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极简史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全国开启网课模式,高强度使用电子设备,不知今年的近视率是否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现代人近视了,需要去眼镜店配一副近视眼镜,那古代人近视了,应该怎么办呢?
  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欧阳修已经近视到了读书都很困难,只能听书的地步。这放到现在恐怕得有七八百度,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生活。
  苏辙在《夜坐》中写道:“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
  可见苏辙年轻的时候也读书过于用功导致视力下降。
  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中写道:“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当然,杜子美说的应是“老花”。只是在那个时代,大家尚缺乏“近视”“老花”“弱视”的概念。
  那时候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眼镜,但是已经有了后来制造眼镜用到的玻璃透镜。
  东汉王冲在《论衡》中提到了“阳燧”,也就是东汉王室刘荆墓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1974年至1977年间,安徽省亳县博物馆在发掘两处东汉墓葬时,共出土了五枚玻璃凸透镜片,这两处墓葬的主人均系曹操的宗族,这五枚玻璃凸透镜片经过研究,发现全都能聚焦取火,其中两枚还能映物放大。
  到了宋代,水晶镜片已经常常用于生活实践中取火,许多玻璃透镜被打制得非常精美,广泛用作装饰,而其放大的功能往往被用来阅读特别细小的文字。由于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也就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眼镜。
  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眼镜是15世纪自西方传入。西方最早的眼镜发明于14世纪,实际上就是连接在一起的两枚可以折叠的镜片,一张1380年的圣保罗画像上用的正是这样的眼镜。
  明清时期对眼镜的称呼有两种。
  一是叆叇(ài dài),它是阿拉伯语uwainat(眼镜)的对音。
  其实早在《楚辞》中就有了叆叇一词:“时叆叇其曭(tǎng)莽兮,召玄武而奔属”,这里的“叆叇”指的是光线昏暗之状,本与眼镜毫不相干,但后来竟成为了眼镜的通称,甚至连日本的《倭汉三才图会》也称眼镜为叆叇。
  二是眼镜。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之《迎驾》一出中,就写到:“腰内取出眼镜戴。”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正大光明殿大考翰林,诗就是以眼镜命题的。
  而说到眼镜就不得不提批谕“赐你眼镜两个,不知可对眼否”的雍正皇帝了。众所周知,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十分勤勉,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坚持亲自批阅大批奏折,这也使得他的视力并不好。而清朝已经有了眼镜,雍正就这样走上了“眼镜达人”的路,仅雍正元年到雍正七年,他就有35副眼镜之多。据造办处档案记载:“将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镜,每样多做几副,俱要上好的。”除了用料要上乘,雍正还要求按照十二时辰来定做眼镜,若拍摄一部“紫禁城十二时辰”,那雍正皇帝每一时辰的不同眼镜绝对成为爆款。
  眼镜传到中国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首先,从镜架上看,经历了从无镜腿,到以“绫绡联之”,再到金属架。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明仇英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就有一个戴眼镜的老人,他就坐在画面中下部“兑换金珠”旁。他用的眼镜是没有镜腿的。而江苏吴县清代毕沅墓中出土的眼镜,镜架是黑漆木框,已装有供系结用的丝绦。再后来发展出了金属镜腿,这类眼镜常在架鼻梁处镂空祥瑞图案,以图一个吉利。
  其次是镜片。最初的眼镜其实是老花镜,明代张宁在《方洲杂言》中说:“老人目昏,不辨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者,又于孙景章参政所再见一具,试之复然。”可见是老人不辨小字时使用。
  到后来我国能自主琢制镜片了,眼鏡逐渐流行,有了近视镜,深浅度数也渐渐齐全了。清代杨米人所写《都门竹枝词》中说:“车从热闹道中行,斜坐观书不出声。眼镜戴来装近视,学他名士老先生。”可见,近视眼镜后来还和名士老先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虽然现在人们常戏说戴眼镜之人为“文化人”,但还是科学用眼,避免近视的好!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二月河的文学梦做得很早,阅读也自然成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读完了中国四大名著,读了《封神榜》“三言”“二拍”,接着读外国作品,后又读了《林海雪原》《烈火金刚》《创业史》等。但对于一个胃口日益扩张的文学青年,阅读欲望仍难以满足。用他的话说:“即使再长的小说,如果废寝忘食地读,也就是几天时间,之后就有很长一段空当,那样的日子比坐监狱还要煎熬。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到处借,凡能借到的国内
期刊
在电影、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看小人书成为许多人的爱好,它虽然仅有巴掌大,内容却精彩绝伦。当时,谁手头上拥有几本小人书,那是绝对风光的事情。  我家有一箱小人书,是父亲外出时特意为我购买的,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仅有巴掌大,用白描的手法绘制人物。虽然没有色彩,却栩栩如生,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绝伦,让我爱不释手。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小人书里的故事是真实的,梦想
期刊
骆宾王一辈子共留下122首诗,多吗?一点也不多。陆游有9362首,乾隆有30000多首……但如果说骆宾王的一生,是根丝线;那这些作品,就是被丝线串起来的闪光珍珠。里面有他的精神世界,有他的喜怒哀乐。  我们从他的第一颗珍珠说起。那个时候,他有个公认的身份——神童。  神童们的人生结局,各不相同。  孔融小时候懂得让梨,后来却从董卓、袁绍,一直杠到曹操那儿,终于被砍了头,还祸及满门。曹冲有惊人智慧,
期刊
船中那个姓谢的男子终于从容离去,船只去后水面仅留下了一道迅速被抹平的波纹以及他随口抛下的一句话: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  壹  南宋淳熙十一年,一个偶尔会念叨“行事不法,周公无志也;立言不法,孔子无学也”的才子考中了进士,并从师于理学大家陆九渊。没错,就是“陆王心学”的那个陆。  这个才子就是谢希孟。  谢希孟,又名直,字古民,号晦斋,浙江省黄岩城西三童岙人,南宋时期的理学家。谢希孟在年仅二十四
期刊
市场上出现过一个品牌,叫“梦露”,它只做一个女式睡衣产品,销售价格为188元一件,只有两种款式;吊带的和齐肩的,也只有两种颜色;橙色和紫色。  他们用了一个不一样的销售方式:送。  怎么送呢?免费。  如果你穿了感觉很好,就请你帮我们做口碑宣传。  如果这件睡衣送给你,你会要吗?  当然会!  但是他提了另外一個要求,我们送给你是可以的,快递费你出可以吗?  快递费是23块钱一件,但是支持货到付款
期刊
当明治三年(1870)高山幸助于日本横滨创制人力车时,他大约没有料到,人力车不仅成为日本“文明开化”的重要物质表征,而且竟与中国文学结下了很深的姻缘。  人力车何时传入中国,笔者未作详细考证,只是据法国梅朋与傅立德的《上海法租界史》得知,1874年,从日本来华的法人梅纳尔首次把人力车这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引进到上海,从而使法、英租界当局赚了大钱。这个行当在上海迅速发展起来,到1928年,上海的人力车已
期刊
我写过一篇短文,大意是说:我跟在一个灰色的人影背后走人生的路,从他的面容上看世界。他转过脸来,脸上是痛苦的表情。于是,我以为这个世界也是痛苦的。现在,这个人影消失了,但我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反而觉得世界空了。  1962年9月的一天,一趟列车从上海出发开往北京。车厢里拥挤闷热,列车又开开停停,使得人们很不耐烦,经常有人唉声叹气。然而,坐在靠窗座位上的一个少年始终很平静,一张未脱稚气的脸,面容有些消
期刊
叠字,是汉语中的独特之美,数个重字落一处,如同珠落玉盘,一下子就有了韵调,也顿时道明了心境。  古人说叠字,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以表爱慕;借“庭院深深深几许”,以叹闺愁。  今人说叠字,既有陕北“憨憨”这样的流行词当红网络,也有“你穷疯了,扯我秧秧”这样的川话作为段子被调侃。  小孩子最爱说叠字,显得可爱天真。因此当成年的我们讲起叠字时,话语中便多了一份亲切和纯粹。  叠字不简单,它既是我们
期刊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曹雪芹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述饮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120回《红楼梦》中描写到的食品多达186种。贾府不仅追求享口福,更重要的是强调吃得健康。这里介绍几个著名菜:  鸽子蛋被誉为“动物人参”,在清朝的御膳档案馆里能查到。鸽子蛋煮熟后去皮,用鸡汤慢慢煨,大补;加桂圆肉、枸杞、冰糖、燕麦炖后服用,补肾;鸽子蛋还是女人良药,可补气、养血、调经。  茄鲞就是茄干。茄子能软化血管、
期刊
01朱说的身世  朱说原本姓范,出生在北宋时期的苏州(公元989年),两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被迫改嫁朱家。通过刻苦学习,26岁那年,他实现了人生重大愿望——科举高中,见到了皇帝。29岁,他费尽全力,为自己争来一个光明正大的名字:范仲淹。  02多管闲事的老范  天圣七年(1029年)十一月,仁宗率领百官为刘太后祝寿。中间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事情。一个皇家图书馆管理员(秘阁校理),竟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