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的社会精英身份已经被颠覆,社会、政府、高校、大学毕业生自身等多种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堪忧,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促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化解。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27-02
自从国家取消大学生毕业就业分配 ,学生自主就业以来,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200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4.8%,近51万人未就业,2003年有71万人未就业,2004年有76万人待业,2005年有92.8万人待业,2006年有近125万待业。2007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71%,但约有149万毕业生未当期就业。2009年随着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约有183万未就业应届毕业生。2010年有630万毕业生,再加上前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183万人,约有813万要求职,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极其严峻,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一、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日趋增多,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明显不足,教学水平下降,且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把握市场需求的脉络,输送出的人才往往难以找到用武之地。大学毕业生供给量逐年增大,而市场的吸纳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当他们走出象牙塔的时候,面前不再是过去的平坦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羊肠小路。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供需不平衡
我国有大量生产能力很强的企业,但由于怕直销,很多企业都不敢生产,这样必然导致工作岗位减少,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社会需求不足,工作岗位难以消化巨大数量的劳动力,这其中也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根本上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引起的,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总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
1.总量矛盾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而工作岗位的不足使得就业市场出现“绝对量过剩”和“绝对量短缺”的现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上之前两年累计未就业人数约有480万,2009年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高达千万,社会工作岗位根本满足不了如此巨大数量的就业人数,所以出现了“绝对量过剩”。而“绝对量短缺”是指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随着全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素质的大学生数量绝对短缺,这方面的情况短期内无法弥补。
2.质量矛盾
质量矛盾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随着大学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下降,就业、择业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职业规划能力欠缺,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然而企业的用人要求却在不断上升,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矛盾的产生。
(二)就业结构失调
1.知能结构失调
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停留在书本上,难以付诸实践;大学生自己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在学校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都使得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造成不少用人单位宁愿花大价钱聘用有经验的“熟手”,也不愿意多招些高校毕业生。
2.地域结构失调
中国的城乡差距明显,越大的城市,资源和人才越多,吸引的毕业大学生就越多;反之,小地方,资源和人才匮乏。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那里,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也有更多的机会。
(三)政府有关就业政策的制定没有紧跟形势
1.政策改革措施不足,高校专业设置成就业难主要弊端
我国在进行大学扩招的同时,配套改革并没有跟上。政府虽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但也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很多大学往往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只考虑自己学校的客观情况,即使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也常常滞后于市场,入学时是热门专业,各个学校大量招收此专业学生,毕业时,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很多,市场难以吸纳,这些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的青年还没起飞就已经折翼了。
2.户籍、社保制度限制人才流动
户籍、社保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的跨区域自由流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情况,如果能够改变大学毕业生落户限制,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打破人才招聘上的条块分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就业、人才的竞争范围拓展到全国。这样可以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人尽其才”用人机制的确立。总之,由于不完善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原因
1.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将全部精力都用于理论学习上,而不重视实践,对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没有实践的过程,很难学以致用,只能流于表面。
2.就业观念陈旧
大学生就业观念对能否找到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一代,往往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许多毕业生将就业目标限定在大企业,大城市,期望高收入,由于期望值过高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另外,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较西部地区工资和福利待遇更高、升迁机会更多、发展前景更好。正因为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宁愿呆在发达地区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去中西部、基层单位等地方就业。
三、优化路径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想要改善这种局面,也必须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社会、政府、高校及大学毕业生自身都要积极行动,形成合力,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社会
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更需要大学与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样做就能够在困境中有效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一定劳动力,降低成本。而且,中介组织和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合作,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建立各种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
(二)政府
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动手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应给予适当补贴。应强化政府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免费向毕业生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应简化企业审批制度等一系列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应帮助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的应提供适当收费减免,为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完善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去西部工作,去艰苦的行业工作,对此类毕业生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三)高校
大学生从校园过渡到社会阶段高校起桥梁作用,应对本校的教育体制和专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一个需求导向型教育体制,也就是说,社会的工作岗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调研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而对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学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
1.理论与实践并重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尽量找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中去。同时,可以多参加社团、兼职等,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能“掩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与社会建立更多交集,以便在毕业之后更快的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所接受。
2.更新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应打破地域观念,看到欠发达地区的潜力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创业,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困境,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柏芳.大学生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2).
[2]陆嘉.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竞争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张华.再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矛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
[4]高一凡,李军.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027-02
自从国家取消大学生毕业就业分配 ,学生自主就业以来,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2002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64.8%,近51万人未就业,2003年有71万人未就业,2004年有76万人待业,2005年有92.8万人待业,2006年有近125万待业。2007年,大学生就业率达到71%,但约有149万毕业生未当期就业。2009年随着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约有183万未就业应届毕业生。2010年有630万毕业生,再加上前一年没有找到工作的183万人,约有813万要求职,可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极其严峻,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一、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日趋增多,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明显不足,教学水平下降,且专业设置不能与时俱进,把握市场需求的脉络,输送出的人才往往难以找到用武之地。大学毕业生供给量逐年增大,而市场的吸纳能力却并没有提高多少,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骄子,当他们走出象牙塔的时候,面前不再是过去的平坦大道,而是充满荆棘的羊肠小路。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供需不平衡
我国有大量生产能力很强的企业,但由于怕直销,很多企业都不敢生产,这样必然导致工作岗位减少,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社会需求不足,工作岗位难以消化巨大数量的劳动力,这其中也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作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难根本上是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引起的,这种不平衡表现在总量、质量、结构三个方面。
1.总量矛盾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而工作岗位的不足使得就业市场出现“绝对量过剩”和“绝对量短缺”的现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上之前两年累计未就业人数约有480万,2009年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大学生人数高达千万,社会工作岗位根本满足不了如此巨大数量的就业人数,所以出现了“绝对量过剩”。而“绝对量短缺”是指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随着全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高素质的大学生数量绝对短缺,这方面的情况短期内无法弥补。
2.质量矛盾
质量矛盾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随着大学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下降,就业、择业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职业规划能力欠缺,收集职业信息和职业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然而企业的用人要求却在不断上升,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矛盾的产生。
(二)就业结构失调
1.知能结构失调
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不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停留在书本上,难以付诸实践;大学生自己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在学校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都使得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造成不少用人单位宁愿花大价钱聘用有经验的“熟手”,也不愿意多招些高校毕业生。
2.地域结构失调
中国的城乡差距明显,越大的城市,资源和人才越多,吸引的毕业大学生就越多;反之,小地方,资源和人才匮乏。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使得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那里,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也有更多的机会。
(三)政府有关就业政策的制定没有紧跟形势
1.政策改革措施不足,高校专业设置成就业难主要弊端
我国在进行大学扩招的同时,配套改革并没有跟上。政府虽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但也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很多大学往往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只考虑自己学校的客观情况,即使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也常常滞后于市场,入学时是热门专业,各个学校大量招收此专业学生,毕业时,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很多,市场难以吸纳,这些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的青年还没起飞就已经折翼了。
2.户籍、社保制度限制人才流动
户籍、社保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劳动力的跨区域自由流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情况,如果能够改变大学毕业生落户限制,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就业,打破人才招聘上的条块分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就业、人才的竞争范围拓展到全国。这样可以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人尽其才”用人机制的确立。总之,由于不完善的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原因
1.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将全部精力都用于理论学习上,而不重视实践,对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没有实践的过程,很难学以致用,只能流于表面。
2.就业观念陈旧
大学生就业观念对能否找到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一代,往往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许多毕业生将就业目标限定在大企业,大城市,期望高收入,由于期望值过高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从而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另外,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较西部地区工资和福利待遇更高、升迁机会更多、发展前景更好。正因为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宁愿呆在发达地区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去中西部、基层单位等地方就业。
三、优化路径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想要改善这种局面,也必须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社会、政府、高校及大学毕业生自身都要积极行动,形成合力,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一)社会
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更需要大学与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样做就能够在困境中有效创造就业岗位,帮助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一定劳动力,降低成本。而且,中介组织和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合作,实施大学生就业服务计划,建立各种大学生就业实践平台。
(二)政府
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动手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应给予适当补贴。应强化政府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免费向毕业生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应简化企业审批制度等一系列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应帮助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的应提供适当收费减免,为大学生从学校过渡到工作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完善大学生就业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去西部工作,去艰苦的行业工作,对此类毕业生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三)高校
大学生从校园过渡到社会阶段高校起桥梁作用,应对本校的教育体制和专业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一个需求导向型教育体制,也就是说,社会的工作岗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调研市场的供求信息进而对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学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
1.理论与实践并重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尽量找机会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用于实践中去。同时,可以多参加社团、兼职等,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能“掩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与社会建立更多交集,以便在毕业之后更快的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所接受。
2.更新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应打破地域观念,看到欠发达地区的潜力和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同时,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之上,可以另辟蹊径,选择创业,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困境,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柏芳.大学生创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22).
[2]陆嘉.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竞争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张华.再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矛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
[4]高一凡,李军.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