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行知”路上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知班”特色文化经营是指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引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元素来更新班集体建设的理念,进而建构具有“行知”特色的班级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
  
  一、用行知语言营造“行知”特色环境文化
  
  1 张贴“行知”语录
  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语言体现他的教育思想,揭示教育规律,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学生们上网查阅资料、交流陶行知名言学习体会,利用展会学习、理解、背诵名人名言,选出同学们喜爱的语句作为班级标语。陶行知先生的肖像、名言错落有致地张贴在班级四壁。使行知思想成为师生的共同信仰和追求,充分发挥其隐性的育人功效。
  2 设计“行知”班级名片
  班级名片体现班级特色文化经营的理念,由师生共同讨论、设计,包含班徽、班歌、班级宣言等要素。
  班徽经大家讨论后交给班中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具体设计,再提交全班表决,选出大家最喜欢、最能体现“行知班”特色的图案作为班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篇课文《人有两个宝》,同学们给它配上喜欢的旋律,一起唱起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熟悉的歌词,优美的旋律,作为班歌,激励着学生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知先生的这句名言最能揭示教学的真谛。为此,结合班歌,“行知班”决定把“手脑并用,学做真人”作为班级宣言。
  
  二、用班级法典构建“行知”特色制度文化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发的行动是自然而然的原始行动,可以不学而能。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培养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有规范的制度保障。制度文化是“行知班”文化经营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法典》,在激励和奖惩中促进学生养成自觉行为。
  陶行知先生要求学生每天做到“四问”。即每天问问自己在身体、学问、工作、道德上有没有进步,从而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为此,“行知班”的师生围绕“健康”“学习”“工作”“道德”设计班级制度的四大系统作为《班级法典》:健康堡垒系统,包括饮食就餐、阳光体育锻炼、宿舍睡眠等;学习进步系统,包括课堂常规、作业完成、培养才艺、创新与实践等;工作执行系统,包括班干部任职与培养、卫生岗位执行等;道德修养系统,包括文明礼仪、遵守公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最后通过分项量化打分,一天或一周算出总分排行榜,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奖惩的依据。
  为保证《班级法典》的有效执行,“行知班”人人都有为班级服务的岗位。班级卫生岗位分工,要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每天早上,扫地、擦黑板、排桌椅等工作要求一丝不苟,井井有条。洒扫包干区也有专人负责。整理个人内务更不在话下。自查岗位,实行值日班长制。每天值日班长、劳动委员按岗位自主检查。及时表扬到岗尽职,工作卓越的同学;对没有到岗的同学则提出批评,同时给予帮助,力求实现先生所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行知先生认为,“我们德育上的发展。全靠着遇了困难的时候,有自由解决的机会;问题自己解决得愈多,则经验愈丰富。”让学生“自负解决问题的责任”,有助于提高学生评估道德行为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因此,在《班级法典》的执法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师生一起决定班级某一项制度执行的先后顺序、强弱程度,是否需要增减相关条款,是否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做适当的调整。通过改变评比的形式,解决调查制度本身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在执行中不断完善《班级法典》。
  《班级法典》的执行还特别重视师生平等。“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行知班”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和学生一样接受相应的“惩罚”,确保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老师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优秀或者偏爱某个学生。与某位家长的关系好,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同样,小干部在执行班级制度时也要公正,不能因为是好朋友或教师子女就另眼相待。
  
  三、用行知理念打造“行知”特色活动文化
  
  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知班”以生活为舞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习自律,学习创造。
  1 义卖活动献爱心
  每年“行知班”都要组织义卖献爱心活动。同学们自发从家中拿来一些物品和钱参加活动;每逢中秋佳节,学生在餐厅点心师的指导下做月饼到校门口义卖;学校里有位同学得了白血病,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每年春节过后,学生都要捐献自己的压岁钱;每年重阳节,学生都会自发去孤儿院、福利院演节目、送温暖……
  从张贴海报、物品标价、卖出登记、善款统计都由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全程参与。在这样的特色活动过程中,学生从班级走向校园,从校园走向社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自理能力,而且增强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为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做准备。
  2 种植活动长见识
  “行知班”的教室就是一个小花园。每位同学带来一盆花,负责向同学们介绍花名、花的种植知识,并负责养护好这盆花,到假期再带回家中。为了完成介绍,师生通过上网查找、采访花农等多种方式,获得大量的有关花草的资料,充分地认识花性。在养花护花活动中,学生养花的水平得到提高,水仙、菊花、玉树等花草热情、活泼、向上、不怕困难、始终如一的品性也感染着学生。
  “行知班”还在校园开辟出植物园,每年种植蚕豆、黄豆。学生不仅了解到这些植物的生长规律,而且还享受到种植与收获的快乐。
  学校的枇杷成熟了,学生们为了争取帮助学校采摘枇杷的机会,认真写下《请愿书》;获得学校准许后。他们把果实采摘下来,与各班同学、老师分享;采摘完毕,又动手写下采枇杷的快乐……
  这样的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出书本,走向生活。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对生活真谛的领悟能力。
  3 见缝插针巧锻炼
  “行知班”开展“见缝插针巧锻炼”活动。每天的展扫在保质保量快速完成后,学生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完成摘抄的背诵积累工作。巴金、雨果、冰心、托尔斯泰……“行知班”利用点滴时间完成每学期至少50本的课外阅读量,并进行大量的摘抄背诵。背诵2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以前要半小时,现在只需要十分钟左右,记忆背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行知班”还倡导学生利用课余十分钟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每天中午完成20个俯卧撑,睡前十分钟完成20个仰卧起坐。刚开始,同学们会叫苦叫累,但半个月下来,这种锻炼便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学们的体能不断增强,意志力也得到了锻炼。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江苏苏州2153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英语专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危机。调整思路、培养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英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构建层级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能力;层级式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张艳春(1982.05-),女,汉族,上海人,上海建桥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教育研究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掌握前人总结的已有理论,紧紧依靠广大班主任丰富的实践、成功的创造和失败的教训,特别要认真学习魏书生、李镇西等一批优秀班主任的典型案例,从中认识我国班级教育本质属性、规律、过程等,从而提高我国的班级管理水平。  在研究魏书生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众多操作因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和内在规律。  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的最基本单位是班级教育操作因素。构建班
编者按:  教育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而用画图的方式来研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应该是一种独特的创意。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刊载唐云增老师的《魏书生班级教育图文详解》,希望能给广大班主任老师带来别样的启迪。    怎样学习魏书生?怎样研究魏书生?这些问题,一直贯串在我学习、研究他的始终,很长时间里,理不出个头绪来。后来,我才慢慢地明白,没有人能为我设计好一条学习魏书生的现成的路可走,没有人能为我预设好一种方法
真正有效的品德课堂教学需要灵动。那么,如何促进品德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有效呢?基于品德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基本理念,从教材出发但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基于这样的认识,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可沿着将教材立体化、动态化以及开放化的思路来展开,从而切实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雷雨来了》是苏教版与中图版一年级下册“火热的夏天”主题单元中的一课。其教学目标大致可
【摘要】英语是初中学习阶段难度比较高的一门学科,而且由于目前世界趋于国际化的形势,导致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因为我国应试教育的原因,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并不是很好,甚至不喜欢学习英语,而英语不错的学生基本上掌握的也都是“哑巴英语”。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探究了如何通过课堂导入的策略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策略  【作者简介】易文香,湖南省邵阳市隆
2010年11月5日,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和公安局联合在石岐中心小学举行了中山市校园网上警务室开通仪式。  校园网上警务室是全国警校合作的首创之举,是中山中小学开展警民共建的新形式,也是在新形势下搭建的一座学校、公安、家庭之间的“连心桥”、“便民桥”。长期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校园安全、师生安全的工作,在市综治委牵头下,联合公安、教育、工商、文化、卫生、城管等部门,经常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专
陈文海:德育应回归生活世界的或然向度  陈文海在《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6期撰文指出,当前,不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践运行,都多把回归生活世界划分为实然和应然两个向度,这大大消减了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和生活本身的无限可能性。在实然与应然的张力结构之间,应存在一种或然向度,指向人的可能生活。  为此,应重构学校生活,让教育成为一种可能生活。首先,可能生活是“具体个人”的可能生活。教育对人的尊重必须体现在
[设计理念]  责任心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活动力求使学生意汉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增强责任心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活动目的]  1,明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提高责任意识  [活动重点]  感受或体验勇于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适合年级]小学五年级  [活动内容]    一、暖身活动,感知责任  1.明确游戏规则
思想品德课的复习,重在帮助学生基于已经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构建知识体系的生成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生活实践、社会问题(现象),经过质疑和探究获得理论,反过来再运用理论知识来解释社会现象。这一过程是经由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理解,以及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来完成的。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
为了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距离,基于生活德育的理念,品德课程(包括《品德与生活》以及《品德与社会》)从创设之初就提倡“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它内在地蕴含着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方面内涵:既要求重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通过生活实践来进行道德教育,又指出德育的终极价值应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其道德生活质量。新课程改革推行的这十余年来,教师们通过接受培训、自我学习以及教学探索,已基本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