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镇海古城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龙海市隆教乡镇海村的镇海卫,在明皇朝与天津卫、威海卫、金山卫并称四大卫所。这里,曾经是南疆锁钥、刀光剑影之地,见证了有明一代的兴衰成败;这里,又曾是崇儒重教、科甲连绵之区,素有“武功镇海疆,文教冠闽中”之称。无论是在将士征战助力王阳明建立不朽功业上,还是在弘扬传播阳明学说上,都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是一直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渐为世人所遗忘而已,令人唏嘘。岁次戊戌的深秋初冬之际,咋寒还暖,笔者带着追寻被遗忘的阳明及其后学留下的踪迹,来到今日被誉为“福建垦丁”的美丽海边小镇,试图揭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面纱。
  明朝实行军卫制,自京师到郡县,皆立卫所,省级设都指挥使司、府级设卫、县级设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的镇海卫,就是按照这一明代规制而建的抗倭御敌之兵戎古城,管辖南到广东汕头,北至福州马尾的漫长海岸线。卫所自康熙六年(1667)被裁撤以降,已有350多年了。历经世代更迭、兵马蹂躏、风吹雨打的卫城,曾经的巍峨与雄壮早已褪尽铅华,如今只残存高约2-3米不等、长约2700米的城墙以及东门、南门、北门、水门等4个城门。俯看今日这些颓垣残瓦,眢井废基,无法令人想象这里曾经有过“驻军五千、住屋栉比、煊赫当世”的喧嚣与雄伟。
  志书,是人们窥探历史的一扇窗口。翻开《漳州府志》,一条“镇海卫,统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及置陆鳌、铜山、玄钟三守御千户所以属。其城周围八百七十三丈,皆砌以石。城背广一丈三尺,高二丈二尺,为女墙一千六百六十,为窝铺二十,今废。为垛口七百二十。东西南北分四门。后以东门失险,常闭,别开一水门。凡五门,各有楼。城下倾陡,以海为濠”的历史记述,让我对整个卫城有了一个大概认识。在浩渺如烟的各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同时可以到了阳明后学在谋划镇海卫及其所属之户所的建设、修缮中的条目记述:“铜山千户所……(嘉靖)三十六年(1557)倭警,众议东北城圮且卑,具呈漳南道王公时槐愿自修筑。委诏安知县龚有成勘修,益卑以高,易土以石,东北始为崇墉。”这里所谈及的漳南道王公时槐就是师从王阳明高足刘文敏的王时槐。
  王时槐在其《自考录》记载:“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四月,升福建按察司佥事,整饬兵备,兼分巡漳南道……及任漳南,自觉赤子之心未失,洁己爱民,激励属寮,御寇保境,殚心竭智,不遗余力。”这也印证了阳明后学王时槐在明嘉靖年间莅闽履职期间,心系东南沿海的海防建设,呕心沥血,积极推动、指导镇海卫所及其所属之户所的修建,为加强和巩固镇海卫所的御敌功能做出贡献。今天,当我们站在这残垣断壁、草木丛生的古城墙上,眺望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再也没有看不见战船千帆云集的场面,也就很难理解这壘墙筑城的意义。但对于500年前的大明王朝来说,那可是保家卫国、御敌于海外的坚强堡垒,甚至可以说是关系朝廷安危的一块“压仓石”。
  漫步古城,熙熙攘攘,游客摩肩接踵,居民悠闲自在。与之攀谈聊天,得知今天镇海村的4000多名常住居民,有36个姓氏、祖籍不一。原来这里的居民大多是以前驻军的后裔,来自四面八方。作为东南沿海要塞的镇海卫,最多的驻军5703人。可见,当时的镇海卫是将多兵强,不仅保卫东南沿海的海岸线,也是确保漳州府、乃至福建全境安宁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王阳明一生武功显赫,明正德年间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进兵征寇,平定了闽粤赣湘四省交界数十年的动荡乱局,使祸乱之渊薮成为久治长安之地,解苍生于倒悬;文臣用兵,运筹帷幄,竟“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仅用43天就平定了宁王宸濠之乱,扶社稷于将倾……但很少人知道,在王阳明用兵如神的背后,却有许许多多镇海卫将士冲锋陷阵,乃至付出宝贵生命的史实。
  王阳明在《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中提到:“随据参政陈策等呈:据镇海卫指挥高伟呈,指挥覃桓,县丞纪镛,被大伞贼众突出,马陷深泥,被伤身死等因到院。”在《闽广捷音疏》,王阳明又一次提及:“行据大溪哨指挥高伟呈报……卑职与指挥覃桓、县丞纪镛,领兵前去会剿。不意大伞贼徒突出,卑职等奋勇抵战。覃桓、纪镛马陷深泥,与军人易成等七名、兵快李崇静等八名,俱被贼伤身死,卑职亦被戳二枪。”从中,不难看到镇海卫官兵在王阳明建立功业第一仗——“漳南战役”中的那种“身先士卒、视死如归、战死沙场”的英勇形象。王阳明在这两份公文中所提的指挥高伟、覃桓都是镇海卫的将士,《大明漳州府志·兵纪》《镇海卫志校注·名宦志》分别载之:“高伟,字世明,指挥同知也。正德五年(1510),袭先职到任。”“覃桓,沔阳人,正德十一年(1516)流寇詹师富屯结芦溪河头之大伞山。委桓会剿,擒贼首显福、蓝三等四十余人,又擒长富村贼首罗定亮,余俱奔象湖山拒守。南靖县请调桓出哨,猝遇贼,独兵与战,贼丛戟刺之,死。” 可见,镇海卫官兵在王阳明平漳寇战役中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无论是在征漳寇、还是在平宁藩,都可以看到镇海卫将勇官兵浴血沙场的身影。在王阳明历经千难百死的平宁王之乱中,镇海卫的将士们也是听从王阳明的召唤,冒着夏日的炎炎酷暑,日夜兼程,跨省长途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南昌,积极投入到平定宁王之乱的战役之中,以实际行动支持王阳明建立不世之功,表现出镇海卫将士“忠义可嘉,劳苦足悯”的精神风貌。正如王阳明在《犒赏福建官军》中所称赞的:“福建漳南相距江西省城,约计程途有一千七百里之遥,该道乃能不满旬月,调集官军兵快八千员之众(其中漳州府海沧打手三千余名),首先各身而至……调来官兵,冲冒炎暑,远赴国难,忠义既有可嘉,劳苦尤为足悯,合加犒赏,以励将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王阳明“三不朽”之一的“立功”中,饱含着镇海卫官兵的艰辛付出与卓越功绩。   镇海设卫后,历任长官大多重视文教,城中建置了文庙、学宫,陆续开办了书院、义学,为镇海卫培养出不少著名人物,科甲联绵,簪缨不绝,赢得当时人士啧啧称赞,誉为“文教之盛,冠于闽中”。
  王阳明一生始终以讲学为“首务”, 即使军务繁忙也坚持随时随地讲学传道,其讲学、讲会的学风自然影响着一代代的王门学子。一些阳明弟子、后学被谪戍镇海卫,借助当时卫所的书院、义学等场所讲学、讲会,传播阳明心学,布施传道,教化民众,成为推动阳明学在漳州地区弘扬、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曾拜王守仁为师、“江右王门”代表人物的陈九川,“因谏武庙南遊廷杖谪戍镇海”,于嘉靖丙戌(1526),谪戍镇海卫,直到己丑(1529),朝廷正郊典,恩下得解戍还,前后历时三年左右。陳九川在谪戍镇海卫的三年期间,尽管身处“遥远、困苦、瘴海烟雾之中”,但始终不忘“崇理学,御教化而春秋俎豆”,将阳明心学在偏居一寓的荒野海疆点亮,照耀着卫国守疆的将士及其眷属,让教化不及的边疆军民依然可以享受“文章在传播,昭昭乎不可泯者也”。为此,在明嘉靖年间,镇海卫军民感念其“扶舆正气”“笃佑忠良”,即使身处“海濒也,操志益励,苦节弥贞”,特在文公祠右侧建寓贤祠,祀丰熙、邵经邦、陈九川等三位先生,“以慰卫人仰止之望”。到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寓贤祠也已塌圮,时任福建巡抚金学曾重修,并立《重修镇海卫寓贤祠记》。今天,寓贤祠及其碑记已然不存,但先贤那崇高品格与鸿儒学识,依然成为镇海古城民众心中的不朽丰碑。
  时序轮转,再过一个甲子有余,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镇海卫又接纳了一位被贬戍于此的阳明再传弟子——李材。李材在贬戍镇海卫数载期间,始终不忘“聚徒讲学”,不遗余力地弘扬传播阳明心学要义,以至“学徒益众”。当时卫所指挥针对士官多为浮浪子弟,终日无所事事,武备流于形式的现状,商议建立讲堂,聘请李材讲学,传播知识。对此,李材也乐此不彼,欣然接受,并以师道自居,做到师严道尊,严于约束。李材尽管师从邹守益、王畿、钱德洪等阳明亲传弟子,其学说源于阳明心学,但其在讲学中却不机械性硬搬硬套王阳明的讲学方法,而是在传承中发展,以“大学知止知本”为宗,强调“随地体认天理”“正心修身”,以摆脱放诞虚矫之弊,给当时的镇海卫,乃至漳州、福建带来一股清新的学风。
  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而对于亲历者则是切身的感伤。对于陈九川、李材,镇海卫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辛酸经历,而对于这海疆边镇的百姓来说,正是有了这些学富五车却因谪戍而侨寓这方土地的先贤,才让这里的军民子弟、海边渔民得到儒学真脉的熏陶,才有了崇文重教蔚然成风,也才出现了“镇海卫学,实著闽中。理学经济之儒,指不胜屈;文章气节之士,史有成书”的现象。
其他文献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美人蕉聚在一起盛放。  这却不是头一回感受徐志摩在日记《西湖记》里说的“数大了似乎按照着一种自然律,自然的会有一种特别的排列,一种特别的节奏,一种特殊的式样,激动我们审美的本能,激发我们审美的情绪。”他把西湖的芦荻与花坞的竹林,都归类于数大的美,“那不是智力可以分析的,至少不是我们的智力可以分析。”  当我看见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既怕强风又惧霜冻的美人蕉,在这寒风吹拂的
期刊
地处平和大山深处的家乡发生的沧桑巨变,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今日的家乡不再是从前那个贫穷落后和脏乱差的模样,她变美了、变富了、变年轻了,充满朝气、活力和魅力。今年国庆节回老家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千,意犹未尽。  山村也闹堵车  我的老家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土楼中的“美女楼”、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就坐落在蕉路村。国庆节不想远行,不想给景区“添堵”。10月2日早,我选择从漳州回
期刊
唐朝年间,有个陕州人叫张玄靖, 科举考试后进入朝廷做官。由于他依附当时朝中权臣慕容宝节,和慕容宝节走得非常亲近,官慢慢做大了,从左卫仓曹升到了监察御史。刚刚到御史台为官,张玄靖显得比较低调和谦虚,一律称呼当时年长和比自己官阶高的同事为“兄长”,待人也非常恭敬。時间慢慢一长,他自恃有慕容宝节作后台,自己又升官至殿中御史,就开始没把同事放在眼里了,再也不称呼年长的同事为“兄长”,改为直呼他人名字。后来
期刊
提起中国历史,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三国时代了,三国时代之所以深入人心,和小说《三国演义》产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情节有极大的虚构成份,不可当正史来读。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三国史话》一书,对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三国史进行了权威性的阐释,高屋建瓴、抽丝剥茧,把历史真相逐一还原;其中的一些独道见解,让我们看到了史学大师眼光的独特之处。  作者首先归纳出了后汉
期刊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值得回忆的老师,会时常想起,时常动容。文学名家们妙笔生花,追忆师恩师情,讲述他们与老师之间难忘的故事和深厚的情谊。  王蒙感激不已的老师,是启蒙老师华霞菱。王蒙在《华老师,你在哪儿》一文中写到:二年级时平生第一次造句,用“因为”造了一个长句,受到华老师的激赏,并在班上念了这个句子,王蒙因此爱上了写作。只是,王蒙在后来的写字课上忘了带文具,按规矩
期刊
访亲的时间段一般会集中在春节和农闲期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终身大事,事关传宗接代,实在非同小可。因此,在我的故乡扬泰地区以及苏北一带,男女间婚嫁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访亲,访对方贫富,访脾气秉性,访兄弟姊妹,访祖宗八代。  男女到一定的年龄,媒人往往就会不请自来,向你提亲说媒。说有些职业媒人巧舌如簧,是一点也不假的,他们有时能把丑的说美,死的说活。对方明明有缺陷,也会被媒人说成朵花。所以,媒人的话
期刊
入职二十几年来,第一次碰到自闭症的孩子。  他有一个帅气的名字——祺。人长得相当清秀,细皮嫩肉,尤其两只眼睛比常人更圆溜,更闪亮,但是经常飘忽不定。  上课时,我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专注看黑板或电脑屏幕,总会大声说:“小朋友,眼睛、眼睛在哪里?”孩子们的嘴巴应道:“眼睛、眼睛在这里!”所有的目光立马集中了过来。  觉察出祺的异样,是在开学后两三天。每次他坚持不到五分钟,脑袋就耷拉下去,要嘛望着
期刊
受文友水静之邀,去参加文友铁杆的扑克展。这个展览在某古玩城。  铁杆多年收藏的扑克牌,果然有不同凡响之处。大凡喜欢,并且坚持下来的,都是不会太平凡。本来是参观完铁杆的扑克展后,要立即走人,不在里面流连。古物,岂是我等平民能够涉足能够玩得起的。但是,看到铁杆扑克展中有几副扑克,从大王到小鬼的头像,均为美轮美奂的奇珍异宝——就是故宫才看得到实物的那些古董,心又痒了起来。还是那句安慰自己的老话,不能拥有
期刊
“中学毕业后,能当上一个小职员,抢到一只饭碗,继而浑浑噩噩地,甚至窝窝囊囊地过上一辈子,就算了”。谁也不会想到,这曾经是当年季羡林的人生目标。  1917年,年仅6岁的季羡林跟随叔叔到济南读书、生活。他先后就读于私塾、一师附小、新育小学、正谊中学、北园高中(旧山东大学附中)、省立高中(济南一中前身)等学校。  儿时的生活,季羡林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贪玩、喜欢读小说、看闲书,正如他在自传中说的:“到济
期刊
小雅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今天,我终于被自己感动了。我常常看到被别人感动的故事,却很少有人说被自己感动的,便有些好奇,追问她是什么事,她说今天终于坚持跑完十公里,她一直以为她最大的极限就是八公里。我想象那十公里的漫长路程,她汗流浃背地跑,跑得暢快淋漓,十公里啊,我走到终点都有些难度。  小雅说她常被自己感动,做出一桌丰盛的晚餐,或是写了一篇优美的文字,或是连续踏步三千步,抑或是一晚上看完一整本书,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