选择原作的倾向恰恰反映了他的主体风格。严复慎重地选择原书是认定缓急和时势需要而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1893年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立即引起严复的注意,他根据自己对西方社会考察和研究所得及对本土社会的真切了解,极其敏感地选择了这本书。严复选择此书切中了近代中国的“要害”。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国面临亡国之痛,严复力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2、翻译的文化目的
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史,实际上是一部翻译史。每个民族都希望把别的民族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翻译过来,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学宝库,或供创作借鉴,或供警世救国。严复的《天演论》就是在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翻译产物。基于救亡图存的目的,严复将赫胥黎的标题《进化与伦理》 (evolution and ethics)改译成《天演论》,删去伦理部分,强调进化部分。此外,他极力推崇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唤醒中国人自强保种,与天争胜,变法图存的政治意识。由此可见,《天演论》的翻译完全转移了原作的主旨,加入了严复本身追求富强的文化目的。
3、翻译策略和预期文化操纵
译者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寻求各种手段来变通原作与译文之间难以对应的形式,这也客观地促使了译者个人文风在译文中的显现。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有时把整段原文拆开而照汉语习见的方式重新组句,有时将原文里的复合长句在译文里变成若干平行短句。王佐良先生在他写的《严复的用心》 一文中提到,严复这样做是想把 “天”译成一本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的著作以此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中声明:“原书引喻多取西洋古书,事理相当,则以中国古书故事代之。”可见这一预期文化操纵在译
书之初就已明确。
三、译者主体性的偏移
以作者和译者的关系来说,传统的“忠实”就是把两者的关系明显地看成时主仆之间的关系,译者无论如何都必须了解作者的意图,否则就被指责为“失忠”。严复这位译者似乎是个“不忠”的仆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本功能上,原作“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是科学著作,其主要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而《天演论》在翻译科学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唤醒世人的救国之心,二是语言层次上,严复有时按照汉语常见的方式来对整段原文进行重新整合,有时又用平行短句来代替原文的复合长句。同时他还在翻译过程中大量使用按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主要是对原文的批评、补充和发挥。
严复的《天演论》无论从内容,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功能上都背离了原文,这一译本长期以来业遭受“不忠”“不信”的指责,而是什么使得这一“不忠”的译文成为那一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译文之一呢?本文认为是译者的
社会责任所在。
四、 译者责任
翻译的目的是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本国和本国人民服务,促进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以下责任。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严复所处的社会时代正是中华人民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的时候,他是当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代表之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种子在严复英国留学期间就种下了。当时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严复主张推广西学来救国。他把翻译当作强国之到,来达到改良社会与政治、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
2、扎实的理论基础
严复曾留学英国,游历法国,他同时也是英国海军学校的高材毕业生,精通工程技术科学,但是他却没有选择介绍造船制炮的技艺,而认定西方国家的强盛在于他们的社会科学和学术思想的发达。
【参考文献】
[1]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 中国翻译,2003, (1)
[2]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 2003 (1)
[3]王佐良,《严复的用心》 〔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英]赫胥黎[T.H.Huxley]. 进化论与论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5]王晓军.论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的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2002(4),中国期刊网
[6]许渊冲. 再创作与翻译风格[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1999,(5)
[7]王玉梁.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
[8]胡爱香.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J].外语研究,2007(8).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严复;社会责任
一、引言
许钧先生在其《“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提出的“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查明建和田雨在其合作《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提到,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本文试从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体现的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其发生翻译偏移实为其社会责任之所系。
二、译者主体性
翻译活动是基于原作的艺术的再创造,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这一创作个性无疑要受到再创作的主体-译者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语言功底等基本素质的制约。
1、 翻译文本的选择
翻译原作的选择倾向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一个合格的译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意图,爱好,风格来精心选择原作,而他对选择原作的倾向恰恰反映了他的主体风格。严复慎重地选择原书是认定缓急和时势需要而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1893年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立即引起严复的注意,他根据自己对西方社会考察和研究所得及对本土社会的真切了解,极其敏感地选择了这本书。严复选择此书切中了近代中国的“要害”。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国面临亡国之痛,严复力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2、翻译的文化目的
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史,实际上是一部翻译史。每个民族都希望把别的民族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品翻译过来,以丰富本民族的文学宝库,或供创作借鉴,或供警世救国。严复的《天演论》就是在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翻译产物。基于救亡图存的目的,严复将赫胥黎的标题《进化与伦理》 (evolution and ethics)改译成《天演论》,删去伦理部分,强调进化部分。此外,他极力推崇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唤醒中国人自强保种,与天争胜,变法图存的政治意识。由此可见,《天演论》的翻译完全转移了原作的主旨,加入了严复本身追求富强的文化目的。
3、翻译策略和预期文化操纵
译者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寻求各种手段来变通原作与译文之间难以对应的形式,这也客观地促使了译者个人文风在译文中的显现。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有时把整段原文拆开而照汉语习见的方式重新组句,有时将原文里的复合长句在译文里变成若干平行短句。王佐良先生在他写的《严复的用心》 一文中提到,严复这样做是想把 “天”译成一本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的著作以此来增强读者的历史感。严复在《天演论》的《译例》中声明:“原书引喻多取西洋古书,事理相当,则以中国古书故事代之。”可见这一预期文化操纵在译
书之初就已明确。
三、译者主体性的偏移
以作者和译者的关系来说,传统的“忠实”就是把两者的关系明显地看成时主仆之间的关系,译者无论如何都必须了解作者的意图,否则就被指责为“失忠”。严复这位译者似乎是个“不忠”的仆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文本功能上,原作“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是科学著作,其主要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而《天演论》在翻译科学知识的同时更侧重于唤醒世人的救国之心,二是语言层次上,严复有时按照汉语常见的方式来对整段原文进行重新整合,有时又用平行短句来代替原文的复合长句。同时他还在翻译过程中大量使用按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其中主要是对原文的批评、补充和发挥。
严复的《天演论》无论从内容,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功能上都背离了原文,这一译本长期以来业遭受“不忠”“不信”的指责,而是什么使得这一“不忠”的译文成为那一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译文之一呢?本文认为是译者的
社会责任所在。
四、 译者责任
翻译的目的是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本国和本国人民服务,促进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就要求译者必须具备以下责任。
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严复所处的社会时代正是中华人民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的时候,他是当时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代表之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种子在严复英国留学期间就种下了。当时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严复主张推广西学来救国。他把翻译当作强国之到,来达到改良社会与政治、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
2、扎实的理论基础
严复曾留学英国,游历法国,他同时也是英国海军学校的高材毕业生,精通工程技术科学,但是他却没有选择介绍造船制炮的技艺,而认定西方国家的强盛在于他们的社会科学和学术思想的发达。
【参考文献】
[1]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 〔J〕, 中国翻译,2003, (1)
[2]查明建,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 中国翻译, 2003 (1)
[3]王佐良,《严复的用心》 〔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英]赫胥黎[T.H.Huxley]. 进化论与论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5]王晓军.论译者风格与原作风格的统一[J].宁夏大学学报,2002(4),中国期刊网
[6]许渊冲. 再创作与翻译风格[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1999,(5)
[7]王玉梁.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
[8]胡爱香.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J].外语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