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选择干休所15年来4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针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非S-T段抬高梗死患者,给予其早期危险分层和TIMI危险分层积分,得出9患者属于低危险阶段,15例患者处于中危阶段,22例处于高危阶段。在给予患者PIC检测后,得出有40例患者存在问题,其中有9例患者存在单支病变,两支或是多支病变的患者有31例,所有患者所对应的血流速度都是TIMIⅢ级,其中手术成功救治患者46例,有2例患者出现死亡。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给予早期诊断,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提高,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救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63-02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科急诊中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变化较快,在院前救治比较难,死亡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需要干休所医护人员在院前接诊时高度重视,快速送诊,处置合理有效[1]。
1 患者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干休所近15年来4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中年龄做大的为89岁,年龄最小的为40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75.45±4.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编《内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4例,其中前壁患者6例,侧壁患者2例,下壁患者6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5±4.34)天。
患者所对应的临床表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患者32例,向左肩背痛放射疼痛患者1例,上腹部疼痛患者5例,无典型胸痛患者10例。其中存在反复性胸闷患者5例,气急或是呼吸困难患者9例,黑朦患者2例,呕吐患者10例,紫绀患者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5例。
实验室检查:急诊随机血糖>11.1mm0l/L患者20例,空腹血糖>7.0mmol/L1例,甘油三酯>1.8mmol/L患者人数为25例,总胆固醇>6.0的患者人数为35例。ECGST段抬高超过0.1mv的患者人数为17例,ST段压低37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人数为3例,肌钙蛋白Ⅰ异常的患者有23例,其中CK-MB超过正常人数的有30例,心超LVEF<45%的患者有9例。
1.2 研究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吸氧操作,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抗凝,抗心肌缺血和抗血小板治疗工作,从患者的TIMI危险分层在UA和NSTEMI患者,将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应用,针对低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进行监督,并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这些患者所对应的抗血栓形成的不溶栓,需要尽快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是给予去PIC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针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非S-T段抬高梗死患者,给予其早期危险分层和TIMI危险分层积分,得出患者属于低危险阶段,分数在0-2分,其中共有患者9例,患者处于中危阶段,3-4分的有15例,处于高危阶段的有22例。在给予患者PIC检测后,得出有40例患者存在问题,其中有9例患者存在单支病变,两支或是多支病变的患者有31例,所有患者所对应的血流速度都是TIMIⅢ级,其中手术成功救治患者46例,有2例患者出现死亡。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大部分都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在患者出现病变不稳定斑块后,会出现破裂,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等出现收缩或是痉挛,进而导致心悸血液供应量减少,降低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3]。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指在急诊发展中常见的危急重症,受到患者自身病情较为凶险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工作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重视程度,需要保证此类患者的处置更快,更好,更加合理有效。根据部分文献数据显示,其认为在冠状动脉血管中,其所对应的不稳定性斑块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在共同作用下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救治时,针对UA和NSTEMI患者并不推荐给予溶栓治疗,但是需要将其应用在稳定斑块,血小板活性减少和抗凝等抗缺血治疗工作中,并认为此类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工作过程中,其害处高于益处,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可能与纤溶药物所导致的血栓形成趋势得以增加等情况相关,因此临床中并不推荐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就UA,NSTEMI患者来说,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尤其针对高危患者来说,患者不仅对应的生存效率低下, 而且需要将相应的血管重建问题进行考虑[4]。临床展开治疗工作,针对已经被明确的ATEMI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需要将早期监护方法进行应用,并给予及时的溶栓治疗,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同时,针对UA和NSTEMI患者来说,临床不主张将溶栓治疗方法进行应用,主要需要将抗凝,瘢块稳定,减小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并给予患者康缺血治疗。从临床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多表现为“弊大于利”,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溶栓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栓问题。根据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研究来看,其认为特征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的反复发作,动态ST发生改变,ST段压低在0.1mv 以下,或是一次性ST段抬高在0.1mv以上,患者表现出心脏肌钙蛋白增高或是CK-MB增高,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可观察到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而且患者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在早发梗死问题后,患者为UA,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强调在早期进行PCI强调血流,根据2002年发布的CAA和AHA在UA和NSTEMI的治疗指南显示,在针对高危患者展开药物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其治疗效果不够显著,难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还需要给予患者血管重建治疗。也就是说,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尽早诊断,将患者病情进行确定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在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干预的情况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PCI治疗,这也将是医疗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给予早期诊断,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提高,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黄兆章,周希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识别和救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82+84.
[2] 黎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现状调查及分析[D].中南大学,2010.
[3] 刘北.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0.
[4] 阳峰云. 单核细胞数/HDL-C浓度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D].南华大学,2018.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救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63-02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科急诊中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变化较快,在院前救治比较难,死亡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需要干休所医护人员在院前接诊时高度重视,快速送诊,处置合理有效[1]。
1 患者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干休所近15年来4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中年龄做大的为89岁,年龄最小的为40岁,患者所对应的平均年龄为(75.45±4.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新编《内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9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4例,其中前壁患者6例,侧壁患者2例,下壁患者6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45±4.34)天。
患者所对应的临床表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患者32例,向左肩背痛放射疼痛患者1例,上腹部疼痛患者5例,无典型胸痛患者10例。其中存在反复性胸闷患者5例,气急或是呼吸困难患者9例,黑朦患者2例,呕吐患者10例,紫绀患者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5例。
实验室检查:急诊随机血糖>11.1mm0l/L患者20例,空腹血糖>7.0mmol/L1例,甘油三酯>1.8mmol/L患者人数为25例,总胆固醇>6.0的患者人数为35例。ECGST段抬高超过0.1mv的患者人数为17例,ST段压低37例,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人数为3例,肌钙蛋白Ⅰ异常的患者有23例,其中CK-MB超过正常人数的有30例,心超LVEF<45%的患者有9例。
1.2 研究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吸氧操作,保证患者卧床休息,并进行抗凝,抗心肌缺血和抗血小板治疗工作,从患者的TIMI危险分层在UA和NSTEMI患者,将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应用,针对低风险患者和高风险患者进行监督,并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这些患者所对应的抗血栓形成的不溶栓,需要尽快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是给予去PIC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为工具,对此次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予以t值验证,对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予以x2值验证,当结果呈现出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价值[2]。
2结果
针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非S-T段抬高梗死患者,给予其早期危险分层和TIMI危险分层积分,得出患者属于低危险阶段,分数在0-2分,其中共有患者9例,患者处于中危阶段,3-4分的有15例,处于高危阶段的有22例。在给予患者PIC检测后,得出有40例患者存在问题,其中有9例患者存在单支病变,两支或是多支病变的患者有31例,所有患者所对应的血流速度都是TIMIⅢ级,其中手术成功救治患者46例,有2例患者出现死亡。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大部分都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基础的,在患者出现病变不稳定斑块后,会出现破裂,从而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等出现收缩或是痉挛,进而导致心悸血液供应量减少,降低急性缺血的临床表现[3]。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是指在急诊发展中常见的危急重症,受到患者自身病情较为凶险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工作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重视程度,需要保证此类患者的处置更快,更好,更加合理有效。根据部分文献数据显示,其认为在冠状动脉血管中,其所对应的不稳定性斑块和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等,在共同作用下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救治时,针对UA和NSTEMI患者并不推荐给予溶栓治疗,但是需要将其应用在稳定斑块,血小板活性减少和抗凝等抗缺血治疗工作中,并认为此类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的工作过程中,其害处高于益处,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可能与纤溶药物所导致的血栓形成趋势得以增加等情况相关,因此临床中并不推荐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就UA,NSTEMI患者来说,其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尤其针对高危患者来说,患者不仅对应的生存效率低下, 而且需要将相应的血管重建问题进行考虑[4]。临床展开治疗工作,针对已经被明确的ATEMI患者进行早期治疗,需要将早期监护方法进行应用,并给予及时的溶栓治疗,促进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同时,针对UA和NSTEMI患者来说,临床不主张将溶栓治疗方法进行应用,主要需要将抗凝,瘢块稳定,减小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并给予患者康缺血治疗。从临床目前发展情况来看,给予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多表现为“弊大于利”,导致此问题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溶栓药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栓问题。根据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研究来看,其认为特征高危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静息性心绞痛的反复发作,动态ST发生改变,ST段压低在0.1mv 以下,或是一次性ST段抬高在0.1mv以上,患者表现出心脏肌钙蛋白增高或是CK-MB增高,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可观察到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而且患者表现为恶性心律失常,在早发梗死问题后,患者为UA,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强调在早期进行PCI强调血流,根据2002年发布的CAA和AHA在UA和NSTEMI的治疗指南显示,在针对高危患者展开药物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其治疗效果不够显著,难以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还需要给予患者血管重建治疗。也就是说,需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尽早诊断,将患者病情进行确定的基础上,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在给予患者综合治疗干预的情况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PCI治疗,这也将是医疗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方向与趋势。
综上所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给予早期诊断,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提高,提高患者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黄兆章,周希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的识别和救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82+84.
[2] 黎敏. 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现状调查及分析[D].中南大学,2010.
[3] 刘北. 联合检测生化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2010.
[4] 阳峰云. 单核细胞数/HDL-C浓度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D].南华大学,2018.