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线索是历史的内在联系,是跳动在历史有机体中的脉搏。无论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还是、思想的、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都有历史线索存在。历史线索将这些重点贯穿,重点才不孤立,才能充分展示它的历史功效。在以往的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常常提纲挈领地把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这种方式用于复习课尤为有效,将一个单元的知识或者是一个朝代的历史以线索贯穿起来,以简驭繁、活跃思路、纵横联想、形象好记等功能,是易于体会得到的。但是在新授课中是否也可以“线”说历史呢?
新课改以来,在探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每节课的“线”来“说”历史,让学生犹如被一条历史的线牵引着,置身于历史学习之中,积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 情境“线”故事历史
美国学习素质培养专家的戴维思先生在他的《这样学习最有效》一书中阐述了,成功的学习,必须要有下列的三个步骤:第一是建立适当的心态;第二是用正确的方法;第三是环境。其中第一和第三方面指的就是学习的心境和学习的环境,这两个“境”也是学习者常常忽视的因素。学习者在学习时的心境,就是内部的“场”,而学习时所处的环境,就是外部的“场”。教师要善于选择、调节学习的“场”,使之有利于学习。
基于这一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情境为“线”,通过创设故事等情境,寻找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契合点。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我就设置了一条线——下象棋,从学生身边的中国象棋引出此课,汉武帝移棋谋子棋子为线索,将本课知识穿起来。
【师】出示一群孩子在下象棋的图片,导入新课———寻找身边的历史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群可爱的孩子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下象棋。
【师】请你仔细的看一下棋盘,上面有哪些东西与我们历史有关?
【生】楚河、汉界
【师】楚河汉界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生】楚汉战争
【师】这一历史事件的结局怎样?
【生】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战胜了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我们把都城定在长安的汉朝称为西汉。
【师】“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大风歌》唱出了高祖刘邦的豪迈,俗语说得天下易,守天下难。治国犹如下棋,在空前辽阔的西汉疆土上,汉代的继任者将如何移棋布子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看一看汉武帝先后走出了哪几枚棋子来推进这大一统格局的。学生再归纳后得出汉武帝走出了三枚棋子: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削弱封国势力;三、强化监察制度。本节课就围绕着这几步棋展开。
人有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过这些感官所产生的印象或记忆是最初的记忆存盘,需要通过短期或长期记忆的存盘处理才会被记住,否则稍纵即逝很快就忘了。通过这种故事“线”,避免了以往单调的归纳汉武帝的哪几项措施,用联想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使学生在记忆一些知识的过程中,整个故事“线”也会帮助记忆,头脑在回忆时可以想像一个故事的整个流程,知识就会如影像般重现。
这种情境“线”,符合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新授课实践中很受欢迎,学生入境自然。像八年级上册第18课,在讲述《全民族抗战》一课可以追随日本老兵的忏悔之路为“线”,在讲述八下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可以一个农民家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的变化为“线”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内隐“线”活化历史
“点——线——面——体”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即金线串珠。既然体系之源在于“点”,那么教材中的重难点如何来以“线”来活化呢?
在备课中我着重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比如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课,在新政一目的处理上就可以发掘经济危机内隐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再剖析一下就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带来了丰厚的工业产品,可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多和消费的少成为了罗斯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缓解经济危机?看看新政的措施就明白,一方面是减少工农业的产量,另一方面是增加人民的购买力(为他们提供工作、增加救济等),生产的少了,消费的多了,产销就平衡了。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罗斯福会在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等方面进行整顿了。这样的讲解有了内隐的“线”来串联,知识有了灵魂,课堂中才会达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改称呼、剪发辫、服装一目,看似很松散、随意的教材内容其实赋予着深意,细细看来都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着内在联系,改称呼体现了民权主义,剪发辫体现了民族主义,服装则体现了民生主义。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线”,这些平淡的内容都赋予了新意,历史被活化了。
因此课堂中的“线”说历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剖析历史事件外在、内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拥有驾驭历史基本线索的主动权,可以自如地用一条条“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活动指明思路和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一、情境“线”的选材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由身边事的历史追溯而来。另外要依据史实,用事实、数字说话,切不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编撰伪史料,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判断。二、一节课的“线”一条最佳、最多不要超过两条,避免因线索太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美国】戴维思《这样学习最有效》
李卫明《高中历史课堂常见的几种低效教学行为及对策》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1期
新课改以来,在探究新教材,研究新教法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每节课的“线”来“说”历史,让学生犹如被一条历史的线牵引着,置身于历史学习之中,积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 情境“线”故事历史
美国学习素质培养专家的戴维思先生在他的《这样学习最有效》一书中阐述了,成功的学习,必须要有下列的三个步骤:第一是建立适当的心态;第二是用正确的方法;第三是环境。其中第一和第三方面指的就是学习的心境和学习的环境,这两个“境”也是学习者常常忽视的因素。学习者在学习时的心境,就是内部的“场”,而学习时所处的环境,就是外部的“场”。教师要善于选择、调节学习的“场”,使之有利于学习。
基于这一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情境为“线”,通过创设故事等情境,寻找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契合点。
例如在讲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一课时,我就设置了一条线——下象棋,从学生身边的中国象棋引出此课,汉武帝移棋谋子棋子为线索,将本课知识穿起来。
【师】出示一群孩子在下象棋的图片,导入新课———寻找身边的历史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群可爱的孩子在做什么?
【生】他们在下象棋。
【师】请你仔细的看一下棋盘,上面有哪些东西与我们历史有关?
【生】楚河、汉界
【师】楚河汉界与我国历史上哪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生】楚汉战争
【师】这一历史事件的结局怎样?
【生】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战胜了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我们把都城定在长安的汉朝称为西汉。
【师】“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大风歌》唱出了高祖刘邦的豪迈,俗语说得天下易,守天下难。治国犹如下棋,在空前辽阔的西汉疆土上,汉代的继任者将如何移棋布子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看一看汉武帝先后走出了哪几枚棋子来推进这大一统格局的。学生再归纳后得出汉武帝走出了三枚棋子: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削弱封国势力;三、强化监察制度。本节课就围绕着这几步棋展开。
人有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通过这些感官所产生的印象或记忆是最初的记忆存盘,需要通过短期或长期记忆的存盘处理才会被记住,否则稍纵即逝很快就忘了。通过这种故事“线”,避免了以往单调的归纳汉武帝的哪几项措施,用联想搭起一座记忆的桥梁,使学生在记忆一些知识的过程中,整个故事“线”也会帮助记忆,头脑在回忆时可以想像一个故事的整个流程,知识就会如影像般重现。
这种情境“线”,符合初中七、八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新授课实践中很受欢迎,学生入境自然。像八年级上册第18课,在讲述《全民族抗战》一课可以追随日本老兵的忏悔之路为“线”,在讲述八下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可以一个农民家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的变化为“线”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 内隐“线”活化历史
“点——线——面——体”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即金线串珠。既然体系之源在于“点”,那么教材中的重难点如何来以“线”来活化呢?
在备课中我着重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比如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课,在新政一目的处理上就可以发掘经济危机内隐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再剖析一下就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工业革命带来了丰厚的工业产品,可是底层的劳动人民购买力低下之间的矛盾,生产的多和消费的少成为了罗斯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缓解经济危机?看看新政的措施就明白,一方面是减少工农业的产量,另一方面是增加人民的购买力(为他们提供工作、增加救济等),生产的少了,消费的多了,产销就平衡了。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罗斯福会在金融、农业、工业和社会救济以工代赈等方面进行整顿了。这样的讲解有了内隐的“线”来串联,知识有了灵魂,课堂中才会达成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改称呼、剪发辫、服装一目,看似很松散、随意的教材内容其实赋予着深意,细细看来都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着内在联系,改称呼体现了民权主义,剪发辫体现了民族主义,服装则体现了民生主义。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线”,这些平淡的内容都赋予了新意,历史被活化了。
因此课堂中的“线”说历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剖析历史事件外在、内涵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拥有驾驭历史基本线索的主动权,可以自如地用一条条“线”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活动指明思路和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一、情境“线”的选材一方面要贴近学生生活,由身边事的历史追溯而来。另外要依据史实,用事实、数字说话,切不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编撰伪史料,影响学生对历史的判断。二、一节课的“线”一条最佳、最多不要超过两条,避免因线索太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参考文献】
【美国】戴维思《这样学习最有效》
李卫明《高中历史课堂常见的几种低效教学行为及对策》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