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作物资源,创设有农味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童趣、开放互动的全新育人环境。
【关键词】农作物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我园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多彩的农作物资源。为了能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点点滴滴,我们利用江南水乡的农作物资源,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激发家长纯真的家乡本土情结,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一、公共环境创设中运用农作物资源,享农味
幼儿园内的公共环境包括走廊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
1.走廊环境
走进我们幼儿园,各种农村、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自然物材料,在幼儿园的某一角落错落有致地展现着它们的风姿。如一楼映入眼帘的是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的树枝、麻绳、木片、松果及我们带着幼儿一起创意组合的风铃挂饰。在底楼的楼梯拐弯处,是用稻草编成的一个个圈连接成的吊饰。上二楼又是另一番景象,幼儿用狗尾巴草、棉花等自然物制作的特色饰品,营造出一个富有农趣的走廊环境。走廊的墙面上垂挂着幼儿编织的帘子,收集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手工、绘画、纸浆画、种子贴画等富有童趣的作品,根据主题和季节的不同还不时地更换幼儿作品,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开心极了。走廊的东、西两面的拐弯处,设置了一个个用稻草、毛竹、树枝等自然物盖成的各种错落有致的农家房屋。屋里放置了一些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编织的草囤、蓑衣、扫把……富有农味特色的走廊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幼儿在野趣的环境中流连忘返。
一楼展厅,是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地方,里面可以放置幼儿用农作物配合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具有独特乡村韵味的美术作品创造了浓郁的“农味”走廊环境。
2.户外游戏环境
在户外环境创设上,我们根据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特点划分了多个特色活动区。(1)农作物种植园:选择向阳、利水的区域,用适合幼儿高度的木栅栏围成若干小块,支持、引导幼儿参与种植、管理、收获的整个过程。(2)投掷区:自制的各种形状的农作物飞盘、编织的农作物框等,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各种玩具。(3)小型运动区:提供草垫、草墩、自制的农作物“尾巴”等,让幼儿在玩耍过程中锻炼体能。还结合农村特点投放了适宜的农村特有的玩具和材料,如铁环、滚筒、毽子……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器械,尽情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在趣味游戏情境中充分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二、班级环境创设中融入农作物资源,创农韵
1.融入主题墙环境
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的总体布局首先考虑与幼儿生活、主题教学、本土资源相融。让班级的主题环境“来自幼儿生活,高于幼儿生活,又还原于幼儿生活”。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把农作物资源融入主题环境创设中。如《走进春天》里,有用农作物制作的立体鸟窝,竹片制作的栅栏上爬满了用丝瓜筋做成的小花……农作物作品恰到好处地把主题环境点缀得丰富多彩。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爱运动》中,幼儿在稻草压制的帘子上画了各种运动的身影,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还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游泳”等。有了这些农作物元素的加入,整个主题环境体现了农村的乡土特色,幼儿参与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参与过程,而是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是幼儿感受活动乐趣和体验分享的过程,随着过程不断地深入,幼儿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能力也不断地增强。
2.融入活动区环境的设置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农作物资源的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研究”课题。于是我们在活动区的创设中紧紧围绕这一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大班就结合农作物资源创设了“特色一条街”农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三个大区:农艺坊、农家大舞台、美美专卖店。不同的区域内,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游戏与学习。
农艺坊里有编织区、粘贴区、手工坊,可以容纳6~8个幼儿同时开展游戏。农艺坊的环境布置以稻草、芦苇等农作物编织、压帘为主,其他连接、粘贴为辅。幼儿可以在桌子上拼贴农作物作品,也可以自由地席地而坐(天气凉时,拿一个农作物垫子坐)。而另一张桌子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配合六人桌上制作的农作物作品,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品。还可以在压好的帘子上黏贴上各种幼儿们平时的作品,以此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农家大舞台”,有利用竹子制作的连厢棒,有用稻草制作的草裙、草帽,随时可供幼儿穿戴后上台表演;农村常见的舞龙,我们也和幼儿用稻草一起制作了“中国龙”道具,幼儿兴趣浓厚,一旦舞台上响起音乐,大家就积极地摆好舞龙的架势。“美美工艺品专卖店”里有农作物制作的动物、娃娃、门帘、手链等,特别吸引女孩子的目光。
在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材料的收集,共同创设环境;提供自由开放的工具和材料,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农作物资源有效运用的效果与价值
在近年的实践中,利用农作物资源创设本土化的环境已初步呈现出研究的效果与价值。
(1)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开展环境创设的研究活动中,幼儿與环境是互动的,幼儿与教师之间也是互动的,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造,真正体现了主体性的内涵。例如,在“美美工艺品专卖店”游戏中,幼儿互相商量着如何摆放摊位,分配谁做顾客、谁做营业员,并自制交易使用的“钞票”等,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再如,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班级走廊、阳台、墙面、植物角和活动区环境中,既体现着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轨迹,又随处可以感受到农村的气息。在这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环境特色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欣赏力、创造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发展。
(2)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研究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境创设的开始阶段,我们对家长是否理解与支持颇为担心,因为部分家长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了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写信,让家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材料搜集等,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互动。同时也帮助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资源观。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立足农村、面向大自然,细心挖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就能创设出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农味环境,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刘焱.什么样的游戏是好的或高质量的游戏[J].学前教育,2000(10):6-7.
【关键词】农作物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
“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我园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幼儿园,有着丰富多彩的农作物资源。为了能让幼儿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热爱家乡的点点滴滴,我们利用江南水乡的农作物资源,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激发家长纯真的家乡本土情结,旨在促进幼儿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一、公共环境创设中运用农作物资源,享农味
幼儿园内的公共环境包括走廊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
1.走廊环境
走进我们幼儿园,各种农村、田野里生长出来的自然物材料,在幼儿园的某一角落错落有致地展现着它们的风姿。如一楼映入眼帘的是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的树枝、麻绳、木片、松果及我们带着幼儿一起创意组合的风铃挂饰。在底楼的楼梯拐弯处,是用稻草编成的一个个圈连接成的吊饰。上二楼又是另一番景象,幼儿用狗尾巴草、棉花等自然物制作的特色饰品,营造出一个富有农趣的走廊环境。走廊的墙面上垂挂着幼儿编织的帘子,收集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手工、绘画、纸浆画、种子贴画等富有童趣的作品,根据主题和季节的不同还不时地更换幼儿作品,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开心极了。走廊的东、西两面的拐弯处,设置了一个个用稻草、毛竹、树枝等自然物盖成的各种错落有致的农家房屋。屋里放置了一些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编织的草囤、蓑衣、扫把……富有农味特色的走廊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幼儿在野趣的环境中流连忘返。
一楼展厅,是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的地方,里面可以放置幼儿用农作物配合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作品。具有独特乡村韵味的美术作品创造了浓郁的“农味”走廊环境。
2.户外游戏环境
在户外环境创设上,我们根据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特点划分了多个特色活动区。(1)农作物种植园:选择向阳、利水的区域,用适合幼儿高度的木栅栏围成若干小块,支持、引导幼儿参与种植、管理、收获的整个过程。(2)投掷区:自制的各种形状的农作物飞盘、编织的农作物框等,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各种玩具。(3)小型运动区:提供草垫、草墩、自制的农作物“尾巴”等,让幼儿在玩耍过程中锻炼体能。还结合农村特点投放了适宜的农村特有的玩具和材料,如铁环、滚筒、毽子……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和器械,尽情展示自己的运动才能,在趣味游戏情境中充分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二、班级环境创设中融入农作物资源,创农韵
1.融入主题墙环境
作为农村幼儿园,我们的主题环境创设的总体布局首先考虑与幼儿生活、主题教学、本土资源相融。让班级的主题环境“来自幼儿生活,高于幼儿生活,又还原于幼儿生活”。因此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把农作物资源融入主题环境创设中。如《走进春天》里,有用农作物制作的立体鸟窝,竹片制作的栅栏上爬满了用丝瓜筋做成的小花……农作物作品恰到好处地把主题环境点缀得丰富多彩。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爱运动》中,幼儿在稻草压制的帘子上画了各种运动的身影,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还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游泳”等。有了这些农作物元素的加入,整个主题环境体现了农村的乡土特色,幼儿参与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参与过程,而是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是幼儿感受活动乐趣和体验分享的过程,随着过程不断地深入,幼儿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能力也不断地增强。
2.融入活动区环境的设置
我园根据本地、本园的实际提出了“基于农作物资源的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研究”课题。于是我们在活动区的创设中紧紧围绕这一大目标来创设区域环境。如大班就结合农作物资源创设了“特色一条街”农家活动区,把整个活动区分成三个大区:农艺坊、农家大舞台、美美专卖店。不同的区域内,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内容开展游戏与学习。
农艺坊里有编织区、粘贴区、手工坊,可以容纳6~8个幼儿同时开展游戏。农艺坊的环境布置以稻草、芦苇等农作物编织、压帘为主,其他连接、粘贴为辅。幼儿可以在桌子上拼贴农作物作品,也可以自由地席地而坐(天气凉时,拿一个农作物垫子坐)。而另一张桌子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配合六人桌上制作的农作物作品,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品。还可以在压好的帘子上黏贴上各种幼儿们平时的作品,以此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农家大舞台”,有利用竹子制作的连厢棒,有用稻草制作的草裙、草帽,随时可供幼儿穿戴后上台表演;农村常见的舞龙,我们也和幼儿用稻草一起制作了“中国龙”道具,幼儿兴趣浓厚,一旦舞台上响起音乐,大家就积极地摆好舞龙的架势。“美美工艺品专卖店”里有农作物制作的动物、娃娃、门帘、手链等,特别吸引女孩子的目光。
在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参与区域环境、材料的收集,共同创设环境;提供自由开放的工具和材料,刺激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农作物资源有效运用的效果与价值
在近年的实践中,利用农作物资源创设本土化的环境已初步呈现出研究的效果与价值。
(1)增强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开展环境创设的研究活动中,幼儿與环境是互动的,幼儿与教师之间也是互动的,幼儿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敢于选择、敢于创造,真正体现了主体性的内涵。例如,在“美美工艺品专卖店”游戏中,幼儿互相商量着如何摆放摊位,分配谁做顾客、谁做营业员,并自制交易使用的“钞票”等,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再如,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的班级走廊、阳台、墙面、植物角和活动区环境中,既体现着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轨迹,又随处可以感受到农村的气息。在这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环境特色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欣赏力、创造力、想象力都得到了发展。
(2)促进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研究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环境创设的开始阶段,我们对家长是否理解与支持颇为担心,因为部分家长看重的是知识的传授灌输,忽视了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写信,让家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材料搜集等,有效地促进了家、园互动。同时也帮助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资源观。
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立足农村、面向大自然,细心挖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就能创设出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的农味环境,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刘焱.什么样的游戏是好的或高质量的游戏[J].学前教育,200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