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议论场的阅读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场”的视域:议论的发起者;议论的接受者或批评者;议论的内容和语境。这些要素构成了议论场,它与议论的解释和评价密切相关。议论场决定了论证模式,论证模式决定了议论言语的特征,可以称之为“议论句链”。并且,议论场还将决定议论文阅读的方式。笔者还提出了一个“评论模式”。本文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对《师说》进行深度解读。
  一、议论句链
  道理的表达或显示,并不必然是言语性的,天道自在,天何言哉?又比如心领神会,“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还有诸如广告之类的所谓“视觉论证”。然而,议论是讲道理,道理的表达采取言语方式,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讲道理的人运用议论言语阐述自己的意见希望他人接受。因此把握议论文时,首先务必扣准议论言语的脉搏。
  议论言语的建构取决于论证模式。“图尔敏的论证模式包括主张、根据、保证、支援、可能的反证和模态限定词。主张是论证的起点,主张的类型决定根据。从根据到主张需要保证,保证一定程度上支持从根据到主张的步骤。当保证的可靠性和相关性遭到挑战时,我们需要为保证寻求不同类别的支援。考虑到例外,需要可能的反证。最终的陈述不可避免地需要模态限定词。”(杨宁芳《图尔敏论证模式》)遂有论证的程序性的一般模型:
  把这个模型简化,就如通常所说的“论据→论证→论点”。而图尔敏模型却把论证的过程做了非线性、非形式逻辑的展开。
  遵循论证的如此展开,议论言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笔者称之为“议论句链”,这是指用一个链接紧密的句组表征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证的言语形式。这不是一个语法概念,虽然与句群有相似之处,但句链着眼于一个句组在表达论证过程中的链接功能,而不拘泥于语法分析。句链的长短取决于论证,可以等于或小于、大于自然段,一个论证的相对完整,是切分句链的依据。句链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强调的是若干语句如链条一样环环相扣,“链”能显示出句链的两个特点:环环和相扣。环环,是环与环的链续,即一个句子链着一个句子,句与句之间应有语义的增值和演进,可借以窥见论证的过程。相扣,是环与环的链接,示意议论之严谨。议论句链是议论说理区别于其他道理表达方式的基本元素,是进入议论场的必由之路。
  下面用《师说》第一段加以说明。全段共七句,试作议论句链分析。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字紧扣话题,开宗明义。这是一个断语,表述一种观点。这种断语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想要证明该观点,只有一种办法:列举“古之学者”若干人皆“有师”。比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不过,谁也无法穷尽所有“古之学者”,就只能简单枚举,但此法甚不可靠,只需举一反例就可驳难。若问“第一个学者的老师是谁”,恐怕很难回答。其实,这种断语基于“相信”,是无须证明的。学者陈嘉映说:“先有看法后来论证,这在古人认为当然。然而,近代以来关于真知的界说却倾向于反其道行之,采用推论模式:从自明之事开始,经过推理,达到真知。”这样无法也无须证明的断语就是“自明之事”,作者干脆直接下一断语,语气坚定得叫人不敢生疑,由此展开论证。读者见之须格外小心,另外需要留意,辟头一个“古”字做什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这也是一个断语,将为师的职能、作用规定为三个方面,是一个功用定义。作者并未论述“为什么”老师的职能该如此,也没有告诉老师要“怎么样”履行三大职能。“师”字与上句构成顶真格,可见语义联系之紧密,其实二句可连为一句,是说为师之职能自古而然。文章开头用顶真格连下两个断语,作用一定十分重要。且看下文。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因为也用顶真格,所以两句也不妨看作一句,“惑”字相顶,语义上承师的三大职能之一:解惑。③是反问句,还原成判断句并化简:人皆有惑。有惑怎么办?解呗!怎么解?答案在②里。连起来是一个三段论:师者解惑;人皆有惑终须解;故,人皆有惑须从师。不从师会怎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③与④一正一反,说得透彻。这里蕴含着一个推理,结论被省略了,而结论恰恰是很重要的。“人皆有惑须从师”由推理所得,是阐释之后的结论。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⑥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⑦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⑥用的是科学归纳法:有“道”是“师”之的原因,甭管年龄大小。⑦“是故”是最醒目的结论性标志。作者确实特别重视这里的问题。⑦在⑥结论的基础上,几乎是在说:道即师也,师即道也。这三句并未接续③④,而是扣住“师”与“道”的关系遥承②,只论及了师的另一大职能:传道。
  纵观第一段可得:
  第一段七个句子构成严谨的议论句链,表达了三个观点,它们分明代表着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基本看法,或者说这正是作者心目中的从师模式。三个观点合起来,说的是:古人有师道。句链的脉络清楚,但文中尚有“一多一少”须引起注意。②为师三大职能中“传道”、“解惑”分别被③④和⑤⑥⑦论及了,唯独少了“受业”,句链缺了一环。⑤⑥只涉及“无长无少”,⑦却凭空多出“无贵无贱”。如果把这一多一少看作是作者的疏忽,那就太小看大师了。“受业”虽然后文有“句读”、“术业”照应,但显然不是作者论述的重点。而“无贵无贱”则不同了,作者后文在评说士大夫之族时,不惜笔墨,引述谬论,“位卑、官盛”就不仅仅是一种照应,作者的强烈愤慨之情已经先于笔端了,在第一段有此“一多”,何足怪哉?重要的是这一多一少,作者宁可牺牲本段论述的自足性、缜密性,为的是要传达这样的信息:为师三大职能不是等量齐观的,道为贵,惑次之,业在这里不深及。因此首段从三大职能中解析出“道”和“惑”,为下文张本,这便是大师的风范。   二、议论场
  一个实际的错综复杂现象是,论辩有时采取独白方式进行,难以识别出讨论的各个要素。即便如此,为立场作辩护的独白应当被看作是单向对话。这种独白是如此之普遍,以至于人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论辩性话语总是假定了一个讨论或对话情景,尽管这种假定可能是隐性的。论辩总是以说服潜在批评者为目的,而不管它们实际上是否出现。无论是独白还是双方对话,或者是多方讨论,议论者无论是显现的还是潜在的,议论总是有一个诸多要素构成的“对话情景”。
  论证是被用于说服或证明,即改变某个人的信念、态度或行为倾向,因此,重要的是注意它是社会的:谁在论证,对谁表达论证,论证提出的语境,都是与论证的解释和评价相关的变量。人的观点一旦表达,就一定是公开的、人际的、社会的,是在某一情景或语境中向某一人群表达意见或主张。因此,笔者指出“议论场”的视域,前文已经提及,谁讲道理给谁听,构成议论场的基本框架:议论的发起者;议论的接受者或批评者;议论的内容和语境。这些要素构成了议论场,它与议论的解释和评价密切相关。前述议论句链的种种特征,无不是因为议论场构筑的论证模式使然,也就是说,议论场决定了论证模式,论证模式决定了议论言语必须是议论句链那种形式。并且,下面即可看到,议论场还将决定议论文阅读的方式。
  阅读议论文需要还原议论场。
  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末段交代了写作目的:作《师说》以贻之。为何?因为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议论的发起者是韩愈;议论的接受者是李蟠,还有潜在的接受者——众人和士大夫之族;议论的内容和语境是: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已经成为时俗,以及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在这样的议论场中,作者是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那么“古道”又是什么呢?文章开头不是着一“古”字么?古人有师道,具体说就是第一段所提出的三个观点。原来作者精心设置第一段的用意在于确立一个评论标准。作者要用这个标准来评论时俗,那么“时俗”又是什么呢?且看第二段。
  第二段有三组对比特别引人注目,分析对比法的要义是抓住对比点:
  通过对比,优劣分明,正误自判。但是我们不能只津津乐道于三组对比如何如何,便用“针砭时弊”一语轻轻带过。拿第一段的三个观点作标准,观照一下三组对比,就不难发现:
  古道时俗
  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师)
  人皆有惑须从师——其身惑之不解不从师(惑)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之族笑之:道相似(道)
  天衣无缝,巧夺天工!作者第一段里崇尚的“古道”在今之“时俗”里已荡然无存。“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难怪作者要前后照应连用“嗟乎”、“呜呼”这样触目惊心的哀叹来表达其痛心疾首之情。古道不再,世风日下,该怎么办呢?
  第三段作者树起了一面尘封已久的大旗——孔子,让其猎猎迎风。象孔子这样的圣人尚且以贤不及己的郯子之徒为师,而且以“闻道”为择师的依据,这与士大夫之族的荒诞行径形成鲜明对照。孔子就是“古人有师道”这一标准模式的化身,也是下文“古道”的生动注脚。这就不难理解对一个年仅十七的李蟠,因为“不拘于时”、“能行古道”,韩老先生要“作《师说》以贻之”了。
  三、评论模式
  议论场的还原,显示了古文运动的大背景,清晰地展现了具体的话语情景:韩愈目睹世俗众人和士大夫之族亵渎师道,他要批判时俗,弘扬古道。这一议论场决定了《师说》是一篇评论文章。笔者概括了一个“评论模式”:
  确立标准
  衡量对象
  得出结论
  任何评论概莫能外。国人喜好先进评比,对照标准,参评者谁符合标准,即为先进。难点在于“标准”。标准或显或隐,比如,根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标准,评论祥林嫂不同的眼神反映了精神状态怎样的变化,这是显标准;“你穿这件衣服很漂亮”,可能评论者内心的标准是“穿衣服得体就漂亮”,这是隐标准,无非是有时候评论者不自觉罢了。标准还有现成与创新之分,依据读者已知的标准叫现成;评论者独创一个标准即为创新,《师说》属于后者。
  第一段韩愈通过论证得出了三个基本观点,构成了古之师道,以此为标准,第二段批判时俗,也从三方面对应地评论,如前所述,严丝合缝。第三段树立孔子为古之师道的楷模,也与第一段所立标准相对应:古之学者必有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择师的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前文少了“受业”,这里提及“术业”,前文已经谈了“解惑”,这里不再重复,行文既严谨又不呆板。无论是批判时俗,还是树立楷模,都按照标准加以评论,误者自误,正者自正,泾渭分明,深得评论之要领。
  现在可以把全文连贯起来了:
  第一段 古人有师道第二段:评论时俗——师道不传(反面)
  第三四段:评论孔李——能行古道(正面)
  标准 → 对象 → 结论
  这是一个完美的评论模式。正反论述,呼吁人们:一定要恢复古人从师的风尚。这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标准的确立,是评论的最高境界。《师说》一文,世代传诵,便是明证。韩愈师道标准的三个基本观点,至今不曾过时,可谓千古绝唱。科学的创新,会使某一领域豁然开朗;学界有译介一种国外理论,结合国内情况,作一番演绎,国内无,也是新。这些都合于评论模式。笔者本文提出议论场、议论句链和评论模式三点,也富有新意,或许会对议论文及其教学的研究带来益处,倘果真如此,则不胜欣慰。
  作者单位: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311800)
其他文献
成功的写作是胸中块垒郁积,不写不快,写起来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但目前高中生写作的现状正与此相反,甚至谈到写作就头痛。改变这一窘状非一时之功就能完成,但提倡真情写作不失为一条好办法。  一、抓住契机,让学生表达真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教学。只有当学生学会了仔细地研究周围的世界,而且是仔细的研究自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
期刊
相对于初中记叙文侧重情节的叙述,高中记叙文对语言的要求更高,在文通句顺的基础上,还要求语言秀美、深刻、生动形象、有哲理等。想要达到这些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言进行巧妙雕饰。  一、选用动词出华彩  准确选用动词,就是要仔细推敲、比较,选出最合适、最形象的,能创造精彩效果的动词。如下面这段文字:  我小心地将蚱蜢拔下放在地上准备离开,但它坚强地蠕动定住了我的脚步。只见,它勾住最近的一根麦秆往上爬
期刊
职中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中的学困生,语言功底薄弱,作文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或者有关描写的小片段也写不好,更别提写议论文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心底里讨厌作文课,只要一提写作,他们就会发出一片嘘声,对着白纸痛苦半天,感觉无从下笔。有的学生好不容易写了一篇作文,然而不是题材陈旧、结构混乱,就是主题不明、空洞无味、干瘪晦涩。面对这一现状,如何才能指导职中生写好作文呢?经过一段时期
期刊
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随着中职语文新大纲的颁布实施,渐趋深入,渐入佳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但毋庸置疑,由于长期以来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高化和模式化,缺少对有效课堂的必要研究,中职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而要一举扭转这一困境,课堂教学的课型研究与实践,也許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文本质疑类课型  文本质疑是指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前提下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文本内容及文本涉
期刊
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是一项“养心事业”,是一片关涉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天空。从一定程度上说,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身心获得一定奠基性、基础性成长发展的土壤。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真善美的气韵的相互濡染、相互传递、相互加温,使之在生命的内核中彰显,并化为人生的追求。最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是中小学生(幼儿)阶段的教育,其核心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质性又构造了学生在学校
期刊
文似看山不喜平。相对于初中记叙文只需要文通句顺,将记叙的事件交待清楚,将人物情感直接传达出来,将人物形象的某一面展现出来,高中记叙文写作在叙述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叙述上要有所设计,弥补平铺直叙带来的平淡乏味;在表达情感上要更加委婉含蓄,弥补直接抒情带来的浅白表面;在呈现人物形象上要更加全面立体,弥补浅层次描写带来的苍白和缺乏个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巧妙叙述。  一、一波三折营造跌宕情
期刊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好的导入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究竟如何才能敲响、敲好这第一槌,设置出巧、精、有趣味性的导入呢?  一、故事导入法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设计一段生动有趣或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逸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假如给我三天
期刊
李贺的笔下,李凭的箜篌曲像芙蓉一样带露哭泣,像香兰一样莞尔浅笑;梧桐兼细雨的黄昏里,李清照有言说不尽的愁;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的楚天里,柳永的哀伤渺茫而悠长。看到这些,我们除了感叹诗人们浓情之外,更赞叹诗人那美妙的语言。  笔者是一个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性情中人,爱和恨都像诗人一样浓烈,喜欢用诗中语、诗中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老师,笔者希望学生在自己的引导、启发及熏陶下爱诗爱文,爱到愿意将诗词化为自
期刊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睛中,往往可以透视这个人的灵魂。我们也知道“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眼”即是诗词、文章的关键处之所在,理解了“眼”,就理解了诗词或文章。下面结合笔者的一些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课眼”。  一、以标题为“眼”,寻求课堂的突破点  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或者情节的呈现。抓住标题或者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就能够找
期刊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老师讲课的效率。因此,在设计课堂导入方面,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授课需要,尽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抛砖引玉,导入新课。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歌曲导入法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林黛玉、史湘云等人的刻画,就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这是一种高明的叙事手段,不仅能吸引读者,而且能刻画人物性格,为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