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读读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的童真,真诚的童情。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无话可说;不会观察,觉得无事可写,没有注意积累身边的教材,更没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感觉作文很难。我认为在作文指导时要还给学生一片芳草地,让学生在这片芳草地快乐、自由地描绘多彩的童心世界。据此,在习作指导中,我进行以下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动笔。这就要求老师在习作指导中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轨迹,努力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绪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习作训练中。
(一)游戏激趣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情感是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在作文前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热情,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画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鼻子的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去画鼻子。学生画鼻子时,有的没有仔细观察,顺手一画,鼻子画到了眼睛上、鼻子下、耳朵边......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准确地画出了鼻子的位置,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提笔不停地写下来,再也不会为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了。
(二)故事激趣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只要听说讲故事,学生的情绪就会立刻高涨,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起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就选择一些简短、有趣、易记的故事将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把故事写下来。由于学生感兴趣,写起来也就不感到难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讲不同层次的故事。有时还根据不同的故事进行扩写、缩写、补写……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讲述《两只蚂蚁》的故事时,只讲开头部分,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开头,构思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根据故事的开头,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文章。
(三)生活激趣
叶老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这就充分说明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生活产生意思情感,才会引发作文的契机。因此。习作指导中题目内容必须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表象和感知事物产生的意识情感。针对小学生好奇、好玩,一方面对大自然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壮丽景观充满好奇,多生活充满奇特的幻想,另一方面又有观察轮廓性,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周围的景物,生活中的笑与泪如似过烟云的特点,因此在命题时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兴趣,以达到触之灵感,不愤不发的效果。
(四)想象激趣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想象作文上,我曾做过这样一些尝试。
1.赌物想象:依据直观的、具体的事物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面对一个小小的地球仪,面对学校的规划图,看着厚厚的大雪,看着一张获奖证书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并写成一篇作文。
2.听录音想象:依据一段优美的音乐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景象;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面,汹涌澎湃的大海;听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宽阔的马路、热闹的街市......
3.假设想象:依据一个假设的事物或情节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练习写《假如我是校长,我将.....》 《假如我是一名教师》《假如我是一名医生》等。
4.续写想象:依据一个前提条件或情节,顺着这一思路进行的想象练习。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结尾留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如续写《穷人》,续写《月光曲》等。
5.添词想象:有意识的给些词语,让学生编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一次作文中,先后逐一出示“闷热、西瓜、青蛙、五元钱”等词语,先让学生说一句话,一段话,再让学生用上这几个风、马、牛而补相及的词语,编写一个有情节内容的故事,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得到有力的训练。
二、引导观察,鼓励学生“我手写我看”
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它是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扣击我们心弦的,引起我们关注的事情很多。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千姿百态的物,其中有很多是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常流不息。古诗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只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拥有的真伪、善恶、美丑,积累并思考它,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独到的思想,也才能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因此,必须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要全面细致
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怎样才能把事物的重点写的具体、写的详细呢?这就需要进行细致观察了,也就是抓住选取的重点部分,集中注意,观察精细,在感知事物的细节上下功夫。全面观察还要求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如观察一项活动,就要观察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对于活动的过程要作为重点进行观察。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生活中所观察的事物或对象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而每种事物的每个现象各有自身的特点。若孤立地看待某种事物或某一现象,往往不能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它。比较是抓住事物特点,认识客观事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进行比较,那么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异同或变化,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这种做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否则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一)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二)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资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呢?古人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读书体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1.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高尔基的《童年》、叶圣陶的《稻草人》……让他们快活地遨游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自然的语言中找到乐趣。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动物世界》《东方儿童》……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3.鼓励学生坚持不懈进行读书积累。苏霍姆林斯基很早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佳句,名人名言,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4.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会、晨会进行互相交流,向别人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最受启发的一个故事、最重要的一则新闻、嘴感动的一件事、嘴佩服的一个人……
四、作文讲评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这样的讲评比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一、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动笔。这就要求老师在习作指导中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轨迹,努力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学生亢奋情绪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习作训练中。
(一)游戏激趣
游戏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情感是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相应的感情。因此,在作文前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热情,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我组织学生玩“画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缺鼻子的头像,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去画鼻子。学生画鼻子时,有的没有仔细观察,顺手一画,鼻子画到了眼睛上、鼻子下、耳朵边......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准确地画出了鼻子的位置,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老师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边提笔不停地写下来,再也不会为该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了。
(二)故事激趣
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只要听说讲故事,学生的情绪就会立刻高涨,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起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就选择一些简短、有趣、易记的故事将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把故事写下来。由于学生感兴趣,写起来也就不感到难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讲不同层次的故事。有时还根据不同的故事进行扩写、缩写、补写……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讲述《两只蚂蚁》的故事时,只讲开头部分,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开头,构思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根据故事的开头,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文章。
(三)生活激趣
叶老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这就充分说明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生活产生意思情感,才会引发作文的契机。因此。习作指导中题目内容必须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表象和感知事物产生的意识情感。针对小学生好奇、好玩,一方面对大自然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壮丽景观充满好奇,多生活充满奇特的幻想,另一方面又有观察轮廓性,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周围的景物,生活中的笑与泪如似过烟云的特点,因此在命题时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兴趣,以达到触之灵感,不愤不发的效果。
(四)想象激趣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想象作文上,我曾做过这样一些尝试。
1.赌物想象:依据直观的、具体的事物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面对一个小小的地球仪,面对学校的规划图,看着厚厚的大雪,看着一张获奖证书等展开自己的想象,并写成一篇作文。
2.听录音想象:依据一段优美的音乐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景象;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面,汹涌澎湃的大海;听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宽阔的马路、热闹的街市......
3.假设想象:依据一个假设的事物或情节进行的想象习作训练。如练习写《假如我是校长,我将.....》 《假如我是一名教师》《假如我是一名医生》等。
4.续写想象:依据一个前提条件或情节,顺着这一思路进行的想象练习。教材中有些课文言虽尽却意未止,结尾留有想象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如续写《穷人》,续写《月光曲》等。
5.添词想象:有意识的给些词语,让学生编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一次作文中,先后逐一出示“闷热、西瓜、青蛙、五元钱”等词语,先让学生说一句话,一段话,再让学生用上这几个风、马、牛而补相及的词语,编写一个有情节内容的故事,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得到有力的训练。
二、引导观察,鼓励学生“我手写我看”
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它是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扣击我们心弦的,引起我们关注的事情很多。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千姿百态的物,其中有很多是可以作为写作材料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常流不息。古诗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只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拥有的真伪、善恶、美丑,积累并思考它,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独到的思想,也才能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因此,必须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要全面细致
作文“要有具体内容”。怎样才能把事物的重点写的具体、写的详细呢?这就需要进行细致观察了,也就是抓住选取的重点部分,集中注意,观察精细,在感知事物的细节上下功夫。全面观察还要求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如观察一项活动,就要观察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结果。对于活动的过程要作为重点进行观察。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生活中所观察的事物或对象往往是复杂多样的,而每种事物的每个现象各有自身的特点。若孤立地看待某种事物或某一现象,往往不能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它。比较是抓住事物特点,认识客观事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果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到一起比较,或者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进行比较,那么就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异同或变化,从而抓住事物的特点,这种做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否则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
(一)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二)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资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呢?古人说的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读书体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1.及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并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籍。如高尔基的《童年》、叶圣陶的《稻草人》……让他们快活地遨游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和朴实自然的语言中找到乐趣。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影视节目,如《西游记》《动物世界》《东方儿童》……以达到开阔视野,陶冶心灵,启迪思想的作用。
3.鼓励学生坚持不懈进行读书积累。苏霍姆林斯基很早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所以在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认真积累好词佳句,名人名言,优秀片段,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4.在正常的教学程序中,定时抽出时间,开展轻松愉快的读书活动,并利用班会、晨会进行互相交流,向别人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最受启发的一个故事、最重要的一则新闻、嘴感动的一件事、嘴佩服的一个人……
四、作文讲评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这样的讲评比教师一个人口沫横飞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