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嫉妒是指对品德、才华、成就、名声等各个方面比自己好的人所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复合的情绪状态。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其本质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这种心理,轻则猜疑、不满对方,重则疏远、诽谤对方。久而久之,这种不良心态将严重影响自身的人际关系,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同时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人一生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的经历或者修养,造就了品德和素质不同的学生个体,随着年龄的渐长、竞争的加剧、各种品质和才能的展示,一些学生容易对品质、才能超越自己的人产生嫉妒,心理上由潜意识逐渐表露直至明显地表现出来,行为上则对超越者逐渐由注意、羡慕到挑剔、甚至憎恨,从而产生病态心理。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矫治这一不良心理,帮助学生走出嫉妒的误区。
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和影响学生正确认识估量和对待自己
首先,教育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复杂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现实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实事求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如果一叶障目,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和长处,就会陶醉于一得一利而不思进取;如果以偏概全,只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敢于面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反思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认识,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有效抵御各种不良心理的重要防线。
其次,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要正确发展和完美自身。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与别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会到会、由常出错到不出错的过程。人在发展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发展,就都要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克服不良情绪,使自己在得胜时充满信心、再接再厉,失败时汲取教训、东山再起,在生机盎然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再次,全面正确评价自己。作为学生,用怎样的态度认识和评价自己是无法回避的。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因此,要学会客观地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反思自己同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关系,“吾日三省其身”,并虚心而诚恳地征求和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才能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的评价,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挫折,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教育学生明确自信和自尊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使人自爱自强的源泉。自己缺乏自信,没有赶上或超过强者的勇气,容易对那些比自己进步快、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产生嫉妒心理。所以,在注意培养学生拥有健康心理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从源头上消除嫉妒产生的思想根源,克服自卑心理。
2.教育和影响学生积极面对现实。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不断产生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树立自信心。还要教育和影响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着眼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突破已有知识的范围,开阔视野,以使自己思维更敏捷,知识更丰富,对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和热情,从容面对人生的抉择和竞争的挑战。
3.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以及坚强的信念。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念直面人生,不断地学习和扩充知识、发展能力,使其有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在具体学习生活中,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逐渐摆脱自卑心理。
三、自我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
1.虚心为学,正确竞争,欣赏并接纳他人。虚心好学的人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嫉妒心强的人则只盯着别人的短处。学生在尽可能列出自己的成功和优点的同时,还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在接受别人赞赏的同时,也诚恳地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赞赏;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的同时,也与同学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以增加自己的才学,共同促进和提高。
2.达观待人处事。学会以平静客观的态度审视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别人宽容大度、不苛求不处处计较,处事自尊自爱不极端,既不随波逐流不讲原则,也不盛气凌人以自我为中心。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一帆风顺和不尽如人意时都宠辱不惊、淡泊而寡欲,正如古人所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责任编辑 袁 妮)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的经历或者修养,造就了品德和素质不同的学生个体,随着年龄的渐长、竞争的加剧、各种品质和才能的展示,一些学生容易对品质、才能超越自己的人产生嫉妒,心理上由潜意识逐渐表露直至明显地表现出来,行为上则对超越者逐渐由注意、羡慕到挑剔、甚至憎恨,从而产生病态心理。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矫治这一不良心理,帮助学生走出嫉妒的误区。
做好这一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和影响学生正确认识估量和对待自己
首先,教育学生全面看待自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对待复杂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那一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现实中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实事求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估量和对待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如果一叶障目,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和长处,就会陶醉于一得一利而不思进取;如果以偏概全,只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自己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敢于面对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反思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认识,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有效抵御各种不良心理的重要防线。
其次,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同时要正确发展和完美自身。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与别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的成长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会到会、由常出错到不出错的过程。人在发展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是发展,就都要树立良好的竞争道德,克服不良情绪,使自己在得胜时充满信心、再接再厉,失败时汲取教训、东山再起,在生机盎然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再次,全面正确评价自己。作为学生,用怎样的态度认识和评价自己是无法回避的。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客观地分析周围的人和事,也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认识。因此,要学会客观地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反思自己同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关系,“吾日三省其身”,并虚心而诚恳地征求和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才能对自身的状况有正确的评价,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挫折,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教育学生明确自信和自尊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使人自爱自强的源泉。自己缺乏自信,没有赶上或超过强者的勇气,容易对那些比自己进步快、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人产生嫉妒心理。所以,在注意培养学生拥有健康心理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从源头上消除嫉妒产生的思想根源,克服自卑心理。
2.教育和影响学生积极面对现实。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增强自身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不断产生心理品质的良性循环,树立自信心。还要教育和影响学生认识自己的巨大潜能,着眼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突破已有知识的范围,开阔视野,以使自己思维更敏捷,知识更丰富,对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和热情,从容面对人生的抉择和竞争的挑战。
3.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以及坚强的信念。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信念直面人生,不断地学习和扩充知识、发展能力,使其有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在具体学习生活中,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逐渐摆脱自卑心理。
三、自我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
1.虚心为学,正确竞争,欣赏并接纳他人。虚心好学的人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嫉妒心强的人则只盯着别人的短处。学生在尽可能列出自己的成功和优点的同时,还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在接受别人赞赏的同时,也诚恳地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赞赏;在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的同时,也与同学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以增加自己的才学,共同促进和提高。
2.达观待人处事。学会以平静客观的态度审视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严于律己,对别人宽容大度、不苛求不处处计较,处事自尊自爱不极端,既不随波逐流不讲原则,也不盛气凌人以自我为中心。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一帆风顺和不尽如人意时都宠辱不惊、淡泊而寡欲,正如古人所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