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场”的视域:议论的发起者;议论的接受者或批评者;议论的内容和语境。这些要素构成了议论场,它与议论的解释和评价密切相关。议论场决定了论证模式,论证模式决定了议论言语的特征,可以称之为“议论句链”。并且,议论场还将决定议论文阅读的方式。笔者还提出了一个“评论模式”。本文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对《师说》进行深度解读。
一、议论句链
道理的表达或显示,并不必然是言语性的,天道自在,天何言哉?又比如心领神会,“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还有诸如广告之类的所谓“视觉论证”。然而,议论是讲道理,道理的表达采取言语方式,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讲道理的人运用议论言语阐述自己的意见希望他人接受。因此把握议论文时,首先务必扣准议论言语的脉搏。
议论言语的建构取决于论证模式。“图尔敏的论证模式包括主张、根据、保证、支援、可能的反证和模态限定词。主张是论证的起点,主张的类型决定根据。从根据到主张需要保证,保证一定程度上支持从根据到主张的步骤。当保证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遭到挑战时,我们需要为保证寻求不同类别的支援。考虑到例外,需要可能的反证。最终的陈述不可避免地需要模态限定词。”(杨宁芳《图尔敏论证模式》)遂有论证的程序性的一般模型:
把这个模型简化,就如通常所说的“论据→论证→论点”。而图尔敏模型却把论证的过程做了非线性、非形式逻辑的展开。
遵循论证的如此展开,议论言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笔者称之为“议论句链”,这是指用一个链接紧密的句组表征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证的言语形式。这不是一个语法概念,虽然与句群有相似之处,但句链着眼于一个句组在表达论证过程中的链接功能,而不拘泥于语法分析。句链的长短取决于论证,可以等于或小于、大于自然段,一个论证的相对完整,是切分句链的依据。句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强调的是若干语句如链条一样环环相扣,“链”能显示出句链的两个特点:环环和相扣。环环,是环与环的链续,即一个句子链着一个句子,句与句之间应有语义的增值和演进,可借以窥见论证的过程。相扣,是环与环的链接,示意议论之严谨。议论句链是议论说理区别于其他道理表达方式的基本元素,是进入议论场的必由之路。
下面用《师说》第一段加以说明。全段共七句,试作议论句链分析。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字紧扣话题,开宗明义。这是一个断语,表述一种观点。这种断语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想要证明该观点,只有一种办法:列举“古之学者”若干人皆“有师”。比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不过,谁也无法穷尽所有“古之学者”,就只能简单枚举,但此法甚不可靠,只需举一反例就可驳难。若问“第一个学者的老师是谁”,恐怕很难回答。其实,这种断语基于“相信”,是无须证明的。学者陈嘉映说:“先有看法后来论证,这在古人认为当然。然而,近代以来关于真知的界说却倾向于反其道行之,采用推论模式:从自明之事开始,经过推理,达到真知。”这样无法也无须证明的断语就是“自明之事”,作者干脆直接下一断语,语气坚定得叫人不敢生疑,由此展开论证。读者见之须格外小心,另外需要留意,辟头一个“古”字做什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也是一个断语,将为师的职能、作用规定为三个方面,是一个功用定义。作者并未论述“为什么”老师的职能该如此,也没有告诉老师要“怎么样”履行三大职能。“师”字与上句构成顶真格,可见语义联系之紧密,其实二句可连为一句,是说为师之职能自古而然。文章开头用顶真格连下两个断语,作用一定十分重要。且看下文。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因为也用顶真格,所以两句也不妨看作一句,“惑”字相顶,语义上承师的三大职能之一:解惑。③是反问句,还原成判断句并化简:人皆有惑。有惑怎么办?解呗!怎么解?答案在②里。连起来是一个三段论:师者解惑;人皆有惑终须解;故,人皆有惑须从师。不从师会怎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与④一正一反,说得透彻。这里蕴含着一个推理,结论被省略了,而结论恰恰是很重要的。“人皆有惑须从师”由推理所得,是阐释之后的结论。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⑥用的是科学归纳法:有“道”是“师”之的原因,甭管年龄大小。⑦“是故”是最醒目的结论性标志。作者确实特别重视这里的问题。⑦在⑥结论的基础上,几乎是在说:道即师也,师即道也。这三句并未接续③④,而是扣住“师”与“道”的关系遥承②,只论及了师的另一大职能:传道。
纵观第一段可得:
第一段七个句子构成严谨的议论句链,表达了三个观点,它们分明代表着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基本看法,或者说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从师模式。三个观点合起来,说的是:古人有师道。句链的脉络清楚,但文中尚有“一多一少”须引起注意。②为师三大职能中“传道”、“解惑”分别被③④和⑤⑥⑦论及了,唯独少了“受业”,句链缺了一环。⑤⑥只涉及“无长无少”,⑦却凭空多出“无贵无贱”。如果把这一多一少看作是作者的疏忽,那就太小看大师了。“受业”虽然后文有“句读”、“术业”照应,但显然不是作者论述的重点。而“无贵无贱”则不同了,作者后文在评说士大夫之族时,不惜笔墨,引述谬论,“位卑、官盛”就不仅仅是一种照应,作者的强烈愤慨之情已经先于笔端了,在第一段有此“一多”,何足怪哉?重要的是这一多一少,作者宁可牺牲本段论述的自足性、缜密性,为的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为师三大职能不是等量齐观的,道为贵,惑次之,业在这里不深及。因此首段从三大职能中解析出“道”和“惑”,为下文张本,这便是大师的风范。 二、议论场
一个实际的错综复杂现象是,论辩有时采取独白方式进行,难以识别出讨论的各个要素。即便如此,为立场作辩护的独白应当被看作是单向对话。这种独白是如此之普遍,以至于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论辩性话语总是假定了一个讨论或对话情景,尽管这种假定可能是隐性的。论辩总是以说服潜在批评者为目的,而不管它们实际上是否出现。无论是独白还是双方对话,或者是多方讨论,议论者无论是显现的还是潜在的,议论总是有一个诸多要素构成的“对话情景”。
论证是被用于说服或证明,即改变某个人的信念、态度或行为倾向,因此,重要的是注意它是社会的:谁在论证,对谁表达论证,论证提出的语境,都是与论证的解释和评价相关的变量。人的观点一旦表达,就一定是公开的、人际的、社会的,是在某一情景或语境中向某一人群表达意见或主张。因此,笔者指出“议论场”的视域,前文已经提及,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议论的发起者;议论的接受者或批评者;议论的内容和语境。这些要素构成了议论场,它与议论的解释和评价密切相关。前述议论句链的种种特征,无不是因为议论场构筑的论证模式使然,也就是说,议论场决定了论证模式,论证模式决定了议论言语必须是议论句链那种形式。并且,下面即可看到,议论场还将决定议论文阅读的方式。
阅读议论文需要还原议论场。
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末段交代了写作目的:作《师说》以贻之。为何?因为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议论的发起者是韩愈;议论的接受者是李蟠,还有潜在的接受者——众人和士大夫之族;议论的内容和语境是: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已经成为时俗,以及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在这样的议论场中,作者是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那么“古道”又是什么呢?文章开头不是着一“古”字么?古人有师道,具体说就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三个观点。原来作者精心设置第一段的用意在于确立一个评论标准。作者要用这个标准来评论时俗,那么“时俗”又是什么呢?且看第二段。
第二段有三组对比特别引人注目,分析对比法的要义是抓住对比点:
通过对比,优劣分明,正误自判。但是我们不能只津津乐道于三组对比如何如何,便用“针砭时弊”一语轻轻带过。拿第一段的三个观点作标准,观照一下三组对比,就不难发现:
古道时俗
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师)
人皆有惑须从师——其身惑之不解不从师(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之族笑之:道相似(道)
天衣无缝,巧夺天工!作者第一段里崇尚的“古道”在今之“时俗”里已荡然无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难怪作者要前后照应连用“嗟乎”、“呜呼”这样触目惊心的哀叹来表达其痛心疾首之情。古道不再,世风日下,该怎么办呢?
第三段作者树起了一面尘封已久的大旗——孔子,让其猎猎迎风。象孔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以贤不及己的郯子之徒为师,而且以“闻道”为择师的依据,这与士大夫之族的荒诞行径形成鲜明对照。孔子就是“古人有师道”这一标准模式的化身,也是下文“古道”的生动注脚。这就不难理解对一个年仅十七的李蟠,因为“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老先生要“作《师说》以贻之”了。
三、评论模式
议论场的还原,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大背景,清晰地展现了具体的话语情景:韩愈目睹世俗众人和士大夫之族亵渎师道,他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这一议论场决定了《师说》是一篇评论文章。笔者概括了一个“评论模式”:
确立标准
衡量对象
得出结论
任何评论概莫能外。国人喜好先进评比,对照标准,参评者谁符合标准,即为先进。难点在于“标准”。标准或显或隐,比如,根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标准,评论祥林嫂不同的眼神反映了精神状态怎样的变化,这是显标准;“你穿这件衣服很漂亮”,可能评论者内心的标准是“穿衣服得体就漂亮”,这是隐标准,无非是有时候评论者不自觉罢了。标准还有现成与创新之分,依据读者已知的标准叫现成;评论者独创一个标准即为创新,《师说》属于后者。
第一段韩愈通过论证得出了三个基本观点,构成了古之师道,以此为标准,第二段批判时俗,也从三方面对应地评论,如前所述,严丝合缝。第三段树立孔子为古之师道的楷模,也与第一段所立标准相对应:古之学者必有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师的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前文少了“受业”,这里提及“术业”,前文已经谈了“解惑”,这里不再重复,行文既严谨又不呆板。无论是批判时俗,还是树立楷模,都按照标准加以评论,误者自误,正者自正,泾渭分明,深得评论之要领。
现在可以把全文连贯起来了:
第一段 古人有师道第二段:评论时俗——师道不传(反面)
第三四段:评论孔李——能行古道(正面)
标准 → 对象 → 结论
这是一个完美的评论模式。正反论述,呼吁人们:一定要恢复古人从师的风尚。这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标准的确立,是评论的最高境界。《师说》一文,世代传诵,便是明证。韩愈师道标准的三个基本观点,至今不曾过时,可谓千古绝唱。科学的创新,会使某一领域豁然开朗;学界有译介一种国外理论,结合国内情况,作一番演绎,国内无,也是新。这些都合于评论模式。笔者本文提出议论场、议论句链和评论模式三点,也富有新意,或许会对议论文及其教学的研究带来益处,倘果真如此,则不胜欣慰。
作者单位: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311800)
一、议论句链
道理的表达或显示,并不必然是言语性的,天道自在,天何言哉?又比如心领神会,“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还有诸如广告之类的所谓“视觉论证”。然而,议论是讲道理,道理的表达采取言语方式,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讲道理的人运用议论言语阐述自己的意见希望他人接受。因此把握议论文时,首先务必扣准议论言语的脉搏。
议论言语的建构取决于论证模式。“图尔敏的论证模式包括主张、根据、保证、支援、可能的反证和模态限定词。主张是论证的起点,主张的类型决定根据。从根据到主张需要保证,保证一定程度上支持从根据到主张的步骤。当保证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遭到挑战时,我们需要为保证寻求不同类别的支援。考虑到例外,需要可能的反证。最终的陈述不可避免地需要模态限定词。”(杨宁芳《图尔敏论证模式》)遂有论证的程序性的一般模型:
把这个模型简化,就如通常所说的“论据→论证→论点”。而图尔敏模型却把论证的过程做了非线性、非形式逻辑的展开。
遵循论证的如此展开,议论言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笔者称之为“议论句链”,这是指用一个链接紧密的句组表征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证的言语形式。这不是一个语法概念,虽然与句群有相似之处,但句链着眼于一个句组在表达论证过程中的链接功能,而不拘泥于语法分析。句链的长短取决于论证,可以等于或小于、大于自然段,一个论证的相对完整,是切分句链的依据。句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强调的是若干语句如链条一样环环相扣,“链”能显示出句链的两个特点:环环和相扣。环环,是环与环的链续,即一个句子链着一个句子,句与句之间应有语义的增值和演进,可借以窥见论证的过程。相扣,是环与环的链接,示意议论之严谨。议论句链是议论说理区别于其他道理表达方式的基本元素,是进入议论场的必由之路。
下面用《师说》第一段加以说明。全段共七句,试作议论句链分析。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字紧扣话题,开宗明义。这是一个断语,表述一种观点。这种断语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想要证明该观点,只有一种办法:列举“古之学者”若干人皆“有师”。比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不过,谁也无法穷尽所有“古之学者”,就只能简单枚举,但此法甚不可靠,只需举一反例就可驳难。若问“第一个学者的老师是谁”,恐怕很难回答。其实,这种断语基于“相信”,是无须证明的。学者陈嘉映说:“先有看法后来论证,这在古人认为当然。然而,近代以来关于真知的界说却倾向于反其道行之,采用推论模式:从自明之事开始,经过推理,达到真知。”这样无法也无须证明的断语就是“自明之事”,作者干脆直接下一断语,语气坚定得叫人不敢生疑,由此展开论证。读者见之须格外小心,另外需要留意,辟头一个“古”字做什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也是一个断语,将为师的职能、作用规定为三个方面,是一个功用定义。作者并未论述“为什么”老师的职能该如此,也没有告诉老师要“怎么样”履行三大职能。“师”字与上句构成顶真格,可见语义联系之紧密,其实二句可连为一句,是说为师之职能自古而然。文章开头用顶真格连下两个断语,作用一定十分重要。且看下文。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因为也用顶真格,所以两句也不妨看作一句,“惑”字相顶,语义上承师的三大职能之一:解惑。③是反问句,还原成判断句并化简:人皆有惑。有惑怎么办?解呗!怎么解?答案在②里。连起来是一个三段论:师者解惑;人皆有惑终须解;故,人皆有惑须从师。不从师会怎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与④一正一反,说得透彻。这里蕴含着一个推理,结论被省略了,而结论恰恰是很重要的。“人皆有惑须从师”由推理所得,是阐释之后的结论。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⑥用的是科学归纳法:有“道”是“师”之的原因,甭管年龄大小。⑦“是故”是最醒目的结论性标志。作者确实特别重视这里的问题。⑦在⑥结论的基础上,几乎是在说:道即师也,师即道也。这三句并未接续③④,而是扣住“师”与“道”的关系遥承②,只论及了师的另一大职能:传道。
纵观第一段可得:
第一段七个句子构成严谨的议论句链,表达了三个观点,它们分明代表着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基本看法,或者说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从师模式。三个观点合起来,说的是:古人有师道。句链的脉络清楚,但文中尚有“一多一少”须引起注意。②为师三大职能中“传道”、“解惑”分别被③④和⑤⑥⑦论及了,唯独少了“受业”,句链缺了一环。⑤⑥只涉及“无长无少”,⑦却凭空多出“无贵无贱”。如果把这一多一少看作是作者的疏忽,那就太小看大师了。“受业”虽然后文有“句读”、“术业”照应,但显然不是作者论述的重点。而“无贵无贱”则不同了,作者后文在评说士大夫之族时,不惜笔墨,引述谬论,“位卑、官盛”就不仅仅是一种照应,作者的强烈愤慨之情已经先于笔端了,在第一段有此“一多”,何足怪哉?重要的是这一多一少,作者宁可牺牲本段论述的自足性、缜密性,为的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为师三大职能不是等量齐观的,道为贵,惑次之,业在这里不深及。因此首段从三大职能中解析出“道”和“惑”,为下文张本,这便是大师的风范。 二、议论场
一个实际的错综复杂现象是,论辩有时采取独白方式进行,难以识别出讨论的各个要素。即便如此,为立场作辩护的独白应当被看作是单向对话。这种独白是如此之普遍,以至于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论辩性话语总是假定了一个讨论或对话情景,尽管这种假定可能是隐性的。论辩总是以说服潜在批评者为目的,而不管它们实际上是否出现。无论是独白还是双方对话,或者是多方讨论,议论者无论是显现的还是潜在的,议论总是有一个诸多要素构成的“对话情景”。
论证是被用于说服或证明,即改变某个人的信念、态度或行为倾向,因此,重要的是注意它是社会的:谁在论证,对谁表达论证,论证提出的语境,都是与论证的解释和评价相关的变量。人的观点一旦表达,就一定是公开的、人际的、社会的,是在某一情景或语境中向某一人群表达意见或主张。因此,笔者指出“议论场”的视域,前文已经提及,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议论的发起者;议论的接受者或批评者;议论的内容和语境。这些要素构成了议论场,它与议论的解释和评价密切相关。前述议论句链的种种特征,无不是因为议论场构筑的论证模式使然,也就是说,议论场决定了论证模式,论证模式决定了议论言语必须是议论句链那种形式。并且,下面即可看到,议论场还将决定议论文阅读的方式。
阅读议论文需要还原议论场。
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末段交代了写作目的:作《师说》以贻之。为何?因为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议论的发起者是韩愈;议论的接受者是李蟠,还有潜在的接受者——众人和士大夫之族;议论的内容和语境是: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已经成为时俗,以及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在这样的议论场中,作者是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那么“古道”又是什么呢?文章开头不是着一“古”字么?古人有师道,具体说就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三个观点。原来作者精心设置第一段的用意在于确立一个评论标准。作者要用这个标准来评论时俗,那么“时俗”又是什么呢?且看第二段。
第二段有三组对比特别引人注目,分析对比法的要义是抓住对比点:
通过对比,优劣分明,正误自判。但是我们不能只津津乐道于三组对比如何如何,便用“针砭时弊”一语轻轻带过。拿第一段的三个观点作标准,观照一下三组对比,就不难发现:
古道时俗
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师)
人皆有惑须从师——其身惑之不解不从师(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之族笑之:道相似(道)
天衣无缝,巧夺天工!作者第一段里崇尚的“古道”在今之“时俗”里已荡然无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难怪作者要前后照应连用“嗟乎”、“呜呼”这样触目惊心的哀叹来表达其痛心疾首之情。古道不再,世风日下,该怎么办呢?
第三段作者树起了一面尘封已久的大旗——孔子,让其猎猎迎风。象孔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以贤不及己的郯子之徒为师,而且以“闻道”为择师的依据,这与士大夫之族的荒诞行径形成鲜明对照。孔子就是“古人有师道”这一标准模式的化身,也是下文“古道”的生动注脚。这就不难理解对一个年仅十七的李蟠,因为“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老先生要“作《师说》以贻之”了。
三、评论模式
议论场的还原,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大背景,清晰地展现了具体的话语情景:韩愈目睹世俗众人和士大夫之族亵渎师道,他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这一议论场决定了《师说》是一篇评论文章。笔者概括了一个“评论模式”:
确立标准
衡量对象
得出结论
任何评论概莫能外。国人喜好先进评比,对照标准,参评者谁符合标准,即为先进。难点在于“标准”。标准或显或隐,比如,根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标准,评论祥林嫂不同的眼神反映了精神状态怎样的变化,这是显标准;“你穿这件衣服很漂亮”,可能评论者内心的标准是“穿衣服得体就漂亮”,这是隐标准,无非是有时候评论者不自觉罢了。标准还有现成与创新之分,依据读者已知的标准叫现成;评论者独创一个标准即为创新,《师说》属于后者。
第一段韩愈通过论证得出了三个基本观点,构成了古之师道,以此为标准,第二段批判时俗,也从三方面对应地评论,如前所述,严丝合缝。第三段树立孔子为古之师道的楷模,也与第一段所立标准相对应:古之学者必有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师的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前文少了“受业”,这里提及“术业”,前文已经谈了“解惑”,这里不再重复,行文既严谨又不呆板。无论是批判时俗,还是树立楷模,都按照标准加以评论,误者自误,正者自正,泾渭分明,深得评论之要领。
现在可以把全文连贯起来了:
第一段 古人有师道第二段:评论时俗——师道不传(反面)
第三四段:评论孔李——能行古道(正面)
标准 → 对象 → 结论
这是一个完美的评论模式。正反论述,呼吁人们:一定要恢复古人从师的风尚。这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标准的确立,是评论的最高境界。《师说》一文,世代传诵,便是明证。韩愈师道标准的三个基本观点,至今不曾过时,可谓千古绝唱。科学的创新,会使某一领域豁然开朗;学界有译介一种国外理论,结合国内情况,作一番演绎,国内无,也是新。这些都合于评论模式。笔者本文提出议论场、议论句链和评论模式三点,也富有新意,或许会对议论文及其教学的研究带来益处,倘果真如此,则不胜欣慰。
作者单位: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