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班主任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班级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肩负着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创建优秀的班级,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健康、快乐成长的责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天真、好奇、敏感的特点,同时伴有自控能力不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心理脆弱的弱点。所以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很繁锁,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就此,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就如何管理好小学班级谈一些做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建设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发挥表率组织作用
俗话说:“孤掌难鸣。”要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难以完成的,而要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组织和带头作用,所以,建设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在建设班干部队伍中,主要做好如下三点:
1.重视选拔班干部
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对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我先让学生进行自荐、自我介绍,以及结合他们的素质教育报告册和之前科任老师的评价,选拔出临时班干部。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观察,同时推荐一些表现好的同学出来一起作为选举对象,进行匿名投票和公开唱票,按照所得票数进行综合考察,根据他们的成绩、思想性格和组织能力进行分工,做到人尽其用,这样选拔出的班干部充分体现出民主性和能力性,为班干部的表率作用打下基础。
2.培养班干部
选好了班干部,就要培养好。培养是教育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只使用不教育。小学生一般都比较缺乏工作经验和方法,所以在教育培养过程中,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使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从而让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3.实行“分层管理制”
一层管理:由五名班长组成,负责班的全面工作,一人负责一天;二层管理:小组长组成,分管各组的事情;三层管理:由学习委员、文娱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分别负责相关范围的工作;四层管理:科代表,负责各科的学习情况和辅助老师的工作;五层管理:清洁区组长,负责清洁区的卫生清洁;六层管理:职责长,负责各项小范围的工作,如“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五花八门的“新鲜官衔”。这些“名头”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可小学生对这些“小长官”却相当敬重。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通向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才能够让教育之花绚丽开放。对于优等生,笔者除了经常表扬外,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通过谈心的方式去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毕竟人无完人,从而让他们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中等生,笔者会增加对他们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生活等方面,和他们分析成绩不够尖的原因,帮他们寻找进步的空间,使他们有动力挤身于优生的行列。对于后进生,笔者更是倾注无尽的爱。后进生一般是纪律散漫,学生基础不扎实,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要转化他们,比培养优生更加艰巨。但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班主任,笔者认为不但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还要做到“一个也不能掉队”,何况是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小学生,相信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笔者对于后进生做到精心爱护,耐心诱导、诚心激励,以言动其性,以爱导其行。不但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还常常辅导他们的功课,同时采取优生与差生结“对子”的“一帮一”方法,安排一个优生对其进行帮助辅导,真正做到心理相融,从而使后进生一步一步地取得进步。
三、制定有效的班规,树立良好的班风
在一个班集体里,没有规矩就成不了方圆。好的班规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班规的制订中,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第一,班规要体现民主性。在制订班规时,我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的主导下积极参与班规班制方案的讨论、投票或选择,充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第二,班规执行要体现公平性。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或是后进生,都要严格遵守,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
还有在树立良好班风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和优生的榜样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行“互帮、互教、互学”活动,在全班形成“学榜样、学典范”的现象。同时,努力让班级在学校中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多些得到学校的表扬和获得“文明班”的流动红旗,以此激励学生热爱班集体,言行举止要文明,培养他们对班集体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加强与家长、科任老师的联系,增强合力
团结就是力量,要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实效,就要争取家长和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首先,認真做好家访工作,经常和家长联系,做到主动家访,不一定要等到学生出现问题才家访,有时发现学生有进步了,在某一方面做好了,也会告诉家长,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家访到位。当然,对于后进生的家访会更加密切,而且注意说话方式,不全部都是说差的方面,会挖掘一些闪光点来说说,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同时,创建班级家长微信群,或利用科技,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收集班上的一些正能量资料发上去,让家长对老师工作和班级成绩的肯定,有时发一些家教理论和例子,让大家共勉。也可以提出班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让大家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有会定期认真开好家长会。
其次,笔者平时和科任老师经常沟通,相互交流各种信息和商讨策略。例如,向科任老师介绍本班情况,共同研究班级工作计划;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一些活动,增进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做到共享成果,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班级受到的表彰,与科任老师分享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肯定他们的功劳。同时,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树立科任老师的威信和良好形象,从而创造良好的上课环境。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建设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关爱学生,制定可行的班规、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跟家长和科任老师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在管理小学班级中能探讨出更好的方法,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让管理的班级更优秀,让学生更出色。
参考文献:
[1]陈旭旋.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干部培养的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2]刘雨轩.浅谈如何教育后进生[J].教育界,2017(19).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建设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发挥表率组织作用
俗话说:“孤掌难鸣。”要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难以完成的,而要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组织和带头作用,所以,建设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在建设班干部队伍中,主要做好如下三点:
1.重视选拔班干部
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对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我先让学生进行自荐、自我介绍,以及结合他们的素质教育报告册和之前科任老师的评价,选拔出临时班干部。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观察,同时推荐一些表现好的同学出来一起作为选举对象,进行匿名投票和公开唱票,按照所得票数进行综合考察,根据他们的成绩、思想性格和组织能力进行分工,做到人尽其用,这样选拔出的班干部充分体现出民主性和能力性,为班干部的表率作用打下基础。
2.培养班干部
选好了班干部,就要培养好。培养是教育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只使用不教育。小学生一般都比较缺乏工作经验和方法,所以在教育培养过程中,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使两者相辅相成。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从而让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
3.实行“分层管理制”
一层管理:由五名班长组成,负责班的全面工作,一人负责一天;二层管理:小组长组成,分管各组的事情;三层管理:由学习委员、文娱委员、卫生委员等组成,分别负责相关范围的工作;四层管理:科代表,负责各科的学习情况和辅助老师的工作;五层管理:清洁区组长,负责清洁区的卫生清洁;六层管理:职责长,负责各项小范围的工作,如“灯长、桌长、门长、窗长”等五花八门的“新鲜官衔”。这些“名头”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可小学生对这些“小长官”却相当敬重。
二、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如此,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通向教育成功的桥梁,只有心中充满对学生的爱才能够让教育之花绚丽开放。对于优等生,笔者除了经常表扬外,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通过谈心的方式去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毕竟人无完人,从而让他们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中等生,笔者会增加对他们的关爱。关心他们的学习、行为习惯、生活等方面,和他们分析成绩不够尖的原因,帮他们寻找进步的空间,使他们有动力挤身于优生的行列。对于后进生,笔者更是倾注无尽的爱。后进生一般是纪律散漫,学生基础不扎实,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要转化他们,比培养优生更加艰巨。但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班主任,笔者认为不但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还要做到“一个也不能掉队”,何况是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小学生,相信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笔者对于后进生做到精心爱护,耐心诱导、诚心激励,以言动其性,以爱导其行。不但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还常常辅导他们的功课,同时采取优生与差生结“对子”的“一帮一”方法,安排一个优生对其进行帮助辅导,真正做到心理相融,从而使后进生一步一步地取得进步。
三、制定有效的班规,树立良好的班风
在一个班集体里,没有规矩就成不了方圆。好的班规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班规的制订中,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第一,班规要体现民主性。在制订班规时,我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的主导下积极参与班规班制方案的讨论、投票或选择,充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第二,班规执行要体现公平性。班规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或是后进生,都要严格遵守,做到有规必依,违规必究。
还有在树立良好班风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表率作用和优生的榜样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行“互帮、互教、互学”活动,在全班形成“学榜样、学典范”的现象。同时,努力让班级在学校中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多些得到学校的表扬和获得“文明班”的流动红旗,以此激励学生热爱班集体,言行举止要文明,培养他们对班集体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加强与家长、科任老师的联系,增强合力
团结就是力量,要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实效,就要争取家长和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首先,認真做好家访工作,经常和家长联系,做到主动家访,不一定要等到学生出现问题才家访,有时发现学生有进步了,在某一方面做好了,也会告诉家长,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家访到位。当然,对于后进生的家访会更加密切,而且注意说话方式,不全部都是说差的方面,会挖掘一些闪光点来说说,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采取各种渠道,提高家长的辅导水平,同时,创建班级家长微信群,或利用科技,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收集班上的一些正能量资料发上去,让家长对老师工作和班级成绩的肯定,有时发一些家教理论和例子,让大家共勉。也可以提出班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让大家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有会定期认真开好家长会。
其次,笔者平时和科任老师经常沟通,相互交流各种信息和商讨策略。例如,向科任老师介绍本班情况,共同研究班级工作计划;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一些活动,增进科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做到共享成果,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班级受到的表彰,与科任老师分享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肯定他们的功劳。同时,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树立科任老师的威信和良好形象,从而创造良好的上课环境。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建设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关爱学生,制定可行的班规、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跟家长和科任老师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希望在管理小学班级中能探讨出更好的方法,让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让管理的班级更优秀,让学生更出色。
参考文献:
[1]陈旭旋.试论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干部培养的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2]刘雨轩.浅谈如何教育后进生[J].教育界,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