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衔接教育是现代义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衔接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弊端越来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推行,国内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综观国内已有研究,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中小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几乎属于空白地带,这是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查阅中学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发现只有电子小报教学内容有交集。因而我们遴选电子小报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募选广州市内83所不同类型(区域、办学性质、办学水平)的中小学,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师资、学生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生在思维、习惯、教与学的目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些差异对教学的影响,需要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共同构建电子小报的有效教学模式,营造高质轻负的课堂环境,共同引导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发展信息素养的意识。
在电子小报的教学模式中,国内常见的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
1.“任务驱动”是现时国内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法,我们尝试探索将任务驱动法与英国剑桥ICT(少儿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WWW教学途径(Warm玩、Watch看、Work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国际标准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促进国内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看中学、做中学。
2.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中小学教材的衔接性。如果我们把教学比作绘画一棵大树,那么教材提供了树的主干,教师就相当于画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领悟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树的主干上画上枝和叶。例如,在初中电子小报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情在课前对小学阶段教材中关于认识word、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制作表格等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复习,以便让学生的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获得持续性发展。
3. 信息技术类教材的变更因需要搜集多方面的资料而导致编订周期较长,所以教材相对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培育与时代接轨的电子小报人才,不仅要利用好教材,还要根据教学任务达成教材验证和学生成果评价活动,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实情构建教学素材库,逐步形成能衔接小学和初中电子小报教学的校本适用模式。
4. 以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小报教学问题为目的,引进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以网络备课等形式加强中小学电子小报教研备课组的建设,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效解决现时因众多中小学只有1~2名信息技术教师而引起的教研难题。在建设好教研备课组的基础上,引导组内教师分析自己在电子小报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共同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好电子小报的教学目标。要进行有效教学,就不能脱离基本的教学目标,要引导教师对中小学电子小报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各年龄段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层面的目标。
(2)教学情景应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生活特点,统筹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年龄、兴趣、习惯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情况等,创设来源于学生真实学习生活中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更好地改造重组自己的经验。
(3)教学任务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梯度。由于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过程应该是不一样的,完成任务的结果也应该具有多样性。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热情。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要列出具体的基本要求,还应列出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要求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求,在任务的发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在研究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学生在思维、习惯、教与学的目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了消除这些差异对教学的影响,需要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共同构建电子小报的有效教学模式,营造高质轻负的课堂环境,共同引导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主发展信息素养的意识。
在电子小报的教学模式中,国内常见的有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
1.“任务驱动”是现时国内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法,我们尝试探索将任务驱动法与英国剑桥ICT(少儿信息与通讯技术)课程WWW教学途径(Warm玩、Watch看、Work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国际标准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促进国内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中学、看中学、做中学。
2.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方面应该充分考虑中小学教材的衔接性。如果我们把教学比作绘画一棵大树,那么教材提供了树的主干,教师就相当于画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领悟能力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树的主干上画上枝和叶。例如,在初中电子小报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情在课前对小学阶段教材中关于认识word、输入文字、插入图片、制作表格等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复习,以便让学生的编辑能力和排版能力获得持续性发展。
3. 信息技术类教材的变更因需要搜集多方面的资料而导致编订周期较长,所以教材相对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培育与时代接轨的电子小报人才,不仅要利用好教材,还要根据教学任务达成教材验证和学生成果评价活动,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实情构建教学素材库,逐步形成能衔接小学和初中电子小报教学的校本适用模式。
4. 以解决中小学信息技术电子小报教学问题为目的,引进学习型组织的理念,以网络备课等形式加强中小学电子小报教研备课组的建设,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有效解决现时因众多中小学只有1~2名信息技术教师而引起的教研难题。在建设好教研备课组的基础上,引导组内教师分析自己在电子小报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共同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5. 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好电子小报的教学目标。要进行有效教学,就不能脱离基本的教学目标,要引导教师对中小学电子小报各年龄段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弄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各年龄段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层面的目标。
(2)教学情景应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生活特点,统筹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基础、认知能力、年龄、兴趣、习惯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情况等,创设来源于学生真实学习生活中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更好地改造重组自己的经验。
(3)教学任务设计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梯度。由于任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具体过程应该是不一样的,完成任务的结果也应该具有多样性。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与热情。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要列出具体的基本要求,还应列出高层次的要求,学生在完成基本要求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与需求,在任务的发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