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技术不断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等媒体的介入,更是使现代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越性,恰当地把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活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充分认识运用教学媒体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中,实现教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旨在帮助人们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教育。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方式单调,缺乏情趣,气氛沉闷,教师组织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时还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既缺乏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良好环境,又造成许多信息难以进入课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借助于教学媒体的帮助,教师就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活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程序,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就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的使用,也是对学生追求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素质的一种培养。
现代技术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具(实物、模型、挂图等)、实验操作、影片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将相关信息的实体、形象、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处理,形成形、声、光、色为一体的媒体教学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形象逼真、生动活泼、触手可及,开拓了视、听、触、想等调动多个感官参与的教学方式,富于趣味性、奇异美,唤起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欲望,很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掌握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愿望,更能以静态的流程或者动态的演示来充分展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过渡,达到了演示过程、揭示规律、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习内容更有吸引力、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到教学过程自然、亲切,就会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熟练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媒体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设置的,要尽可能地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背景,适度地再现人类的认识过程,渗透相关的思想方法,还要能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推证、理解、认同、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并能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教具,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体会了所学知识的精要,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再者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教学中,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以及归纳都必须在实验基础上,不管是教师演示还是学生自己动手,都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亲历论证的过程,从而在头脑里建立起与其相应的基础理论框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通过播放影片来观赏美好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民族感情与高尚情操,或是欣赏由名作改编而成的影片,深刻领会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等等;而对于一些不可亲临的、较复杂、有危险、时间长的实验,可通过播放影片来再现整个历史进程或实验的过程,从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认知。
备受教师青睐的投影仪,以其使用方便、投影片制作简单、投影时机便于掌握等优点,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确定好教案后,将所提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投影次序与时机等都编定,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心选择或制作投影片,把握好投影时机,恰到好处地设疑、激思、解惑,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突破难点,让学生更轻松、更富创造性地掌握学习内容。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和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将各种信息有机联系起来,对它们进行存储、检索、控制、编辑,构成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综合信息系统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图形、音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概念、原理等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学生仿佛置身于生动、具体、形象的知识形成的过程当中,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师的智慧,编制各学科的教学课件,能充分将知识的脉络、学科的思想、思维的程序等演绎成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增大信息量,还能让学生从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欣喜之余更激发其学习兴趣;或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诸如物质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还有物理学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数学中点的运动轨迹等等,以表象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其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弥补了教学中感性材料的不足,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又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那些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第二,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与时间,而更多地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析、学生个性化及思维品质的培养。第四,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第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第六,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更激发了学好功课、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认识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中围绕着主体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学、训练、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环节,和关注学生个性化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材施教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实施,离不开教师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所以教学媒体的演示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搞成教学媒体的展览会,只能将其作用定位在“辅助”上,为教师的启发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服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强调指出的:“教育工作者要从批判的观点来使用媒体,对媒体本身要加以学习,并透过媒体表现自己”。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呈现,应当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路,遵循课堂的教学程序,教师不能成为教学媒体的奴隶。首先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节奏来确定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媒体的演示程序、方式和时机,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其次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还“发明创造”的机会给学生,不要让教学媒体的展示一览无遗地平铺直叙,要在关键时刻起到一个激趣、设疑、导思的作用,巧妙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通过细微的观察、艰苦的思索、激烈的辩论而豁然开朗,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对于媒体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如果选择的媒体太多太杂,不仅教师准备费时费力,而且展示花时太长,占去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多集中于媒体的花哨而忽略了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必将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媒体的选择,只要能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使用要适时、适度,对各种包括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应有所侧重,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再结合模型、挂图等这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简单教具的合理运用,形成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媒体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更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教学资源的能力,活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充分认识运用教学媒体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在“信息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中,实现教育的“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旨在帮助人们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教育。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方式单调,缺乏情趣,气氛沉闷,教师组织教学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时还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既缺乏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良好环境,又造成许多信息难以进入课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借助于教学媒体的帮助,教师就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活化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程序,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教学效果,就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先进教学形式的使用,也是对学生追求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素质的一种培养。
现代技术下的教学媒体包括基本教具(实物、模型、挂图等)、实验操作、影片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将相关信息的实体、形象、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处理,形成形、声、光、色为一体的媒体教学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形象逼真、生动活泼、触手可及,开拓了视、听、触、想等调动多个感官参与的教学方式,富于趣味性、奇异美,唤起了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欲望,很自然地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掌握科学知识以及现代化设备的愿望,更能以静态的流程或者动态的演示来充分展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过渡,达到了演示过程、揭示规律、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使学习内容更有吸引力、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到教学过程自然、亲切,就会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
二、熟练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教学媒体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设置的,要尽可能地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背景,适度地再现人类的认识过程,渗透相关的思想方法,还要能启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推证、理解、认同、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并能解决新的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教具,能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体会了所学知识的精要,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再者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教学中,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以及归纳都必须在实验基础上,不管是教师演示还是学生自己动手,都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亲历论证的过程,从而在头脑里建立起与其相应的基础理论框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质;通过播放影片来观赏美好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民族感情与高尚情操,或是欣赏由名作改编而成的影片,深刻领会作者倾注于作品中的丰富内涵等等;而对于一些不可亲临的、较复杂、有危险、时间长的实验,可通过播放影片来再现整个历史进程或实验的过程,从中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认知。
备受教师青睐的投影仪,以其使用方便、投影片制作简单、投影时机便于掌握等优点,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确定好教案后,将所提问题、讲解分析的内容、投影次序与时机等都编定,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精心选择或制作投影片,把握好投影时机,恰到好处地设疑、激思、解惑,指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突破难点,让学生更轻松、更富创造性地掌握学习内容。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今天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和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将各种信息有机联系起来,对它们进行存储、检索、控制、编辑,构成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综合信息系统的一种技术。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图形、音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概念、原理等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更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学生仿佛置身于生动、具体、形象的知识形成的过程当中,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教师的智慧,编制各学科的教学课件,能充分将知识的脉络、学科的思想、思维的程序等演绎成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既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增大信息量,还能让学生从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欣喜之余更激发其学习兴趣;或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诸如物质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还有物理学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数学中点的运动轨迹等等,以表象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其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弥补了教学中感性材料的不足,这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又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那些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第二,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与时间,而更多地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析、学生个性化及思维品质的培养。第四,能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资源共享。第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第六,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更激发了学好功课、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三、正确认识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师生情感交流的氛围中围绕着主体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学、训练、评价、反馈等一系列环节,和关注学生个性化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材施教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实施,离不开教师人格魅力的潜移默化,所以教学媒体的演示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搞成教学媒体的展览会,只能将其作用定位在“辅助”上,为教师的启发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服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强调指出的:“教育工作者要从批判的观点来使用媒体,对媒体本身要加以学习,并透过媒体表现自己”。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呈现,应当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思路,遵循课堂的教学程序,教师不能成为教学媒体的奴隶。首先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思维节奏来确定教学方案,精心设计教学媒体的演示程序、方式和时机,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其次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还“发明创造”的机会给学生,不要让教学媒体的展示一览无遗地平铺直叙,要在关键时刻起到一个激趣、设疑、导思的作用,巧妙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通过细微的观察、艰苦的思索、激烈的辩论而豁然开朗,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对于媒体的选择,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如果选择的媒体太多太杂,不仅教师准备费时费力,而且展示花时太长,占去了学生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过多集中于媒体的花哨而忽略了对所学内容的关注,必将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媒体的选择,只要能说明问题,应越简单越好,使用要适时、适度,对各种包括传统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应有所侧重,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再结合模型、挂图等这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简单教具的合理运用,形成优化组合,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媒体应有的作用,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当中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更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者,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传播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驾驭教学资源的能力,活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